XX县双拥工作汇报_第1页
XX县双拥工作汇报_第2页
XX县双拥工作汇报_第3页
XX县双拥工作汇报_第4页
XX县双拥工作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XX县双拥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xx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隔卫运河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相 邻。全县辖4乡4镇、277个行政村,总人口 29.3万人,有各类优 抚对象10034人,占全县人口的3.4%,其中“三属”17人,伤残 军人383人(在乡273人,在职110人),在乡复员军人390人, 军属1591户,退伍军人7498人;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老复 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1030人,退伍军人中带病回乡享受定量补助 的85人。辖区内驻有61953部队和武警县中队。 县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中有 1133名烈士牺牲。县拥军优 属的光荣传统由来已久,战争年代曾被授予“支

2、前模范县”荣誉称 号。特别是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更是加大双拥工作力度,高 起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大力开展双拥工作,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 全面落实,与驻军结成了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鱼水深厚情,形成了 全民拥军优属,驻军拥政爱民的良好氛围。1993 2002年连续被 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拥军优属模范县”,2003年6月首次 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 一、领导重视,把双拥工作当作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对待 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把双拥工作 列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明确责任,真正把双拥工作当作一项事关战略全局

3、的政治任务,纳入 社会发展总体布局通盘考虑,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深入开展。 1、组织健全,责任明确。为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历届 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一直是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 主管书记、人武部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 为成员。同时,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也都成立了相应组织,为双拥 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自 2003年以来,县 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政府常务会、双拥工 作领导小组会,专门研究部署双拥工作,研究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情 况,新问题。推动了双拥工作广泛、深入、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 把拥军优属工作纳入了全

4、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 并实行目标管理 责任制,明确各乡镇及有关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副职 为直接责任人。县委、县政府对各项双拥工作及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 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单位考评和个人晋升挂钩, 极 大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抓拥军优属工作的积极性, 使全县拥军优属工 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 全县形成了双拥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 配合共同抓,上下结合层层抓的良好局面。 2、加强宣传,增强认识。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台、出动宣传车, 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弘扬拥军的光荣传统,报道双拥工作中涌现的 模范人物及事迹。二是在全县交通要道、乡(镇)驻地和醒目

5、地段, 制作、刷写大幅永久性拥军优属标语 2001多幅,并将县城最繁华的 街道一一政府街建成“双拥一条街”,十字路口灯塔上制作醒目的双 拥标语。2004年又投资3万元在新华街与309交界处制作了永久 性大型双拥宣传标牌。为全县1591户烈军属全部挂上光荣牌,临街 商户、门店全部设置军烈属、现役军人优先标志,营造了浓厚的双拥 工作氛围。三是坚持在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并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入 学军训、清明节到烈士祠缅怀先烈、举办国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 开展革命传统和历史教育。每年县人武部、驻军61953部队、武警 县中队选拨出丰富的教员,对县一中、二中、职业中专的新生进行军 训,增强了中小学生立志成

6、材,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各 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 二、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努力实现双拥工作的新突破 1、义务兵优待金实行银行发放制 为确保广大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各项 优待抚恤政策,使优抚对象时时刻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我县优待金自96年实行社会统筹以来,能够较好地发放到军属户手 中,但也有各别乡镇不能够按时发放。为保证优待金及时足额发放到 位,我县将优待金由过去社会统筹转变为政府行为,2004年将优待 标准由1800元提高到户均2001元的同时,在邯郸市率先实行了农 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银行发放制,县民政局为每位义务兵家属制发了

7、 存折,凭存折可直接到指定银行领取,使优待金发放进一步制度化、 规范化。受到了广大义务兵家属的一致好评。 2、安置对象确保第一次就业 安置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对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促进国防现代 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面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企业 改制减员的新情况,县委、县政府把退伍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 任务进行部署,要求各单位必须按时完成接收任务, 确保退役士兵第 一次就业。一是准确无误地做好报表、审批、档案接收工作、做到应 安必安,对于不符合安置条件的一个不安。 二是精心组织安置对象的 岗前培训工作,每年对所有安置人员进行为期7天的集中培训,由主 管书记、主管县长亲自授课,同时详细

8、了解每个安置对象的实际情况, 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回到地方后遇到的生活、住房等各类实际困 难。三是努力落实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费。 我县在财政特别紧张 的状况下,想法设法筹措资金。每年3月至8月,按照每人每月120 元按时发放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费,以保障退役士兵的正常生 活。四是认真做好督导检查工作。自 98年以来,我县需安置对象全 部得到妥善安置,为使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安置办对98 年以来安置的392名城镇退役士兵,到接收单位逐一进行了调查, 一人一档,掌握了每一名退役士兵的上岗、待遇、生活等情况,经过 我们的努力,退伍安置工作基本实现了部队、本人、接收单位“三满 意”,连续

9、五年被市政府评为“安置工作先进县”。 3、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有效实施 在落实国家有关怃恤政策,及时兑现新增标准的同时,针对人 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待标准相对滞后的问 题。根据盛市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出台了馆政 2002108 号 兴县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待自然增长面制实施办法,对伤残军人、 “三属”、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中部分优抚对象的抚 恤补助标准均以本县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和上年度农村人 均纯收入为参照基数确定,按比例逐年自然增长。城镇烈属,因公牺 牲军人家属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 430元,农村烈属,因 公牺牲军人家属每人每年提高 112元,农

10、村病故军人家属每人每月 提高106元,既是三等伤残军人又是在乡老复员军人双重身份的, 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每人每年提咼 378兀,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每人每 年提高165元,共计每年投入资金12.4万元。自然增长机制制 度的落实,确保了我县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4、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落实到位 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好他们的政治、生 活待遇,对搞好军队建设,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我县认真遵照河 北省军队离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规定进行了妥善的接收安置。共 接收安置20人,其中军休干部9名,遗属4人,无军籍职工7人。 为保证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的落实,我们派专人为老干部传送文

11、件, 每逢“八一”“春节”“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进行走访慰问,定 期过组织生活。在生活待遇上,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做到药费实报 实销,并重点解决超支药费。几年来共解决超支药费15万元。各项 待遇较好的落实,以及我县服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能够让每位军 休干部愉快地度过自已的晚年。 三、求真务实,扎扎实实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1、不断强化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力度 县光荣院现有院民31名,其中伤残军人6名、“三属”4名、 老复员军人21名,它始建于1964年,1976年搬迁于魏征路中段 东侧。该院坚持全心全意为孤老优抚对象服务的宗旨, 视老人如亲人, 服务周到,得到了社会和盛市的认可,于 96年、9

12、9年、2003年三 次被命名为“省甲级光荣院”。为使光荣院老人的生活更加舒适,居 住环境更加清静优雅,2005年筹资开工建设占地16亩,总投资550 万元的“兴*县老年福利综合中心”,一期工程一一光荣院投资 210万元,建设已完工,目前正筹备搬迁。院内老人入住后初步定为 餐厅5间,洗澡间4间,电视厅2间,会议室2间,娱乐室2间, 宿舍由2人一间改为一人间,内有彩电、沙发、床、衣柜等全新设施, 是全县孤老优抚对象安度晚年的幸福乐园。 兴*县烈士祠始建于1965年,曾是我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但随着城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原烈士 祠地处居民区且面积较小,无法更好地发挥其爱国

13、主义教育基地的作 用。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于2004年初开始迁建,并更名为“* 兴兴县英烈纪念馆”,英烈纪念馆占地8亩,建筑面积855平方米, 总投资120万元。馆内陈列着民族英雄范筑先的半身塑像,以图文 并茂的形式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在我县制造的诸如南彦寺、八 义庄等惨案,展示了威武不屈的陶山儿女在贾庄、北阳堡、南董固等 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取得的胜利战果。详细介绍了我县1137名烈士不 屈不饶、保家卫国的光辉业绩,另外,还展示了历史上14名为我县 做出重大贡献的已故名人。纪念馆庄严肃穆、环境优雅,为全县人民 提供了一所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解决优抚对象的治病难问题,在原双拥门诊基础

14、上建设了 “兴*县优抚门诊部”,它占地 866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 米,医生医术精湛,医疗设备先进齐全,免费为各类优抚对象查体, 并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 治病难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2、真诚为优抚对象和驻地官兵排忧解难 为保证拥军优属工作的高标准落实,我们扎实为优抚对象办真 事、办实事,急官兵之所急,忧官兵之所忧,想官兵之所想。县武警 中队一名战士因病住院,由于医疗费较高,中队经费紧张,拖欠药费 迟迟得不到解决,使这名战士和中队领导愁眉不展,民政局得知此事 后,拿出5000元解决了县武警中队的燃眉之急; 针对武警县中队缺 少文化娱乐场所的状况,县财政当即拿出2万元,

15、对房屋进行了装修, 并购置了卡拉OK设备,2003年又筹资45万元为武警县中队重建 了办公大楼;县财政投资5万元,为驻军61953部队其修建了高标 准围墙和蓝球场,县民政局又筹资5万余元,为官兵购置科技、文化 书籍5000余册;逢年过节,县四套班子领导都要到驻军61953部 队、武警县中队、武装部、光荣院、烈军属及重点优抚对象家中进行 走访慰问,县直40多个单位也分别对驻军、武警中队、人武部、光 荣院进行慰问,并以座谈会、联欢会等多种形式举行庆祝活动,增加 了优抚对象的自豪感、荣誉感。几年来,县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 等部门先后为驻地官兵举办培训班 20余次,印发科技资料1万余份, 购买科技书

16、籍1万余册。双拥办投资1万元为武警县中队购置了电 脑,投资3万元支持人武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建设和改善通信工具,大 大提高了部队的高科技装备水平;在每年的征兵工作中,我们严把城 镇兵征集比例和征兵质量,从未出现因政治责任退兵,为部队输送了 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新生力量,有力地支持了部队建设;各乡镇为重点 优抚对象减免各类提留、社会集资和义务负担达6万余元,并投入科 技资金13万元,重点扶持了 40名优抚对象成为了本村的税技示范 户。 3、继续实施“光荣工程”,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 县委、县政府根据盛市指示精神,结合兴*实际,在全县进 一步大力实施“光荣工程”,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动员社

17、会力量,从财力、人力、物力上帮助老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 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县委、县政府连续下发了关于在全 县进一步实施“光荣工程”,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的安排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优抚对象优抚工作的通知、关于提高在乡 老复员军人定期补助标准的通知等一系列优抚文件,并成立了实施 “光荣工程”领导小组,由32个职能部门分包了 32个“三难户”, 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共投入 26200元。县交通局帮扶一等伤残军 人李书义,为解决他的生活困难和养殖资金问题,一交性给予李书义 1500元无偿资金。并为其购雏鸡500只,定期请有关专家为其解决 生产及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现已脱贫

18、。光荣工程实施短短一个月, 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全县就捐款 40.68万元,捐献衣被234 件,食用油320斤,化肥1200公斤,电风扇3台,直接受益人236 人。在县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解决优抚对象的“三 难”问题。一是解决生活难。县财政筹资 82800元,使在乡老复员 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逐步提咼,现已由原来月人均120兀提咼到 月人均142元,确保了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生活不发生任何非正常问 题。二是住房难。为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我们米取县、乡、村 三级负责的办法,为一等伤残军人孙如民、社里堡二等伤残军人武殿 起、老复员军人武殿领、马头南村老烈属张振芳等重点优抚对象。

19、共 投入建房资金9.17万元,对9户21间破旧房进行全面维修,对 7 户16间危房进行翻建。三是解决治病难。我县对二等以上伤残军人 医疗费做到实报实销,对“三属”、三等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按 30%适当减免。仅2005年解决二等乙上伤残军人医疗费 13万元, 其他优抚对象解决3万元,共计17万元。为方便广大优抚对象就医 治病,县民政局出动“优抚巡诊车”余次进行免费查体,送医送 药上门服务,共送去1000多元药品;为使70岁以上的老烈属、二 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县双拥领导小组制定了馆拥字 20052 号关于开展“送健康、祝高寿”活动的通知,县委、县 政府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亲自为

20、56位老人过生日,受到社会各界 的好评。 4、充分发挥双拥模范和服务组(队)的作用 全国劳动模范、*县双拥模范、县付合种鸡孵化有限公司 董事长吴付合,致富不忘拥军,几年来,他先后无偿为驻军官兵讲授 养鸡技术100余次,提供技术资料5000余册;为现役军人社会性 无偿提供雏鸡1万余只,鸡粪200余方,价值4万余元。他的真诚 换来军人家属的安定和富裕,他的执着换来军人立功受奖的封封喜 报。应征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现役军人争当“优秀士兵”,立功受奖 人数逐年增加,人人争当拥军模范,个个争当优属典型,有力地促进 了全县拥军优属工作的健康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全县1300个拥属 服务组(队)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据不完全统计, 仅2005年为优抚对象帮收帮种、浇地等1.2万余亩,建蔬菜大棚140 个,维修房屋700余间,出义务帮工1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