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优秀课件_第1页
《雨霖铃》优秀课件_第2页
《雨霖铃》优秀课件_第3页
《雨霖铃》优秀课件_第4页
《雨霖铃》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柳柳 永永 词词 两两 首首 2 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词意,把握词的意境。理解词意,把握词的意境。 2、学习该词、学习该词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铺叙铺叙、白描的手法、白描的手法 4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5 一、激情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别离在诗歌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请大别离在诗歌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请大 家想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完家想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完 成教材成教材35页练习三)页练习三) 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

2、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 7 二、了解背景,学会“知人论世”。 8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 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 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 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 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 当时,词人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 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 颜知己(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 9

3、 整体感知 1、录音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听出节奏;听出感情。) 提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怎样? 10 雨霖铃 柳永 寒蝉chn/凄切,对/长亭晚。骤zhu雨/初 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i/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 古/伤/离别,更/那n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xio/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chn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 明确:感情基调哀怨缠绵 12 2、学生齐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 奏;读出感情)。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寒蝉chn 凝噎n

4、ngy 骤雨zhu 暮霭i 良辰chn 13 3、疏通词意(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注解理 解词的大意。)做系统集成24页第3题 14 凄切:凄凉而悲哀 骤雨初歇:急雨刚刚停歇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 暮霭:傍晚的云气 那堪:哪堪。哪能承当、忍受 15 翻译: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 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 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 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 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 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 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 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 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1

5、6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 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 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 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 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 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 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 同谁去诉说呢? 17 4、概括的上下片的内容 .说说本词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情感。 18 词的词的上片上片写离别写离别时时的的情景情景;(实写);(实写) 词的词的下片下片写离别写离别后后的的设想设想。(虚写)。(虚写) 本词抒发了词人浓重的离愁别绪。本词抒发了词人浓重的离愁别绪。 19 5、既然这首词写得是离别,那么哪句能表

6、现该词的主题? 明确: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秋节。 20 思考:本文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 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 怎样的意境?(教材35页第二题) 以此题为总领,引导学生理解全文 21 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的环境(记笔记) 1)首先交代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 “寒蝉凄切”,点明节令;“对长亭晚”,点明 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 2)作用:以寒蝉、长亭、骤雨这一系列形象烘托 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气氛,为抒发离情别绪服务。 22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3 过渡(过片)

7、这两句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 以后情景的写法,融情于景、即景抒情。 一个“念”字引出对别后情景的设想:行 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傍晚时分, 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南望, 令人不胜伤感。 24 提问:词的下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 有着怎样的特点?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5 下片:想象离别后的设想。(虚写) 景语-杨柳岸 晓风 残月(冷清孤寂) 情语-良辰好景虚设(郁闷 ) 千种风情无人说 (愁思难断 ) 26 归纳小结(完成教材35页第二题) 27 1.描写了饯别时的黯淡、低落的心情; 船要出发时的难舍难分的痛苦; 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 以及日后“良辰好景 ”不再的极度孤

8、独无 聊 28 2.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 境的 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 物的设想。 3.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29 学生齐读,再次感悟其中的意境。重点鉴重点鉴 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0 1景语 寒蝉、长亭晚 骤雨歇 烟波暮霭 晓风残月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别后去向 别后情景 离别前 别后 2情语 都门帐饮 执手相看 清秋伤别 良辰好景 情事 情态 点旨 别后生活 离别时 别后 31 词的意境缠绵凄恻,凄凉凄清 32 五、总结写作特点: 1、虚实相生 2、情景交融 33 离别之前、离别时刻是实写,别后 想象是虚写 34 名句鉴赏: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5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 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 幅鲜明的画面。 惆怅晓莺残月惆怅晓莺残月 韦庄韦庄 此夜曲中闻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