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1页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2页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3页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4页
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孔子的关于“仁”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热带雨林的午 后文化问答达人穿越繁华的阅读与思考 要理解“仁”的核心理念,在颜渊篇中,这几段话非常 有代表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仁”的核心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克己、爱人、复 礼。就“仁”而言,更核心的是“爱人”。孔子的“仁”是为了“复礼”,“复礼”是“仁”的目的。孔子讲“仁”不离 政治理想和施政理念和方策,孔子的道德是君子之道,不是 普通的小人之道。所以他的“仁”不是以自身为目

2、的,“礼”才是“仁”的归宿。复礼必须通过爱人的方式才能达到,这 是孔子继承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提出的特色理念。爱人,是“仁”的特征。由于这个爱人是为了 “复礼”,所以这个“爱” 是和“礼”的等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有等差的爱,是先 爱亲,后爱人,由爱人,以致爱上、爱君、爱国。这和墨子 提倡的“兼爱”不同。如何算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道,很明显就是指“仁”和“礼” ,也 完全适合于描述“爱人”的表现。关于忠恕,论述很多,主 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要宽容。要“爱 人”必须克己。要“爱人”也不是容易的事,自然而然的事, 孔子也慨叹,没有见过有好德如好色者;说当时能

3、见到赴汤 蹈火的群众,没见过为仁而死的百姓。 (“民之于仁也,甚于 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但也 认为,要达到仁没有多么难,要仁就可以得仁,并且不应该 埋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 至矣!”)所以,克己是要改变自己的那些低级趣味,获得良 好的道德修养。克己是到达道德理想的必须的条件和途径。 孔子的克己特别是对君子说的,克己方面,主要是“修己” “约”、“戒”,提倡通过内求的方式提高道德修养。达到爱 人的境界,最经常的方法就是“自讼” 、“自省”、“自责”等 等。后来我们看到的情况要比孔子当时的情况好得多。经过 儒家德治长期治理的熏陶,为

4、道德理想而死的仁人志士并不 少见,这也是孔子的理想。孔子当世之时,礼崩乐坏,那么 说不足为怪,所以孔子感到这么下去就没有救了,所以很着 急,君子学生, 要“当仁不让于师” ,勇于担当, 做实践 “仁” 的表率,可以急不择路,先师而行,就不讲先后了。 “天地 君亲师”才是真正的顺序,相对于天地君亲,师在后面。可 见“仁”的背后有更高的目的,是“礼”让”爱“呈现出超 出对 爱“ 的一般理解的阶梯式的层级结构,这也是容易对 孔子误解或者被孔子迷惑的地方之一。孔子关于“仁”的理 念,是服务于政治的,政治方面就体现为德治,这种德治对 依靠社会和谐促进进步,有积极的意义,为中华文明提供了 丰富的道德思想资

5、源。当然不能讳言,同时也带来道德泛化 的倾向,历史上的德治变成了人治, 人治又变成了 “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治”,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和合理生活追求, 使社会活力受到压制。另一方面,把政治理解为德治,把政 治这个复杂的社会活动,全部纳入道德之内,显然是不合适 的。政治活动,比道德要复杂得多,把道德推广到政治的各 个方面,用道德观代替政治观、历史观,造成政治、历史领 域很多的道德悖论。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现在对政治和历 史问题的分析,使得许多政治观、历史观,达不到历史唯物 主义的程度。论语记录的孔子论述“仁”的地方是很多 的。按题主期望,把论语中有关“仁”的较常引用的论 述录记如下,供参考。多

6、处出现的,以第一次出现的篇章为 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阳货“弟子入则孝,出 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仁而不仁,如礼 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已矣乎!吾未 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知者乐水,仁者乐 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子 罕“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7、下归仁焉。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颜渊“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 “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 “当仁不让 于师” 卫灵公“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 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张 跳进生活得 余互联网、娱乐、影视、体育、教育、美食不 只要关注,更要有态度! 很宽泛,建议还是读一读四书,我想

8、你会有更好的理解。要 知道,大道虽至简,但寻大道的路却是坎坷的,因为人们经 常是舍近求远的寻,所以才会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崇 外情感。孰不知最好的就在身边。昨天我回答了一个提问, 是问三略中的“释远”章节中的一段,里面就说道: “释 近谋远者,劳而无功” ,也是劝世人不要好高骛远,珍惜眼 前已经拥有的。题主若感兴趣可以去我发表的文章里看看, 我已经转载过去了。 中庸当中也有: “行远必自迩,登高 必自卑。”的说法,都是在劝世人要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所以先说这些,是因为这是行为的基本。那下面进入 正题,当然,本人修为有限,简单说一下。“仁”,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孝、悌、

9、忠、恕、礼、智、 勇、恭、宽、信、敏、惠”等等的道德综合,这其中的“孝、 悌”又是道德的基础,大家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吧!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先说上面的那一段的原因了,凡事都有一 个开始,有一个基础,就好像,造房子一样,不打地基房子 是不会牢靠的。房子的地基往往是最为费事的,一旦房子的 地基做好了,那建上个百层都不过是时间问题。人们常说万 事开头难,其实,你只要知道万事都去做一个基础,其实也 就没什么难的了,譬如抽丝剥茧,找到了头,还怕解不开那 一团乱麻?所以,“仁”,就是那基础,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得先做好“仁”,而想做好“仁”,从“孝悌”做起,善待 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到不嗔不怒,你

10、的德行自然会表现出 来。你好的德行会影响周围的所有你接触到的人,甚至那些 你不接触,但接触你身边人的身边人。以此,你的德行就会 试行开来,你的美名也就传扬开来。继而“好德”者便会对 你趋之若鸳。大家要知道,人有一个弱点:严格要求别人的 德行,却放松自己的德行。所以,但凡是人,都会喜欢有德 行的人,但让他自己去修德行,大多会耐不住寂寥。这就是“大道至简”了,“仁”是平天下的大道,大家都知道,但让你做到“仁”,有谁能耐得住那修道时的漫长寂寥? “仁” 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如果换算成做法的话,用中庸的一段概 括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 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11、。有弗思,思之 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 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 矣,虽愚必明,虽弱必强。大道之 光我用生命之光,照亮 这个世界!论语 .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 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 恕而已矣。由此可见,孔子关于“仁”的核心理念就是“忠 恕”这两个字。忠者,对己而言,中之心也。明自心中之光 明,此即明明德也!恕者,对他而言,如之心也。使他人之 心如吾心,此即亲民也!换成佛家来说,就是“悲智双运” 忠, 就是明心见性, 就是修慧。 恕,就是用自己证得的光明, 照亮别人,让别人也能解脱,就是慈悲。只有做到“忠恕” 也就是说“悲智双运” ,才能真正成佛,或者圣人之境。中 华传统文 化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 仁为“仁者爱人” 。作为一个人,就不同于低级动物,要尊 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