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知识一、安全生产管理、环保、消防、用电基础知识1、安全生产方针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综合治理”2、安全生产管理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安全为自己 、安全为了家庭 、安全为企业 、安全为国家4、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5、危佥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于2002年1月9日国务院53次会议344号 令通过,2002年3月15日起实施。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自2006年8月10日安全生产 监督总局局长办公室会议通过,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7、危险化学品包括: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 体、自燃
2、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 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和腐蚀品等。8、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9、“三危”指的是:危险源、危险区域、危险作业。10、“三规三制”内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岗位技术操 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岗位交接班制、岗 位经济责任制。11、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 反劳动纪律。12、“四不放过”内容是: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不清楚不放 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 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 处理不放过。13、工作前的 三必须”内容:必须穿戴好公司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认 真进行交接班,对设备进行
3、点检,对工具吊具进行检查,对作业区域的安全 情况进行确认;班前必须保证充分休息。14、“三无四保”内容是:个人无违章、班组无轻伤、车间无重伤;个人保班组、 班组保车间、车间保部门、部门保公司。15、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是:红、篮、黄、绿四种颜色;国家规定的对比色是黑白 两种颜色。16、车间隐患整改制度中的 四不交”指的是:个人能解决的不交班组;班甘能解决的不交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交 车间4)车间能解决的不交公司。17、防尘八字方针和设备检修六字方针是:防尘八字方针是教、革、水、密、 风、护、管、查。设备检修六字方针是断电、挂牌、监护。18、三定四不推:定整改负责 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项目。凡是能
4、自己解决 的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厂,厂不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推给上 一级主管部门。19、安全三宝”:安全帽;安鎖;安全网;安全三保:自保、联保、互保。20、三无:群体无伤害;个人无违章;身边无三违。21、三好:用好劳保用品;管好安全设施;抓好产品质量。22、三不:不干冒险的活;不争亡命的钱;不做损人的事。23、四级巡检:公司、厂(分公司)、分厂(车间)、班组。做到内容明确,分 层巡检,逐级检评。24、三会:会讲、会背、会操作25、六查: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三会、查隐患、查设施。我国现行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检察、群众监督、劳动 者 遵章守纪。26、五同时:企业领
5、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要 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27:三同时: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时,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8、安全伐每一年校验一次,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29、班组活动三会: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30、三铁: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31、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安全伐、压力表、液位计32、四多四少:讲的多,做的少;会议多,检查少;文件多,落实少;事故多,追 究少。33、三到:眼到、嘴到、手到。34、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35、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
6、燃物、引火源36、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37、灭火的基本要求是:灭火的基本要求是:积极抢救人员,及时控制火势, 迅速扑灭火灾38、我国的消防法于1998年4月29日通过公布,1998年9月1日起施行的39、灭火器分为:、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 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1211)灭火器、烟雾灭火器40、泡沫灭火器不能和水一起使用的原因是:水会破坏泡沫,使泡沫失去覆 盖作用。41、使用气焊、气割动 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 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42、在火场中逃生自救的
7、方法有:、熟悉环境法 、头脑冷静法 、迅 速撤离法、毛巾保护法、通道疏散法 、匍匐爬行法 、标志引 导法、借助器材法、绳索滑行法、低层跳楼法43、消防总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44、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粮食、能源、资 源和环境45、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 、谁污 染谁治理的政策 、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4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目标和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
8、境和生态环境,防治 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47、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 业上的 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和人类生 活所产生的各种废物。48、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工业 生产、建筑施工及社会生活等四个方面。49、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均应认为有电;安全电压额定值等级 为:6V、12V、24V、36V、42V。50、电气设备着火灭火的安全要求: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采用适当灭火机, 如二氧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干粉等灭火机。51、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52、防止静电事故的基本措施有:要保持地面潮湿,或者铺导电性能好的地 面;工作人员要穿防静电的衣服和鞋
9、,让静电及时导入大地,防止静电积聚, 产生火花。53、电线接头不好会引起火灾的原因:电流流过导线接头,设备都会发热, 电流发势量与电阻大小成正比,当接头不好,接触电阻应大大增加。因此发 热量大大增加,使绝缘层烧坏而引起火灾。54、触电有3种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 触电。 车间内的明、暗插座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应 不低于0.3米。55、在使用手持电动 工具时,为防止触电事故,应装设漏电保护器。56、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线杆、铁塔、避雷针 等物体,应至少远离20米 以外。57、电器设备必须要有保护性的接地、接零装置,并经 常对其进行检查,保 证连接的牢固。58、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主要
10、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二、化学工业安全生产禁令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七、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十、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十一、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十二、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十三、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
11、电动工具,不准使用。十四、未取得安全作业证 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 取证,不准作业。操作工六严格”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二、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三、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四、严格执行操作法(票)。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六、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动火作业六大禁令”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四、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六、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进入容器、设备八个必须”一、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12、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六、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八、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机动车辆七大禁令”一、严禁无证、无令开车。二、严禁酒后开车。三、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挡溜车。四、严禁带病行车。五、严禁人货混载行车。六、严禁超标装载行车。七、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三、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一、必须依法设立、证照齐全有效。二、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 值班制度。三、必须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录用条件并培训合格,依法持证上岗。四、必须严格管控重大危险源,严格变更管理,遇险科学施救。五、必须按照危险 化学品企业事故
13、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要求排查 治理隐患。六、严禁设备设施带病运行和未经审批停用报警联锁系统。七、严禁可燃和有毒气体泄漏等 报警系统处于非正常状态。八、严禁未经审批进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吊装、临时 用电、动 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九、严禁违章指挥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十、严禁违章作业、脱岗和在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四、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一、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 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二、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 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 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 产撤人。三、必须按规范
14、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 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作业工具。四、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防水防潮设施,严禁 粉尘遇湿自燃。五、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 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五、主要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表1、烧碱危险特性表2、硫酸危险特性表3、盐酸危险特性表4、氯气危险特性表5、氢气危险特性表6、电石危险特性表7、乙炔危险特性表8、氯乙烯危险特性表烧碱危险特性表标识6中文名氢氧化钠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 ; caustic soda分子式NaOH相对分子质量40
15、.01CAS 号1310-73-2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化学类别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32.0%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或淡红色液体,有滑腻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吸入。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温和流动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误服:速给食用醋、35 %醋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以后给饮蛋清、撖榄油或 其它植物油。禁忌催吐和洗胃。适当输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失衡和休克。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 接接触可引
16、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岀血和休克。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岀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常温下对碳钢腐蚀作用较小,高温下对普通金属的结构有破坏作用。灭火方法用水扑救,灭火时防止接触溶液造成灼伤。消防人员须穿全身耐酸碱防护服。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岀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露用水冲洗。大量泄漏筑堤拦堵,用泵转移至容器。车间卫生标准中国 MAC ( mg/m 3): 2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要
17、时,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做防护,或单独配戴耐酸碱防护眼罩、防护面罩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橡胶耐酸碱鞋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理化性质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沸点C) 123相对密度(水=1)2.12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接触条件潮湿空气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橡胶耐酸碱手套,穿防酸碱 工作服,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
18、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运注意事项储运于干净清洁的仓库内,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类和搬运作业要 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易运输。硫酸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硫酸英文名Sulfuric acid分子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CAS 号7647-01-0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无机酸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98%H2SO4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发烟液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 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
19、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 克等。皮肤灼伤轻伤者岀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瘢痕收缩影响功能。见入眼内可 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 肺水肿和肝硬化。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危险特性与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 会发
20、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 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消石灰等 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泄露紧急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露: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容器。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 ( mg/m3): 2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21、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 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做防护,或单独配戴耐酸碱防护眼罩、防护面罩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理化性质熔点C)10.5沸点(C)330.0相对蒸汽密度(水=1)3.4:相对密度(水=1)1.73饱和蒸汽压(kPa)0. 13 (145.8C):溶解性与水混溶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盐酸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盐酸;氯化氢英文名Hyd
22、rochloric acid ; chlorohydric acid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CAS 号7647-01-0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无机酸主要组成与性状只要成分工业级31%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健康危害倾入途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岀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 衄、牙龈岀血,支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 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 管炎、牙龈酸蚀。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
23、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岀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遇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岀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钠、碳酸氢钠、消石 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
24、,穿防 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露: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容器。车间卫生标准中国 MAC (mg/m3): 7.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 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做防护,或单独配戴耐酸碱防护眼罩、防护面罩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理化性质熔点C)-
25、114.8 (纯)沸点(C)88 (31%)相对蒸汽密度(水=1)1.26相对密度(水=1)1.20饱和蒸汽压(kPa)30.66 (21 C)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氯气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氯气;氯英文名chlorine分子式CI2相对分子质量70.91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CAS号7782-50-5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CI2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的气味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眼睛接触、皮肤接触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 有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
26、;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 状的加重外,岀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岀现气胸、 纵膈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 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引起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 及牙齿酸蚀症。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汽 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 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发生反
27、应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 非金属都有腐蚀性作用。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消防人 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 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 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车间卫生标准中国 MAC ( mg/m3): 1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
28、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 须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已做防护身体防护穿戴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进入罐、 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理化性质熔点C)-101沸点(C)-34.5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相对密度(空气=1)2.48相对密度(水=1)1.47临界温度(C)144临界压力(MPa)7.71饱和蒸汽压(KPa)506.62/10.3 C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醇类、
29、乙醚、氢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氢气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氢;氢气英文名Hydrogen分子式H2相对分子质量2.01CAS号133-74-0危险性类别第2.1类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单质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8.0%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热火明火及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 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岀,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 剧烈反应。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
30、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火焰,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救灾人员进入火场前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灭火时消防人 员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施处操作。遇大火,消防人员必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 作。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露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 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简
31、易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 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理化性质熔点C)-259.2弓1燃温度(C)400相对密度(水=1)0.07 (-252C)沸点C)-252.8燃烧热(kJ/mol )241.0相对密度(空气=1)0.07临界温度(C)-240饱和蒸汽压(kPa)13.33 (-257.9 C)临界压力(MPa1.30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最小点火能(mJ0.019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
32、接触条件光照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爆炸下限4% (空气中)爆炸上限75.6% (空气中)爆炸下限5% (氯气中)爆炸上限87.5 (氯气中)燃烧(分解)产物水标识中文名碳化钙;电石英文名Calcium carbide; acetylenogen分子式CaC2相对分子质量64危险性类别第4.3类遇湿易燃物品CAS号75-20-7主要组成与形状主要成分碳化钙外观与性状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 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接触工人岀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危险特性与
33、灭火方法危险特性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时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 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灭火方法须用干燥石墨粉或其他干粉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二氧化碳也无效。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岀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露: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
34、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传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醇类接触。 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泄漏物。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排风。监测方法|无资料呼吸系统防护作业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车间卫生标准未制定标准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
35、卫生。理化性质熔点C)2300引燃温度(C)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2.22沸点C)无资料燃烧热(kJ/mol )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临界温度(C)无意义饱和蒸汽压(kPa)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无意义溶解性与水发生反应。标识中文名乙炔;电石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HCH相对分子质量26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CAS号74-86-2主要组成与形状主要成分乙炔:浓度97.5%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嗅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味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岀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时,初期兴奋、多 语
36、、哭笑不安,后岀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 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是,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 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产爆炸性物质。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泄露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
37、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岀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 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 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越,防止产生静电。搬运 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38、。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乙炔的包装发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应急处理设备。理化性质熔点C)-81.8(119Kpa)引燃温度(C)305相对密度(水=1)0.62沸点C)-83.8燃烧热(kJ/mol )1298.4相对密度(空气=1)0.91临界温度(C)35.2饱和蒸汽压(kPa)4053 ( 16.8C)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忌物水、醇类、酸类。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接触条件潮湿空气分解产物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电石危险特性表 乙炔危险特性表临界压力(MPa6.14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聚合避免接触条件受热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爆炸下限2.1%爆炸上限80.0%燃烧产物CO、CO2最小点火能(mJ)0.02氯乙烯危险特性表中文名氯乙烯单体;氯乙烯英文名Chloroethylene;vinyl chloride分子式CH2CHCL相对分子质量66.5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CAS号75-01-4主要成分氯乙烯:浓度99%外观与性状黄色有乙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端酒店窗帘采购供应合同示例
- 2025年企业定制化电脑配置采购合同示例
- 2025年新能源车型个人购销合同书
- 2025年事业单位职工劳动合同范本及实施指南
- 2025版农业生态园观光果园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版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与维护合同参考样本
- 2025年度酒店住宿行业第三方代付款协议
- 2025年节能LED灯具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
- 2025动产抵押个人消费贷款合同参考范本
- 纪委案件审理课件教材
- 生活中的会计课件
- 辽宁大学学生手册
- CorelDRAW教学讲解课件
-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酒水购销合同范本(3篇)
- 师说一等奖优秀课件师说优质课一等奖
- 学习罗阳青年队故事PPT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PPT课件(带内容)
- 小学生打扫卫生值日表word模板
- 新水浒q传乡试会试测验题目
- 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