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气象站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气象站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气象站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气象站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般气象站整体搬迁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异地新建1.1.3 项目建设地点1.1.4 建设单位概况xx 一般气象站始建于 1958 年 9 月,现址占地 6 亩,地处印江 县城中心地段,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521m,另有住宿房及其它附属建筑面积360 m2,办公设备价值合计约170万万元。单位法人冉中央编制 7 人,在编 5 人,地方编制 5 人,其中工程师 1 人,助理工程师 3 人,技术人员 1 人;其它招聘 4 人。自 2004 年以来, 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政府陆续对气象站东面和北面区域进行旧城改 造,县城扩容步伐加快,原来位于县城郊外

2、的气象站已经处于城市 扩容的中心,造成 xx 一般气象站探测环境遭受严重破坏。1.1.5 项目建设目标按照“四个一流”台站建设要求,建成具有现代化装备、先进 科学技术、高素质人才的一流基层台站,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 设施得到全面改善,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行政和社会管 理职能切实得到履行,气象文化氛围逐步形成,社会形象和地位进步提高,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职工生活质量达到当地中等以 上水平,能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 气象服务。1.1.5 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 40 亩,建筑面积为2350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 1020 平方米,其中:1、综合业务

3、楼 2100 平方米;2、观测报站 250 平方米;3、配套建设气象观测站、道路、文体设施、停车、道路、绿化及给排水、供配电、大门等公用工程和设施。1.1.6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906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795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72 万元,预备费 40 万元。2、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由印江县财政投入,不足部分由业主单位向 上级单位申请投资补助。1.2 主要编制依据和建设原则1.2.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气象发展规划 (2011-2015 年)4、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5、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条例6、国务院关于

4、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发20063 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8、(气办发 (2004)36 号)9、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10、贵州省气象条例11、12、13、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2.2 建设原则1、科学规范: 严格执行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 充分考虑气象业务需求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编制,确保建设标准的 合法性和权威性。2、全面系统: 以满足业务服务功能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注重整 体规划和功能配套,基本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内容,确保未来 基层台站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统筹兼顾: 以统筹基层台站建设管理为目标, 坚持统一要求

5、 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现状及地方经济发展现有水 平和发展速度,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向艰苦台站适度倾斜。4、合理可行:作为安排投资的依据,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实际投资的可行性,以满足台站业务需求和实现基本功能为 前提,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加快实施进度。5、适度超前:按照2006年国务院3号文件确定的目标和“流台站”建设要求,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既考虑了当前发展要求, 也对“十三五”及以后气象事业发展需求进行展望。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单位数量备注一一一总用地面积亩402666801二二二建筑面积2 m1350综合业务楼2 m21

6、00占地900m测报值班室2 m250占地120m三三建筑占地面积2 m1020四室外工程设施1气象观测站场地2 m20002入口大门个13场地围墙m1604运动休闲场地2 m6005场地硬化铺装2 m5006车行道2 m25607景观绿化2 m15008室外工程管线2 m200009水土保持工程2 m1200四容积率0.48五绿地率%40六总投资万元906七建设周期月121.4 问题与建议1、本项目是异地新建, 场址基础设施薄弱,需做好市政工程的 配套衔接工作。2、气象台站搬迁建设工作应严格以按照县政府有关会议文件执行。3、建设新气象观测站,在新址气象观测站和旧址气象观测站进行气象业务对比观

7、测一年。4、省气象局应加强对新址观测站业务运行、业务用房、仪器安装、通讯保障进行指导。5、待新站运营正常后,进行业务切换,正式启用新址气象站。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 建设背景2.1.1 印江县概况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 佛教名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西麓 , 全县 总面积 1969 平方公里,辖 17个乡镇,总人口 43.2 万人。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 以原有建制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92 年被国务院列为内陆对外开放县, 1998 年被贵州省委、 省政府 划定为革命老区 , 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

8、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 有“中国书法之乡 ”、“中国名茶之乡 ”中国长寿之乡 ”, “中国蔡氏古法造纸艺术之乡 ”等美誉。印江东距铜仁 -凤凰机场 150公里,西距省会贵阳 350 公里,北距重庆秀山火车站 100 公里,距渝怀铁路孟溪火车站 80公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核 心区域,是贵州省重点打造黔中经济区的重要支点和连接成渝经济 圈的桥头堡。 303、304 省道穿境而过,是铜仁市西五县的交通枢纽 中心,国家级重点工程杭瑞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方便快捷的交通格 局已逐步形成。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

9、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以水利、电力、 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工业经 济取得新突破,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旅游推介和招商 引资取得新进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 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 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1.2xx 一般气象站面临的主要困境1、现有业务办公条件不能满足气象工作开展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 以往中央资金建设的气象基层台站基础设施, 基本上是小资金、多批次、分年度投资建设,存在规划布局整体性 不强、房屋分布零散、单体建筑面积偏小、业务

10、平台面积不足、功 能设计不完善等现状,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气象事业发展需求,地 区的差距也逐步拉大。这也是印江县国家一般气象站所面临的现实 情况。印江县国家一般气象站因建站时间较早,目前业务办公用房 及相关条件已难以为继,相关条件同当地发展水平已极不协调,更 谈不上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国家气象局提出建立“一流台 站”的要求。2、“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带动” 造成对气象探测环境影响根据 2012年国发 2012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和黔党发【 2010】9 号文件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 展大会承办地铜仁地区加快旅游业发展

11、的意见,贵州省委、省政 府提出的“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带动战略”背景下,印江土家族自 治县人民政府重新修订了印江县城总体规划,根据印江土家族苗 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设计,到 2030年县城人口将由 2011 年的7.4 万增加到 16 万;用地面积相应增加,开发力度加快。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印江县城通往甲山的城市主干道西园路必须从气象2007 年,站内通过,气象站的面积几乎被新规划的公路全部占完, 西园路就已经修到印江站的门口,但通过印江站的执法和努力,该 公路一直未能通车,等待气象站搬迁才能实现通车。 2011 年随着国 家战略部署的调整,吹响开发贵州的号角,印江县城开发力度随之 加大,观测

12、场东部多维国际项目启动,建造了高层楼房,作为印江县城第一个标性高层建筑。该项目楼房与观测场最近距离428 米, 与观测场平面的相对高差为 65.8 米,距高比为 6.5 ,致使气象探测 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印江站现已位于城市中心区域,虽然气象部门 依法对这些违法建筑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干涉和执法,但因政府相 关部门未能积极配合而收效甚微, 致使气象探测环境遭受严重破坏。3、杭瑞高速过境印江对气象探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国家重点工程杭瑞高速公路过境印江,杭瑞高速公路印江段匝 道起点就在离气象站不足 30 米的东北方向, 从东北方向以保持不足30 米距离开始至北向西再向南环绕气象站270度上杭瑞高速公路。

13、根据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第十四条:禁止实施下 列危害国家一般气象站探测环境的行为: 在观测场周边 30 米范围内 修建公路,该公路的修建也严重破坏了印江气象探测环境。2.1.3 项目建设的政策背景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先后三次提出气象部门要实现“四个一 流”,即“一流的装备、 一流的技术、 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台站”。“四个一流”涵盖了气象现代化的各个重要方面:气象装备是事业发展 的坚实基础,是气象现代化的象征;气象技术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支 撑,是气象现代化的核心;气象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气 象现代化的关键;气象台站是事业发展的牢固基石,是气象现代化四个一流” ,不仅是党中央、国

14、务院对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具体要求, 还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06 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 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63 号)明确提出,按照“四个一 流”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国务院 3号文件的出台,更加明确了建设“四个一流”的最终目的,就是要 提高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 祉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 干意见(国发 20122 号)的要求,贵州省气象部门提出必须

15、抢 抓国家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贵州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开 展基层气象台站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印江县为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提升,需要对气象观测场周边进行 较大规模的城镇化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受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限制,观测场周边的城市建设不能按计划推进,城市发展与气象 探测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印江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及城市 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为妥善解决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 使气象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印江县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对 xx 一般气象 站台进行选址新建。实施印江县国家一般气象站迁建项目,

16、不仅是改善现有不利气 象工作环境的必要手段,也是按照“四个一流”台站建设要求,全 面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 革等战略部署,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主线,以提 高气象综合业务服务能力和增强发展活力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业务 建设需求和功能定位,科学控制建设标准,统筹使用建设资金,严 格规范建设程序,有序推进基层气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为目的。为了打造“防灾减灾,气象先行”的品牌,加快印江县防灾减 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气象服务能力,适应台站综合改革和气 象业务发展的需要,避免气象探测环境再受影响,确保观测资料的三性”,印江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17、国气象 法和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条例,主动提出迁移印江站的 请求。并承诺:( 1)新址建设用地由政府征拨给气象部门使用; ( 2)因迁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县财政全额承担; (3)制定新址气象探测 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依法长期保护新址探测环境; (4)将县气象局 纳入城规委成员单位。第三章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3.1 项目选址3.1.1 选址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建设场地有较特殊的要求, 其选址应遵循以下 几点:1、周边环境应符合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标准;2、所选场地应能较好反映本站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下垫面应具有代表性;3、应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方; 4、自动气象站四周不得有使气象要素发生

18、异常变化的干扰源;5、城市未来发展不能对气象观测场建成后的探测工作有破坏性影响,保证有一个稳定的气象探测环境。3.1.2 场址概况本项目地经过多方案比选确定在印江县峨岭镇沙子堡。拟选新址位于现址东北方向约 761.7 米的(108 2356 E, 28 0040 N观测场拔海高度520.7米),比现址高64.2米。该址四周空旷, 无人为障碍物, 无干扰源, 无污染源, 距周边公路 300余米,没有铁路和大型水体,符合气象探测环境要求;能代表周围 较大范围的平均气象状况,是印江县城附近所能找到的新建地面气 象观测站的最佳地点。该址比县城规划建设正负零层高 65 米以上, 城市规划对探测环境无影响

19、。 新址拟采用局、 站合建方式进行建设,相对比较高的平面位置只建观测场和测报值班用房,而业务及辅助用房建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上。项目实施后, 印江县的气象探测环境、 工作环境均远优于现址,更有利于印江县气象事业的持续发展,职工工作生活更加便捷。3.2 建设条件3.3.1 交通运输条件 建设地点位于石阡县县城郊,有主要道路与场地连接,交通运输便利。3.3.2 地形、地质条件 项目场地地形为低丘缓坡,高差小,土方开挖少。场地整体稳定性良好,无危害性断层通过,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无溶洞、暗河, 植被覆盖率高,无山洪、滑坡等外因诱发灾害的可能性。3.3.3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供电、通讯已通

20、达项目建设地点,供水方面已经与供水公司沟通同意帮气象局修建供水系统。场地内需新增变压器一台,变电容量为200KVA以满足新建建筑物用电需要,同时考虑柴油发电机一台,以满足项目区双回路供电需求。3.3.4 社会环境条件 印江县委、县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搬迁新建工程非常重视,采用划拨方式给予建设用地,并在建设用地规划、行政规费减免、资金筹集等方面给予大量优惠政策。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4.1建设规模项目新址建设需要在遵循项目建设原则和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结合有关建设指导标准和项目建设各方面实际,以项目建设目标位拟定建设规模。新建印江气象局是集气象防灾减灾

21、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政府应急指挥以及行政办公、科研、信息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气象台站,其建设整体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和“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原则,并符合当地城市建设规划,功能分区合理,格调高雅,环境优美,个性突出。项目区分为业务工作区、气象观测场和休闲活动区三个基本功能区,共占地40亩,建筑面积2350m。注:考虑到印江县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用房及相关附属用房被列为本项目的建设内容,故业务综合楼的总建设面积适当有所增加。4.2建设内容序号名称单位建设规模备注表4-1项目建设规模内容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建设规模备注-一一建筑工程1业务综合楼21002层2测报值班室2502层二二二

22、室外工程1气象观测站场地2 m20002入口大门个1含保安室3场地围墙m1604运动休闲场地2 m600羽毛球、篮球场5场地硬化铺装2 m5006车行道2 m25607景观绿化2 m15008室外工程管线2 m200009水土保持工程2 m1200新建自动气象站,需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更新, 设备配置情况如下表所示:表4-2新型自动气象站具体配置一览表序号设备部件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主休集器WUSH-BH21含:主控器、嵌入式软件、IP65 级不锈钢机箱、IP66级接插 件、安装结构件2温湿度智能分采集器WUSH-BTH1含:转换控制器、IP66级接插 件、安装结构件序号设备部件名称型号数量备注3

23、地温分彩集器WUSH-BG1含:分米集器、IP65级接插件、 安装结构件4交流供电系统WUSH-PD21含:开关电源、蓄电池、漏电 保护装置、防雷保护器;IP65 级不锈钢机箱;I这65级接插 件;安装结构件。5气压传感器DYC116高精度温度传感器WUSH-TW1001准确度 0.1 C7湿度传感器DHC218风向风速速传感器ZQZ-TF19地温传感器ZQZ-TW11含:草温、地表、浅层、深层, 共计10支10翻斗雨量传感器SL3-11含:预埋件等11蒸发传感器WUSH-PV112蒸发传感器防辐射百 叶箱113大型蒸发器及导流筒114能风度传感器DNQ1115能见度单独供电系统DZZ4-PD

24、2116能见度安装立杆3米117232/光纤转换器WUSH-FIB118GPS授时模块1本地通讯、成对使用。19采集器防雷组件WUSH-BL-Z11含:主采集器20通道信号防雷 保护;模拟分采40通道信号防 雷保护;辐射分采24通道信号 防雷保护。20通讯、信号和供电系统1含:传感器电缆及接插件;CAN 通讯电缆;光纤通讯电缆长度 为120米;各传感器接地线。21草温、雪温和浅层地温 支架122深层地温套管12310米无拉索风杆ZQZ -PG124计算机联想425玻璃百叶箱BB-1326UPS电源山特15KS含8节电池及电池箱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5.1 建设方案5.1.1 总体规划设计中华人民共

25、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印江县城市总体规划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全国基层气象站台建设指标标准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贵州省气象部门星级站台建设标准 L2 、工程概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 40亩,建筑面积为 2350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 1020 平方米。项目设计周围环绕印江县环北输电站, 东侧有公路,交通方便,四周山体走势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3 、规划布局要求和思路1)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业务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2)适应气象现代化发展要求,规划起点要高、 编制设计到位,推进建设实施。3)结合台站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找准规划定位,

26、整体考虑、统筹安排。4)符合当地城建总体规划,确保规划的长期有效。5)符合台站园林化的要求, 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同时突出自身特色、个性和风格。5 、总平面图布置在布局过程中以保护气象观测站为核心,通过合理分区、科学 布局,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业务工作区、休闲活动区、气象观测区 和主要绿化场地自成一区,互不干扰。1)建筑布置业务综合楼、 测报值班室、 食堂及大门(门卫室),业务综合楼位于整个设计场地的南端, 测报值班室布置在场地北端, 与气象观测站连在一起。2)建筑周边留出道路,并作消防通道用,保证其通行畅通,通行期间无障碍物。3)竖向设计本工程高差较大,合理选择较为平坦的地势开挖,布置建筑

27、以 及景观环境,减少工程量提高经济性。4)交通规划中, 整个交通形成环线, 为气象局提供良好的相关办公流线。5)停车系统主要考虑地面停车, 并采用生态停车的方式,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设置停车场,满足停车需要。6)为了保护气象观测环境不被破坏, 满足气象有关法规的规定,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规划在场地北面作为观 测环境保护区。6、观测区保护规划(1)气象观测场周围障碍物最大允许海拔高度应按公式H=LXTan a+Ho进行控制,其中L为障碍物距观测场边缘最近处的水平距离,a为障碍物对观测场边缘地面处的最大允许遮挡仰角,日出日 落方向范围 a 为 5,其余方向是成排障碍物时 a 为 5.1

28、7,是孤立障碍物时a为7.13 ; Ho为气象观测点基点,海拔高度Ho为520n。(2)距气象观测场周边10m范围内不得有1m以上的高干作物、树木或建筑物;30m范围内不得有铁路路基,500米范围内不得有有 电磁干扰源和大型锅炉、垃圾场、废水、废气等污染源体。5.1.2 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 200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2002 年版房屋部分)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

29、57-94);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场场值班室建设规范2、设计思路1)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令、有关规定和规范,以印江县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为核心,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以有利于工作、节约用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有机组织建筑空间布局,使 建筑与绿化环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良好 工作环境。坚持高起点,一步到位,分步实施,能适应气象现代化发 将项目建设变为城市发展进步的积极要素。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组织好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力求土石方填挖就地平衡,降低建设成本,

30、提高土地开发效益。5)建筑造型上突出时代感,着重表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形体组合上体现行业文化及地方特色,使建筑个性鲜明,富有 人文科技气息。3、建筑功能站内建筑的平面功能布局均按气象工作的相关需要进行设置, 主要建筑的平面功能布局如下:1)综合业务楼功能布局一层设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防雷审批、雷电技术服务咨询、气 象灾害调查、气象灾害评估等;层和三层拟用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包括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含预报信息制作、 发布, 包括短信、电视、广播、网络等),气象灾害防御,人影指挥平台, 人影作业监控,人影电台通信,气象业务服务,包括预警预报平台即综合业

31、务平台,含测报、预报、天气会商、网络机房、气压室 等),业务科研开发,气象装备检修,测报资料档案,农业生态观 测,农村信息员培训会议室等。2)测报值班室地面气象观测场和值班室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层设土壤水分观测室和测报会商室、气象台、仪器保管室、 酸雨观测室和门厅;二层设测报值班室、网络机房和值班室。3、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大面积的采用简欧式的装饰墙面及装饰柱,以简洁的 线条勾勒出具有现代气息、美观、大方、庄重的建筑。整体风格为现代简欧风格,突出表现典雅、庄重气质,与观测 场遥相呼应。同时与环境互为景观,融为一体。5.1.3 结构设计1、执行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31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310007-2002)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22/45-20042)基本参数基本风压:W=0.30KN/m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 ;抗震设防烈度: 6 度; 场地类别:二类;地面粗糙类: B 类;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基准50 年。3)结构型式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使用性质, 综合业务用房和测报值班室均采用框架结构。5.1.4 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系统由各气象要素传感器、 采集器主机箱、 计算机、 电源箱及UPS观测场及值班室等组成,由传感器产生的电量变化 通过信号电缆传到采集器处

33、理,再输入计算机按业务规范要求进行 计算处理、显示、打印报文和报表,并实现观测资料的传输、存盘 和查询等功能。由于气象站地理环境和功能性质的特殊性,防雷工 程因此是气象站区建设的重点。本项目自动气象站建设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场值班室建设 规范和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规范。作为新搬迁气象站台, 应按照下图进行自动气象站的方案布局。A7 K4* 吒 LI 1=1 S.S5 I电綴国tfc%;“eiw仃lit备帝白叶怖r -.T.-T- f77Lr匸二工-寸.上%O) vfki魁惶地泓插H扎工漲MSffi 取 nteJ,.,., a I A 1a FI吸述讣ir k ft一TTTT IWWWWiT正7T

34、TTTM,m A_L潯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口-IQ-i-o口 崗ibm C I 5.2公用辅助工程521给、排水1 、执行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31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管道系统(1)规划区水表集中设置,采用一个总表的给水方式;(2)规划区自来水由市政管网接入 DN100给水引入管一根;规划用水量按50人设计,用水定额100L/人,最高日用水量 5m3;在规划区给水管道上,观测设有室外消防栓 1 套;规划区水源接城市供水系统,各种用水均为同质同压、统一供给;供配电系

35、统设计规范( GB310052-95)6)规划区设一座Z24SC化粪池对污水进行简单处理后排入市 政管网。7)屋面排水采取有组织排水形式, 由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地下雨水管道。 屋面雨水和阳台雨水各成体系分别排出,最后排入雨水收集口。8)本工程室外雨水采用地面径流方式排入排水暗沟,由排水暗沟排入市政雨水管网。观测站地处山地,雨量丰沛,年降水量为1100mm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410月份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82%故活动场、观测点、绿化内设 600*600 排水暗沟,活动场、观测点、 绿化内雨水由暗沟排出至市政雨水管道。5.2.2 电气设计1 、执行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

36、 6-92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310054-95)2 、设计范围照明配电 防雷、接地 有线电视系统 电话及综合布线系统3 、供电电源由市政电网埋地引来供照明、空调及路灯及相关 设备仪器的用电,功率因素为 0.6 ,以此为依据选定变压器。4 、线路敷设方式:线路穿过道路出,穿钢管铺设,电缆沟内设集水井,其内部应保持0.5%的坡度。站区内道路照明均采用LED节能灯,路灯设于道路一侧,集中控制,控制点在治安值班室内。5 、规划区内的建筑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保护措施涉及,采用 12镀锌圆钢在屋面设不大于 10m*10m(或12m*8m避雷网格,且屋面

37、上的所有金属构件、外露金属管道均用12镀锌圆钢与避雷网 连接。各建筑物及观测场地装置应连接成一个共用地网,该地网络 接地电阻应根据国家和气象行业标准的要求确定。6、电话系统由市话网采用电话电缆引入直拨电话, 并在场地内 设一个室外电话总接线箱, 容量约为 30 门,每个房间都装一部电话; 场地内有线电视由场地外的有线电视系统用同轴电缆引入全局内, 每个房间安装一个电视插座,场地内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和电话线 缆设置在电缆沟的一侧内。场地内配有先进的监控防盗系统。5.2.3 防雷工程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程应严格按照防雷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 确保获取第一手准确的气象探测资料。防雷工程的设计要本着综合

38、性、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QX30-2004) 、地面气象观 测场场值班室建设规范和印江县年平均雷暴日数,本气象站防雷 等级应为二级,可参考如下方案进行防雷设计:1、直击雷防护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内勺所有观测设备与工作室均应处于 LPZOB区内,设备距避雷针的接地装置距离不得小于3m。1) 观测场的直击雷防护在观测场北面风杆顶端 200300mn处设置避雷针,避雷针通过绝缘杆固定于风杆上;避雷针应选用直径不小于 16mm勺圆钢,其长度不小于1500mm水平绝缘距离不应小于 500mm避雷针引下线应与风杆绝对绝缘, 引下线入地点附近应

39、设置不少于一根垂直接地体,10m并与观测场地网作可靠电气连接。在观测场南面正中间增设一 避雷针,避雷针勺接地体应与共用接地装置按规范要求在安全距离 内电气连接。2) 观测室勺直击雷防护观测室的建筑物均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要 求安装避雷装置。2、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室内外各机器设备及所有观测场内的突出金属物体,埋地和架 空进入观测室的金属管道都采取了与公用接地装置焊接,且共用接 地体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Q,加强了对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1) 雷电波侵入的防护进入自动气象站工作室的所有线缆均采取了穿管埋地敷设,并将线缆屏蔽层和金属管不少于两次等电位连接,在进入每一LPZ交界处进行

40、局部等电位连接。且在主、分配电部位加装了两级浪涌保 护器。室内备份传输线路到计算机端口、传感器到采集器线缆端口 均安装了一级适合端口及传输性能的信号避雷器。2) 接地装置工程采取了工作室地网、 室外观测场地网共用接地体 , 设备地与 防雷地共地不共线,地中距离不少于 5m且接地电阻不大于1Q,接地体离开观测室2m环形敷设埋深不少于0.5m,且在路口地段埋 深不少于1.0m并采取必要的局部绝缘防范措施。3) 低压供电系统工程采取了严格的三相五线制式即TN-S低压供电系统制式,PE线与 N 线严格分开。5.2.3 消防设计1 、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

41、防火规范( GB50222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保证火灾发生切断生产生 活用电时,消防用电正常。 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疏散指示灯的照度不低于 0.5L X。5.2.4 无障碍设计1、总平面人行道、业务综合楼及测报值班室需设置盲道;2、电气无障碍设计:残疾人专用厕所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厕所门外设呼叫声光信号装置。5.2.5 环境设计1、规划区的绿化: 根据绿化植物高度应满足地面气象观测场探 测环境保护高度控制要求,

42、 在观测区外 10 米,以种植绿色草地为主, 在绿化休闲区种植树冠较低的树木和花卉,在绿化休闲区设置坐凳 和建筑小品,在靠近场片边缘设置铁艺栏杆。2、在规划区通过道路串联,用建筑、铺地等建筑设施与草坪花卉、灌木等天然植被营造优美、清晰的自然观测环境。第六章 节能节水措施6.1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 77 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电气照明节能设计06DX008-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建筑给排

43、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2/49-20086.2 节能原则6.2.1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 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6.2.1 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 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淘汰的落后的工艺和设备。6.3 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措施6.3.1 为了保证各功能房间自然通风, 所有外窗可开启面积应不 小于 30%。为了保证各功能房间自然采光效果,应充分考虑外窗透光率的影响,使窗户面积足够大。6.3.2 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 方法(GB70107规定的4级。6.3.

44、3 为了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保护建筑构件不被暴晒而损坏,凡外装饰面采用涂料部分均宜掺入 “盈速粒隔热颗粒” 。6.4 建筑主要用能系统及节能措施项目用能系统涉及的主要用能品种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及给排 水系统。6.4.1 配电系统节能1、照明1)提倡室内采用高效照明产品, 选择高效照明灯具与节能光源合理配合使用。 公共走道、 楼梯采用消防型热释红外延时节能灯。2)合理布置照明开关及选择开关联数,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节约照明用电。2、变压器及线路1)选用低耗电力变压器; 2)合理选择变压器台数,使变压器经济运行;3)彩和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及其它电气元件,并采用电容补偿柜进行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45、4)变配电房位置尽量深入负荷中心,减少线路长度及损耗。6.4.2 给排水系统1、所有卫生洁具均选用节水型洁具及其配件,给水龙头均选用 陶瓷片密封节水型龙头, 坐便器均采用水箱容积为 6L 的节水型坐便 器。2、给水管材选用PP-R管,减少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3、雨水利用: 室外地面铺砌采用透水砖, 室外绿化地面低于道 路10cm雨水通过透水路面和绿地回渗地下,补充地下水量减少雨 水外排量。4、采用市政给水直接供水, 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 节约能源。5、水箱溢流水位均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6.4.3 节能管理1 、本项目所选的电器设备均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6、应推广选用节能型产品。2、排放废水集中处理达标后用于灌溉和绿化。3、制订节能的规章制度, 实施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在节能方面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向节约要效益。4、节能工作由专人负责,做到定期检查校正和维修计量仪表,杜绝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保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定期清除设备内沉积的灰尘和其它附着物,确保安全经济运行。5、做好各部门用水、用电的记录,便于管理和核算,提高使用效率。6.5 能耗计算6.5.1 用电量本项目建筑面积共2350山2,考虑到一定数量的设备使用,综合 用电取80W/山2,每年按270天,每天按8小时计,则项目年用电量约为 40.6 万 Kwh, 折标准煤 49.9tce

47、(折标系数 0.1229kg 标准煤/Kwh)。6.5.2 用水量项目工作人员人数按50人计算,按100L/人天计,年用水量为0.135 万吨,折标准煤 1.106tce, 折标系数 0.116 。项目总能耗 =用电量 +用水量 =49.9tce+0.116tce=50tce。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7.1 环境保护的目的及原则7.1.2 环境保护目的1 、保持项目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避免造成新的污染, 对污染物 进行有效治理。2、要使项目自身和周围自然环境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中。7.1.3 环保原则1 、坚持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原则2、以国家环保的法律、 法规为依据, 按照因地治宜

48、、 美化环境、 防止污染、合理布局的原则,应与当地整体的污染治理措施方式相 互衔接、统一、配套。3、环保设施的设计,应与项目整体的建筑设计方案相互协调、统一,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相适应。7.2 环境现状及处理方案从新址周围环境状况看, 四周边缘地段上将不会有对新站环境会产生危害及污染的设施和单位等的建设。所以,从环境状况看, 该项目的建设场址,其自然环境条件可以满足气象工作对周围环境 的要求。7.2.1 项目产生的污染物1、废水:项目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工程污水和生活废水。2、废渣: 项目产生的废渣, 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建筑 垃圾。3、噪声:主要是施工期间的机械噪声。7.2.3 施工期环境

49、保护措施1 、施工期废气污染控制措施:( 1)施工期间的料堆、土堆等应加防起尘的措施,挖出的土壤等固体废弃物应及时清运,运输车 辆要采用防止散落和尘土飞扬的措施;工地周围用围墙或防护板围 护,减少工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 2)保持出入口的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车轮滚动引起的扬尘。并尽量减缓行驶速度;(3)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环保素质,提倡文明施工。2 、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 限值(GB12523-90)对各施工阶段噪声限值的要求。合理安排作 业时间,高噪声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昼间时段,如需夜间施工,须提 前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请, 或批准后方可在指定

50、日期内进行; ( 2)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声源,如搅拌机(车)、临时加工车间、建筑3)工地料场等相对集中,并尽可能布置于远离周边声敏感点处;周围设立围护;( 4)规定运输车辆出入路线,尽量避开居民区。3 、施工废水、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措施: ( 1)施工期工地废弃物应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组织清运,以避免大雨时被地面径流冲入 下水道,流入水体; ( 2)施工现场要严格规定排水去向,或安排简易排水管道, 严禁污水遍地横流; (3)严禁将施工泥浆排入下水道, 以免引起排水不畅而导致周围地区积水内涝; ( 4)为减少场内施工时建筑垃圾产生量,在设计时要尽可能使挖填土石量保持平衡,尽 量减少丢弃的建筑垃圾量。

51、4 、施工期清洁生产与综合污染防治对策: ( 1)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2)加强施工管理;( 3)采用预制装配施工方案;( 4)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 (5)采用优质、环保型的工程材料。在施 工时,积极采用这 5 种对策,可将施工造成的影响减少并限定到较 小范围内。7.2.4 运营期污染治理措施1、对污(废)水治理:对运营期产生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连同其他生活污水 一并排入化粪池处理,最终实现综合利用。2、废渣治理对项目产生的各种固体生活垃圾,拟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治理,在建筑前及走廊设置必要的垃圾道、箱;对食堂产 生的固体食品废弃物,规范收集存放后尽量回收用于养殖,无法回

52、收的要按其特性分类处理。第八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8.1 劳动安全措施1、中标建筑单位应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标准组织施工,并随时接受行业安全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 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由于承包人 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2、承建单位应对在施工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盲,并对他们的安全负责。承建单位不得要求承包人违反安全管理的规定进 行施工。因承建单位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由承建单位承担相应责 任及发生的费用。3、安全防护:建筑单位在动力设备、输电线路、易燃易爆地段施工时,施工开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安全防护措施,经监理

53、 工程师认可后实施,防护措施费用由承建方承担。4、施工应严格操作规范,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本工种( 岗 位) 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冒险作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中必须系好安全带。非机械操作手严禁拨弄 或开动机械设备。5、事故处理:发生重大伤亡及其他安全事故,承包人应按有关规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同时按政府有关部门 要求处理,由事故责任方承担发生的费用。8.2 临时用电安全防护1、临时用电必须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安全运行规程。2、在路面设计高程范围内和其他施工现场,施工设施超高处与外电架空线垂直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3、架空线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最大弧垂距地不小于4m并应装设绝缘子。4、自备电源或外电线路共用一供电系统时,必须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5、构件预制场,砼揽拌站等集中用电场所配电箱,开关要分开设置,并采用两级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箱、开关箱安装牢固,电 具齐全完好。6、必须坚持一机一闸用电和下班断电力口锁的原则。7、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装设漏电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