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突破练13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2018 河南实验中学测试)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示意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 度。根据材料,完成第13题。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7 31344万335703 5033363 0541.以上四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A. B.C.D.2国人口生理密度远大于人口算术密度的主要原因是国土范围内()A. 山地面积大B.热量条件不足C.荒漠广布D.雨林密布3.以下国家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与国最接近的是()A. 中国B.
2、韩国C.沙特阿拉伯D.俄罗斯答案:1.B2.C3.B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国地广人稀,人口生理密度较小,最可能成为粮食出口国。第2题,读表可知,分别是日本、加拿大、埃及、新加坡。埃及人口生理密度远大于人口算术密度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水源不足,选C项。第3题,国为新加坡,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与之最接近的是韩国。(2018 浙江杭州重点校期中)继2013年初“大妈”的汉语拼音“ Dama大妈)”登上华尔街日 报之后,近日一则关于“ Dama等中文热词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再次 引发国际社会热议。“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炒房、抢购比特币等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阅读材
3、 料,完成第46题。4“中国大妈”这个群体引起海内外关注,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什么现象比较突出?()A. 少子化比较严重B. 人口老龄化C. 人口流动D.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5“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炒房、抢购比特币等投资行为,从侧面反映()A. 我国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B“中国大妈”比较富裕C. “中国大妈”在投资方面经验丰富D“中国大妈”熟悉国内外经济形势6.下列哪个产业不是受益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而迅速发展的?()A. 银发产业B.医疗保健C.儿童奶粉D.汽车答案:4.B5.A6.D解析:第4题,“中国大妈”这个群体一定意义上是中老年妇女的代称,因此该现象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
4、严重。第 5题,“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炒房、抢购比特币等均为保值产品投资,对于养老、保障等有不安全感,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选A项。第6题,银发产业、医疗保健、儿童奶粉都和一定年龄段有关,与人口结构变化关系密切,但汽车与此关联度不大。(2017 山东临沂二模)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据 此完成第79题。-2O(W20107.2000 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A.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 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5、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 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2000 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迁入B. 放开二胎C. 出生率持续较低D. 城市化水平提高9. 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A.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答案:7.A8.C9.B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我国201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与2000年相比,总体呈升高趋势,东部上升明显,西部地区上升不明显,东西差异扩大,北部地区升高,南方地区略有下降,故选A项。第8题,读 图可知,东北地区在该时间段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升高。人
6、口迁入,会导致老龄化程度降低,A项错;放开二胎,出生率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会降低,B项错;出生率降低,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C项正 确;城市化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程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D项错。第9题,读图可知,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是大量外来年轻劳动力迁入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降低,青壮年的社会负担减轻,A项错;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升幅降低,B项正确;人口老龄化升高,会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 善,而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C项错;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D项错。(2017 广东惠州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
7、心变化。据此完成第1011题。2010。省际迁出人口重心 也省际迁人人口富心O20000201眸b.武汉市*0 LOOkm1 1*200010. 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A. 地理位置居中B. 人口基数稳定C. 经济实力雄厚D. 交通网络发达11. 据图推断,图示时段()A. 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 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 珠江三角洲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 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答案:10.A11.D解析:第10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武汉地理位置居中,A项正确
8、。第11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4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江三角洲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D项正确。12. (2017 湖北襄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2520152;6农村劳动人口 口城市劳动人口(1) 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2) 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3) 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答案:(1)城市劳动人口在2033年前整体上呈正增长趋势,之后呈负增长趋势;农村劳动人口自2002 年以后,一直呈负增长趋势。(2) 前期: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故农村劳动
9、人口呈负增长趋势,城市接纳大量农村劳动人口 ,故城市劳动人口呈正增长趋势。后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值,人口总量开始减少,劳动人口整体呈下降趋势。(3) 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等。解析:第(1)题,分别从农村劳动人口变化特征、城市劳动人口变化特征方面分析。结合图中城市劳动人口和农村劳动人口随时间的变化,可知城市劳动人口在 2033年前整体上呈正增长趋势,之后呈负增长趋势,农村劳动人口自2002年以后,一直呈负增长趋势。第(2)题,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与地区 差异、人口迁移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有关。第(3)题,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会导致社会抚养比加大,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
10、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13.(2017 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两大城市群面积及经济密度对比图。材料二阿北 2240%山东8.50%河歯13.90%具他55.50*北京其他/眷区河附8.70ft16JSM材料三 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 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 1 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 981.65万人,同比下降 1.5%,2014年外来常住人口为 996.42万。这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十五年来首现负增长。常住人口仿人悄遽一-常僮人口一増腔3
11、0002 5002000I 5001 000500-3:?3: 3=8888835I t I i I內料灵啊“艸宀氐醮5.0S4JQK3.0ft1,0fto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变化(1)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低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构成的异同及影响原因。(3) 描述1978 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的变化特征。(4) 分析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开始减少的原因。答案:(1)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北京和天津等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偏弱。(2) 相同:来源地较广泛,周边行政区更多。原因:上海和北京都是超大城市,辐射范围广。由于距离近,周边省级行政区人口流入更方便。不同:北京来源更广泛。原因:北京是首都(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辐射范围更大。(3) 上海常住人口数量:2015年之前一直增加,2015年开始减少。增速:1995年前波动下降且增速较慢,1995 2010年波动上升且速度较快,2010年之后增速较快下降且2015年为负数。(4) 上海近年来生活成本持续上升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严重,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下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减少,而普通劳动者多为外来人口 ;上海对城市 环境的整治和外来人口的控制也使外来人口减少。解析:第(1)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情趣配饰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方案
- 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考试试卷和答案
- 2025年寿司DIY用具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进度管理方案
- 2025年低帮靴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全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库答案(知识点大全)
- 储能电池性能提升方案
- 公园交通流线设计
- (2025年标准)淘宝分红合同协议书
- 矿山工程合同范本
- 产品需求分析模板及开发计划表
- 商用中小型冷库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小红书运营:小红书账号运营培训课件
- 兽医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全册)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调查法》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