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基础复习重点_第1页
心理基础复习重点_第2页
心理基础复习重点_第3页
心理基础复习重点_第4页
心理基础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描述:客观呈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 解释:揭示客观事实形成的原因,追本溯源预测根据已有信息估计某种事物或 现象未来的可能性 预测:根据已有信息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未来的可能性 控制:采取有效措施,使事物朝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3、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定义:直接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 观察法的优缺点优点:能收到第一手资料。 被观察者的表现自然、真实。使用方便。缺陷: 观察的结果难以进行检验 , 证实和精确的分析。 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对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

2、有出现。 观察结果易受观察者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2)、实验法 定义:控制无关变量并操纵自变量,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分类:根据实验场所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 要避免的现象:安慰剂效应;实验者效应。(3)、相关法定义:研究两种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4)、调查法定义: 预先拟定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需资 料.要注意的问题 : 样本的代表性;问题的恰当表达;问题本身的敏感性 . 调查法分类 :两种不同方式: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 .访谈调查 (口头调查 ) ,也称访谈法 .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 问卷法的优缺点优

3、点: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经济地收集大量 信息。缺点: 很难保证被调查者的认真合作和坦率、真实的反应。 很难保证回答者具有代表性。很难保证被调查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访谈法的优缺点优点:可以提高回答问题的准备程度。研究者可以控制会谈的进程,减少遗漏问题。可以考察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真实程度。 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提出临时应变的问题。缺点:在一定时间内只能会谈数量有限的对象。研究者必须训练有素。研究者的言语不当,可能被拒答或谎答。研究者的言、行可能有暗示作用。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4、.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5)、个案法定义:对某人或某团体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要注意的问题:案主报告的真实性;研究态度的客观性;个案的典型性;研究 的全面深入性.4、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源头:西方古典及近代哲学;兴起于 18世纪的西方生物学和生理学. 诞生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5、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结构主义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铁钦纳基本观点:主张研究意识经验,使用实验内省的方法,旨在揭示意识的结构;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情感是情绪的元素;意识经验可

5、以 被分析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元素.(2)、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基本观点: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提出“意识流”观点;反对科学研究脱离生活实际,提倡科学为生活服务(3)、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代表人物:斯金纳基本观点:主张研究行为,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反对研究意识; 主张客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和口头报告法等,反对内省法 行为由环境刺激决定,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源于环境刺激的不同,与遗传 无关(4)、格式塔主义创始人:韦特海默代表人物 : 柯勒 ; 考夫卡 基本观点:主张同时研究意识和行为反对元素主义,强调心理的整体和完形 ; 通过实 验揭示了知觉的心理组织,提

6、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并为认知心理学奠 定了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一种组织的意义;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主要研究课题:人的知觉的过程、学习和思维(问题解决), 顿悟.( 5)、精神分析 创始人:弗洛伊德 基本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潜意识,旨在分析一个人当前观念和行为的潜意识根源; 主要方法有移情、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层次:意识的三个层次、人格结 构学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的治疗技 术等。(一)意识的三个层次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描述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1.

7、 意识:是指个体可以直接感知到的部分。2. 前意识:是指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那部分内容 .3. 潜意识:是指自己意识不到的、处于内心深处的那部分内容。 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认识(1)弗洛伊德认为,意识部分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潜意识。(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层面通常包含了大量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 和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3)弗洛伊德认为,由于意识的检查作用和对潜意识压抑作用,潜意识的内容 一般不容易进入意识当中。(4)弗洛伊德认为,虽然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内容不出现在意识中。但潜意识的 内容并未消失,而是通过梦、遗忘、记忆错误、口误等表现出来。(5)潜意识的欲望和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产生的

8、基础。(二)人格构成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构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即本我、自我和超我。1. 本我:本我代表着人最原始的一面, 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 ( 生物性 )2. 自我:自我是与真实的外界世界相接触的部分(现实原则)3. 超我:超我是人格中道德或正义的部分。 (社会性)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关系本我位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本我受到自我的检查。自我位于人 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另一方面又受着超我的控制。超我位 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与本我直接对立。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在一个健康 的人格之中,这三种人格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的

9、。I ilS k .ji*!ih_ hh .j. jita a.(三)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论者,他认为,性本能是人类一切心理和行为发生的 主要基础。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这一发展从婴儿时期开始到 青春期共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欲阶段(0 1岁左右)、肛欲阶段(1 3岁左右)、 性器欲阶段(3 6岁左右)、潜伏期阶段(612岁左右)、青春期阶段(1218岁 左右)。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发展受阻是心理异常和精神疾病发生产生根源。(四)焦虑与防御机制1. 焦虑本我欲望要求和超我控制间的潜意识矛盾冲突通常引起一种弥漫性的恐 惧感,称为焦虑。弗洛伊德认为,任何焦虑是一种不安

10、的磨难,因此个体往往会利用 防御机制来逃避焦虑。2. 心理防御机制:自我会发展各种方法去阻止由于本我欲望要求和超我控制间的潜意识矛 盾冲突引起焦虑,这些手段就叫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幻想、压抑、合理化、投射、反向、转 移、情绪性分离、抵消、退行、过度补偿以及升华等。12-1删蜩恥翘ft Hy/亂诜鮫菇討不IH為耀輔辭醐好黠抽代嫦好渤黔甜黠鞠拼,事 2 - 1HL制義理宾保肯呼忧:用m人知的马牌人需忙j遵期业喊灼曲科-r-*fHrp1%JU fin M耳刖人It:爼的牛生nil门霸鼻曲静牛习*解lifft的社全的立口扭対t忙fcl己.卜皑IES获车乘很;内耐世他1:| BH1

11、EJV-的徼屮姚特启旧第为m(till ar Ji nt ft 討 xiifeii iA ft Q El ft &广谊些散沖lit特点Rft t觅讯ii甲(jit童4秤刖帚址 抵理酣 人it上苴iR中吋祖艺.的欣躍BQ邀出棚反的冇齐肌一切d牺般1艸亦曲发慣也任aa* 1 1:柿丧氐比超r世和艸菱&讯小啟刘耳1T赭甘上、苗晞显珥 Kn保厂件匚章刃恼恒榔什脱何r址母好崗.佥恢冉的退tfi和威功曩旺就杆白捷的桃几-TAfi CLHmtk对肌臨泄常廿m尸越讯晦mi*, m崔正ir惜此nmi拿in不X喷之划.臥E k A已CEjE-肃时冬住肓.1R点这A的5;子总.楚人工:堆5卄矗一牛人第鼻妄tf)遮J

12、t,股剋帯尽种威“、/4Pi;血丙用凡備1?*!片口昨右碎的玛人出理儿时Irt捲斗4cT .出现车麗御的厅井冋女碗騷示斗供锻雪4为幷*淡盘圧。珂弐*卜播1 ,- LLil分 世忙昭虫IH-St tfc辔删丈头曲税片付!E輛吐W. 植情常优*世科A罕曲捕,-T-/I冲牛话屮去盒的艮腋却肴刮培舟的嶺ft咸辻逢M.性橄Ab积圾栈舟1科*研期知(五)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 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主要有五种。1. 自由联想2. 梦的分析3. 抗拒的分析4. 移情的分析5. 解释(六)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1. 贡献(1 )他第一次提出人的内在心理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2)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

13、心理动力,是推动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基 本动力。(3) 他提出的心理的“防御机制”的概念。(4)他建立了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2. 缺点(1)他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2)他的“泛性论”观点。(3)他把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生物属性看成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4)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有些原理、原则完全是出于猜测,或是纯粹虚 构出来的,缺乏科学根据。(5)他对梦的解释过于牵强。阿德勒荣格个体心理学分析心理学自卑感与补偿集体潜意识(6)、人本主义 创始人: 马斯洛 ; 罗杰斯 基本观点: 主张研究人性的积极面,旨在促进人的潜能发挥和价值实现; 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方法为中心 人格的自我理论,患者

14、中心疗法(以人中心疗法)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1、感觉与知觉的定义(一)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红色,圆形,甜 的,有一定的重量)(二)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个体依据自我知识和经验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这是一个红苹果)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一)区别? 产生的来源不同 感觉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 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 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生理机制不同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15、。(二)联系? 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感觉的简单相加之和3、掌握并创造性的应用感觉与知觉的规律感觉(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记清楚概念)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人感到某 个刺激的存在或者变化的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对这种最小刺 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能引起差别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阀限。对差别感觉 阀限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知觉(一)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人的器官时,人能够根据

16、知识经验把它知觉 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二)知觉的选择性 一定时间内,人总是选择地以某个事物为对象,显得格外清晰,把其他 事物作为背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主观因素动机、需要、兴趣、情绪、经验等 客观因素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复现等(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 理,赋予它确定的含义,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从而把它标志出来的特征,称为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者知识越丰富,知觉就越丰富。知觉的理解性可以用隐匿图形和不合理图形来说明。(四)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 生变化时,知觉映

17、像却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众知觉中,视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突出,主要体现为亮度恒 常性、颜色恒常性、方向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应用 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的途径1 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2 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3 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4 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5 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第四章 注意与观察(主要考注意)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 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 : 注意的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所具有的选择性(方向性) 。 注意的集中性:人们把心理活动贯注并维持在某一对

18、象上,使心理活动 不断地深入下去。(强度或紧张度)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的联系和区别联系 指向性是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性是指向性的体现和发展。区别 指向性主要是指反映一定范围的对象,离开其它对象而言,而集中性则 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对象反映得清晰、完善和深刻程度,以及对其它事物的各 种干扰加以抑制程度。3、注意的功能(一)选择功能 既表现为对心理与行为方式的选择,也表现为对心理活动对象的选 择。(二)保持功能 将注意对象的一项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中,一直到完成任务(三)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4、注意的种类(重点)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随意注

19、意(有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一)无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动物也有无意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 形式.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原因 :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 : 刺激物的相对强度 .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 强度,形状, 大小, 颜色,持续时间的对比 .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 在静止的背景上 , 刺激的运动与变化 . 刺激物的新异性 .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原因。 (人本身的状态)人的需要 : 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刺激物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 . 情感: 情绪也直接影响无意注意 .兴趣:符合人们兴趣的事物 , 容易成

20、为无意注意的对象 . 过去经验 : 过去经验也明显影响无意注意 . 人的身心状态、对事物的期待:(二)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由于它是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支 配的,所以,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又称它为积极的为人所特有。在种系发展上,有意注意出现得较晚。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 明确的活动目的和具体的任务2 培养间接兴趣(活动结果)3 合理的组织活动(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4 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顽强的人格、自我提醒)(三)有意后注意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通常 是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例

21、如,在刚开始做一件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 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但是在对工作发生了兴趣以后,就可以不需 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了,而这种注意仍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例如,人们熟练地骑车, 熟练地打毛衣等活动注意都是有意后注意。5、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稳定性指在同一对象环境或同一活动上的注意持续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 特征,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 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注意起伏现象 :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现象 ,2-3 秒至 12 秒. (两可图形)注意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与注意对象

22、的特点有关 : 复杂的 , 变化的 , 活动的注意对象有助注意的稳定 . 与人的积极性有关 :积极的态度 , 浓厚的兴趣有助注意的稳定 .(二)注意的广度 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1 知觉对象的特点(集中与分散)2 个人的知识经验3 个人的活动任务(三)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1 对活动的熟练程度:如:看电视时打毛衣2 活动间的关系 几种活动通过练习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它们同时进行就容易成功。 (边歌边舞)3 活动的性质 如果同时进行的活动属于动作技能,则注意的分配比较容易。如果同 时进行的是两种智力活动

23、,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困难。(四)注意的转移 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 象或活动上去。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包括1 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2 对引起注意的新事物的意义理解程度3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反应快,思维敏捷)4 已有的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第五章 记忆与遗忘1、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的过去经验保持在大脑中的印象。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记忆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经过编码,结合复述等操作予以存储,并在一定 条件下进行提取的心理过程。2、记忆的类型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24、是指当外部物理刺激停止作用于感觉器官后, 感觉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瞬时记忆( 0.25 秒-4 秒)感觉登记(以感觉信息的原有的物理特征编码)放映机效应(2) 短时记忆(sensory memory )是指感觉记忆中经注意的信息保持在1分钟 以内的记忆。电话号码记忆功能存储加工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 ) 短时记忆是人在当前一刻的意识状态,是我们心理上的现在,是唯一对 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 。感觉记忆和长 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它们只有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才能 被检测、组织和思维。(3)长时记忆(Iong-term memory

25、,简称LTM是指信息长时间保持的记忆。大部分信息来自短时记忆少部分信息由于印象深刻闪光灯效应(引人震撼的事件) 莱斯托夫效应(独特和特殊的事物) 保持时间很长 信息库3、记忆的过程编码( encoding )是指信息的最初加工,将外界信息转换成心理 表征的过程。存储( storage )是指经过编码的材料随着时间在大脑中的保持。 提取( retrievaI )是指被存储起来的信息在后来某个时间的恢复。4、遗忘的原因记忆痕迹衰退: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 , 以致最后 消退的结果.材料间的干扰: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 所致.( 詹金斯和达伦巴希的实验 )倒摄干扰:后

26、学的内容抑制对先学内容的记忆前摄干扰:先学的内容抑制对后学内容的记忆压抑: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 ( 创伤性经历 导致的心因性遗忘 ) 编码与提取一致性线索依赖性遗忘:编码特异性原则:提取线索的情景。情绪依赖性遗忘:情绪状态的一致性效应。第六章思维与问题的解决1、思维的含义、特征(一)定义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知 的高级形式。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二)思维有两个最基本特性概括性间接性(1)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特征和规

27、律抽 取出来,加以概括。它不是反映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特征 ,而是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 特征(2)间接性是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外界事物。感觉和知觉只能使我们觉知当前的具体事物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维可 以通过其间接性来反映事物2、思维的种类(一)凭借物或思维发展水平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持的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 解决直观,具体的问题形象思维:是用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思维的过程。文学家,艺术家经常使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由于要借助语言,符号 来思考,因而也称为语言逻辑思维.(二)探求

28、目标方向不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聚合式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的得出一个 正确的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求同.发散式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 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求异与创新(三)是否有清晰的思维过程: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非逻辑思维,它是头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 ,新事物和新现 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它属于创造思维,具有敏捷性,直接性, 突然性等特点.(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理)分析思维:逻辑思维,是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 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四)思维的创新程序:常规性思维

29、、创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 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 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除了问题本身的难度和问题解决者本身的能力水平之 外,还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知觉的特点一个人的知觉特点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2)定势的影响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无论情境中显示的客观条件如何,个人总是先以 其主观的经验与习惯方式去处理问题,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心理定势.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3)功能固着是一种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

30、这类现象使我们趋向于以习惯的方式运用 物品,从而妨碍以新的方式运用它来解决问题.或者是指解决问题时,个人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 其他功能,从而干扰了问题的解决。(4)情感与动机问题解决者的动机强度(唤醒水平)与解决问题的效率呈倒 U型曲线. 情绪因素对问题的解决也有明显的影响良好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5)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也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个性中智慧品质明显影响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理想远大,意志坚强的个体比缺乏理想,意志薄弱的个体解决问题的效率要 高。想象力也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6)迁移作用知识概括性的程度越高,知识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原型启发原型是指对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

31、事物。原型质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由某种共同点。 “照相机与眼睛”4、创造性思维(一)什么叫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 果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活动,是发散性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横向思维3 建立良好的创造环境,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4、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个性第七章 知识与迁移1 知识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 ) 知识及其含义 主体与其(客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 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

32、的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 知识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 知识是一种知觉建构。( 二 ) 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根据知识与言语的关系) 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知识 (依据知识及其应用的复杂多变程度)陈述性知识:关于事实和事件的知识,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T陈述性记忆程序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T程序性记忆程序性知识分类按照知识与领域相关的相关的程度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强方法) :特定性 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弱方法) :普遍性根据程序性知识执行的自动化程度(意识的参与性) 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熟

33、手 有意识的程序性知识:生手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比较 区别在记忆中的表征形式不同;功能不同;静态与动态之别;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 获得速度不同;陈述性知识获得快,程序性知识获得慢。 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陈述性知识修正容易,程序性知识修正较难。 联系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或起步阶段; 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获得陈述性知识。2 迁移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 ) 迁移的含义 迁移即学习者获得的知识、技能与动机在新的情境和学习任务中广泛 的、创造性的、支持性的使用。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 ) 迁移的分类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正迁移和负迁移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特殊迁

34、移与一般迁移 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 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迁移 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作用 根据迁移作用的时间和顺序: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举例:顺向迁移逆向迁移正迁移掌握好加减法, 容易学习好乘 法运算掌握好乘法有助于更加 熟练地进行加减运算负迁移汉语结构对初 学英语语法的 干扰,形成汉语 式英语掌握了英语语法后可能 对掌握汉语语法起干扰 作用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

35、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接受现成的理论 .将学习材料(别人的经验)内化 为自己的经验,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课堂教学)发现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地探索得出结论 .然后再将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 成为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独立的发现学习.(科学研究)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新的学有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习.(将当前的学习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机械学习:是指学习者没有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举例: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记乘法口诀表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发现学习尝试与错误科学研究3、认知同化理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

36、殊性,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的学习,即新知识与原 有的认知结构之间能产生实质性的联系。 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 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来实现的,即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 认知结构中去,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或者以新知识充实、改组原有的 认知结构。4、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基础。(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第八章需要与动机需要的含义、特点、种类(一)什么是需要

37、需要的定义: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 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女口: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一饥饿进食需要孤独T交往需要( 二 ) 需要的特点1 、 对象性: 需要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 .2 、 动力性: 需要是个体一切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3 、动态性 : 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 , 需要得到了 满足. 新的需要又会产生 .4 、社会性 :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区别 . 人是作为社会中的 一员,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 .( 人的需要受阶级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孤独T交往需要(

38、三)需要的种类1 、根据需要的起源 :(1). 生物学性需要 : 又叫自然需要 , 是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 状态所引起 , 是人的生理需要的反映 .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一饥饿进食需要人和动物都有自然需要 , 但有一定的区别 . 人的生物学性需要受社会需要的调节 .(2). 社会性需要 : 是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的对周围环境 , 人际 关系, 生产活动等客观环境的需要和欲望 , 是人所特有的 .( 如: 劳动, 交往,成就, 奉献等的需要 , 社会性需要受阶级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2、根据需要的指向对象 :(1)物质需要 : 指向社会产品 , 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 ,它既包括 生

39、理性需要 , 也包括社会性需要 .如: 对衣, 食, 住, 行等日常生活必须品的需要(食物) 。对劳动工具 , 文化用品 , 科研仪器等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 (书)(2)精神需要 :是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 , 并以占有某些精神产品而获 得满足.( 认知需要 ,审美需要 ,交往需要 ,道德需要 ,创造需要 )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着密切联系 .二、动机的含义、功能、分类(一)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对动机的理解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 .( 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内部心理 过程)动机是一种动力 , 是引起人们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 . 动机总

40、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 .(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2、引导功能 3、维持与调整功能 动机的作用 (功能)1. 激活功能: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 , 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 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2. 指导功能: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需要是一种无目标的 主观状态 , 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变成动机了 .3. 维持和调整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 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三)动机的种类1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性质划分)生理性动机:又叫原始性动机或原发性动机,是由生理需要所驱动.(如:饥饿动机,干渴动机,性动机,睡眠动机和解

41、除痛苦动机)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劳 动动机和权利动机)2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根据动机来源于活动本身还是来源于活动以外划分)内部动机:个体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求知欲,好奇心, 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典型的外部动机是赏罚 内外部动机可能同时起作用,而且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 另外,在有些情况下,对一个由内部动机引起的行为给以奖赏会削弱内 部动机3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以求知为目标,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学业成就为目标,是学习的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

42、以长者(老师、家长)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为目标。三、动机与行为效果间的关系冋题:是否动机越强,活动效率越咼?1. 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活动效率都不高。2.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活动难度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要获得 最佳的工作效率,要求有较强的动机;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 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工作效率最高。如:耶尔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图8-2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3. 动机对行为效果(社会效果)的影响还与个

43、体行为的质量有关。如:好心办坏事.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内容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二)什么是自我实现? 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自我实现与咼峰体验基本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是人类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是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高层次需要,包括认知需要, 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高峰体验:是一种超越一切的体验,其中没有任何焦虑,有一种回归自然 或天人合一的愉快情绪自我实现的人经常会体验到一种高峰体验后来,马斯洛把人类需要概括为

44、三个大的层次,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另外,还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还有一个超级需要(三)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 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满足之后 , 才会产生高级需要 .2、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也叫缺失需要。 高级需要的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也叫成长需要。3、各层次在人群中的比例由大到小。 (金字塔)4. 需要是天生的 , 与生俱来的 , 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水平 .5. 需要的层次越低 , 它的力量越强 , 潜力越大 .6. 当低级需要得到了满足 . 其强度就会减弱

45、, 而高级需要会因获得满足 而增强.五、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一)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一种归因为环境归因,另一种 为个人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认为, 内、外控人格的人在行为归因上不同的。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1)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自我能力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 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行为的结果因素 即强化,一个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班杜拉认为期待也分为两种 : 一种是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 推测。另一种是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 即人对自己行

46、为能力的推测。(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1、个体成败的经验 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 素。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或间接经验(对能力与己相似的示范者行为的观 察)。2、个体的归因方式 个体的归因方式(个人归因和环境归因)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 成。第九章 情绪与情感一、情绪与情感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情绪和情感的内涵情绪和情感 : 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 反应。情绪是一种主观态度体验 .情绪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有赖于认知的评估作用.(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情绪总伴有一定

47、的机体变化(生理的,行为的变化)(二八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可能考简答题) 情感: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情绪体验).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 、从需要角度来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 (本能的需要);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如:人和动物共有愤怒的表现)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 生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是不持久的情感则是比较稳固,具有长期性(4)、从表现形式看情绪表现有外显性

48、,有明显的外部特征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人们观看神七发 射成功而热泪盈眶,爱国主义情感通过高兴的情绪而表达出来。、情绪也依赖于情感。情绪情感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表现外显性表现内隐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情绪的不同状态1.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2. 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影响:积极和消极两

49、方面。3. 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表现:如突然遇到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 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抢劫等都是应激的表现。人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生理反应过程 动员 阻抗衰竭第十一章气质与性格一.气质的特点:气质不仅表现在情绪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包括智力活动等各 种心理活动中。它仿佛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 例如,某学生具有安静迟缓的气质特征,这种气质特征会在学习,工作,参加 考试,当众演说,体育比赛等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依活动 的内容为转移,它

50、表现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如李逵的气质. 如燕青的气质.如林黛玉的气质. 如林冲的气质.、四种气质的对应关系兴奋性相当于胆汁质-夏季的火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春季的雨安静型相当于抑郁质-秋季的风抑郁型相当于粘液质-冬天的雪需要注意,单纯属于这四种典型气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是这四种气质的相互混合.另外,气质是先天的,无好坏之分,它也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冋级神经 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强不平衡兴奋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粘液型弱不平衡抑制型抑郁质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从可

51、塑性上看:气质可塑性小,性格可塑性大。 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神经反应类型)而与行为内容无 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1)气质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2)气质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3)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 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双亲的态度、学校的教育以及一般的文化、社会因素对性格的形成虽 然起重要作用,但它们并不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这些因素都必须通 过个体的心理活动才发生作用、性格的形成还有其心理活动的内部根据、 关于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目前还在探索之中。四、人格理论(一)人格的涵义(米歇尔)人格是心理特

52、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 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人格包括个人的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性格)和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二)人格的特性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本质特征有四个方面:独特性稳定性 动力性整合性第十二章能力一、能力的定义:能力是人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解释: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联系在一起,并表现在活动中。 但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并不都是能力。只有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最必须的那些心理特征才称为能力。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个人通过练习而掌握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能力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是一种个性心理特2、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是不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获得、技能掌握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 而成正比的发展。(能力会出现停滞、衰退)3、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