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四章 资源短缺.ppt_第1页
[经济学]第四章 资源短缺.ppt_第2页
[经济学]第四章 资源短缺.ppt_第3页
[经济学]第四章 资源短缺.ppt_第4页
[经济学]第四章 资源短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水资源水资源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能源 第四节第四节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第一节第一节 水资源水资源 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近年来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近年来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已经造成已经造成 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19971997年年6 6月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二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二 次全球环境首脑会议次全球环境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水资源首次提出了水资源 的问题

2、的问题。 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又比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又比 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400kmkm3 3 左右,左右,仅占全球总水量的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0.3,主要,主要 是是河流水河流水、湖泊水湖泊水和和地下水地下水。 水的短缺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水的短缺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 着人民赖以生存的着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的产量粮食的产量,还直接损害,还直接损害 着人们的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 目前世界上约有目前世界上约有1414亿人亿人面临缺乏饮用水的面临缺乏饮用水的 危机,每年约有危机,每年约有500500万万人因饮用受污染

3、的水人因饮用受污染的水 而死亡(而死亡( 资料来源:法国资料来源:法国费加罗报费加罗报)。)。 稻田已经开裂,拔稻田已经开裂,拔 出的稻根干巴巴的。出的稻根干巴巴的。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 2004-10-29 06:35:592004-10-29 06:35:59南方日报南方日报 2004年广东降雨量840毫米1820毫 米,是1963年以来年降水量最少的、 干旱最严重的一年。干旱严重影响了 春播育秧、作物灌溉,造成晚稻的严春播育秧、作物灌溉,造成晚稻的严 重减产重减产。 http:/ asp?Id=118993 云南干旱百年一遇云南干旱百年一遇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 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网)

4、 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1 1)陆地上淡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上淡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 (2 2)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 (3 3)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4 4)用水浪费;)用水浪费; (5 5)盲目开发地下水。)盲目开发地下水。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除了水资源不足外,中国水资源还除了水资源不足外,中国水资源还存在存在 着十分严重的分布不均匀性着十分严重的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分。水资源分 布的趋势是布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相差十分悬殊东南多西北少,相差十分悬殊。 我国年均河川径流量为我国年均河川

5、径流量为2711527115亿亿mm3 3, ,河河 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由冰川补给的只,由冰川补给的只 有有500500亿亿mm3 3左右。左右。 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受季风气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受季风气 候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季际变化也很大。候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季际变化也很大。 这就导致了年内的分布不均这就导致了年内的分布不均。 中国人均水资源现状中国人均水资源现状 20062006年年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2550025500亿立方米;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人均水资源 1945 1945 立方米立方米,比上年降,比上年降9.6%9.6%。 2007200

6、7年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末广东省常住人口9449 9449 万人;万人; 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15561556亿立方米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人均水资源 16471647立方米立方米。 资源来源:资源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 和和 广东省广东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 农业缺水农业缺水 和和 城市缺水城市缺水 是我国缺水的两大主是我国缺水的两大主 要表现。要表现。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绝大部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绝大部 分(分(20042004年占年占64.6% 64.6% :2004年中国水资源

7、公报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 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 城市缺水在中国表现得十分尖锐。据统计城市缺水在中国表现得十分尖锐。据统计, 全国全国600600多个多个城市中,城市中,缺水城市缺水城市已达已达300300余个余个。 一、世界土地资源概况一、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二、世界耕地需求的未来趋势二、世界耕地需求的未来趋势 三、中国的耕地资源三、中国的耕地资源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有两个主要属性: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有两个主要属性: 面积面积和和质量质量。 土地质量土地质量,从农业利用的角度来看,从农业利用的角度来看, 包括包括土地的地理分布、

8、土层厚薄、肥力高低、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层厚薄、肥力高低、 水源远近、潜水埋深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水源远近、潜水埋深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 等。此外,还有等。此外,还有土地的通达性土地的通达性。 一、世界土地资源概况一、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陆地面积中陆地面积中大约有大约有2020处于极地和高处于极地和高 寒地区,寒地区,2020属于干旱区,属于干旱区,2020为陡坡地,为陡坡地, 还有还有1010的土地岩石裸露。的土地岩石裸露。 只有只有3030土地限制性较小,适宜于土地限制性较小,适宜于 人类居住;称为人类居住;称为“适居地适居地”,包括可耕地包括可耕地 和住宅、工矿、交通、文教和军事用地等和住宅

9、、工矿、交通、文教和军事用地等。 二、世界耕地需求的二、世界耕地需求的未来趋势未来趋势 要使世界可耕地面积维持恒定,就必须要使世界可耕地面积维持恒定,就必须 开垦条件较差的处女地,以抵开垦条件较差的处女地,以抵偿可耕地被偿可耕地被 占用作非农用地的损失,使世界耕地面积占用作非农用地的损失,使世界耕地面积 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开垦处女地只能给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开垦处女地只能给 人类赢得人类赢得1010年左右年左右的时间。的时间。 假如由于农用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投假如由于农用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投 资大量增加,从而使农业产量得以翻一资大量增加,从而使农业产量得以翻一 番乃至翻两番,则土地番乃至翻两番,

10、则土地匮乏出现的时间匮乏出现的时间 又有可能后延。又有可能后延。产量的每次翻番只能产量的每次翻番只能 赢得赢得30304040年年的时间的时间,大体与世界人,大体与世界人 口翻番同步。口翻番同步。 ( (一一) )我国耕地的特点我国耕地的特点 1. 1. 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小: : 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 14 4。 2. 2. 分布不均分布不均: : 东南部湿润区、半湿润季风区的耕地占东南部湿润区、半湿润季风区的耕地占 总耕地的总耕地的9090以上。以上。 3. 3. 自然条件差自然条件差: : 高产稳产田占高产稳产田占1 13 3左右。左右。 三、中国的耕地资源

11、三、中国的耕地资源 ( (二二) )我国耕地我国耕地面临面临的压力的压力 耕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耕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20062006年年1010月月31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18.27亿亿 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460.2万亩,万亩,全国人全国人 均耕地面积均耕地面积1.391.39亩亩,逼近,逼近1818亿亩的红线亿亩的红线。因因 此,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耕地的保护。耕地的保护。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部20062006年度全国

12、土地利用变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 更调查结果报告更调查结果报告 2007年广东省耕地面积284.7万公顷, 减少4.345万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3.487 万公顷。其中,建设建设占用耕地7243公顷, 灾毁灾毁耕地614.5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实际 占用耕地3.558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土地整理复垦开 发发补充耕地8451公顷。 广东省广东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 0568826.html 一、能源的分类一、能源的分类 二、世界能源消耗的特点二、世界能源消耗的特点 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四、能源

13、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四、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第三节 能能 源源 从不同角度可将能源分类为,一次能源从不同角度可将能源分类为,一次能源 和二次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和二次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 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等等。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等等。 煤、石油和天然气均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均是全球经济发展的 基础能源,但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基础能源,但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一、能源的分类一、能源的分类 ( (一一) ) 一次能源主要来自一次能源主要来自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 (二二) ) 能源消耗水平差异甚大能源消耗水平差异甚大 占世界占世界1 14 4的工

14、业化国家,消耗世界的工业化国家,消耗世界 能源的能源的3 34 4。 ( (三三) ) 世界能耗在继续增长世界能耗在继续增长 二、世界能源消耗的特点二、世界能源消耗的特点 ( (一一) )中国能源的发展中国能源的发展 在过去年,我国的发电量以每年至在过去年,我国的发电量以每年至 的速率增长,的速率增长,我国我国2005年总发电量年总发电量2.5万亿度万亿度 (装机和发电量均为世界第二),电源结构:火(装机和发电量均为世界第二),电源结构:火 电电74.5%,水电,水电24.1%,核电,核电1.3%,其他的占,其他的占 0.1% 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 (二

15、二) )中国的能源问题中国的能源问题 1.1.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 2.2.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3.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4.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 5.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在诸多的能源中以不可再生能源引起的在诸多的能源中以不可再生能源引起的 环境影响最为严重和显著,它们在开采、环境影响最为严重和显著,它们在开采、 运输、加工、利用等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运输、加工、利用等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 严重影响。严重影响。 四、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四、能源利用

16、对环境的影响 ( (一一) )城市大气污染城市大气污染 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产生大量的的COCO、 S0S02 2、NONO2 2、尘及多种芳烃化合物,、尘及多种芳烃化合物,已对已对 一些国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一些国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 我国因大气污染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20120亿亿 元人民币。元人民币。 广州市空气污染广州市空气污染 ( (二二) )增加了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C0C02 2的积累的积累 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0C02 2按体积计算按体积计算19801980年已达到年已达到 340340ppmppm,200

17、92009年已达年已达383ppm383ppm。 ( (三三) )酸雨酸雨 SOSO 和 和O Ox x等污染物通过大气传输,等污染物通过大气传输,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 第四节第四节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 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三、中国的矿产资源三、中国的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是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 甚至几十亿年的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 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

18、值的自 然资源。然资源。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 1.1.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 2 2区域性分布不平衡区域性分布不平衡 3 3动态性动态性 矿产资源是在矿产资源是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下可下可 利用的自然资源。利用的自然资源。 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对于一些已探明资源的对于一些已探明资源的供应前景供应前景,美国,美国 矿务局于矿务局于19791979年作过预测,在消费量恒定的年作过预测,在消费量恒定的 条件下,这些资源的预期寿命为条件下,这些资源的预期寿命为2020300300年年 不等;而在指数增长的条件下,预期寿命只不等;而在指数增长的条件下,预期寿命只 有有10108080年。年。 到到20102010年我国年我国45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保证种主要矿产中可以保证 需求的有需求的有2424种,而到种,而到20202020年则仅有年则仅有6 6种。种。 三、中国的矿产资源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