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_第1页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_第2页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_第3页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_第4页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编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城海? 松藻中心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部分)初步设计编制单位: XXXXXX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XXXXXXXX )XXXXXXX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部分)法 定代表人 :签名:技术总负责人: 签名:项目总负责人:签名: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一、项目概况XXX 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设计地块基地东侧为万寿路,南面紧邻钻石年代项目用地,西面为南湖社区。地块东西长约84 米,南北宽约 63 米,呈近似长方形状。总用地面积为5205.00m 2 ,设计为高层公共建筑。项目由24 层塔楼、 4 层裙房,地

2、下 3层车库组成。总停车数为283 辆,总建筑面积 41676.45 m 2,为甲类公共建筑。本项目按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进行设计 ,达到绿色建筑一星(银)级标准。建筑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二、建筑专业2.1 设计依据1 、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规范、规定1)公共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 )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2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3 )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13J02DJBT-069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5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

3、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6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2 、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文件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 (渝建发 2013 98 号)3 、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报告1)重庆市规划局下发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2 )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 中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勘察结果显示本项目用地适宜工程建设。3 )南岸区环保局通过审核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渝(南岸)环备2016003号。2.2 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项目名称XXXXXX建设地点XXXXX公共

4、建筑总建筑面积(m 2 )41676.45公共建筑用地面积( m 2 )5205.00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m 2 )10995.08容积率6建筑密度( % )55绿地率 (%)15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超限子项达标方式设计审查 评价评审子项名称与建建筑高度总建筑面节 能 设绿色建筑( m )积( m 2 ) 计分类可选项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筑类型等级8.2.3(8 )、8.2.7、41676.银级条文号8.3.7 、4.2.19 、5.2.38.3.238.2.9、酒店、办公99.85甲类金级458.3.3 、8.2.16(1)乙类铂金级项数12113甲类不执行标准第8章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规定

5、乙类甲类乙类不执行标准第8章不执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规定,与主体建筑共同执行标准第8 章1 、本项目无单元空调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能效比,4.2.8 不适用2 、本项目无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比,4.2.9 不适用3 、本项目无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IPLV,4.2.11不适用4 、本项目无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4.2.12 不适用执行项中的不适用项说5 、间歇式空气调节系统控制装置,4.5.11 不适用明6 、本项目无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给水系统,8.3.28不适用7 、本项目无公用浴室, 5.2.6不适用8 、本项目无景观水体水源,8.3.14 、 8.3.15 不适用

6、执行项中的不达标项说明需在后续设计中完善的8.2.1 人行活动区域遮荫面积比例不低20% ;达标项(条文号)8.2.12屋面绿化二次设计中不应少于屋面可绿化面积的50% ;8.3.10二次设计中透水铺装占硬质铺装比例不应低于50% 。本工程空调系统、酒店生活热水系统均由业主方另行委托设计,二次设计应满足其以下选项:3.2.11,4.1.10,4.2.2,4.2.4,4.2.5,4.2.6,4.2.14,4.3.1,4.3.6,4.3.7,4.3.30,4.5.3,4.5.6,4.2.19,8.2.16(3),8.3.1,8.3.32.3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1 节能设计说明1 )XXXX项目依据重

7、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甲类建筑: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 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 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建筑群,为甲类建筑;2 )建筑设计详见单体节能计算报告书( 1)各功能房间外窗 (含透光门) 及透光幕墙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与房间外墙面积比房间满足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 公共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第 3.2.11条规定:各主要功能房间应设外窗,其外窗(含透光门)及透光幕墙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房间外墙面积的10% ,有效通风面积比小于10% 的各主要功能房间,

8、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量为2 次 /h 。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判定表(节能报告书详见附表1 )(2 )西向外遮阳判定西向窗墙西向 窗墙比是否设置活动外遮阳类型遮阳位置遮阳控制比限值活动外遮阳说明方式说明0.300.20 窗墙面有无-积 比 0.30( 0.30 )3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建筑材料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1) 外墙节能措施及主要节能材料:厚壁型烧结页岩空心砖(外壁厚25mm,孔排数 7排,孔洞率 45% )( 200mm)+玻化微珠高性能绝热芯材复合无机板燃烧性 能A 级(25.0mm)(2) 外窗节能措施及主要节能材料外窗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窗框窗洞面积比20% ) (6 高

9、透光 Low-E+9A+6透明 ),外窗气密性为 7 级,水密性为 3 级,隔声性能为4 级,抗风压性能为4 级,可见光透射比0.72 。各主要功能间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满足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 )第 3.2.11 条规定的有效通风面积不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 10% 的要求。(3)屋面节能措施及主要节能材料难燃型挤塑聚苯板燃 烧性 能 B1 级 (厚度详各单体节能计算报告书),构造为倒置式屋面保温系统,实际厚度按保温层的计算厚度增加25% 取值。(4)架空楼板的主要节能材料功能转换处楼板采用垂直纤维岩棉板( 50mm),燃

10、 烧 性能 A 级 。泡 沫混 凝土 600 烧 性能 A 级( 210.0mm)(5)功能转换处楼板主要节能材料泡 沫混 凝土 600 烧 性能 A 级( 40.0mm)(6)防火隔离带屋面与外墙交界处和屋顶开口部位设500mm垂直纤维岩棉板燃烧性 能 A 级 防火隔离带。(7)屋顶透明部分:无非透明围护结构材料参数表表 观 密导 热系数材料度导 热 系 数 修燃 烧 性围护结构部位( W/(m.K)其它要求名称(kg/正系数能等级)m 3 )难燃型挤屋面25 350.0301.20B1塑聚苯板玻化微珠高性能绝外墙保温3500.0141.40A热芯材复合无机板厚壁型烧结页岩空心 砌 块(外壁

11、厚801 外墙砌体25mm ,0.3001.00A900孔 排 数 7排,孔洞率 45% )砌体垂直纤维架空楼板1000.0481.30A岩棉板泡沫混凝功能转换楼板6000.1401.50A土 600泡沫混凝地面6000.1401.50A土 600难燃型挤地下室外墙25 350.0301.2B1塑聚苯板备注: 1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的设计厚度(实际施工厚度)按节能计算厚度增加25% 取值,且最小厚度不得小于50mm 。公共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 )设计标准以上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均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民用建筑保温隔热工程防火安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 2012 74 )号要求及建筑设

12、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透明围护结构材料参数表玻璃物理性能等级传 热 系 数气水抗围护结构型材太 阳 得W/(m 2 K)隔保类型密密风热系数声温性性压6高透光隔 热 铝 合 金外窗Low-E+9A+6透0.432.9073445型材明6高透光隔 热 铝 合 金凸窗Low-E+9A+6透0.432.9073445型材明( 9)建筑防结露计算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结露设计主要依据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保温构造,通过结露验算来判定各部位是否会发生结露。主要包括:热桥、屋面、与土壤接触的地面、地下室外墙,具体详见节能计算报告书。围护结构各部位结露验算结果部位热

13、桥屋面地面地下室外墙是否结露否否否否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判定权衡判断计算结果表楼栋设计建筑计算( kWh/m2)参照建筑指标限值(kWh/m 2 )酒店、办公45.8846.625 )保温材料与主要结构构造措施楼地面保温材料采用泡沫混凝土时,保温隔热层与楼地面面层之间的水泥混凝土结合层厚度不应低于 40mm ,且水泥混凝土结合层内应设置间距不大于 200mm 200mm 的 6.5mm 钢筋网片,保温隔热层抗压强度达到 1.2MPa 以上后,方可进行水泥混凝土结合层施工。架空楼板构造措施:板材保温层采用丝径 0.9 热镀锌钢丝网,网孔 12.7 12.7 ,7 塑料膨胀锚栓固定,每平方米不少

14、于 4 个。基层为混凝土时,锚栓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 25mm 。当建筑楼地面保温层采用的全轻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LC15 级时,保温层与面层之间应设置水泥混凝土保护层,水泥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30mm ,层内应设置间距不大于200mm 200mm的 6mm 钢筋网片。2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1 )节地与场地规划选址( 1)XXXX 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设计地块基地东侧为万寿路,南面紧邻钻石年代项目用地,西面为南湖社区。获得相关部门书面认可。( 2)项目场地安全,不存在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无含氡土壤,无电磁辐射危害,无有毒物质危险源,场地的防洪设计符合现行标准 防洪标准 GB5

15、0201 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项目选址非: 文物古迹; 自然水系; 古树;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 其他不应违反的保护区规定内容。场地无 地质灾害; 洪涝灾害; 含氡土壤; 电磁辐射危害; 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2 )场地的生态修复及表层土的利用情况,场地是否进行生态修复:是;否。挖方表层土是否利用:是;否。生态恢复措施:最大多样性法;保护回收利用场地表层土。(1 )本项目建设时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为充分利用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的表层土壤。项目施工阶段,景观专业考虑将表层土壤进行存放,用于后期建筑景观绿化用土,维持生

16、物多样性。(2 )在建设项目后期,采用生态恢复的措施,保证项目场地内绿地率达到15% 以上,且绿化植物采用乡土植物,项目场地内采用乔木、灌木、草皮等复层绿化的措施。3 )场地交通:行距离 500m 内有公共站点:是;否。步行距离 800m 内轨道交通站点:是;否。地下车库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车库出入口设置在远离商业主入口出,停车设施不挤占行人活动空间,避免扰人活动。合理设置出入口并设置便捷的步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设置居民步行 5-10min 可以到达的公共服务设施。本项目交通便捷,距离建筑主入口步行

17、距 163m 处有一处公交站点,共计有 2 条公交线路,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有邮局、银行营业网点、餐馆、理发店、宾馆、药店、书店等公共服务设施,步行 5-10min 即可到达。主要车行、人行出入口与万寿路和北面的万寿支路相接。车行出入口在万寿路和万寿支路上分别开口与市政道路相接,在西面进入地下车库。整个小区内部道路能够合理的人车分流。市政道路基础条件相对成熟,周边有公共交通车停靠点以及停车设施设计,使项目的交通便利。4 )地下空间利用方案:地下设置3 层停车库,面积为: 10995.08m2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建筑与用地面积比为211.24% 。项目场地内采用了大量的透水地面(透水混凝土及

18、透水砖 ),架空绿化,实土绿化,场地采用植草砖,可做功能变化,平时用作集会场地。5 )建筑的公共性、共享性:(1 )建筑内部的商铺可对外出租,对外开放营业。( 2) 建筑周边有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周边建筑集会议、展览、娱乐、购物一体,联合建设时已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 3 )建筑周边绿地、 休息设施向周边市民开放, 在后期物业管理中实行错时向公众开放的管理办法。6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1 )建筑风环境设计:重庆的冬季、夏季地风风向分别是北风和西北风,全年主要风向是西北风。项目总平面设计主要考虑过渡季、夏季自然通风,且避免局部风速过大影响室外行走

19、舒适。1. ( 2)、本项目结合夹在城市干道的方形用地,满足退距要求后形成塔楼加商业裙楼的布局, ,在夏季及过渡季节主导风为西北风,有利于场地空气流通,达到改善空气环境的目的,减少冬季风对建筑的影响,保证夏季和过渡季节的良好通风,为建筑微气候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建筑主要功能房间为商业、办公房、客房设置。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90% 的主要功能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应低于2 次/h ,自然通风的各主要功能房间可开启外窗净面积满足房间地板面积4% 的要求。(详见节能报告公共建筑规定性指标计算报告书附件1及建筑模型),无外窗的各主要功能房间,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量为2 次 /h 。7 )建筑视野

20、与光环境设计:(1 )、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平面和窗墙面积比,建筑楼距满足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多数主要功能房间都能通过地面以上0.80m2.3高度处的玻璃窗看到室外自然环境,没有构筑物或者造成明显视线干扰。(2 )、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安装功率,照度设计值低于100lx 。室外景观照明运行时间为 19:0021:00 ,冬夏季因日落时间不同而略有差异,严格控制室外照明运行时间。对于建筑室内照明,考虑采用内遮阳帘等措施,防止室内灯光外溢。 1)、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平面和窗墙面积比,建筑楼距满足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多数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无视线干扰。(3 )、建

21、筑外窗采用 (6 高透光 Low-E+9A+6 透明 )采光良好。( 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2013 中,重庆市光气候分区为 V 类地区,主要功能为办公楼、旅馆,办公楼采光等级为III,光采光系数标准值为3.0 ;室内天然光照度标准值为450lx; ,采光系数为 0.2X1.2=0.24 ;旅馆中,主要功能房间为客房(大堂、客房、餐厅、健身房)采光等级为IV,采光系数标准值为2,室内天然采光照度标准值300(LX) ,采光系数为 1/6X1.2=0.20;会议室采光等级为III,采光系数标准值为3.0 ,室内天然采光照度标准值450(LX) ,采光系数为 0.2X1.2=0.

22、24 ;走道、楼梯间、卫生间采光等级为V,采光系数标准值为1,室内天然采光照度标准值150(LX) ,采光系数为 0.2X1.2=0.24 ;光气候系数 K 值为 1.2,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ES12000lx 。商业无采光要求。办公楼 3200mm层为最不利层,其各功能房间对应窗地比面积如下:窗地面积比统计表房 间外窗面积 A1房间地面面积A1/A2(%)采光等级窗地比限值编号( m 2 )A2 ( m 2 )1III5.4617.520.311/52III4.09518.460.221/53III18.17431.270.291/54III3.9619.130.201/55III3.961

23、3.660.281/5办公建筑75% 以上面积的窗地面积比1/5 ,采光不低于采光等级III 级的采光标准值。旅馆中,主要功能房间为客房(大堂、客房、餐厅、健身房)、2 个会议室其窗地比面积如果下表窗地面积比统计表房间外 窗 面 积 A1房间地面面积 A2A1/A2(%)窗 地 比 限采光等级( m 2 )(m 2 )编号值1IV7.5921.350.351/62IV3.9621.80.181/63IV4.8623.490.211/64IV3.6321.640.1681/65III( 会议室 )7.9557.70.1381/56III( 会议室 )3.1544.540.071/5旅馆建筑中,主

24、要功能房间75% 以上面积的窗地面积比1/6 ,采光不低于采光等级IV 级的采光标准值。项目主要功能房间75% 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的要求。8 )建筑声环境设计:本项目建筑主要功能为旅馆、办公楼、和商铺,各功能房间均应满足对应的噪声等级要求,其噪声等级要求如下表:旅馆充许噪音等级表充许噪音等级 ( A 声级, dB )房间名称特级一级二级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客房353040354540办公室、会议室404545多用途厅404550餐厅、宴会厅455055注:旅馆为三星级旅馆,声学指标等级为一级。昼间充许噪音为35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

25、的平均数值小于37.5dB 要求,夜间充许噪音为30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小于等于32.5dB.旅馆建筑中:客房之间的隔墙或楼板、客房与走廊之间的隔墙、客房外墙(含窗)的空气隔声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客房墙、楼板、空气隔声标准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特级一级二级构建名称+ 频谱修正量( dB ) ( dB )( dB )客房之间的隔墙、楼板计权隔声量 + 粉红噪声504540频谱修正量 Rw+C客房与走廊之间的隔墙计权隔声量 + 粉红噪声454540频谱修正量 Rw+C客房外墙(含外墙)计权隔声量 + 粉红噪声403530频谱修正量 Rw+C客房之间的隔墙、楼板隔声为50 (d

26、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7.5dB 要求,客房与走廊之间的隔墙隔声为50 (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5dB 要求,客房外墙(含外墙)隔声为 45 (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37.5dB要求 .客房之间、走廊与客房之间及室外与客房之间的空气隔声标准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特级一级二级房间名称+ 频谱修正量( dB )( dB )( dB )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客房之间粉 红 噪声 频 谱 修 正 量504540Dnt,w+C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客房与走廊之间粉 红 噪声 频 谱 修 正 量404035Dnt,w+C计权标准

27、化声压级差+室外与客房交 通 噪声 频 谱 修 正 量403530Dnt,w+Ctr客房之间的空气隔声标准50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7.5dB 要求,客房与走廊之间的空气隔声标准为45 (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0dB要求,室外与客房的空气隔声标准隔声为40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37.5dB要求 .客房外窗与客房门的空气隔声标准: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特级一级二级构建名称+ 频谱修正量( dB )( dB )( dB )计权隔声量 + 交通噪声客房外窗353025频谱修正量 Rw+Ctr计权隔声量 + 粉红

28、噪声客房门302520频谱修正量 Rw+C客房外窗的空气隔声为35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32.5dB 要求,客房门的空气隔声为30 (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27.5dB要求,客房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特级一级二级楼板部位撞击声隔声单值评价量( dB )( dB )( dB )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 55 65 75Ln,w( 实验室测量 )客房与上层房间之间的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556575L nt,w( 现场测量 )客房与上层房间之间的楼板撞击声实验室测量为50 (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小于 60dB 要求,客

29、房与上层房间之间的楼板撞击声现场测量测量为50( 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小于60dB 要求,办公楼充许噪音等级表充许噪音等级 ( A 声级, dB )房间名称高要求标准低限标准单人办公室3540多人办公室4045电视电话会有室3540普通会议室4045注:办公室为多人办公室充许噪音为40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小于45.25dB 要求。办公楼隔声标准如下:办公楼、会议室隔墙、楼板的空气隔声标准: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构建名称高要求标准低限标准+ 频谱修正量办公楼、会议室与产生噪音的计权隔声量+ 交通噪声5045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办公楼、会议室与普通房间之

30、间的隔墙、楼板频谱修正量Rw+Ctr计权隔声量+ 粉红噪声5045频谱修正量Rw+C办公楼、会议室与产生噪音的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的空气隔声为50dB ,满足高要求标准和低限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7.5dB 要求。办公楼、会议室与普通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的空气隔声为50dB ,满足高要求标准和低限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7.5dB 要求。办公楼、会议室与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隔声标准: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高要求标准低限标准房间名称+ 频谱修正量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办公楼、会议室与产生噪音的交 通 噪 声 频 谱 修 正 量 5045房间之间Dnt,w+Ctr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办公楼、会议室与普通房间之

31、粉 红 噪 声 频 谱 修 正 量 5045间Dnt,w+C办公楼、会议室与产生噪音的房间之间的空气隔声为50dB ,满足高要求标准和低限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7.5dB 要求。办办公楼、会议室与普通房间之间的空气隔声为50dB ,满足高要求标准和低限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 47.5dB 要求。办公室、会议室的外墙隔声为50dB, 外窗隔声为30dB, 门隔声为 25dB, 满足办公室、会议室的外墙、外墙和门的空气隔声标准(外墙外窗隔声45 dB 、临近交通干线的办公室、会议室外窗30 dB ,其它外窗隔声 25 dB;门 隔声 20 dB 要求)办公室、会议室顶部的楼板的撞击隔声标准:实验室测量为

32、65dB ,满足高要求标准和低限标准的平均数值小于70dB 要求。现场测量为 60dB ,满足高要求标准和低限标准的平均数值小于 70dB 要求。商业充许噪音等级表充许噪音等级 ( A 声级, dB )房间名称高要求标准低限标准商场、商店、购物中心、 会展中心5055餐厅4555员工休息室4045走廊5060注:商业为一般商店,充许噪音为50dB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小于52.5dB 要求。商业室内吸声:商场、商店、购物中心、会展中心、走廊的顶棚吸声材料或者构造的降噪吸声为 0.55 ,满足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0.50 要求。商业的敏感房间与产生噪音之间的外墙、楼

33、板的空气隔声标准:商业隔墙、楼板隔声标准为 60dB ,满足噪声敏感房间与产生噪音房间之间的隔墙、 楼板的空气隔声标准。(健身中心、娱乐现场所等与噪音敏感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的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57.5dB要求 ;购物中心、餐厅、会展中心等与噪声敏感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的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7.5dB 要求 ;)商业房间的噪声敏感房间与产生噪声房间之间的空气隔声标准为60dB ,满足商业房间的噪声敏感房间与产生噪声房间之间的空气隔声标准。(健身中心、 娱乐场所等与噪声敏感房间之间的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57.5dB 要求 ;购物中心、餐厅、会展中心等

34、与噪声敏感房间之间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大于47.5dB 要求)商业噪声敏感房间顶部的撞击声隔声实验室测量为50dB ,现场实验测量为45dB; 满足健身中心、娱乐场所等与噪声敏感房间之间的楼板的低限要求和高要求标准的平均数值实验室测量: 47.5dB 、现场实验测量为47.5dB 要求。( 1)项目周边无大工业噪音源,噪声源主要为设备的振动噪声及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噪声等。为进一步提高声环境质量,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设计考虑在项目临主干道部位采取适当的噪音优化措施,例如种植高大乔木绿化和设置吸音隔音板,以进一步优化建筑室内噪声环境。建筑外窗采用中空玻璃,隔声性能为 4 级。有助于提高室

35、内声环境质量。( 2 )建筑功能房间间的漏声孔洞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封堵,杜绝“声桥” ,降低建筑内部间串声。( 3 )建筑内部的噪声源处理良好,电梯机房采用隔声措施,电梯井道外覆吸声材料,包覆设计良好 ,可降低电梯噪声约 7dB 以上。( 4 )车库排烟风机、排风风机,大风量高静压排风风机风管上均安装消声器。(5 )建筑周边优化机动车辆通行流线,场地内禁止鸣笛,环境噪声白天为54dB, 夜间噪声值为 46dB ,场地内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二类声环境区域的要求,详见环评报告的相关内容。( 6)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 的隔音降噪设计作为指导,

36、为避免房间直接的声音干扰,隔墙选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等隔声效果较好的材料,门窗选用中空玻璃材料,建筑室内声环境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的要求。( 7)设备系统设计时采取噪声振动控制措施,采用新型降噪管,新型降噪管使用率不小于 70% 。9 )建筑节材材料资源利用(1 )本项目建筑设计立面简单, 建筑采用的装饰性构件少, 其余构件均具备遮阳、 导光、导风、挑板载物等功能。该建筑女儿墙的高度为 1.6m 。装饰性构件与工程总造价的比例为 0.11% 不高于工程总造价 0.15%(2 )工程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3 )绿色建材:建筑中非透明围护结构材料均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一星

37、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a.建筑中采用了厚壁型页岩空心砖砌块绿色建筑节能建材。b. 建筑中采用内部隔墙大量采用玻璃、石膏板、钢铁等可再循环利用产品。c.租户采用的分体式空调机采用高COP 值得产品,制冷剂采用R134a 产品,保护臭氧层。d. 建筑中采用了节水型器具,如感应龙头等用水器具。e.建筑中照明系统采用高能效光源,如T8 细管型荧光灯、高能效变压器。f.采用隔声性能良好、热工性能优良的门窗产品。g. 采用节能、耐久电气设备产品。h.采用高强钢材、高性能混凝土。h.未采用重庆市“禁限通告”名录的产品。10 )景观设计(1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项目总体绿地率为15%, 建筑红线范围内的步

38、道、停车场等活动场所,拟考虑周边种植乔木、建筑自遮挡方式进行遮荫设计,设计具有遮荫的活动场地面积占整体活动场地面积的55.28% ;乔木遮荫措施的面积为20.87% ,满足 8.2. (1 )乔木遮荫措施的面积高于20% 要求。屋面绿化面积不小于屋面可绿化面积的50% ,外墙采用浅黄色饰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为0.5 。屋顶屋面采用水泥屋面及墙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为0.7 。满足 8.2.1.(2) 超过 70% 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采用材料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 的材料采取其它有能有效降低热导效应的措施(屋面绿化面积不小于屋面可绿化面积的50% )后认定达标。(2)本项目的绿化方式全部

39、采用复层绿化,配有乔木、灌木及草坪,主要采用重庆本地乡土植物,以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形式。采用绿化植物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占总植物数量的70% 以上。植物配置表详见绿化布置图。(3 )建筑的硬质铺装中地面、 道路采用浅色的混凝土或透水砖,透水砖硬质铺地比值 60.81%. 保证户外活动场地有遮荫措施的面积高于50% 。(4 )立体绿化设计:选用屋面绿化方式,屋面绿化面积不小于屋面可绿化面积的50% ,面积均按正投影方式计算;屋顶设备及其检修通道(按2m 宽计)所占面积可不计入屋面可绿化面积。屋面绿化构造及其他要求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 、种植屋面技术规程 DBJ/T

40、50-067等标准的规定。项目场地内植物采用本地植物物种,少维护、少虫害的植物。主要采用的重庆本地的乡土植物,以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形式。架空平台绿化覆土的深度达到1.5m 。小区内景观绿地具有公共属性,在后期物业管理中实行错时向公众开放的管理办法。场地铺装中透水砖硬质铺地比值 55.28%三、结构专业3.1 设计依据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09-2008;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6版);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桩基技

41、术规范 JGJ94-2008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11 重庆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规定 (2016 年版)12. 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 )3.2 场地规划选址XXXXX 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根据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 XXXX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 2016 年 6 月),场地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素填土(Q4ml)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2s)砂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