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我国企业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崔国昌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标准化人才的现状, 对企业标准化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 求,就标准化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进行了探讨, 呼吁开创我国标准化高级人才培养的新路子。1 我国企业标准化人才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批企业的转轨变型,不同所有制新型企业的大量涌现,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的深刻变革,企业标准化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就企业层面而言,规模以上大型企业标准化队伍尚好,基本可以适应新条件下的企业 标准化工作需要,但后备力量明显不足,缺乏跻身国际标准化先进水平的后劲;一般中型企业标准化队伍已经比较散乱,或机构不健全,或人
2、员欠缺不整,只能应付日常工作不可或缺之需;而大量小型企业很难说已把企业标准化纳入企业议事日程,或者根本就没有专兼职标准化人员。企业标准化队伍的现状,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继续发展或上档次、上水平的潜在制约条件。就人才梯次而言,一言以蔽之,可以说干将少,散兵多;能抓会干精英奇少,随帮唱影 常人多;高新行业特别少,常规工业相对多。某一企业急需IT标准化人员,公开招聘一年多竟然没能如愿,就足以证明我国IT标准化人员奇缺的现状。这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软件行业何以赶不上印度。一般企业标准化人员固然存在大量需要,但我国企业当前尤其需要的是各种够层次的标准化干将。就队伍年龄结构而言,“老者晚,中年散,青年改”
3、基本可以反映企业标准化队伍的现 状。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一批为数可观的标准化队伍。但是,这批人当中,大部分年龄已大,或是已经退出,或是知识老化,能够适应当代企业模式者寡。而老队 伍中的一批中年力量,适逢改革大潮冲击,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少已经散去,各奔前程。 青年一代,看好企业标准化的不多,大多趋向人气比较旺的热门专业。总而言之,何止是“青黄不接”,有的简直是“后继乏人”。这就是当前我国企业标准化队伍的现状。一方面是企业存在着标准化人员的急需,而另一方面,企业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对相应人才的实际需求。2 对企业标准化人才的素质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标准化人才
4、的素质要求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对标准化人员的要求 有着很大的不同。计划经济年代企业标准化人员在技术人员中的比例约占3%5%。相对人员较多,分工较细。比如标准情报、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基础标准、日常管理等各司其职。一般只要能 分管好“份内”工作,就是一个合格和标准化员。而当时标准化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的标准 化工作大都局限于日常管理和标准化审查工作。市场经济企业大量压缩标准化人员,很多企业标准化人员不足技术人员总数的2%。由于人员少,而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 反而大大增加,这就对标准化人员提出了高得多的要求。 标准化人员不但要懂技术,熟悉产品,明白设计、工艺、检验及产品开发的全过程;还要会 管理,特别是
5、要清楚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能够健全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熟练掌握质量体系、环保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了解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知识管理;尤其是要适应现代企业机制和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标准化运行的新模式,通晓信息技术的新内容、新特点、新形式,懂得电脑等高新技术设备,掌握OA系统(O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及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 制造)、MRP(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及 ERP( Enterpri
6、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此外,适应现代化企业需要的标准化人员,除了要掌握标准 化基本原理和方法、数据工具、法律法规常识外,还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明白WTO/TBT (技术贸易壁垒),清楚市场准入及商品管理。一句话,现代企业标准化工作者应该是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能操作、会管理的高效多能的综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觉得对标准化人才的要求是很高的。的确如此,不这样,标准化人员就适应不了现代企业的要求,就起不到标准化人才在企业中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年代很多标准化人员得不到重视,往往被当作一般管理人员,恰恰正是与他
7、们自身在企业中起到的作用分不开的。现在是必须要根本转变计划经济标准化观念的时候了!3 必须探讨标准化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的企业标准化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工程技术人员中转行过来的。一般是原有标准化人员作“师父”进行“传帮带”,再经各种标准学习班一定的研讨、培训,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标准化人员。这种传统的师徒传承的培养机制具有很大的局限 性,不但培养人员少,要想培养一位出色的标准化工作者也不太容易。改革开放后,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学校教育。于是,一些高校开始开设标准化课程,进而一些院校开始设立标准化专业,八十年代终于在安徽出现了我国第一所标准化学院。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到标准化的社会
8、需要,应该说在我国标准化史上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好事、 大事。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校毕业的标准化专业学生,如果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参加一般标准化工作,也许还能比较容易适应,可能比较快的进入角色。但是,这些人如果 竞聘企业标准化职位则难以适应,尤其是技术性较强的企业。 可以说他们是标准化的一般 “通才”或“常才”,还够不上专业企业的标准化专才。因为各类企业的专业实在是林林总总, 千千万万。正像各级老总、企业家一样,很少见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就能立马胜任的。标准化人才也一样,他们需要经受一定的实践锻炼,需要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恰恰就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就某种意义而言,他们应明显不同于一直
9、走出校门的一般学生群体。企业标准化人才首先需要懂专业,因此他们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其次是他们要能搞标准化,他们应该受到比相应专业人员更多的现代化管理培训,就是说他们具有 Admi ni strati on能力。经受两次教育这就是企业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企业,你不懂产 品,不了解设计、工艺、检测,标准化就无从下手;虽然你熟悉产品,但是不知道标准化的 基本规则和方法,你就不明白标准化应该抓些什么。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标准化人员大多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中选拔的道理。如果直接从学生中培养,那也就只能从已经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中选取,这就相当于他们要接受两级教育。要么从现有技术人员中
10、招 生进行“再教育”;要么对有志于标准化工作的专业学生进行“双学历”教育。这就提出一个教育模式问题。过去对标准化人员的“再教育”一般不是由学校完成的。 或是企业自己培养,或是由相应标准化主管部门进行集训。但是他们往往既没有相应学历, 又没有一个统一的等级标准或资历,最多象一般工种一样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曾经发放一张 “上岗证”。显然,标准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系统的标准化培训无法得到保证。 这就自然形成了标准化队伍的不同梯级档次。好就好在他们对自己的企业熟悉,所以一般适应自己企业的要求还不至于存在太大问题。现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标准化人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培养对象或生源问题。离
11、开了专业就谈不上企业标准化,首先专业方向要比较明确。按传统观念招生,直接从学校培养的标准化专业学生,往往很难与不同企业的专业对口,适应企业的需要。而如果单单对企业选送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也许相对就比较容易。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多少企业愿意拿钱去脱产培养学生呢?现在需要的是召之即来, 来之就用的现成人才,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实现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社会化人才教育机制。其次就是培养目标问题。 虽然标准化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但就目前情况而言, 企业最紧迫需要的不是初级人才,也不是一般中级人才, 尤其需要的恰恰是高级人才,是能够开创我国企业标准化新局面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执
12、行层或者操作层面的标准化人员, 相信企业一般并不太难解决。当前企业难以解决的是高层次标准化管理、策划人才。他们不仅应该是专业上的技术高手, 而且应该是善于管理的标准化专家,他们应该具有企业家的眼光和企业老总的领导能力。 这种人才到底能不能直接从在校生中培养,还是从现在技术专家中培训转业?这正是我国企业标准化人才培养需要很好探讨的课题。我国设有标准化专业的院 校,需要广开思路,认真研究企业和国家技术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要面向社会而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学生,积极探讨与行业、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学会协 会联合办学、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新模式、新办法,闯出我国标准化人才、技术管理人才
13、培养的一条新路子。4 开创我国标准化高级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中国已经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企业能不能上水平、上档次固然有许多条件和制约因素,然而就技术因素而言,一个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及其水平高低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已为许多 明智的企业家所认识。 你连什么是标准都不清楚,还有什么水平可言?国际标准水平有多高你都不知道,你又怎么能进入国际市场与人家较量?我们的一些企业与国外企业到底差在哪 里?我们并不一定是什么都比别人差。同样的设备、同样的材料,你做出来的东西和人家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我们在软件开发上还赶不上印度?试想, 我们找一个专业的IT标准化工程师都这么难,你软件开发的标准化
14、工作还能搞好吗?还能 大干快上吗?快速培养一批我国标准化的高级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近些年来,MBA (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在我国企业界已 经成为人们刮目相看的一个人才亮点。本人以为,就某种意义而言,企业对标准化管理硕士(这里我们姑且称作 MSEA Master of standard engineering Administration )需求的紧迫性并不亚于 MBA。实际上,国外标准化人才很多是通过MOT ( Man ageme nt of Tech no logy )教育来培养的,只不过 MOT教育要比MBA教育增
15、加许多技术要素。在我国高校开展 MSEA 或MOT教育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培养一大批MSEA人才,开创出我国培养标准化高级 人才的新路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相信,在现有已经开设标准化专业的高等 院校,只要调整招生方向和培养目标,实行与行业、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相结合,就一定会走出我国自己独特的培养标准化高级人才的新模式。我国标准化在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外的影响还微乎其微,与我们 的世界大国地位很不相适应。时代呼唤着计划经济新时代标准化队伍的快速成长!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活跃于各行各业的标准化专家,同样的,我们更需要一批活跃于国际标准化舞台的、具有一
16、定影响的国际标准化专家。这一光荣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国具有一定条件的高校身上。我们热切地期盼着有所作为的高等院校,为培养这样一支过硬的标准化队伍做出无愧时代的贡献!作者简介:高级工程师,曾任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32委员。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
17、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k!T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产抵押贷款三方借款合同
- 2025年厨房设备租赁与改造工程合同
- 2025版高空作业平台外架工程班组劳务承包合同
- 2025版汽车4S店专用汽车运输服务合同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借款合同
- 2025版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及维护保养协议
- 2025版土建资料承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港口码头施工总价合同模板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土地测绘与规划合同协议
- 2025第一部生物科技药物研发与生产合同协议书
-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支出负面清单
- 2025-2030中国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现代教育技术说课
- 2025年广省中考作文《走到田野去》写作指导及范文
- 产品经理绩效管理制度
- 2025年山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慢阻肺非肺部手术麻醉管理策略
- 2025年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一例ICD置入患者的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中国露点传感器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