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访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哈尔滨访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哈尔滨访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哈尔滨访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哈尔滨访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哈尔滨访雪记 阿来 在中国这个老的国家里,每一座城市都很古老。这些古老的城市, 现在都变得千人一面般的年轻。哈尔滨是个年轻的城市,却舒服地保 留了一些老城市的味道。 夏天,不管你走到什么地方,除非荒漠,总是绿色覆盖了原野。夏天的绿色像一个帝王,把整个国家至少从地理上统一起来。到处都是雨水,到处都是浩大的水流。而冬天就不一样了,从北到南,气温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梯次,从低到高,改变了大地的色调。与此同时,水在枯萎,同时也变化出了丰富的形态:冰,雪,霜,雨,雾。仅仅凭借于此,整个国度就分出了南方与北方。2005年元旦,我从成都出发的时候,就担心弥漫在四川盆地里灰蒙蒙的雾气使

2、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温润的空气里绿色植物继续生长,但雾气长期阻断视线却使人心情黯淡。 飞机在耐心的极限到来之前起飞了,降落在作为这次旅途中转站的北京。地理书告诉我们,北京是在冰雪的北方。但是,这里没有冰雪,没有水的另一种形态与气息。只有大堆的房子,干冷的风。好在今天,这里只是一个中转,只是从飞机场转到火车站时经过的一个地方。天很蓝,枯萎的树却是灰蒙蒙的一片。 夜晚的火车向着哈尔滨进发。火车穿越寒冷而又干燥的大地,除铁轨与车轮合奏的单调音没有原野的辉光与声音。了偶尔一声汽笛,节与同一节奏的摇晃,把人扔到床上,沦陷于睡眠。 夜半之后,我醒来,不是因为吵闹,而是因为安静。火车行进中那单调的声音越来越低

3、,低到犹如梦境一般了。然后,我听到了一种巨大的差不多是无边的安静,那安静就是原野的声音。有这么巨大安静声音的必出自更为宽广的原野。这样的原野上,必有河流浩大,犹如一株枝叶舒展的巨树一般。一些山冈蹲守在远处,犹如神灵。我没有睁眼,那寂静就已经让我看见。睁开眼,就看见透过窗户的稀薄的光亮。披衣走出包厢,走到更宽大的车窗前,光亮像水一样弥漫而来。我看见了南方雾气中久违不见的月亮!那月亮不发光,像只银盘滑行在天上。光是从地上弥散开来的,准确地说,是从地面的雪、地面的冰上弥散开来,把天空、树木、村庄、山冈照得微微发光,好像天地万物在这个夜晚,从自己的内部发出了光芒,而新鲜的寒冷的空气运行在这些光芒中间。

4、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北方!想象中的冬天的北方或者北方的冬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在想象一些事物的面貌,也总在发现这些事物与想象的差距。但是,在2005年开始的这个夜 晚,我看到了与我想象契合的景象。 我呆立在窗前,列车的声音低下去,低下去,梦境一般穿越着冰封雪覆的原野。静谧的月光,穿过云层,穿过树林,越过村庄,梦境一般跟随着列车穿越。直到天渐渐放亮,月亮才隐去。此行是应哈尔滨市有关方面之邀前去观光,所以,我不能说哈尔滨之旅的高潮已经提前到来,但我可以说,哈尔滨之旅的调子已经定下了。我的目的不是喧闹驳杂的城市,而是静谧广大的原野。南方冬天晦暗的雨雾中,田野已经很疲惫了,但仍然要生长粮食,生长蔬

5、菜,生长鲜花,而不得休息。但在东北大地上,田野盖上洁净的雪被静静地休息了。我喜欢这种安静的休息,我们所有人的内心都渴望这样安静而且洁净的休息。 在中国这个老的国家里,每一座城市都很古老。这些古老的城市, 现在都变得千人一面般的年轻。哈尔滨是个年轻的城市,却舒服地保 留了一些老城市的味道,而这些老城市的味道,并没有作为什么遗产, 被圈禁起来。仅仅因为这个,哈尔滨就应该让我们喜欢,更何况还有大江穿过,更何况还有冰灯闪烁。更何况,还有程式夸张、内在质朴、语涉低俗、幽默机智却浑然天成的二人转在人们心头唱着,但我还是固执地喜欢着汇集在这个城市四周的旷野。 所以,友人带我逛街时,我特别想到冰封的松花江上。

6、好客的主人同我去访萧红故居,车经过一条河,我便被疏朗宽展的河床,河道中冰封的蜿蜒水流,河岸两边虬劲沉默的大树,以及背后夕阳的光芒感动了。主人指引说:“呼兰河。”我甚至说,可以兴尽而返,不去看什么故居了。相信哺育了萧红的不是那个故居的地主院落,而是这 条呼兰河。当然,后来还是去了故居,果然是一个生气已失的院落。 所以,一行人到哈尔滨郊区滑雪时,我想到的是,回到南方便无雪可滑,所以不必费力去学。然后,就被滑雪场四周疏朗的松林,松林中厚厚的积雪所吸引,一路踩着雪向着这个山冈的顶部走去。这山看上去很低,攀爬起来,却显得越来越高。太阳的光斑稀稀落落,积雪在脚下吱吱作响,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多前所未有的凛

7、冽,但也前所未有的新鲜刺激的空气涌入了胸腔。休息时,我脱下手套扒开深雪,现出了干枯的草和绿色的松树苗,但似乎没有想看见的东西。问题是有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起来,自己想在深深的积雪下扒出什么。我躺在雪地上,身上,脸上,洒着斑驳的阳光。在这冰雪覆盖的绵远 大地上,身上无法感到阳光的热量,但闭上眼睛,却会感到透彻的明 亮,听见阳光落在树上,落在雪地上,发出细密的声响。这种声音里, 宽广的大地,白雪覆盖的大地晶光闪耀,向四方铺展。 起身继续往上时,我想起来,前些时候,看过迟子建一篇小说,说是东北的秋天短促,冬天来得迅猛,所以,积雪下会封冻住很多颜色鲜艳的野生桨果。我扒开积雪其实就是想看看下面有没有秋天

8、未及凋落就已被冷藏的浆果。回哈尔滨看冰灯的时候,好像给迟子建谈了这事,她好像大笑,说,有,但在更深的山里,在她的家乡那边。确实,那天穿过的松林都很整齐,树都太小,而且品种单一,只是躺下来透过一些树冠看天的时候,有点森林的感觉。 爬上那座小山冈,举目看见更广大的雪野,更多的连绵起伏的山冈,休息的田野,封冻的长河。然后,一列火车,蜿蜒着穿过寂静大地,从远处而来,又向远处而去,使大地更加洁净与空阔,而道路辖辏,会聚于目力所及那片烟云氤氲热气腾腾处,那座叫做哈尔滨的城市。白天活力四射,傍晚,夜幕落下,然后点上盏盏冰灯,拢着那么晶莹的光,在整个白山黑水梦境的中央。 83用四字短语来概括成都、北京、哈尔滨

9、这三座城市留给作者的印 象,完成填空。 城市气候特点 “我”内心的感受 成都 1) (3) 北京2() 单调乏味 哈尔滨 冰雪覆盖(4) 84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回答。 (1)但是,在2005年开始的这个夜晚,我看到了与我想象契合的景象。(结合全文,概括文中这个画线句中“景象”的特点。) (2)但闭上眼睛,却会感到透彻的明亮,听见阳光落在树上,落在雪地上,发出细密的声响。(赏析文中画单横线的句子) 85画浪线的这段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作用? 86阅读下面的二则材料,从给出的作家中任选一人,结合他的作品,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对第八自然段画双横线句的理解。 备选作家:吴敬梓 鲁迅 老舍 (材料一)地

10、域自然人文环境对作家的创作影响首先体现在语言上。由于我国的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地方语言的种类复杂繁多,这就给作家创作的语言风格带来了独特性。 (材料二)地域自然人文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还体现在创作题材上。作者自幼生活的山山水水,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多少总会在里面打上作家本人生活过的地方的作家创作的作品,忆,烙印。 【答案】83(1)雾气弥漫(2)干冷无雪(3)使人黯淡(4)让人喜欢(使人沉醉) 84(1)原野宽广、绵远,静谧安宁;河流浩大;雪光弥散。 (2)运用通感(从听觉角度),传神地写出了自己躺在雪地上感受的温暖、静谧、舒适,表达了对哈尔滨冬天雪野的沉醉。 85在开头出现,点出了作者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独特感受和喜爱,总领全文,开篇明义,引出其他城市与哈尔滨的比较。后文又出现,再次强调这种感受,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也为下文自己继续探访哈尔滨城做铺垫。 86示例1:鲁迅是浙江人绍兴人,他的朝花夕拾中洋溢着江南风情和越文化风物的深厚底蕴。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四季不同的景色呈现的江南风情;五猖会中呈现的充满乡土风味习俗等。在鲁迅的笔下,我们总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绍兴一带的风土人情。 示例2:老舍是北京人,他的小说骆驼祥子善于运用幽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