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教案_第1页
土地改革教案_第2页
土地改革教案_第3页
土地改革教案_第4页
土地改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土地改革教学设计一【课标精解】1、课标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2、课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初期土改的依据,使我国农民真 正获得解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准备了条件。【教材分析】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前承新中国的建立,后启经 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改革 是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是新中国政权稳定的关键所在。本课涉及两大问题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和土地改革的意义。【学情分析】本课理论性较强,对初二学生而言土地所有制的概念很抽象,生活在农村的同学他们 只懂看到的

2、现象而不懂理论,对城市学生而言更加不理解,所以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转变 成直观的数据、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完成的基本情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 布和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数据、视频等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比、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作 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土地改革取得的成绩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 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增强学生

3、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教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重点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千疮百孔,新解放区农民还没有获得土地,不解决 农民的土地问题就不可能巩固新成立的国家。处理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历史剧分马让学生了解这次土改的内容,通过文字资 料让学生了解土改分批进行,并在学习中理解土改取得的成效。2、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难点解读: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处理方法:通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所有权改变,对国家经济发展 的影响,对巩固政权的影响等方面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1、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如文

4、字、图片、数据、视频等资料,将本课理论性的东西转化 为直观的数据、实绩或现象帮助学生理解。2、讲述和探究相结合:土地改革的背景及历次土地改革学生不了解,需要教师讲解, 并引导学生分析本次土地改革与以往的不同之处,从而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用时 5分钟)动画: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 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 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 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狸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经

5、过了多少苦难的岁 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时光。问题1:过去妈妈靠什么维持生活?生活状况如何?问题2:妈妈的劳动成果被什么人剥削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导语:这首歌发表于1958年儿童音乐的创刊号,因为其流畅动听的旋律与优美柔 和的意境,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如今,这首歌已成为许多少年合唱团校内校 际演出活动必选曲之一。它讲述的主题是经历过旧时代的妈妈,在和平年代到来时,对下 一代的孩子,回忆起自己遭受地主迫害,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并借此来让自己的孩子 知道新中国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那么,经历旧时代生活的妈妈们是怎样获得新生活的 呢?本节课我们从经济角度来了解新生活的建立过程。设计思路:现

6、在的学生对建国初期的生活真的不了解,有时家长和他们说起那时的事 情,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因此以歌曲形式入手,让他们先形成一个概念:建国初期人们 的生活与现在大相径庭,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蒸蒸日上。2、讲授新课(用时 3035分钟)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完成下表,并根据表格探究问题农民阶层人口比例占地比例地主、富农贫农、雇农问题1:根据表格中的人口、占地比例,你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教师解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概念)问题2:这种土地分配对农民而言有何不利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又有什么不利影 响?问题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主要依靠什么力量的支持?问题4:这

7、种土地分配状况对新成立的国家统治有什么不利影响?问题5:由此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设计思路:学生对土地所有制根本没概念,也不了解农村土地分配状况,通过表格对 比,很容易解答问题,从而概括土改的原因。过渡:其实在这次土地改革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进行过多次土地改革。教师介绍: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运动: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耕地农有”的政 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运动:没收地主的部分土地分给农民,要求地主减租减息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改前的债 务关系,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是针对以前的国统区

8、,也就是新的解放区进行的。过渡:那这次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什么?又将如何改革呢?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学生阅读教材要求:掌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废除,实行 口了解土改的大致经过:1950年:公布_向农民宣 传土地改革法一在全国分批土改,没收地王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同 时也给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一到 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改.学生探究:资料一: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里的分马片段剧情:旁白:在中国东北某一农村,解放后翻身村民在郭全海带领下在土地改革中分马。郭全海:(院子当间摆着一张长方桌子,郭全海用小烟袋锅子敲着桌子)“别吵吵, 分马了。小户一家能

9、摊一个顶用的牲口,领马领牛,听各人的便。人分等,排号,牛马分 等,不排号。记住自己的等级、号数,听到叫号就去挑。一等牛马拴在院子西头老榆树底 下。”众人:(人们拥上来,围住桌子,好几个人叫道):“不用你说,都知道了。动手分吧,眼瞅晌午了。”郭全海:(爬到桌子上,踩得桌子嘎啦啦地响。他高声叫道:“别着忙,还得说两句。咱们分了衣裳,又分牛马,倒是谁整的呀?”)众人:共产党领导的。郭全海:牲口牵回去,见天拉车,拉磨,种地,打柴火,要想想牲口是从哪来的;分 了东西就忘本,那可不行。众人:那哪能呢?咱们可不是花炮。郭全海:现在分吧。说罢,跳下地来问题1:这次土地改革除了重新分配土地外,还分配什么?资料二

10、:1931年,土地改革对富农采取了限制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规定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1950年,土地改革对富农采取了限制并保存的政策。问题2: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对富农经济采用既限制又保存的政策?3欢迎下载精品文档(以教师引导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新解放区,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将过去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孤立地主,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设计思路: 土改的内容通过分马的剧情介绍,让学生明白除了分到土地还分到生产资料,了解土地改革内容是多方面的。

11、对富农政策的改变学生更难理解,因此以教师引导为主。土改后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化在下环节结合通过的意义介绍更有说服力。过渡: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又发生了什么呢?三、土地改革的意义资料一:到 1952 年底,近 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 7 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 350 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问题1:土地改革后,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问题2:对比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什么变化?问题3:根据问题1 和 2,结合教材介绍,概括土改的意义。问题4 :不管土地是掌握在农民手中还是掌握在地主手中,这时期,土地等生产资料是

12、属于国家所有还是属于个人所有?资料二: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问题 5: 根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资料三: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问题6: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资料四: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1 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 1.4363 亿吨,比 1949 年增

13、长了 26.9%。问题7: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设计思路: 土改的意义教材介绍得很抽象,学生难理解,根据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采用详实的资料,引导学生得出具体的结论。过渡: 在土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经济逐步恢复发展的大号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刘青山、张子山贪污案。四、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了解刘青山、张子山贪污案的情况。【课堂小结】我国是农业大国,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制度有密可不分的关系,历朝历代都重视土地问题,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成为主人,极大提高生产力,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板书设计】西藏和平

14、解放抗美援朝巩固政权r必要性(1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土地改革大致经过j的52年底,基本完成v|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 u意义【评价方案】自我评价1、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 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d 、制定

15、宪法3、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ab 、 c 、 d 、#欢迎下载4、下表是1952年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造成 1952年比1949年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精品文档品种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产比历史最高年增产粮食1.6亿吨42%11.3 %棉花130万吨143%58%a、土地改革的进行b、万隆会议的鼓舞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 、改革开放的实施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a、土地改革的完成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16、开展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6、1949年 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a、b 、 c 、 d 、7、少数民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在唱支山歌给党听中唱到:“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 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才旦卓玛主要赞颂的是()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c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8、翻身农奴把歌唱表达了西藏人民感激与喜悦的心情,是因为()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的和平解放c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d、改革开放的实行合作探究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过程。(提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完成后、1978年农村改革后)拓展延伸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以“三农”问题为核心作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三农”解决得好坏是衡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2005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的 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全面免征了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被称为继 20 世纪 50 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 80 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你认为目前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