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议文化导入与阅读教学近几年来 , 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导入在语言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 通过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 会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 因此如何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 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 准确掌握其基本知识, 比如语音、 语法和词汇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对其基本的掌握, 就无从谈起对这门语言的基本理解 , 在我们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 , 已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但从我们阅读英语文章的体验来看, 单凭基本的语言知识要看懂一些文章还是远不够的。比如有这样一
2、则笑话:governor wallace of alabama died and went to heaven.after entering the pearly gates, he walked up to the doorof a splendid mansion and knocked. a voice insideexclaimed,“whodat? ” wallace shook his head sadly and said, “ nevermind, ill go the other way. ” 这则笑话其实从表面看来并不难理解 , 好像讲的是一个人走错了路, 但实则不然, 这
3、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其精华就在dat 一词 , 因为从修辞学角度来讲 , 它是 that 的异形体 , 通常也是美国黑人习惯用的一种非正式表达。而文中的华莱士州长是美国 60 年代出名的种族主义种族主义者的 : 因此通过对他的讽刺表达了黑人的美好愿望 , 者命运就是下地狱。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读懂并能欣赏一段文字表达的韵味, 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 , 否则就会不知所云。由此可见 ,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 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 东西方社会是在不同的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 所以人们的思想、 信仰、 习俗等都有不同
4、程度的差异。因此 , 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 而且还应该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这样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真正把英语学“活” 。( 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根据goodenough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人类思维的过程或结果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和其他语言结构里。各种语言的词汇中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 即文化内涵词,如成语、典故、谚语等习语, 他们与其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此外, 语言中句子结构、话语结构、
5、篇章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比如 :10,downing street特指英国首相官邸,fleet street 指代英国报界,ivan 则指的是俄罗斯人民。再比如这样一则新闻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had called it aorientedschedule to get the space shuttle - “ successflying again, but the odyssey of“ discovery ” was besetwith various problems. 其中的 o
6、dyssey 是有其文学渊源的 ,odyssey 与 iliad 并称为古希腊两大史诗, 相传为荷马所作,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之后 ,odysseus 在海上漂流了十年, 经历种种艰险 , 终于回到祖国。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发现者”号的一波三折的旅程。( 二) 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不同的民族在与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 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 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表达, 这就是文化的偶合。例如 : “披着羊皮的狼” , 英语为 wolf in sheepsclothing; “不打不成器” , 英语为 bring up your
7、belovedchild with a stick; “三思而后行” , 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 “眼不见 , 心不烦” , 英语为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等等 , 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这种语言中所体现出来的相通性, 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 三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现象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讲, 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是重点 , 亦是我们阅读理解的难点。 我们应该把这种差异作为习惯思维中的一种融入贯彻在我们的学习中 , 才能
8、对英文作品有更好的理因而对不 , 解。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 分类 ; 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也产生了不同的笃信和忌讳心态, 另外各民族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许多的历史典故、 传说轶事。 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首先可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在中国文化中 , 龙 (dragon) 象征着神圣、 权威、 高贵和伟大, 而根据英国史诗 beowulf 的描写 , 龙则是恶魔的象征。再比如我们一般视孔雀(peacock) 为高贵典雅(auspiciousness) 的象征 , 而在西方文化里它的寓意却是虚荣自负 (vanity)
9、 等带有贬义的意味。此外 , 由于世界观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人对于颜色的联想也迥然不同。如“ blue ”在英语中表示“情绪低落、忧郁”等 , 如“ in a bluemind ” , 以及情调忧郁的慢速爵士音乐“ the blues ” ; 而在汉语中 , 蓝色会让人联想到晴朗的天空、浩瀚的大海。黄色在汉语中经常被指代为 obscenity, 即“色情、 低级” , 而英语是用 “ blue ”来代表此意, 如“ a blue film ” 。因此 , 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 在讲解语音、 语法和词汇的同时, 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是一个
10、复杂的综合体, 就英语教学而言 , 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 地理、 风土人情、 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作为外语教师, 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和提高教学水平。比如通过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 观赏国外精欣赏 一些英文歌曲等方式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 , 彩的影视作品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才能实现教学环节中的文化导入, 把每堂英语课都上得生动有趣。2.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拓宽其知识面。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学内容及时推荐有关阅读材料, 引导他们阅读一些对西方文明和发展具有一些影响力的作品 , 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 阅读杂志报刊及收听收看外语节目的同时注意积累其
11、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有关材料。 这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较好效果 , 而且极大地拓宽了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当然在这过程中, 也要注意让学生合理吸收英美文化的精华, 具备一定的鉴别力, 不要盲目地崇洋媚外。3. 在英语教学中 , 应树立文化意识 , 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别的敏感性, 其有益性在于 : 文化知识的导入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 , 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教学可以在传授语音、 词汇、 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同步进行, 其中 , 文化内容的教学应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当然, 从根本上讲, 英语课是语言教学课, 须以语言教学为主 , 文化导入为辅 , 要明确文化导入始终是为语言教学而服务, 而不是喧宾夺主、取而代之。因此,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优先考虑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 , 做到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精讲多练 , 使课堂教学层次分明而又形象生动。结束语 ) 四 (美国社会学家 g.r.tucker和w.e.lamber对于外语教学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持有下面的看法:“我们相信, 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 , 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 , 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及培训教材
- 高三物理实验综合训练题
- 技防从业人员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小学数学应用题高分解题技巧总结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及答案解析
- 易考试会计从业激活码及答案解析
- 食品安全幼儿园问答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绩效提升策略实践分享
- 电解槽焙烧工艺参数调控与节能方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认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测试题(音乐理论)及答案
- 左心导管检查术及造影
- 设备抵押清单
- 染缸操作规范
- 乌鲁木齐出租车区域考试题
- GB/T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T 1299-2014工模具钢
- FZ/T 13001-2013色织牛仔布
-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