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读书札记_第1页
《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读书札记_第2页
《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读书札记_第3页
《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读书札记_第4页
《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读书札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读书札记厦门市松柏中学 谢雪锦最近拜读了由刘铁芳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 ,薄薄一册随笔集, 数十位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从纷繁的视角对人文教育、 生命关怀进行了一番或犀利、或谦卑、或沉痛、或理性的阐述,由关注教育到关注现代教育再到关注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我们的教育长大了。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个教师的一段光阴, 光阴无字, 大音稀声, 这是真正用生命写就的书。对于现代教育的爱恨,都经由文字作为符码,捋直,付梓,真诚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有人歌颂旧时记忆中的教师, 以他们的赤子之心; 也有人怒骂教育的不合理, 同样也是凭借赤子之心。 此书消解了现

2、代教育的神秘感,但没有消解崇高, 扬善而不避恶的立场, 让它在同类书籍中独树一帜。 对于教育怀抱希望的人都应该看它, 因为它是清新、 舒缓的爱的牧笛; 对于教育出离愤怒的人必看它,因为它是无奈、寂寥的灵魂所唱痛的赞歌。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现代教育, 披着生命关怀的圣衣, 蹒跚走进我们思维中柔软的区域, 品读它的人,得到启迪。一、危机教育读刘铁芳教授教育如何回应当代人的危机现代科技一日千里、信息一日千里、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与之相比,作为科技、信息、经济发展主体的人,我们自身的精神发展,相形见绌。人类的精神世界被远远地抛弃在物质世界的后面, 几乎所有人都成为追日的夸父,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3、 个个气喘吁吁。 于是许许多多精神的“零余者”, 纷纷决定自主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世界上, 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作者在文章中沉痛地例举了许多高校教师和博士自尽的事, 这些在别人看来是满腹经纶的学者, 这些在学术中渴望得到精神归家的智者, 面对现世的无奈, 纷纷选择永久的逃离。谁应当为这些寂寞而高贵的灵魂负责呢?作者认为,是教育。在作者看来,“今天的教育把真正个性化的东西给排斥、 去掉了, 进入了一个真正均一化、 平庸化的境地。 ”技术空间大大挤压了人类诗意的生存空间, 许多审美对象, 从此不复。 在接受大众教育的同时, 教育的普及与机械化传播的流弊比肩而行。 受教育者在当代陡

4、然发觉自己远离了自然、 远离了美学, 只有喧嚣的尘世, 浮躁的世界。生命关怀在教育中无端被逐,而失去了生命关怀的“五育”,味同嚼蜡。理想中的教育形态与现实生活中班主任每天盯梢、 查岗式的教育, 相差甚远。 因而许多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对于教育往往显示出深沉的忧虑与无奈。 是书籍、 自然与美给予他们神思的对象, 但是现代化的制度、 现代化的技术、 现代化的教育不断冲击他们的心灵,无限的矛盾与悖论,使得教育的危机由此产生。在此文中,作者建设性地指出教育对于当代人危机的若干回应。简而言之,就是要重建教育信仰; 澄怀走向他者, 引导回归自然。 而这三条真意, 和纂而言,便是对于生命、对于心灵的深思。作者

5、提出了一种教育理想,但是要实现它,恐怕还有太远太远的路要去行走。二、民间教育读张明华老师一个普通高中教师的周末这样原生态的文字几乎已经灭绝了。我草草读过此文时,说实话,心中有一点鄙视。这种文章,实在是“有质无文”。但是合书一想,居然是微言大义,颇有“春秋笔法”的味道。文章的题目叫做 一个普通高中教师的周末 。 周末原本是上帝休息的日子,但是上帝休息了, 高中教师却整整办了十二个小时的公。 加之以题目点明是“普通”高中教师的周末, 那么自然这就是一种普遍现象, 教师如此加班加点, 那么他们的教育对象更是需要奉陪到底。 这一简短的题目当中竟然包含了那么多的无奈、辛酸、解嘲,作者在这里用了曲笔。全文

6、就是一篇典型的流水账,记录了作者自身从6: 00 开始到 22: 30 简单而艰辛的生活。通篇没有任何的修饰,完全的白话,完全的流水。作者是一位高三的语文老师,对于这样的文章处理方法,我想他可能是想表达两点:第一,身心的疲累造成思维、 语言的形式倒退, 反倒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更加强调了无奈、 愤怒的情绪。 第二, 作者用流水账的形式消解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许多高三的学生可以写出典丽、 华美的文字, 但是从他们的文字里面我们很难读到现实,就更不用说思想了。想法可能是有的,但考场作文中更多的想法,是前人的。 作为一个教授学生“八股文”的老师, 难道他会不懂得把语言造美丽吗?但是美丽的语

7、言没有办法表达他内心的痛楚, 作者发现, 只有让自己倒退到孩提时代,用直书的方式,才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为文字所累。当考试成为一代人的终极理想, 那么这一代的教育必不是成功的教育。 我们可以教授的东西本来很多,教他们去发现美,叫他们去探索人生。但是从文章中看,现实距离教育的理想国实在是太遥远了。 也许我们只能做屈原, 寄希望于“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谁又能知道, 我们求索的终点会不会是那条千年以来奔腾不息的汨罗江呢?三、神话教育读钱理群教授中学教育的真谛“班主任”这个词条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激起纷呈的涟漪。它在钱理群教授的回忆中所引发的联想是一个女神的形象爱、 美、 智

8、慧三位一体的真神。 作者以“爱”、“美”、“精神星空”三个关键词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中学教育、对于教师诚挚的感激, 这种情感集中在一个中学女教师的身上, 弥散, 到读者的心里。他以演绎的方法,试图探寻生命关怀的真谛。作者化抽象为具象, 将“生命关怀”这个哲学性的名词做出浅白、 生动的剖析: 他记忆中的神话式的老师兼具“美的身影”, 给人“爱的感动”, 营造“精神的星空”。他用文学的笔法来描摹一个教育者,或许这是一个普通的教育者,但是她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在教学中的敬业、执着、平等、创新,可能源于一种自觉的、无意识的追寻,但是叠合在一处,却形成一个教育的神话。文中记述的教师首先

9、具有美的形象, 她端庄华贵, 气质优雅, 同时内心充满悲悯。 作者不无痛楚地记述了这位“美神”在那个离乱、 光怪的时代受到的贬抑,并犀利地指出中国传统教育中“美”的缺席。 远年“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的神话在数千年后悄然离席, 使人沉痛反思: “如果缺乏审美, 教育将会怎样?”所谓生命关怀, 需要教育孩子感悟美丑, 但这绝不是仅指外表, 更重要的是要以身教的方式教会孩子识辨,而后是实践人格的美丑。进一步的,钱理群教授指出了“爱”对于一个教育者的重要意义。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多半出自天性, 但是要求教师对于学生付出“亦师亦母”的爱, 这对于教师实在是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许多教师可以负责地完成自己的教

10、学任务,一些教师可以对一部分天资聪颖的学生付出自己的爱, 但是要对所有的孩子都给予一视同仁,甚至给予那些不很出色的孩子更多的爱,这实在是有点不近人情。老舍先生在其自传中调侃地写道, 自己“糊口四方, 教书为业”。 这话听起来不大入耳,但事实上,“养家糊口”也是许多教师从事教育的目的。然而学生、家长、社会却异口同声地要求教师对于学生要有无尽的、公平的、无私的爱,这是对于教师的特殊职业要求, 这个要求要比其他职业更高。 因为工人可以不爱机器、农民可以不爱土地, 但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 是青少年, 他必须要爱自己的学生。 像文中那位女老师一样甘心付出大量时间给予所有学生爱与帮助的教师, 在许多学生

11、看来, 只能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 芜杂而浮躁的现实世界, 使得现代教师越来越缺少了爱的教育。 而从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 在教师从学生成长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的过程中, 基础教育, 尤其是师范教育“重技术轻人性”的教育模式要负上一部分的责任。 人格的养成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觉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而需要从教育抓起。 与“生命关怀”紧密相关的一种品格就是“爱”, 爱是永远不应当离席,永远不应当从教育中消失的。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指出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当要启发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探索、 创造的精神。 这是对与教师而言最高的要求,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教师, 应当被称为“精神导师”。 一次参观紫金山天文

12、台的经历竟然让许多的昔日的学生感喟终身、受益终身,这说明在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口口相授,却可能是一次有关科学、 有关生命的真诚探索。 在第二课堂受到忽视的今天, 我们同时却看见许多来自远年第二课堂的精彩反馈。 “应试”在“尝试”的面前显得太过渺小,现代教育若真要发展生命关怀,应当要从与自然、历史、时空紧密相关的命题做起。 作为一名教育者, 我们只能引导孩子思考, 而非代替他们思考,因为只有在他们的意念当中,雪融化了才不仅仅是水,还有那么美丽的春天。四、现场教育读刘建纯老师沉重的约定这是一篇由重点高中的班主任所写下的教育手记, 真实地记录了一个被破格录取的“天才少年”在高三一年中所经历的悲

13、欣交集的生活。 他的故事既具有普遍性他是一个典型的 90 后少年,又具有特殊性他过早地开始学习,从小为“神童”的盛名所累。 这个“教育早产儿”在现实教育中承受了许多、 经历了许多、感受了许多,一直还在为了自己不很明朗的未来奔波。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以她的宽容、 开明、 理解与关怀陪同这个十三岁的少年度过高三的时光。 尽管她很想改变这个少年, 让他尽快成长起来, 想让他改掉江湖腔调, 想让他走出“仇亲”期, 想让他放弃“早恋”的念头, 想让他学会怎样与班上的同学沟通,想让他舒缓学习的压力但是许多的工作在这个少年身上开展起来竟是如此的困难。 班主任在他身上花了许多的时间, 但是换来的仍旧是少年时好时坏

14、的情绪, 甚至一度为了单恋的失败而寻死觅活, 闹得满城风雨。 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在这个案例当中竟是如此的不成正比。通观整个故事,这位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已算恰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花费大量时间和他做形式活泼的有效沟通, 也多次与他的父母进行联系。 这种教育方法也打动了那个孩子, 他从把老师定义为“骑在学生头上的人”到称老师为兄弟、母亲,尽管如此,但他还是会做一些过当的事情。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老师的责任吗?不, 文中有一个尽职的老师, 但是这个案例的问题还是出在了教育上。 这个孩子在一个教师家庭中长大,父母的经验告诉他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他们提早对孩子进行教学, 而提前开始的教

15、学使孩子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神童”。 神童要走的路, 就和普通的孩子太不一样了, 于是为了继续这个教育神话,孩子付出了太多,承受了太多。他过早地获得了所谓的真理,过早地湮没在了一片赞誉声中, 他过早地开始孤傲, 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过早地与挫折绝缘,这些经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并不是正面的,积极的。他因此失去了创造的机会: 许多研究者指出孩子幼年所进行的游戏, 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他也因此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变成了一只“蝙蝠”: 他和同龄的孩子很难相处,因为知识上的差异造成了话语层面的断裂,进而影响了群体间的交往;他和自己同班的同学也不太能够顺利交往, 因为生理年龄与人生阅历上的巨

16、大差异也同样使话语层分崩离析, 他们很难就同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 这就是为什么文中的那位班主任认为他虽然“个子很高”, 但是“思想十分幼稚, 说话不经任何思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谈不上对事物有什么深入见解”。从此文中,我们看到一个教育神话,以及许许多多类似的教育神话的破灭。因为在许多“神童”的培养过程中,早期教育的“唯智育论”只能够揠苗助长。神童不是不能够培养, 但这是有条件的: 第一, 必须被培养者具有较高的天赋与资质; 第二, 必须在早期教育中注入生命关怀的意识, 对于“天才”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 要培养的首先就是一个“人”。 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先天残疾。五、教育是一种

17、生命关怀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 我们首先要把学生和教师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师不再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 “工具” , 学生也不再被看作是接受知识的 “容器” 。从生命的意义出发,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其生命成长的历程,我们理应尊重学生的生命, 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 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和快乐,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教师也是作为生命的个体存在,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生命也在成长,我们让教师在“成事中成人” ,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 能够真切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从而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 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 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

18、信任他们的潜能,信任他们的“性本善” ,信任他们的主动性。以“信任”为前提, 教育就可以少一点防范多一点宽容, 少一点规定多一点自主, 少一点统一多一点个性。从“生命关怀”的意义出发,教育就不应该是一厢情愿的给予,而应该为其生命健康、主动的发展提供时空,架设平台。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命关怀,就应该“读懂”学生和教师,为其生命成长提供适切的服务。要“读懂”学生和教师,首先要转变的是教育的视角。我们常常以“成人立场”来从事教育,把一定的社会要求当作“模具” ,把学生当作是抽象的材料去进行“加工” ,企图打造成整齐划一的“产品” 。教师常常从成人的思维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孩子只是被动接受的“容器” 。我们的教育应该视学生为具有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的生命个体。 我们要了解每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 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需求,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来确定教育内容和形式, 校园是孩子生活的场所, 学校的设施设备就要有利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尽情地活动,而不仅仅成为一种“摆设” ;学校开展的各种学生活动应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让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儿学生的一种生命经历,而不仅仅是为了“取悦”成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体,叶澜老师主持“新基础教育研究”明确提出: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