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设计说明_第1页
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设计说明_第2页
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设计说明_第3页
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设计说明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2006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 36-2005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7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 年版)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年版)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10. 建筑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二、给水部分:1、室外给水:本工程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分别从两市政路上引入DN

2、200的给水管,在本工程小区周围形成DN200连通的环状管网。低区生活用水和生活水箱、消防水池补水管从环网上接入。2、室内给水:用水量估算:本工程量每日用水量为:3,最大时用水量为:3。45m/d7m/h给水方式:采用下行上给供水方式。按城市供水压力、建筑使用性质和高度,纵向分为高、低两个区,其中首层至四层为低区,由城市供水管网直接供给;五至九层为高区,均采用恒压变频给水设备供给。此供水方式既充分利用了市政管道的压力,又达到了节能环保且经济的作用。三、排水部分:1、排水体制: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采用污废分流制。2、污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给水量( 不计道路及绿化用水、空调用水) 的 8

3、5%估计,室内污水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涤废水分流,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与洗涤废水一起排到小区污水管网。估算设计最高日污水量:3;最大38m/d时污水量 6m3/h 。室外污水干管沿主干道敷设。污水干管管径从DN200到 DN300。坡度为 0.0050.003 和沿地面设。2. 雨水排水屋面雨水和室外用地范围内的雨水有组织地排入雨水管沟。屋面雨水排放按重力流设计,重现期取5 年;室外地面雨水重现期取2 年。室外雨水干管沿主干道敷设。雨水干管管径从DN300到 DN600。坡度为 0.0030.001 和沿地面设。四、 消防部分:1、设计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灭火系统:30L/S ,火灾延续时间:3

4、h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30L/S ,火灾延续时间:3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0.8L/S ,火灾延续时间:1h3消防水池,总容积:400m3屋顶消防水箱,容积:18m2、室外消火栓系统在室外给水环网上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120m,均匀分布在消防主体周围并与消防主体的间距大于5m,小于 40m,采用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 每个消火栓供水能力10-15L/S 。3、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消火栓间距 30m,按室内任何一点发生火灾均有两支消防水枪的充实水栓同时到达。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消防泵、屋顶水箱、消防水池联合供水,消防初期用水由屋顶水箱供给。在室外设置地上式水泵接合器,每套供水能力为10-15

5、L/S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危险等级:按中危险I 级2作用面积: 160 喷头设置场所:综合楼。5、建筑灭火器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 90 设计,采用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五 管材及连接:1生活给水管:支管采用PP-R 管,热熔连接;立管及室外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法兰或螺纹连接。2消火栓消防及喷淋消防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 埋地采用两布三油防腐。3室内污、废、雨水管采用UPVC管,粘接。4室外污废雨水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承插橡胶圈接口。六 环保节能及新技术方案1. 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井。污水管采用塑料管材,污水井采用新型混凝土模快式检查井。2. 生活

6、给水系统中低区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高区采用高效、节能的变频水泵进行供水;卫生器具及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并采取减压措施使入户供水压力控制在 0.20MPa0.30Mpa 范围内;生活水箱采用符合要求的不锈钢成品水箱;以此达到节能、节水、卫生、环保的目的。暖通专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年版)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4.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二、设计内容1. 综合楼走道机械排烟系统。三、自然排烟1综合楼防烟楼梯及其前室。2宿舍楼封闭楼梯。3.地上

7、各种用途的房间。四、防排烟系统综合楼走道采用机械排烟系统, 消防排烟风机风量按满足最大防烟分区面积32计。风机设就地控制和消防中心控制两种形式。120m/h.m烟气通过风管集中后,由排风竖井排至天面室外,补风由外窗负压补给。排风口设于排烟风口距最远点小于30 米。排烟风机应保证在 280续工作 30 分钟,风机入口处设置烟气温度达到280 度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并与风机连锁。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铁皮风管,厚度不小于防烟、排烟、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

8、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电气专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 年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火灾时,度时能连1.5MM。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版)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9、 72-1994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二、设计范围:本工程供变配电,普通照明,防雷及接地。电话通信,有线电视,安全防盗对讲监控,信息网络系统(弱电系统仅供有关专业部门参考)消防设备用电、应急疏散指示照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三、高低压配电系统:。1. 由市政提供独立的一路 10KV高压电源。除综合楼内的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外,其余负荷均为三级。一级负荷的备用电源,采用应急发电机组供电。应急发电机具体配置于详规设计时再考虑。2. 负荷指标综合楼内的用电负荷,按90W/m2计算;宿舍楼内的用电负荷,按60W/m2计算。全区同期率取0.7, 计算功率为

10、1188KW。无功容量采用自动无功补偿装置, 将功率因数补偿到0.9 。3. 线路敷设10KV线路采用铠装电缆直接埋地敷设。4. 电力系统的主要开关设备,采用有通信接口的开关,以便于纳入全区智能化管理。四、照明:1、照明种类;普通照明、应急疏散指示照明。2、照度标准:综合楼照明的照度要求:办公室300Lx,会议室300Lx,培训室300Lx,车间 300Lx,楼梯间30Lx;宿舍楼照明的照度要求:客厅100Lx,卧室 75Lx,卫生间 100Lx,厨房 100Lx,餐厅 150Lx,楼梯间 30Lx,阳台 30Lx;变电所及发电机房200Lx、水泵房 100Lx,公共通道 50Lx。3、照明设

11、计贯彻“绿色照明”方针,光源采用节能型光效好、显色指数高的高效气体放电灯、节能灯、射灯、防水防潮灯、庭院灯等设备。4、小区室外道路、环境照明要求节能、控制方便可靠。五、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消防用电设备的两个电源或两个回路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消防设备用电的配电线路单独设置。2、消防用电的配电线路, 应穿金属管保护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当采用耐火电缆时,应敷设在耐火极限不小于一小时的防火线槽内。3、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时,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 分钟。4、设置消防控制室。六、建筑物防雷1、顶层屋面设避雷带做接闪器,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两根主筋。屋面上所有金属构件均需与避雷带电气联接。3、进线电源处做总等电位连接,而且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 欧姆,带洗浴卫生间设置局部等电位连接。七、电话系统:由市电话网采用电话电缆接入,变配电所、消防泵房等处设直通电话。综合楼每间办公室内设一个直线电话终端插座;宿舍楼每套宿舍内设二个直线电话终端插座(供专业部门参考)。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