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风险文献综述_第1页
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风险文献综述_第2页
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风险文献综述_第3页
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风险文献综述_第4页
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风险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融资风险 文献综述引言近年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物流行业的竞争,打破了 传统物流业的格局,供应链金融在经济实践过程中的迅速发展引起 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存货质押作为新型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中的一种,致力于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也给金融 机构改革提供了方向,并且为产业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在大力开展存货质押融资的实践中,存货质押因协调银行、物流 企业和中小企业三方的利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受到了 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有的存货质押融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 链金融的概念、业务模式,服务定价等问题上,其中定量研究主要 体现在风险度量方

2、面。文章对以往研究进行简单的归纳梳理,找出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 方向。一、存货质押融资的概念存货质押融资是指借款人以存货作为质物向信贷人借款,为实现对质物的转移占有, 信贷人委托物流企业或资产管理公司等成为第三方企业,代为监管和存储作为质物的存货。 融资的标的物为存货。在国外,存货质押融资的理念在很早就己经产生了。同样,融资的 需求普遍存在,而质押物也从最开始的不动产发展到了流动的存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存货质押融资类似于西方在初期所采取的存货质押融 资商业模式。在这一时期,由于物流仓储企业没有参与,我国商业银行对质押存货的价值、 品质、销售

3、状况等缺乏足够的信息,对质押存货的运营控制缺少专业的经验和技能,于是 出于信贷风险的考虑,银行开展这一融资服务较为谨慎。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城市,一些 银行已经和物流企业紧密开展了基于存货质押融资的存货质押融资服务,但远未将丰富的 存货担保资源充分利用。其中大部分的银行对这一创新还相当谨慎,造成这个现象的重要 原因是对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管理技术欠缺。二、国内外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评估研究综述2.1国外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评估研究综述国外文献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解释为“脆弱性”。在一些情况下,供应链脆弱性并没 有与供应链金融风险严格区分,有时甚至与供应链金融风险作为同义词使用。就认为“供 应链脆弱性与风险密

4、切相关,不应将供应链金融风险与脆弱性分开单独讨论”,他将供应 链的脆弱性定义为“由供应链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造成的对供应链可能造成的破坏性”。 其内部脆弱性是由于供应链缺乏敏捷性造成的,外部脆弱性是受资源和运输的复杂性、需 求和预测的不确定性两因素影响。对于存货质押风险的分析,对物流和金融整合创新下的风险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对 存货质押融资中怎样降低道德风险和价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包括存 货质押融资在内的贸易融资与传统融资模式的异同,并对贸易融资业务分析概念模型进行 研究;定量研究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关键指标的确定,并探讨了其对质押融资风险的影 响,第一次试着将资产质押融资推广到

5、运营决策的制定中。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监控程序和操作措施的研究如下,研究了贷款利率波动的风险对融资服务的影响及相应政策;分析了美国存货质押融资的发展趋势,并指出 2003年下降的原因在于风险控制水平的比较低,大银行更加规避风险业务较为保守,但是小银行更加 灵活;指出了存货质押融资实践中应由主体准入为基础的风险控制理论转化为基于过程控 制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了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分析概念模型,将业务风险分为:业务过程风险、环境风险、信息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基本结构风险;认为存货质押融资必须严格监控,阐明物流企业参与监控的必要性。针对存货质押融资中的质押率研究也较多。和等分析了担保贷款中的系列关键风

6、险指标对道德风险的规避作用;利用了结构化方法研究了贷款损失和质押率之间的关系;设定借款企业违约的概率为外生变量,得出了与银行风险承受能力较为一致的质押率决策;从 借款企业角度来研究存货融资,根据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得出利率和质押率的选择对银行 和企业盈利率的影响。国内研究现状存货质押融资风险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大都分别从定性和定量方面分别对风险进行 了研究。在定性研究方面对风险进行识别,对物流金融的风险做了定性讨论,详细描述了 基于权利质押和基于流动货物质押的两种物资银行业务模式。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将基 于存货质押融资的融资风险类似于其他信贷风险划分为: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7、认为存货质押风险主要有供应链风险,质押物市场需求及价格波动风险,回购 违约风险和质物监管风险。基于模糊评判方法来研究物流金融的风险。从物流企业角度, 从物流企业角度对存货质押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于风险分析,提出运用信用利差期权的方法转移和管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原理和思路。提出运用信用利差期权的方法转移和管理供应链金融.3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评价物流金融风险管理。通过对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了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为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在动态控制存货价值量下限的质押方式下,构建变现时间模型 ,提出度量

8、价值风险模型。在风险控制上,动态质押模式下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伴随着整个质押期 ,采用 l-var 的方法研究了流动性风险,提出了最优变现时间模型以及变现策略,在此基础上给出预期收益模型,与此同时也给出了度量业务的风险度量模型,并给出具体案例供银行操作借鉴。针对存货质押融资中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银行建立了双重stackelberg 博弈模型。研究当存货需求量满足随机波动时,不同风险偏好银行的最优质押率决策。分析了供应链存货融资的优势,对物流企业在银行的统一授信模式下自主发展供应链存货融资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规避措施,为物流企业发展供应链存货融资业务提供参考,采用风险评估打分

9、法,确定风险权重,量化风险,对风险进行预警与控制。即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和三方最优决策的动态博弈分析。三总结对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研究的文献较多,对这些文献进行简单评价。首先,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运用较早,其研究可能相对更成熟一些,思路体系都较为清晰,而国内文献过于散乱不成系统,使得资料搜集者对于资料的处理比较困难,而且风险评估模型过于复杂,对变量要求较高。已有很多学者对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进行研究,但对其中的价格风险研究并不是很多,而将v a r迭种风险度量方法运用到存货质押融资的价格风险防范研究在国内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对于风险评估的模型,大都来自于国外的学者。这些模型具有很强的适

10、用性,不仅仅在金融领域,在投资理财、财务管理方面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可以说该研究的水平很高。其次,在一味追求建模与风险量化的同时,忽略了主观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和将现金流安全水平引入到库存控制问题中进行了研究,模型比较复杂,且命题的假设相对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另外,很多因素很难进行量化,即便得到了量化,也无法衡量其准确性。模型化的另一大缺点就是对变量的处理趋于复杂。某些模型对变量的要求很高,例如要成线性等有稳定的规律可循,这也使得模型化在某些情况下与现实情况相差过多,失去了意义。国内的研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大都参考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评估方法很多,可

11、以采用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也可以采用打分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大都采用这一种分析方法,缺乏创新。对风险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存货质押率及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管理等几个问题,很少有学者对融资风险发生的源头进行分析。风险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部分,目前的研究仅重视了事中与事后控制,忽视了事前控制的重要性。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基于存货融资风险风险评价体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 jutter, u., peck, h., christopher, m.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outliningan agenda for future re

12、searc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applications,2003, 6(4):197-2102sherera t , diamond s k.shockcomings of risk ratings impede success in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1998,13(1):10-15.3 rafael r,javiers. venture capital fianc : a security design approachj,review of finance ,2004,8

13、:75-108.4barsky n p,catanach a h.evaluating business risk in the commercial lendingdesion.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2005,20(3):3-105buzacott j a,r.q.zhang.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basedfinanc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4,24:1274-12926 larrymore n l, morgan i w jr.2006.the effect of volatility

14、on commerciallending pricing j. commerical lending review,21(2):30-397 nail l.2003. currents trend in commercial lending j. commericallending review ,18(2):10-158 barsky n p, catanach a h.2005.evaluating business risks in the commerciallending decision j.commerical lending review,20(3):3-109 diercks

15、 l a .2004.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troubled borrows in assetbased- lending scenarios.j.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19(3):38-4110 boot a w a, thakor a v , udell g f .secured lending and defaultrisk :equilibrium analysi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empirical resultsj.economicjournal,1991,101:458-47211 sau

16、rina j.determinants of collateralj. 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2006,81 (2):255-28112 jokivuolle, e, peura, s. incorporating collateral value uncertainty in lossgiven default estimates and loan to value ratiosj.european financialmanagement , 2003,9(3):299-314.13 cossin, d. huang, z.j, aunon, n.d.

17、a framework for collateral riskcontrol determination r.workling paper ,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3.14 buzacott, j.a. zhang, r.q.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basedfinancing j. management science,2004,50(9):1274-1292 .15于洋,冯耕中.物资银行业务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j.管理评论,2003,(9):5.16 艾灵志 .存货质押融资的

18、动态博弈模型和质押率决策研究:d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17 彭杰 .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体系设计:d . 长沙: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2014.18 王传松 .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19 马欣 . 中小企业存货质押融资风险及控制策略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4.20 刘威廷 .物流企业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2012.21 闫俊宏 .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 西北工业大学, 2007.22罗瑞敏,伍隽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的风险控制研究j.湖南大学统计学院,2009( 3 ): 1-4.23 山囡囡.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2007.24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j. 科学管理研究,2012(11):1-6.25 .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价值风险度量j. 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 2007(10 ) :1-6.26 韩钢,李随成. 动态质押模式下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风险控制 j. 系统工程 systemsengineering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