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0_第1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0_第2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0_第3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0_第4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混凝土课程设计 单向肋梁板楼面 姓名 : 班级 : 学号 : 指导教师 :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 1) 2、设计计算书 ( 2) 4、板的设计 ( 3) 5、次梁的设计 ( 6) 6、主梁的设计 ( 9)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 ( 15) 参考资料: 1、建筑荷载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 1)、结构平

2、面布置图( 1:200) ( 2)、板的配筋图( 1:50) ( 3)、次梁的配筋图( 1: 50; 1:20) (4)、主梁的配筋图(1: 40; 1: 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 5) 、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 、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6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 0.65kN/m2, 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 20mm. 3、材料选用: ( 1 ) 、混凝土: 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 筋可以采用HRB335级 (3八 砌体采用 MU10普通粘土砖、M7.5混合砂浆砌筑: 丫 =19KN/m 现浇钢筋混凝

3、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 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6m和6.9m,次梁的跨度为6.0m,主梁每跨内布 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和2.3m。 2、按高跨比条件当h却55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取板厚h 80mm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丄 )L (333 500 )mm , 取 h 450mm 12 18 1 1 则 b (一 )h (133 200)mm,取 b 200mm。 23 4、 主梁的截面咼度应该满足 h (丄 )L (440 660)mm , h 650mm ,则 814 1 1 ()h (20

4、0 300)mm,取 b 300mm。 23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 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宽板带计算: 水磨石面层 0.65 1 0.65kN / m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 25 2.0kN / m 15mm板底混合砂浆 0.015 17 0.255kN/m 活载:qk 6 1 6kN/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 ;因为工业建筑 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g q =1.2gk 1.3qk11.5kN/m 2、板的计算简图: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

5、为 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 101 In |h 2300 100 120 80 221201.0251 n 2140mm, 取 l012120mm( a 120mm) 中跨:l02 ln 2300 2002100mm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 同,且跨差不超过10%寸,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 g+q=12kN/m 1 FVVt r1 ?l?0 2c F 力 3 *生00 u 2早 ” 2100 r 2 f 2130 f-, 3、内力计算及配筋: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a系数如下: 表1.0 支承情况 截

6、 面位置 端支座 边跨支 座 离端第一支座 离端第二跨 中 中间支 座 中间跨 中 A 1 B 2 C 3 梁板搁支在 墙上 0 1/11 两跨连续:-1/10 三跨以上连续: -1/11 1/16 -1/14 1/16 板 与梁 整浇 连接 -1/16 1/14 梁 -1/24 梁与柱整浇 连接 -1/16 1/14 则由M (g q)l:可计算出Mi、Mb、M2、Mc,计算结果如下表: 截面位置 1 B 2 C a 1/11 -1/11 1/16 -1/14 M(g q)l2 (kN /m) 4.699 -4.699 3.230 -3.692 由题知:b 1000mm,设as 20mm,则

7、 h0 h as 80 20 60mm, fc 11.9N /mm, fy 300N / mm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截面 1 B 2 C M ( kN m) M1 Mb M2 0.8M2 Mc 0.8Mc M(g q)l0 4.699 -4.699 3.230 2.584 -3.629 -2.95 1 febho ( kN m) 42.84 M s2 1 febho 0.110 -0.110 0.075 0.060 0.086 0.069 12 s (b 0.614) 0.116 -0.104 0.078 0.062 -0.08 3 -0.067 s 1 0.5 0.942

8、 1.052 0.961 0.969 1.041 1.033 AsM / sfyh。(mm 277.179 248.106 186.794 148.184 196. 158.78 实际配 筋 轴线 轴线 轴线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 中截面(M2、M3 )和中间支座(Me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 20%其他截 面则不予以减少。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次梁的支承情况: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3.486 2.3 8.0178kN/m 次梁肋自重: 0.2 0.45 0.0825

9、 2.22kN /m 次梁粉刷重 0.0150.45 0.082 17 0.30192kN /m 恒载:gk 10.53972kN/m 活载:qk 7.8 2.3 17.94kN/m 设计值总值:g q=1.2gk 1.3qk28 .480 kN / m In 3、 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45CKH/m otob .! H r H 41 H H W U H 4 H U U I U I n r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lo2 ln 6000 300 5700mm 边跨:I oi In a2 6000 120 300 2 240 2 5850mm, ( a 240mm) 因跨度

10、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3、内力计算: 由M (g q)lo可计算出Mi、Mb、M2、Me,计算结果如下表: 截面位置 1 B 2 C a 1/11 -1/11 1/16 -1/14 M(g q)lf (kN /m) 88.604 -88.604 57.832 -66.093 由V (g q)ln可计算出Va、Vbi、Vb、V,计算结果如下表: 截面位置 A Bi Br C 0.45 0.60 0.55 0.55 V (g q)ln (kN) 81.124 99.964 89.284 89.284 4、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f

11、,按 1 1 bf l 60002000mm b 氏 2100 2002300mm,故取 bf 2000mm。 33 梁高:h 450, h0450 35415mm 翼缘厚:h; 80mm 判定T形截面类型: h;806 1 feb;h; (h0 一)1.0 11.9 1667 80(360)507.8 106N mm 22 507.8kN m 76.61kN m(边跨中) 50.10kN m(中间跨中)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 虑,取400 60 340mm,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 取 h0360mm 、次梁

1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截面 1 B 2 C 弯矩M(kN m) 88.604 -88.604 57.832 -66.093 M亠M i fcbhf mifcbfh: 0.019 0.245 0.012 -0.183 1 J 2 s (b 0-350) 0.019 0.286 0.012 -0.168 s 10.5 0.991 0.857 0.994 1.084 AsM / s f y h0 606.051 -700.274 394.247 -413.011 选用钢筋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截面 A B左 B右 C V(kN) 81.124 99.964 89.284 89.284

13、 0.25 cfcbho(kN) 243.95 232.05 232.05 243.95 Vc 0.7ftbh0 (kN) 72.898 69.342 69.342 72.898 箍筋肢数、直径 26 26 2*6 2申6 AsvnAsv1 56.6 56.6 56.6 56.6 445.0 1268.24913 340.7122815 523.1807194 636.7190736 实配箍筋间距 150 150 150 150 Asv VcsVc 1.25fyv-h s 0 142.452861 138.8968614 138.8968614 142.4528614 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

14、计算): 1、支承情况: 柱截面400X 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 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 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2、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10.55 6.0 63.3kN 主梁自重: (0.65 0.08)0.3 2.3 25 主梁粉刷重: 2(0.65.0.08)0.015 2.3 17 恒载:Gk76kN 活载设计值: Q 17.9 6.0 108kN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主梁计算跨度: 边跨: ln=6900-200-120=6580mm,因 0.

15、0251n=164a/2=185mm 取 10=1.025ln+b/2=6950mm 中跨: 11 l0 ln -b 柱 b柱 6200 400/0 400/26600mm 22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颐 OGE 00 3、内力计算: 1)、弯矩设计值:M %GL k2QL 其中,ki k2可由书中表查取,L为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 跨的平均值。 2) 、剪力设计值:V k3G k4Q,其中,k3 k4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主梁弯矩计算 G 过第 2个集中荷载后为 -34.76-76-108=-218.76 KN Vkmax=-237.89KN;

16、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53.89KN ;过第二个集中荷载 后为 130.11Kn 2,第二跨 VBi, max=207.98KN;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 131.98Kn 当可变荷载作用在低二跨时 VBr=184KN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零。 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贝y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 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f,按 bf 11- 69502320mm b So 5980mm,故取 bf 2320mm。 33 梁高:h 650, h0 650 40 61

17、00mm (边跨),h 650 40 610mm 仲间跨) 翼缘厚:hf 80mm 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 虑,取 h065070580mm。 正截面配筋计算。 截面 1 B 2 弯矩M(kN m) 345.8 -374.47 176.17 -73.25 M亠M 1 f cbh01 fcb fh0 0.028 0.318 0.020 0.060 1 J 2 s (b 0-55C) 0.046 0.535 0.026 0.099 s 10.5 0.986 0.802 0.990 0.969 AsM / s fyh。 158.41

18、 2742.1 1082.4 456.4 选用钢筋 实际钢筋截面 面积(mm) 斜截面配筋计算: 验算接卖弄尺寸 Hw=h f=590-80=510mm,h/b=1.7VU=237.89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腹筋 VCs=0.7f tbh0+1.25f yvAsv/sh 0=269.1KN VA,max=147.24Vcs、Vbr,max =207.98KN V cs , 知支座B截面左边尚需要配置弯起钢筋,弯起钢筋所需面积,弯起角取 0 2 as=45 A sb= ( Vb, max-Vcs) / (0.8f ysina s) =145.8mm 5、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s 2h1 3b 2 200 3 200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