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谈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作 者 许卫丽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准考证号 050106200792 成 绩 工作单位 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第三中学 职称职务 小教一级 邮 编 455133 联系电话完成时间 2009.9.9 谈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许卫丽内容摘要:杨朔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取材广泛、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诗意浓郁,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做到了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充满了诗情画意,加之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关
2、健词:杨朔 意境 托物言志 结构艺术 转承技巧杨朔是当代杰出的浪漫主义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的文学素养,把散文当作诗歌来写的创作主张,诗文并举、诗文互济的写作方法,成就了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以其独特的诗化散文,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主要从诗的意境的创造,托物言志,结构艺术,转承技巧,语言等方面分析、探讨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一、着力创造散文诗的意境、虚幻之美杨朔散文的魅力在于,他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诗意、形象和哲理熔于一炉的诗化散文的风格,在现代散文百花争艳的园地里,增添了独秀一枝的新葩。他的这些散文具有诗一样的意境之美,诗一样的结构、布局之美,
3、诗一样的语言之美。杨朔的散文总是“想从一些东鳞西爪的侧面影,烘托了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如:东风第一枝,他总是抓住那些平凡的人,普通的事,一点思想火花,一个生活片断,反映社会生活的宏观面貌。香山红叶写的是红叶、老向导,反映的是人民新旧社会的历史脚步;荔枝蜜写的是蜜蜂酿蜜,反映的是现当代劳动人民的本质特征;雪浪花写的是浪花、老泰山,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宏伟力量;埃及灯从一盏平常的玻璃灯写起,表现了被压迫民族团结战斗的友谊;鹤首围绕一个精巧的鹤首瓶落墨,揭示了建立在自古以来就一脉相通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的中日人民的深情厚谊。这种小中见大的达意方法,因其抓住了“小”,就容易抓住具体的形象和触手可感的氛围,将
4、笔端伸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因其主旨在“大”,就可能在人们不经心之处,揭示小事物中蕴蓄着的壮阔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哲理。在杨朔笔下,“小中见大”一头联结着“境”,一头联结着“意”,成为“意”、“境”巧妙结合的桥梁。杨朔散文和诗一样,总是把情景交融作为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作者是写景的大手笔,他的散文往往由一连串异彩纷呈的画面构成,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但是最使人心醉神迷的是,杨朔总是把自己主观感情了无痕迹地融汇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景物活了起来,似乎在向你倾诉着缕缕情思。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这些情文并茂富有浓郁诗意的散文,立意深刻、构思新颖,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并着力于诗的意境的创
5、造。因此,充满了诗情画意。加之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杨朔散文的诗意还蕴含在他对景物的巧妙刻画之中,他十分擅长描写景象。在他的散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景物细腻的描写,丰富的联想、真挚的抒情、形象可感的议论以及通过它们的有机结合,达到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的最终目的。在海市中,他写奇异的海上幻景,把个“海市蜃楼”写得那样影影绰绰,虚无缥渺,引人遐想,使读者觉得似已目睹其境,大有仙风扑面之感;在茶花赋中,他写早春时节昆明“花市”之盛,梅花、玉兰、迎春、茶花,次第写来颜色、香味、形貌,一笔不漏,把个“春深似海”的抽象概念化作了形象的画面,这自然是在写景,但它别有寓意,而且作
6、者要借它牵出“情”来,故状写铺排格外用力。还有一些意境的刻画,比这更进一层,做到了内情与外景相呼应,人物与景物相交融。如荔枝蜜中,作者为了完美的表达诗意,精心剪裁、巧妙布局,使景、情、意融为一体,构成了情趣横生,诗意盎然的生动画面,优美传神,耐人寻味。并通过人物与景物相交融的描绘,渲染意境,点化主题:当“我”和“老梁”对话后,心中异常激动时,此刻, “我”立在养蜂场“沉吟”地远望;近景是浓蜜似山的荔枝林,远景是空阔的田野,农民们正在水田里俯身插秧。层次清晰,画面开阔,意境是恬静、深远的。这和作品所处的情调很和谐,为下面主题的点化做了极好的渲染。在雪浪花的结尾,写“老泰山”退场的情景时,那“老泰
7、山”远去的背影、那插着野菊花的独轮车的辙印。总而言之,在杨朔散文里那一树树茶花、一片片红叶、一只只蜜蜂、一幅幅墙画,常常勾起作者的联想,忆念。组成一幅幅充满诗情的油画。把读者带进一个优美动人的艺术天地里,来宣布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诗意,让读者沉浸在其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感染,并且觉得欢欣、愉快,使读者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杨朔的散文海市,海市这个标题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缥缈的感觉,但是,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就会明白,作者的用意不是在于鼓吹那虚幻的海市蜃楼,而是在于满怀激情地讴歌革命人民所创造的美丽的现实。我们可以看到,文中所记的并非那种缥缈的海市,而是比缥缈的海市还要新奇还要有意
8、思得多的真实城市,并指明了这海市的具体地点长山列岛,作者对革命人民所创造的美好世界的由衷赞美之情贯穿其中。这样就使全文达到了内在的情与外在的景(即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的境界,充满了诗意,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全文写了四处画面:虚幻飘渺的海市蜃楼,碧蓝碧蓝的镜儿海,生机盎然的海岛,万朵朝霞的花沟。这些画面写得有虚有实,有动有静,有色彩有声音,有全景有特写,极尽描景状物之能事。而且,作者把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苦难历史的悲愤,对光辉现实的欣喜之情,都分别蕴含在不同画面的描绘之中, 使人看不到“情”的抒发,却能感觉到“情”的存在。既给读者以形象之美,又给读者以抒情之美和意在言外的含蕴之美
9、。杨朔的散文非常注重创造诗的意境,用诗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创造诗的象征比附的境界。例如茶花赋,通篇围绕着茶花的形象来写:处处用浓墨重笔写茶花,写茶花的红艳,茶花之无处不在,写茶花之多,茶花的习性与栽培,写茶花老而不衰的经历,把意境构图的核心给了茶花;其间还通过联想,从茶花写到育花人;驰骋想象,把儿童、童子面茶花、祖国溶为一体,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步步激化不可抑制的怀念祖国之情;让思想感情有激流放纵奔流,倾注在茶花美的状写之中。达到了托茶以喻祖国的目的。这样无论写茶花形成海洋般的春意,还是写茶花的多彩多姿,还是写茶花旺盛的活力,都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响起了弦外之音。因此茶花赋也很能
10、说明杨朔散文情景交融,充满诗的意境的艺术特色。在多数篇章里,杨朔把比兴象征作为一个整体艺术手段,贯串全篇。如上述茶花赋,还有秋风萧瑟、雪浪花、荔枝蜜、海罗杉、蚁山等等。有时候,作者又把比兴象征的手法浓缩到一个画面之中,你看:“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远近几座金字塔都从夜色里透出来,背衬着暗蓝色的天空,显得又庄严,又平静。往远处一望,那利比亚沙漠,笼着月色,雾茫茫的,好静啊,听不到一星半点动静,只有三两点夜火,隐隐约约闪着亮光。?这是一幅色彩凝重的画,苍凉中蕴含着力量,象征着古老的埃及民族。比兴象征的运用,贵在贴切、新颖、深刻。而杨朔散文的比兴手法,尤其以它的新颖引人注目。说它新颖,有两方
11、面的意思,一是指杨朔敢于道前人所未道,比如以平凡的茶花,比“调尽五颜六色”也画不出的祖国面貌,以“蚁山”比非洲人民正在创造的惊人奇迹。二是指杨朔善于在人们惯用的比兴手法中翻出新意。以荔枝蜜中的蜜蜂为例:一般人或是习惯于用蜜蜂和辛勤劳动的人进行比附,或是借用唐人罗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寓意来抒发不平之气。杨朔也用蜜蜂作比兴之物,但是他不仅反罗隐之意而用之,而且从一般人的用法上前进了一步,比兴用意之所在,落到了“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这个更高的境界上。因此,我们说,杨朔比兴之新颖往往是和命意之深刻紧密相连的。意境与诗意是杨朔散文创作的有
12、意识的审美追求,他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说中国古典诗章,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的意境,于是他就往这面靠扰,在散文创作中以求得诗的意境。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诗言志”、“歌缘情”。“志”和“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主体,如何表现这个主体?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其表现手法,不外乎这两大类:或明述事理,直抒胸意;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杨朔的散文,大多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如:托茶花的美丽姿质,言祖国欣欣向荣的面貌(茶花赋);借浪花冲击礁石的气势,抒写劳动群众同心协力,创建人民江山的力(雷浪花);托蚂蚁垒起蚁山的奇迹,言非州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力量的雄伟(蚁山);借蜜蜂酿蜜来歌颂当代劳动人民的可贵
13、品质(荔枝蜜)。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可以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意境,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作品的艺术效果。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一贵贴切。如他在香山红叶里借红叶喻老向导就十分贴切。“我”原先带着向往的心情去香山看红叶,“不巧的很,偏偏这天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看不到一片好红叶,同伴有人感到美中不足”。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说道:“我却摘到一片最可贵的红叶、藏到我的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导。”这个“托物”手法的贴切,不仅在于联系的自然和巧妙上,更在于“红”字的取义上:“红”对于枫叶,从来就是美的标志,
14、越红越好看,杜牧不是有“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吗?“红”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则又是高尚的思想品质的概括,越红越受人爱,越受人尊敬。 运用“托物言志”手法,二贵新巧。杨朔在茶花赋里大胆地以茶花的资质咏叹祖国的面貌,是新颖、独创的。祖国如此博大,如此之美丽,仅就一朵茶花如何容纳得下?仅得一朵茶花又如何比拟得像?请看作者是怎样进行概括的吧:他首先把茶花放在百花之中,和迎春、白玉兰、梅花作比较,一步步一层层地突出它的美的姿态,继而写它的饱含浓郁的春色,写它充满旺盛的生命力,继而扩展开去,写栽培茶花的勤劳、质朴的普通劳动者,写祖国的花朵新一代的笑脸,然后总收一笔,点明题意:“如果用最浓
15、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这样,这朵茶花的所包含的意义就是十分深邃而丰富,从它美丽的姿态,我们看到祖国的青春健美;从它的饱含春色,我们感到祖国的欣欣向荣;从它生命力的旺盛,我们禁不住喊出祖国万岁;从它们栽培者身上,我们想到祖国江山的缔造者;从它含露乍开,形似新生一代的笑脸,我们欢呼祖国的未来。运用“托物言志”法,三贵深刻。杨朔的散文所选择的题材几乎都是一些平凡的事物:一花一果,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鸟一虫。然而经过作者的精心加工,提炼,尤其是通过作者巧妙的比拟和联想,这些原来不甚惹眼的事物,却会闪射出熠熠耀眼的光彩,显示出深刻的道理来。读着菠萝园,
16、我们透过那一颗一颗金黄鲜美的芒果,千丛万丛肥壮的菠萝丛,还会看到斩荆断棘,开荒垦地,栽种菠萝而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几内亚催花使者;读着蚁山,透过蚂蚁垒起的一座座奇异的蚁山,我们会看到蕴藏在被压迫人民身上的一股无比伟大的力量;读到香山红叶,我们不会仅只停留在红叶的色泽上,而会从红叶上的“红”,联想到老向异的“红”,又会从老向导的“红”,联想到“红”的社会;读着茶花赋,更是令人视野开阔,浮想联翩了。三、实践结构的艺术追求杨朔的散文,一般采用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于云遮雾障中间峰回路转,层层叠叠,变化多端,显得缜密精巧,引人入胜。同时,他又善于运用虚实、隐显、疏密、抑扬、张弛等艺术辩证
17、法,对各种材料进行剪裁、缝合、布局和组织文章的波澜。在结构上构思精妙,匠心独运,而于开头,结尾处尤见功力。杨朔说,他在写散文时,“总要象写诗那样,于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他的确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种艺术追求。杨朔散文的结构舒展而又集中,它往往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选择一个适当的着笔点,既不开门见山,使人感到突兀;也不离题万里,造成下文的拖沓。然后,文章曲折回环,条条归辏,逐步归结到主题上来。例如泰山极顶是要歌颂中国人民“真正宏伟的创业史”,但作者却从想看泰山日出着笔,从山脚到山顶逐步写开来,奇山异水,苍松古柏,残碑石刻,天梯云路,好象是在看“一幅规模惊人的青山绿水画”,“
18、却又象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直到登上极顶之后,才略作顿挫,突然归入主题,写景抒情,大发议论。到这时候,读者才回味到前边的山重水复,不过是目前柳暗花明的背景,两相对照,有如万绿丛中的一团火,陪衬得好生鲜艳。又如荔枝蜜,则从蜜蜂写起,却又总不太喜欢,宕开一笔,然后写山水,写树,写果,写蜜,再写因为吃蜜,动了情,而去看蜜蜂。末了,写看了蜜蜂的生活情况之后,悟到许多现实人生的道理,最后点明题旨,使人豁然开朗,达到一个新境界。雪浪花呈示出一个清晰、简单而精致的结构。简单的故事情节,简洁的自然景色描写,以“我”与老泰山的结识,“我”对老泰山认识的深化这一线索串连安排,内容上层层深入而又前后照应,
19、曲径通幽,卒章显志。文字清新、明丽,注重语言的锤炼与遣词造句的精当,连人物对话也具有“诗一样”凝炼的特色。四、力求精湛的转承技巧杨朔的散文,很有它的特点,别的暂且不提,单看他文章的转承技巧,就可以看出他驾驭文字的功力。所谓文章的转承技巧,即是将一层意思推进或转化到另一层意思时,如何转得自然而不流于生硬,深刻而不流于肤浅,别出心裁而不流于一般化与公式化。京城散记叙述作者怕思想发霉,出去看看新鲜景致,就来到陶然亭。在这里作者借用一位工人来将陶然亭的过去作一对比,既渲染了陶然亭之美,更歌颂了新社会的好。作者先写现在不知道古陶然亭在哪儿,这样,顺理成章地让一位工人登场,向他指说:“那不是!”于是作者面
20、对美景,连声叫好。笔锋一转,作者让那工人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人以为陶然亭原先就是这样么?”当然未必是,作者知道这地方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开辟出来。不过,他,他以外的其他人包括我们这些读者,多半会认为“陶然亭既然先前是名胜古地,本来应该也不太坏。”文章写到这里、又是再转,那工人忍不住道出了这里“早先是一片大苇塘。死狗烂猫,要什么有什么。乱坟数都数不清,死了埋一层又一层,上下足有三层。那工夫但凡有点活路,谁也不愿到陶然亭来往”。这样写,就使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得到不断深入的发掘。滇池边上的报春花也是由景致宜人的描写转入写情的,但作者在此又独具匠心地创造出另一种转弯方式。作者来到了紧临滇池的“龙
21、门”高头,同行的人指给他看附近一个石刻的魁星,问道:“你看有什么缺陷没有?”作者经他一指,才发觉那魁星原来是一整块石头刻的,只有手里拿的笔是由木头另装上去的。于是同伴向他说了个故事:刻这石魁星的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没能达到心愿。后来刻石头,刻到最后,单单没有石头来刻笔。那人追求生活不能圆满,伤心透了,跳龙门而死。作者到此处将笔一转,点出题旨:“可见昆明这地方虽美,先人的生活并不完美。”这样的转弯多自然。又如:眼前这样多不同民族的青年紧靠在一起,五颜六色,神采飞舞,一定很象盛开的报春花。只是报的并非自然界的春天。却是各民族生活里的春天。由自然界的春天转而抒发为各民族生活里的春天,更说明了只有今天
22、,古人追求不到的圆满的东西,我们可以追求到了,而且这里的春天长年不谢!五、展示语言的优美、文字的凝练是优美的散文都有文采。文采的风姿是多样的,有个性风格的散文,总是显示有个性风格的文采,文采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杨朔散文就像一幅清新锦绣的散文展现在读者面前,展示出清新锦秀的诗意美。杨朔的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它既平淡又华美,既明快又含蓄,既有清茶似的隽永又如醇酒般的浓烈。杨朔自己说:“选词用字的精练也不容忽视”可见,他在创作中是很重视推敲字句的,杨朔不仅重视推敲字句,而且喜欢用单音动词,使得杨朔散文用语洗练,独具特色。 如: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23、荔枝蜜 一个“颤”字,不仅能表达出作者此时已经被小蜜蜂的精神折服震动,而且包含了很多感情在其中,有愧疚,对蜜蜂不理解的愧疚;有崇敬,对它生命虽短却有如此伟大精神的崇敬,如果将“颤”换成“震”或“动”字,效果都远远不如“颤”字有感染力。 又如:雪浪花一文中说到礁石形状奇怪时,却有人说:“是叫浪花咬的”,“咬”字用得好,不仅形象的描绘出浪花冲击时的动态,更重要的是一个“咬”字道出了文眼,使得语言轻快,文风洒脱、活泼。 这就是杨朔的散文,在于选词用字,往往就用一个动词,略加点染,便能精确的传达出事物的细腻入微之处,可见杨朔不愧是千锤凝一字的大师。其次,杨朔的语言多采用口语的句式,短句多,停顿多。“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以行云流水般的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T教育培训合同范例
- 代发合同范例范例范文
- 农村工地转让合同范例
- 保姆中介制合同范例
- 音乐创作中的旋律与和声结合乐理试题及答案
- 个人水电安装合同样本
- 专销合同范例
- 个人中介合同范例
- 物理分级考试题及答案
- 《销售技巧与策略:针对女性客户的课件概述》
- 福格行为模型
- 2021年四川绵竹高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级考试题目p43测试题
-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物资清单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 61850报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0-6岁儿童随访表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 语文四年级下册《失落的一角》绘本阅读 课件(共61张PPT)
- 余甘果的栽培与加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