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9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9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9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9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琵琶行(并序)1 .文学常识。白居易,字,号。又称、白居易主张“,”。名作有、 。2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浔阳(x印)枫叶(f mg)瑟瑟(s e)迁谪(zh e)B.慢捻(ni cn)霓裳(n i)六幺(ye)嘈嘈(cdo)C.幽咽(y e)暂歇(zh cn)乍破(zh c)转徙(x 1)D.收拨(bo)裂帛(bo)钿头(di cn)银篦(bQ3.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明年秋委身为贾人妇曲罢悯然今漂沦憔悴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恬然自安 因为长句暮去朝来颜色故曲终收拨当心画A. B . C.D. 二、语段精读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琵琶女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 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B. “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 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 “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C.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 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 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5. 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 )A. 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 偏远的江州。B. 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

3、个能欣赏,有 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C. 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 出类拔萃的才能。D. 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 变迁,“幽愁暗恨”。三、拓展延伸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 ,有什么表达效果?(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 作具体分析。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山路见梅感而有作钱起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4、。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 ,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 一作“峰”,请结合自己对诗作主旨的把握,说说你的理解。清代纪昀对此诗曾有评价说 “特有情韵”,请从创作手法运用角 度,谈谈你对他的评价的理解。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一首思乡之作。有人认为该诗表现乡思的怅惘无奈、沉痛悲 伤;也有人认为这乡思非但不悲,而且是一种心灵的慰藉,甚至还流 露出欣喜愉悦。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呢?为什么这样认为?1.乐天 香山居士 白香山 白太傅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长恨歌 琵琶行2. C 3 . B 4 . B (

5、提示:比喻)5. B 6. (1)这是因为太阳已 经接近地平线, 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 的确像“铺”在江面上, 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 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2)因为在诗人的眼 前所呈现的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 一弯初升的新月, 如同在深蓝天幕上悬挂着的一张精巧的银弓。 所以 诗人才会脱口而出,赞美这夜的可爱。 (分析合理、意思符合即可)7. (1)选择“蜂”或者“峰”都可以,关键是要考查学生是否把握 全诗主旨,并进行合理阐发。答案供参考:选“蜂”,落脚于梅花的馥郁的香; 梅花尽管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

6、, 但花香仍然有蜂来光顾, 梅花之魅力可见一斑, 实际是以拟人手法来 烘托花香之盛,借以抒人之怀。 (意思对即可)选“峰”,落脚于梅花的峭拔高洁的品性;梅花生长于山中偏僻之 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来辉映,自然超凡脱俗;实际是用拟人手法来 烘托其品性之高,借以抒人之怀。 (意思对即可)( 2)此诗刻画山梅,着力传其神,开于冷僻之处,但并非全然沉 寂;借山梅抒发自己的感慨,关照了人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兴” 的手法的运用;咏山梅,旨在写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 有情韵”。(意思对即可)8 A、我认为这首诗写得沉而不痛,伤而不悲。“阴阴”、“细雨”、 “残花”、“流莺”等景触动乡思,难免伤感惆

7、怅。但春风一“吹”一“逐”引动乡梦,吹送归梦,伤春中似渗透温馨明丽,而略带沉重悲 伤之感,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透出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快。B同意观点一。此诗前两句写景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 消逝的意象,易触动羁泊异地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思家而无法回家, 只能让思乡之梦随春风到故乡洛城,更见作者的怅惘无奈。C同意观点二。前二句的写景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 逝的意象,易触动羁泊异地的思乡之情;但后二句写梦随春风而生, 又逐春风而归,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透露出诗人对美好 梦境的欣喜愉悦。【此为开放性试题,以上 ABC三个角度皆可】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弓I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