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图书借阅管理系统_第1页
vb图书借阅管理系统_第2页
vb图书借阅管理系统_第3页
vb图书借阅管理系统_第4页
vb图书借阅管理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VB高级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课题组成员:班级学号姓名完成内容平时程序答辩总分08J-12辛园园管理员窗体设计和代码设计 08J-1 4张凤娟报表设计和管理员窗体设计 08J-18李姗借阅者窗体设计和代码设计 08J-1 2赵伟旭登录窗体设计和代码设计 08J-1 7崔红英数据库设计评阅人: 目录1 需求分析21.1 图书资料查询管理21.2 借阅图书资料管理21.3 归还图书资料管理21.4 图书资料管理32 概念结构设计42.1 E-R关系图设计42.2 实体属性定义62.3 E-R图调整的准则63 逻辑结构设计73.1 读者信息表73.2 图书借阅表73.3

2、 借阅信息表74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功能实现84.1 功能模块84.2 登录模块界面84.3 借阅者子系统94.4 管理员子系统13参考资料16图书借阅管理系统1 需求分析1.1 图书资料查询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主要是向读者提供图书借阅的服务,读者为了借阅读书资料,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借阅图书之前查询所要借阅的图书情况,所以该系统需要为读者提供图书查询功能。例如读者想知道借的图书的信息,但不知道是否有该图书、该图书是否被借出、是否可以借阅等信息等需要使用图书查询功能。读者在查询图书资料时,可能依据以下条件进行查询: (1)图书资料的名称; (2)图书资料的种类; (3)图书资料的作者; (4)图书

3、资料名中的关键字; 经过图书资料的查询,读者可以获得是否有自己想借阅的图书资料、该图书资料的简单信息以及该图书的借阅情况等。1.2 借阅图书资料的管理图书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读者通过借书这一过程,可以把图书借出,从而使读者能够更方便的借阅图书资料。借书过程中,图书管理员要对读者的借阅资格等进行审查,对符合借书条件的学生,允许其借书,对其借书记录进行登记;对没有进行借阅资格的读者,禁止其其借书。具体借书步骤如下:(1)读者想借阅图书,须向管理员提交书号和本人的借书卡,借阅管理员先检查该书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再检查是否在馆;当读者要借阅的书在书馆时,管理员检查学生借书卡,

4、看其卡号是否存在,是否在有效期内,并且还应检查借书卡是否被锁定,检查是否过期,检查学生借书量是否超过最大限额,有其中任何一样,均不能借阅;(2)如果上述的都满足条件,则可顺利借出;1.3 归还图书管理 读者在图书借阅期满之前应该将图书归还,一般步骤如下: (1)读者把所借的图书和自己的借书卡交给还书处的借阅管理员; (2)借阅管理员检查图书是否存在与系统中,如果存在,则系统继续; (3)借阅管理员对该书进行检查,看有无损坏,如有图书存在损坏的情况,读者应进行相应的赔偿; (4)借阅管理员在查看该书是否超过规定的借阅期限,如有超过,则读者要按照规定交纳罚金; (5)借阅管理员进行登记,同时改变书

5、的状态;1.4 图书资料管理 图书资料管理是实现图书管理员对图书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等变化进行登记的功能。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修改维护。例如:可以对图书的类别、出版社等信息进行添加;还可以对图书的名称、作者等进行修改,但其在具体的应用中主要是对图书状态进行修改。1.5 读者信息管理 读者信息管理是管理员对于读者的各种信息进行修改维护的功能。管理员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修改,例如对读者的编号、姓名、性别等信息进行修改,为读者设置密码等功能;还可以添加或者删除读者信息,即添加或删除读者。 2 概念结构设计2.1 E-R图关系设计 本小组成员经过调查、信息流程分析、数据收集、并结合需求分析,明确了

6、该系统的功能: (1) 实现新进图书的数据录入; (2) 实现对所有购进图书的分类查询和分类统计; (3)能够按照书名、作者名等分类查询图书的数量; (4)记录借阅者的个人资料和所借图书的书名、书号数据等; (5)借书时如果每次超过限量或者累计超过限量,表示相应信息,并拒绝借阅; 根据要求分析给出的数据流图,给出了以下的E-R图: 编著作者 n m 维护图书 m 管理读者借还图书管理员 m n n n 读者管理员各实体及属性如下: 管理员 证件号姓名性别 管理员及属性编号姓名性别 学号班级 读者信息职业 读者及其属性 图书编号书名 作者 剩余数量出版社 图书信息借阅数量馆存数量价格 图书及其属

7、性是否过期归还日期借出日期 图书借阅信息 学号图书编号借阅者书名 借阅信息及其属性 2.2 实体属性及其定义 Admin(uid,pwd,adminName) Reader(uid,mum,pwd,sex,rname,class,rwork,bookMax,bookSum,qfDate, yxDate) Book(bookid,bname,author,press,price,typeid,content,bcount,brw) Bowlnf(uid,bookid,borrowdate,returndate)2.3 对E-R图调整的准则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能作为属性对待的尽量作为属性对待;属性和

8、实体的划分:属性中不具有需要描述的信息,即属性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再包含其他信息。具体调整如下:不同的book属于不同的类型,所以给图书添加一个typeid属性,因此将它bookType单独作为一个实体。 3 逻辑结构设计 将以上的概念结构模型转化为数据库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该图书管理系统包括三个表:读者信息表,图书信息表和借阅情况表组成: 3.1 读者信息表 Reader(uid Vachar(8) unique, Mum Vachar(8) not null unique, Pwd Vachar(20) not null, Sex Vachar(20) not nu

9、ll, Rwork Vachar() , bookMax tinyint default 8, bookSum tinyint default 0, , qfDate Vachar(10) not null, yxDate Vachar(10) not null ) 3.2 图书信息表: Book(bookid int unique, Bname Vachar(50) not null, Author Vachar(50) not null , press Vachar(50) not null , Price numeric(5,2) not null, Typeid int unique,

10、 content Vachar(1000) not null , bcount tinyint not null, Brw tinyint default 0 ) 3.3 借阅情况表: Bowlnf(uid Vachar(8) unique, Bookid int unique, Borrowdate datetime not null, Returndate datetime not null ) 4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4.1 功能模块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借阅者子系统 管理员子系统 登录模块图书借阅读者信息图书查询用户名密码归还图书添加图书图书信息图书查询图书信息读者信息模块功能说明

11、:4.2 登录模块界面登录模块说明: 在该模块中,用户可以以两种身份登录:借阅者和管理员,若以借阅者登录,便跳到借阅者页面,若以管理员身份登录,那么边跳转到管理员页面;新用户也可以在此页面注册。4.3 借阅者子系统(1)用登录号登录,进入借阅者页面,点击读者信息,查看读者信息:(2)点击图书信息,浏览图书; (3)点击菜单中的图书查询按扭,即可进行图书查询;(4) 点击图书借阅,借阅图书:(5) 点击图书归还,归还图书4.4 管理员子系统管理员子系统实现的操作:(1) 用登录号登录,进入管理员页面,点击读者信息,查看读者信息: (2)点击归还图书,即可查看借阅信息;同时也可以使用关键字或者证件号,查看某一个读者的信息; (3)点击添加图书,添加新的图书;录入图书信息,添加成功,则弹出添加成功提示窗口,可以点击图书信息,查看添加的图书情况;在此页可以看到图书的具体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分类,价格,馆存储量,借出数量,剩余数量级内容简介。 (4)点击图书查询,进入查询页面,可以根据书名,作者及其分类进行查询,默认查询方式为按书名查询;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