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北物(下)第六章练习题_第1页
八北物(下)第六章练习题_第2页
八北物(下)第六章练习题_第3页
八北物(下)第六章练习题_第4页
八北物(下)第六章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填空题11 .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 的是 .要使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 体到透镜 的距离应 焦距.12 .小华让一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透镜 的,此透镜是 透镜,若测得该点到透镜中心的 距离为15cm,则该透镜焦距为cm.13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 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一个镜,对太阳光有 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4 .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

2、一个一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光斑到 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 .15 .往试管里注入清水,用橡皮塞堵住管口,留一稍大的空气泡.让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发现阳光透过空气泡在白纸上形成一橄榄状的暗影,如图所示,原因是 i,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分析,阳光透过试管的其它部分,呈现在白纸上的是 太ni光16 .小明拿着姥姥的老花镜,正对着阳光,可以在地上找到一个很小很亮的点,小明拿着自己的近视眼镜,正对着太阳,他(填“能”或“不能”)找到这样一个点,因为近视镜对光线有 作用.三.作图题17 .如图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 的折射光线.18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

3、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 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四.简答题19 .雪后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同学听妈妈说,蔬菜棚内的菜苗在无任何病症的情况下枯死了一小片,于是小明来到菜棚,站在枯死的菜苗前,他只是发现这里比其它地方要亮很多,却没发现异常,就在他准备离去时,他感到脸上一阵灼热,他抬头望去,发现了蔬菜的塑料顶棚上有一大块雪水结成了冰,于是他恍然大悟.你能对此作出解释并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吗?五.实验探究题20 .实验一: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 14,用直尺测 量出

4、光斑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10cm,换用另一个较凸的凸透镜重复 上面的实验,得亮点到镜之间的距离是5cm。实验二:拿一个凹透镜重复实验一的过程,发现:不能再纸上形成光斑。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以下题目:(1)实验一中最小最亮的光斑物理名称是。用直尺量得的距离叫;这个实验说明了一(2)实验二中纸上l填“能”或“不能”)出现得到最小、a、亮的光斑,这个现象说明了 一21.小组,选择如图 13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b和c 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班瑞 av u v bcd(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

5、个凸透镜做实验?答: | (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 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2)如果选择 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 2)实验二中纸上 (填“能”或“不能” )出现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现象说明了 。21.小组,选择如图 13 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 a、b 和 c、 d 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 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 ,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

6、透镜做实验?答: (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 2)实验二中纸上 (填“能”或“不能” )出现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现象说明了 。21.小组,选择如图 13 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 a、b 和 c、 d 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 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 ,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 (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

7、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2 )如果选择a、 b 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a.像距为36cm,且成缩小的实像b.像距为36cm,且成放大的实像 c.像距为18cm,且成缩小的实像d.像距为18cm,且成放大的虚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8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

8、.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9 .小明用若干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r”的发光物体,与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图甲),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发光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a.像距为36cm,且成缩小的实像b.像距为36cm,且成放大的实像c.像距为18cm,且成缩小的实像d.像距为18cm,且成放大的虚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

9、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8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9 .小明用若干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r”的发光物体,与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图甲)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发光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 )14 .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 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15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

10、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 ;检修时还用到 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 (填“透镜”或“电路板” ).16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0cm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 ,并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作图题17 .如图所示,画出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h a -f szto) 7 18. 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源 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s.s ( f1+0

11、四.实验探究题19 .小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焦距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 1所示.(1)若把烛焰移至 20cm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光屏应该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小鹭把该凸透镜放在邮票正上方8cm、10cm、12cm处,均可观察到与图2所示性质相同的像,由此可得:当物距 时,正立 的虚像.图1图z20 .小强用一个焦距为 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首先,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50cm的位置,再将蜡烛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地像.(1)此时的像是 的实

12、像(填“放大”或“缩小”).向左移动蜡烛,像变 (填“大”或“小”).(2)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 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3)小强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地像,应向移动光屏(填“左”或“右”).(4)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上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 t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参考答案八北物(下)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一节透镜1. d 2.b3. d 4. d 5.a 6.c 7.c 8. c 9. d 10.b二.11.甲丙乙小于12.焦点15 13.凸透会聚14 .会聚焦距15 .空气泡下的水相当于一凹透镜对

13、光线起发散作用 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16 .不能发散17 .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4 .19.答:水结冰后如果成了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那么冰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致使菜的温度升高,导致菜枯死.5 .20. (1)焦点 焦距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焦距的大小与凸透镜凸的程度有关(2)没有较亮的光斑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a和c,21. (1) a、c (2)小(3)材料 解析:(1)由图可知,根据实验要求,同样材质的只有且它们的厚度不同,便于实验的探究.(2)由图可知,乙图的焦距小,而乙凸透镜的厚度比较厚,会聚作用强,且凸面比较 凸(3) a、b两种材料的透镜厚度相同,

14、但材质不同,所以得 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可以通过此作实验“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材料的关系”.第二节探究一凸透镜成像一 .1.d 2.a 3.a 4.a 5.d 6.c 7.b 8.a 9.a 10.b二.11.凸 缩小12.镜花水月,海市蜃楼小于焦距13.放大镜 虚14.凸透镜 虚像15.凸 虚像 电路板16.高度靠近透镜三.17.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四.19. (1)右 (2)小于1倍焦距 放大解析:(1)把烛焰移至20cm刻度处,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成的像也增大;(2) 8cm、10cm、12cm都小于凸透镜的焦距,1倍焦距由图知,成的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当物距小于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0. (1)放大 小(2)能(3)右(4)光解析:(1)点燃的蜡烛在 38cm处,凸透镜在 50c处,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0cm-38cm=12cm,凸透镜的焦距为 8cm, 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所以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增大,像变小.(2)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