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
2、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
3、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
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
5、.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附 表:附表1 项目投资估算表附表2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 图:附图1 项目区域位置图附图2 项目选址意见图附图3 地质灾
6、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图附件:附件1 象山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象山县第三中学迁建工程建设项目的用地预审意见(象土资预200747号)附件2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
7、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
8、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附件3 象山县环境保护局文件关于象山县第三中学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浙象环许2007110号)附件4 象山县第三中学迁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专家评审意见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浙江省象山县第
9、三中学迁建工程。1.1.2承办单位概况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
10、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
11、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8月,位于象山县丹城西街57号,总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象山中学搬迁前原址,原为县属完全中学。根据县教育布局的要求,1998年秋季起停收初中学生。2001年学校改为高级中学。现有编制班34班,在校学生1811人,平均班额53.3人。
12、十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班99班,毕业学生5200余人,为高校输送应届合格新生4700余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0人,退休教职工15人。131名专任教师全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课程研修结业20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人;中级以上职称104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31.3;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3人。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8月,位于象山县丹城西街57号,总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象山中学搬迁前原址,原为县属完全中学。根据县教育布局的要求,1998年秋季起停收初中学生。2001年学校改为高级中学。现有编制
13、班34班,在校学生1811人,平均班额53.3人。十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班99班,毕业学生5200余人,为高校输送应届合格新生4700余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0人,退休教职工15人。131名专任教师全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课程研修结业20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人;中级以上职称104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31.3;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3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党总支、工会、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有校级党政工领导6人,中层干部11人,全部大学本科毕业,13人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共有正式党员45人,预备党员1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党总支、工会、办公室、教
14、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有校级党政工领导6人,中层干部11人,全部大学本科毕业,13人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共有正式党员45人,预备党员1人。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
1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
16、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坚持开拓进取,全面发展的八字校训,建设好学俭朴,守纪开拓,严谨奋进,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毕业会考和高考成绩逐年提升。近几年,会考合格率达99%,优良率
17、75%以上,高考上线率98%以上,本科率68%以上,社会影响日趋扩大,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十年来,学校荣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体育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等近百项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县文明单位、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市文明单位,2006年,被认定为省二级重点中学。1.1. 3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3、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4、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5、宁波市“十一五”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6、浙江省象山县域总体规划;7、象山县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8
18、、象山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9、浙江省等级重点普通中学评估操作标准;10、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评估标准;11、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8月,位于象山县丹城西街57号,总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象山中学搬迁前原址,原为县属完全中学。根据县教育布局的要求,1998年秋季起停收初中学生。2001年学校改为高级中学。现有编制班34班,在校学生1811人,平均班额53.3人。十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班99班,毕业学生5200余人,为高校输送应届合格新生4700余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0人,
19、退休教职工15人。131名专任教师全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课程研修结业20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人;中级以上职称104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31.3;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3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党总支、工会、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有校级党政工领导6人,中层干部11人,全部大学本科毕业,13人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共有正式党员45人,预备党员1人。1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3、其他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14、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
20、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
21、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
22、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兴衰,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全市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
23、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差距。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
24、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
2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8月,位于象山县丹城西街57号,总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象山中学搬迁前原址,原为县属完全中学。根据县教育布局的要求,1
26、998年秋季起停收初中学生。2001年学校改为高级中学。现有编制班34班,在校学生1811人,平均班额53.3人。十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班99班,毕业学生5200余人,为高校输送应届合格新生4700余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0人,退休教职工15人。131名专任教师全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课程研修结业20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人;中级以上职称104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31.3;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3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党总支、工会、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有校级党政工领导6人,中层干部11人,全部大学本科毕业,13人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共有正式党
27、员45人,预备党员1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这一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象山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差距。普通高中的招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普通教育办学的逐步完善和规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全面提高教育环境质量和教育管理质量。为进一步加快象山普高教育的发展,优化学校布局,扩大办学规
28、模,解决普高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扩大象山县普高优质资源,促进象山标准化办学的发展,象山县第三中学迁建显得尤为必要。 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象山丹西街道六升村,场地东临西大河及莱薰路,西侧靠近欧家河,南临中央河路,北为规划生态大道。1.2.2建设规模及内容办学规模:象山县第三中学迁建后规划办学规模为普通高中48班,学生2400人。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104303,建设用地面积84689,总建筑面积59203。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29、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
30、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
31、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建设内容:迁建象山县第三中学,在此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优化教学条件。主要建筑包括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图书馆、师生食堂、宿舍、体艺馆、游泳馆、行政楼、综合楼、同时建设运动场、篮排球场等运动设施。1.2.3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8月,位于象山县丹城西街57号,总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象山中学搬迁前原址,原为县属完全中学。根据县教育布局的要求,1998年秋季起停收初中学生。2001年学校改为高级中学。现有编制班34班,在校学生1811人,
32、平均班额53.3人。十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班99班,毕业学生5200余人,为高校输送应届合格新生4700余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0人,退休教职工15人。131名专任教师全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课程研修结业20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人;中级以上职称104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31.3;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3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党总支、工会、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有校级党政工领导6人,中层干部11人,全部大学本科毕业,13人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共有正式党员45人,预备党员1人。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象山县丹西街道,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城市基础
33、设施配套条件较好。社会条件及技术条件均能满足建设要求。1.2.4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工程前期为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工期为9个月;工程建设期为2009年4月至2010年8月,工期17个月。1.2.5项目建设投资和筹资方案该项目总投资为17807万元,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10000万元,学校自筹600万元,财政拨款7207万元。1.2.6主要经济指标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规模备注1总征地面积1043032净用地面积84689生均占地面积35.293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34、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
35、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
36、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建筑占地面积165724总建筑面积59203生均建筑面积24.675田径场18000400米塑胶跑道6篮球场个83520规格7排球场个42215规格8道路、广场111779绿化29700生均绿地面积12.410建筑密度%19.5711绿地率%35.0712容积率0.6613项目总投资万元1780714建设工期月17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
37、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
38、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
39、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8月,位于象山县丹城西街57号,总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象山中学搬迁前原址,原为县属完全中学。根据县教育布局的要求,1998年秋季起停收初中学生。2001年学校改为高级中学。现有编制班34班,在校学生1811人,平均班额53.3人。十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班99班,毕业学生5200余人,为高校输送应届合格新生4700余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0人,退休教职工15人。131名专任教师全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课程研修结业20人,硕士研究生毕业
40、2人;中级以上职称104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31.3;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3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党总支、工会、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有校级党政工领导6人,中层干部11人,全部大学本科毕业,13人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共有正式党员45人,预备党员1人。2项目实施环境2.1象山县教育情况2.1.1象山县教育发展现状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
41、.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
42、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象山县教育在
43、“十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功实现“创建省教育强县”这一目标。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005学年,全县幼儿入园率达到94.35%,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和99.92%,高中段教育克服了升学高峰期的困难,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从2000年的72.1%提高到91.2%,基本普及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段15年教育。 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和教育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事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到2005年秋全县共有幼儿园155所,在园幼儿15179人;小学完小以上44所,在校生34879人;初中26所,在校生16172人;
44、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7815人;独立设置职业高中、中专和成人学校3所,附设职高和技校等5所,在校生5854人。2.1.2象山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8月,位于象山县丹城西街57号,总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象山中学搬迁前原址,原为县属完全中学。根据县教育布局的要求,1998年秋季起停收初中学生。2001年学校改为高级中学。现有编制班34班,在校学生1811人,平均班额53.3人。十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班99班,毕业学生5200余人,为高校输送应届合格新生4700余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0人,退休教
45、职工15人。131名专任教师全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课程研修结业20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人;中级以上职称104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31.3;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级名教师3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党总支、工会、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有校级党政工领导6人,中层干部11人,全部大学本科毕业,13人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共有正式党员45人,预备党员1人。“十五”期间,象山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进步较大,但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要求、相对于教育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来说,象山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问题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还不够充裕;教育发展不均衡
46、的问题尚未充分解决;教育软环境建设尚需加强,骨干教师数量偏少,教师的学历和业务能力亟待提高。2.1.2象山县普通高中教育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1改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教学环境103.2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求113.3增加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123.4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普高资源集聚134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44.1招生对象144.2生源分析144.3普高资源分析164.4学校师资配备184.5建设规模185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05.1场址选择205.2场址现状215.3建设条件22
47、6建设规划方案296.1建筑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96.2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306.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16.4工程建设内容356.5工程方案386.6主要设备方案416.7配套设施417环境影响评价457.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457.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67.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67.4环境保护措施488节能518.1节能原则518.2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518.3节能措施52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49.1执行标准549.2劳动安全危害因素549.3安全措施559.4消防措施5710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5910.1组织机构5910.2建设管理5910.3人力资源配备6111项
48、目实施进度6211.1实施工期6211.2实施进度安排6212工程招投标6412.1概述6412.2招标组织形式6412.3招标方式6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13.1投资估算6613.2资金来源与筹措6913.3投资计划6914社会评价7014.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7014.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7114.3社会风险分析7215研究结论73象山县目前有公立高中5所,民办高中1所。象山中学、象山二中、象山三中为公立高级中学,石浦中学为普职并存的公立高级中学,西周中学为公立完全中学,宁波滨海学校系公民个人投资兴办的民办完全中学。 象山中学系首批省一级重点中学、象山二中、象山三中为省二级重点
49、中学、宁波滨海学校为省一级民办及省二级重点中学。 象山县普通高中学校分布情况如下:丹城城区有象山中学、象山三中、宁波滨海学校3所;石浦城区有象山二中、石浦中学2所;西周镇有西周中学。 近两年初中毕业升高中率为91.17%,普职比基本保持在1:1左右。近三年高中教学质量稳中有升,高考平均上线率为91.7%,重点率为13.5%,高考录取率高于省平均录取率1-2个百分点。2002年象山中学考生以高出第2名20分的优势获省高考文科状元。2004年象山中学考生以665分的高分夺得全市文科第一名。2.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2.2.1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本项目的承办单位为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
50、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8月,位于象山县丹城西街57号,总占地面积297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象山中学搬迁前原址,原为县属完全中学。根据县教育布局的要求,1998年秋季起停收初中学生。2001年学校改为高级中学。现有编制班34班,在校学生1811人,平均班额53.3人。十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班99班,毕业学生5200余人,为高校输送应届合格新生4700余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60人,退休教职工15人。131名专任教师全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课程研修结业20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人;中级以上职称104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占31.3;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人,市级名
51、教师3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党总支、工会、办公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有校级党政工领导6人,中层干部11人,全部大学本科毕业,13人为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共有正式党员45人,预备党员1人。在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健全现代教育体系,高标准普及基础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标准、高品质普及15年教育,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优化校园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用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建设等项目。加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互动发展的格局。2.2.2宁波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42项目实施环境62.1象山县教育情况62.2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仓储流程优化及管理方案
- 港口装备建设项目商业计划撰写
- 小学低段“争当小小实验家”化学竞赛试题
-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与素材积累大全
- 小学语文课文创新教案设计
- 社会组织制度建设与执行管理手册
- 外贸企业合同谈判技巧与范例
- 医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验收标准
- 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协调与服务模板
-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及应用考核资料
- 2025年西藏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A类)
- 急性重症胰腺炎个案护理
- GB/T 23985-2009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差值法
- 卓乐对刀仪说明书
- 拆房协议书模板
- 《斐波那契数列》课件
- 带式电磁除铁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美术学院 本科培养方案 - 清华大学 - Tsinghua University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 突发环境事件危险废物专项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