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合理性分析_第1页
项目合理性分析_第2页
项目合理性分析_第3页
项目合理性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 章 项目合理 性分析4.1 项目选址分析拟建项目跨越205国道处位于淮安市洪泽县境内,在 1#2#档跨越205国道。拟 建项目选址时不仅要遵照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减少拆迁 ”的原则,还 应当考虑到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等要求。本次项目建设工程 1#钢管杆、 2#铁塔均位于农田中,占用了少部分农田,对农田影 响不大,但因此需做好对占用农田的补偿措施。通过在第二章中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水文及地质的分析可知,拟建项目所 在区域气候、水文及地质变化较小,故气候、水文及地质对拟建项目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次项目的选址是比较合理的。4.2 自然条件对本项目工程影响评估 影响本项

2、目的主要自然条件主要为风、雨、雾、雷电等。 考虑到拟建项目为电力作业,在遇到降雨天气时应停止施工,防止漏电造成的安全隐患;施工时如遇到 6级以上大风、浓雾天气,需停止施工;考虑到拟建项目 为露天电力作业,在施工期间一旦遇到雷电天气应立即停止施工,在项目建成期间 也需加强防雷措施。4.3 技术标准评估淮安洪泽白马湖地面光伏电站项目110KV送出配线路跨越205国道安全评估主要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 和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GB 50545-2010)来进行分析。4.3.1 沿线构造物根据现场实

3、地调查,拟建项目1#钢管杆和 2#铁塔之间均为农田,无广告牌、房屋等构造物的存在,不存在着相关的安全隐患。4.3.2 铁塔距 205 国道最小安全距离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第8章第六节第一条中规定:电讯线、电力线、电缆、管道等均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不得妨害公路交通安全,并 不得损害公路的构造和设施 ”。拟建项目1#塔位中心距205国道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为 108.97m; 2#塔位中心距205国道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为43.79m;沿电力线路方向上,1# 塔位中心距205国道道路边缘110.65m, 2#塔位中心距205国道道路边缘44.47m,均未 侵入公路建筑限界

4、,满足规定要求。而且这对远期道路路面拓宽也不会造成影响。4.3.3跨越架安全评估4.3.3.1跨越架高度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第12章第5节中规定:架空送电线路导线距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表4-1架空送电线路标称电压(kV)35 110154 220330500750距路面最小垂直距离(m)7.08.09.014.019.5:本次穿越过程中,导引绳、牵引绳全部一次通过205国道,导地线过越线架时采用一牵一的牵引方式,即一根钢丝绳牵引一根导线,导线、地线及光缆分别通过越线架。 当导地线通过205国道前,钢丝绳已升空,因此钢丝绳及导地线过跨越架时始终保持有 一定的张力,确保

5、导地线最低点对路面距离大于8米。因光缆为张力机展放,始终能保持光缆过越线架时有一定的张力,因此就能保证光缆最低点对路面距离大于 8米,故拟 建工程跨越架的高度满足要求。4.3.3.2跨越架距205国道的距离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中规定: 跨越架架面距公路路边最小安全距离为 0.6m”。拟建工程跨越架沿 205国道两侧搭 设,跨越架架面距 205国道道路边缘的距离为 1.5m,大于0.6m,故拟建工程跨越架 与205国道道路边缘的距离满足最小安全距离的要求。4.3.3.3跨越架长度跨越架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D+2E)/sinA式中,L 跨

6、越架长度(m);D施工线路中两边导线之间的距离(m);E跨越架两端伸出外边线的距离(m),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中规定:跨越架的中心应在线路中心线上, 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1.5m”。故E为1.5m; A施工线路与被跨越物的交角。拟建项目1#2#档跨越205国道处线路两边导线之间的距离D为7.2m,施工线路与205国道的交角 A为80 跨越架长度 L= ( 7.2+2 X.5) /sin80 =10.36mv 15m (1# 2#档处跨越架搭设长度)。因此,拟建项目1#2#档跨越205国道处跨越架长度满足 要求。综上所述,拟建项目跨越架

7、的高度、长度及距205国道的最小安全距离均满足相关要求。4.3.4架空送电线路与公路交叉基本要求4.3.4.1导线间水平距离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中附录D: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关系表4-2水平线间距离(m)3.544.555.566.577.588.51011标称电压(kV)110300375450220一一一一440525615700330525600700500525650拟建项目跨越205国道处两侧导线最小间距为5.6m,档距为180m,满足上表中110kV送电线路档距小于300m的水平线间距离大于 3.5m的要求

8、。4.3.4.2交叉角度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第8章第6节中规定:架空送电线路与公路相交叉时,宜为正交,必须斜交时,应大于45。拟建项目送电线路与205国道交角为80满足 必须斜交时,应大于45的要求。4.3.4.3导线距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第12章第5节中规定: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或覆冰无风的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根据最大风速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确定”、公路从架空送电线路下穿过时,应从导线最大弧垂与杆塔间通过,并使送电线路导线与公路交叉处的距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表中规定值”。

9、具体的规定值见表4-3。架空送电线路导线距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表4-3架空送电线路标称电压(kV )35 110154 220330500750距路面最小垂直距离(m)7.08.09.014.019.5拟建项目1#2#档跨越205国道处导线弧垂 最低点与路面净 空距离为17.6m (40 C验算条件下),满足表中110kV架空送电线路距路面最小垂直距离大于7m的要求。4.3.4.4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中规定: 送电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林区主要树种高度的2倍。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高度的个别树木

10、应砍伐。在下列情况下,如不妨碍架线 施工和运行检修,可不砍伐出通道。1、 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2、 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表中所列数值。” 具体数值详见表4-4。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表4-4标称电压(kV )110220330500750垂直距离(m)44.55.578.5拟建项目1#2#档跨205国道之间有少量树木存在,但树木由于1#2#档处导线弧垂最低点与205国道路面净空距离为17.6m,导线与大部分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大 于表中110kV架空线路导线距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4m,所以只需对拟建项目区域附近高度较高的个别树木进行砍伐或移植。4.3.

11、4.5防雷方式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中规定:“ 110kV送电线路宜沿全线架设地线,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架设地线。无地线的送电线路,宜在变电所或发电厂的进线段架 设12km地线。”本项目根据系统通信和保护的光纤通道要求,避雷线采用一根24芯OPGW-120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另一根采用JLB40-120地线,满足规范中的相关要求。4.4 拟建项目总体分析(1 )项目所在区域内的气候、水文及地质环境变化不大,对拟建项目的影响 较小。(2)风、雨、雾、雷电等自然气候现象对拟建项目的施工及建成后运营均会 产生

12、影响。施工期间遇到大风、下雨、浓雾、雷电等天气时应及时停止施工,运营 期间应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3) 拟建项目1#塔位中心距205国道道路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为108.97m; 2#塔位 中心距205国道道路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为43.79m;沿电力线路方向上,1#塔位中心距205 国道道路边缘110.65m, 2#塔位中心距205国道道路边缘44.47m,均未侵入公路建筑 界限,同时满足铁塔距 205国道道路边缘的最小安全距离。(4) 拟建项目跨205国道两侧跨越架的高度为 20m (从205国道道路边缘外自然 地面算起),长度为15m,均满足相关规定要求,跨越架距 205国道道路边缘的距离 为1.5m,满足了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