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改前后两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 新课改前后两套小学教科书中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 【作 者】鲍艳丽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学院 【摘 要 题】课程教材 一、比较的原因和内容 语文课本是社会对学生进行祖国训练遗产。但是,语文课本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包容所有的文学遗产,一般而言,筛选入语文课本的都是优秀。因此,判断为优秀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也即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进入教材,这就涉及价值取向的问题。 全国第八次在今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无论是,所有的初中以及小学的学生都将起用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材。那么,课改前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基本篇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背后又隐含着怎
2、样的价值取向呢?这就是本文对课改前后两套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的原因。 本文选作比较的课改前的小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之用。这套教材使用时间长,范围广,影响比较大,因此,选用它作为新课改前的小学教材参与比较。本套教材第一至四册由陈国雄、崔峦担任主编,由人民教育分别于1995年10月、1995年4月、1995年10月、1995年10月出版,第五至十二册由崔峦、蒯福棣担任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于1994年10月、1995年4月、1995年10月、1996年4月、1996年10月、1997年4月、1997年10月、2001年4月出版。 选作参与比较的新课改后的小学教材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
3、套教材共12册,适合小学一至六年级教学之用。本套教材由张庆、朱家珑主编,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别于2000年6月、2000年11月、2000年6月、2001年12月、2000年6月、2001年12月、2001年6月、2001年12月、2001年6月、2001年11月、2001年6月、2001年11月出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共有三套教材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之所以选择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教材,一方面是因为这套教材编排比较有特色,质量比较高,全国范围内选择使用的比较多;另一方面,笔者对这套教材比较熟悉,更方便进行比较。 本文的比较内容是这两套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范围是指2
4、4册书中以写人为主的课文中所塑造、呈现的人物形象,不包括写事、寓言、童话故事等课文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物形象的性别、年龄层次、所属年代以及国籍、职业、是否具有知名度等自然属性进行比较;第二部分是对人物形象所反映出的品质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不采用预设的类目进行统计,而是客观地对人物反映出的道德品质加以分类统计。 本文分析秉承事实分析的原则,描述和呈现事实,不作主观推测和评价。分析的单位是24册课本中写人的课文的主题,只从这些课文全文入手把握人物的主要品质,且一个人物只统计一个最主要的品质。 二、人物形象自然属性的比较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
5、文教材中,写人的课文共77篇,塑造了78个人物形象,有一篇课文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的课文共85篇,塑造了89个人物形象,其中有四篇课文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 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中78个人物形象以及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中89个人物形象的性别、年龄、所属年代以及国籍、职业、是否具有知名度的自然属性比较结果如下表。 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人物形象的比较内容 出版的语文教材 出版的语文教材 合计 百分比 合计 百分比 () () 性别 男 73 93.6 82 92.1 女 5 6.4 7 7.9 少年儿童 26 33.3 25 28
6、.1 所属年 青年 14 17.9 24 27.0 龄层次 中年 16 20.5 21 23.6 老年 22 28.2 19 21.3 8 10.3 27 30.3 所属 现代 50 64.1 35 39.3 当代 20 25.6 27 3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人物形象的比较内容 出版的语文教材 出版的语文教材 合计 百分比 合计 百分比 国籍 外国 19 24.3 21 23.6 中国 59 75.6 68 76.4 革命战士 36 46.2 17 19.1 干部 0 0 7 7.9 科学家 8 10.3 14 15.7 文学家 7 8.9 10 11.2 人物的 书法家
7、0 0 2 2.2 职业 员 0 0 3 3.4 身份 家 2 2.6 3 3.4 其它 25 32.1 31 34.8 名人 49 62.8 56 62.9 非名人 29 37.2 33 37.1 备注:(1)年龄层次指课文中介绍的人物形象在课文中所处的年龄层次。 (2)所属时代比较内容中,当代人物指那些仍健在的人物形象。 (3)人物的职业身份比较内容中,老一辈革命家归为革命战士,解放后的国家领导人归为国家干部,艺术家包括了表演艺术家以及画家,没有介绍职业以及不属于上述几类的人物归为其它类。 第一,从统计结果看,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的人物形象
8、存在着差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构成较为单一;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构成较为多元。人教社语文课本中的人物,以现代的革命战士居多,如黄继光、邱少云、为保护教科书而牺牲自己的指导员、老班长、军需处长等一系列的革命者形象,为很多以这套课本为教材的小学生所熟知;而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无论是其所处的年代、还是其年龄层次,亦或是其职业身份都比较均衡,不倾向于一个时代或一个阶层。因此,相对于人教社的语文课本而言,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更为丰富,邓亚萍、桑兰等运动员进入教材,教材中也出现了孔繁森、徐虎等人民的公仆和劳动模范,梅兰芳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也首次
9、进入教材。而人教社的人物形象则集中在革命人士上,因此教材革命的意味也较强。 第二,从统计结果看,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的人物形象也存在着相似之处:人物形象的性别构成中,仍以男性为主。占的比重较小,在人教社的语文课本中,女性的形象一般为小女孩或者是教师;在苏教版的语文课本中,女性的形象也以小女孩、运动员和教师为主。而男性的职业身份则较为丰富,有革命战士、科学家、文学家、国家干部等。这与长期以来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密切相关,同时也表明尽管女性的地位在这个年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人们观念中女性仍处于弱势的位置。同时,进入两套教材的人物形象也以名人占绝大
10、多数,普通人较少进入课文,即使进入课文的也较少交代人物的职业身份;而名人则来自各个领域,如达尔文、高尔基、列宁、王二小、梅兰芳、邓亚萍等,教材反映出的精英取向较为明显。 三、人物形象所反映出的道德品质的比较分析 两套教材中的人物形象,都反映出一定的道德品质。选取这些人物进入教材,实际上也就是要将他们身上的品质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社会性地遗传下去,共建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通过对两套教科书中人物形象所传达、倡导的道德品质作一个比较,来考察两套教科书所暗含的道德价值取向。 通过对人教社语文课本中78个人物形象以及苏教版语文教材中89个人物形象的道德品质,进行全面、 人物所反映 出版的语文教材 出
11、版的语文教材 的道德品质 合计 百分比 排序 合计 百分比 排序 () () 爱国 19 24.4 1 4 4.5 7 仁爱 12 15.4 2 6 6.7 5 勤奋 9 11.5 3 20 22.5 1 科学 7 9.0 4 12 13.5 2 智能 6 7.7 5 8 9.0 4 助人 5 6.4 6 2 2.2 11 坚毅 4 5.1 7 10 11.2 3 节俭 4 5.1 7 1 1.1 13 奉献 4 5.1 7 5 5.6 6 友情 2 2.6 10 1 1.1 13 立志 2 2.6 10 4 4.5 7 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人物所反映 出版的语文教材 出版的语文教
12、材 的道德品质 合计 百分比 排序 合计 百分比 排序 () () 诚实 2 2.6 10 2 2.2 11 敬业 1 1.3 13 3 3.4 10 亲孝 1 1.3 14 4 4.5 7 备注:(1)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有89个人物形象,但可以参与统计的只有82个,另外7个人物是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没有反映出一定的道德品质。 从统计结果看: 第一,两套教科书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都涉及了上述14个道德品质。其中,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教材作为传递知识、陶冶情操的基本工具,呈现了许多具备爱国这一道德品质的人物形象,如:人教社语文课本中的黄继光、董存瑞、詹天佑等,苏教版语文课本中
13、的肖邦、钱学森等。在强调个人特质的勤奋、坚毅、科学、智能、立志等道德品质上,两套教科书也都呈现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如:人教社语文课本中的茅以升、童第周、达芬奇、牛顿等,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王羲之、梅兰芳、桑兰、居里夫人等。 第二,尽管两套教科书都呈现了相同的道德价值取向,但是,在14个类目取向的轻重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人教社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更多地显示出爱国、仁爱等崇高、伟大的道德品质,是属于形态领域的高层次的道德追求。而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更多地显示出作为个人修身养性以至安身立命的道德品质,与爱国、仁爱相比,更是一种让人成人而不是成神的道德品质。 第三,在统计过程中,我还发现,两套教
14、科书中反映同一种道德品质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变化,如在人教社语文课本中反映无私奉献道德品质的是雷锋、张思德这类形象,而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则是一个名叫保罗的小男孩,他知道了给予比拿更快乐,由精英的形象下移到普通人的形象,隐含着一种取向:无私奉献是每一个普通大众都应具备的品质,而不是典型人物、模范人物才应具备的。其中显然折射出塑造普通人完满道德的倾向,而不是把人任意提升拔高为神。 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套教材在人物形象的筛选上存在着一定的异同。这种比较一方面可以更为清楚透彻地把握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筛
15、选背后的价值取向,这两方面的把握都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新的实践和理论的理解。 分析发现,新课改前后的两套教科书存在着一定区别,透过区别实则反映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归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苏教版语文教材正体现了回归生活的理念,生活主题成为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同时也反映出要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学生长期生活在科学世界中而导致灵性的精神世界丧失的现状,促进学生主体精神世界的发展。 现行课程内容陈旧,大量充斥着学科经典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缺乏联系,枯燥乏味。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课程中弥漫着唯理性、唯科学的色彩,学生的生活世界被忘却。在高雅的学术殿堂前,作为理性知识的生活基础几乎不足道,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追求纯科学的倾向。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被所谓的现代文化所取代,人类文化中的精髓和富有灵性的部分难以在课程中得到充分反映。在这种课程内容下成长的学生,生活世界被严重剥离,科学世界成了惟一的生长家园。学生成为知识化、唯理性的个体,作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党建共建协议书
- 后备人才师徒协议书
- 深入学习财务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合作商标使用协议书
- 2025年全面预算管理试题及答案
- 合同解除补偿协议书
- 员工安全保护协议书
- 2025双方合作的合同范文
- 商圈合作合同协议书
- 品牌加盟经营协议书
- 2023年04月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开招聘教科室文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监事会成员任职决定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课件
- 桌面运维工程师能力试卷试卷题库面试版本
- 工业园区物业保洁工作作业指导手册
- 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制度
- GB/T 9634.4-2007铁氧体磁心表面缺陷极限导则第4部分:环形磁心
- 2022年阜宁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
- 95598工单大数据分析及压降策略
- 《游园不值》-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