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仪器分析一、选择题:1.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它们的大小顺序为 a.无线电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b.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x射线c.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d.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2.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中,定量测定时不能有效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是 a.采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b.采用双波长法c.采用三波长法 d.采用导数光谱法3.在光度分析中,参比溶液的选择原则是 a.通常选用蒸馏水 b.通常选用试剂溶液c.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d.通常选用褪色溶液4.吸光度读数在( )范围内,测量较准确。 a.01 b.0
2、.150.7 c.00.8 d.0.151.55.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所用的波长属于 a.紫外光 b.可见光 c.紫外可见光 d.红外光6.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从400nm600nm,每隔10nm进行连续测定,现已测完480nm处的吸光度,欲测定490nm处吸光度,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490nm,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a.反向调节波长至490nm处b.反向调节波长过490nm少许,再正向调至490nm处c.从400nm开始重新测定d.调过490nm处继续测定,最后在补测490nm处的吸光度值7.物质发射磷光对应的能级跃迁是 a.分子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b
3、.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c.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振动能级d.分子从三线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8.荧光波长固定后,荧光强度与激发光波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为 a.荧光光谱 b.激发光谱 c.发射光谱 d.吸收光谱9.原子吸收谱线的宽度主要决定于 a.自然变宽 b.多普勒变宽和自然变宽c.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 d.场致变宽10.原子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 a.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进样读数b.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c.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读数d.开机预热进样开
4、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读数11.储备液浓度为1mg/ml,配制浓度为100,200,300,400,500g/l的工作系列(100ml容量瓶),最适合的工作液浓度为 a.20g/ml b.200g/ml c.20mg/ml d.200mg/ml12.硫酸奎宁在0.05mol/l h2so4中,分别用320nm和350nm波长的光激发,所制荧光光度计中第一滤光片的作用是 a.消除杂志荧光 b.得到合适的单色激发光 c.消除激发光产生的反射光 d.消除瑞利散射、拉曼散射13.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足
5、够浓度的散射光1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 a.氢灯 b.氘灯 c.钨灯 d.空心阴极灯15.在火焰aas分析中,富燃火焰的性质是什么?它适用于何种元素的测定? a.还原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元素的测定b.还原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还原性物质的测定c.氧化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元素的测定d.氧化性火焰,适用于易形成难离解还原性物质的测定16.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a.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 b.一定需要锐线光源c.一定需要连续光源 d.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17.下列原子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a.铬原子吸收359.35nm,发射357.8
6、7nm b.铅原子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铟原子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 d.钠原子吸收330.30nm,发射589.00nm18.纸色谱中,若被分离各组分的极性强弱不同,当选用弱极性溶剂展开时,比移值rf最大的是 a.弱极性组分 b.中等极性组分 c.强极性组分 d.无法确定19.在气-液色谱分析中,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且峰很窄,但只能部分分离,其原因是 a.柱效能太低 b.容量因子太大 c.柱子太长 d.固定相选择性不好20.在液相色谱中,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固定相传质阻力项 d.流
7、动相中的传质阻力21.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具有 n*、*、* 跃迁的化合物为 a.一氯甲烷 b.丙酮 c.丁二烯 d.一氯代甲苯22.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a.a是b的1/3 b.a等于b c.b是a的3倍 d.b是a的1/32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光源的种类 b.检测器的个数 c.吸收池的个数 d.使用单色器的个数24.分光光度计产生单色光的元件是 a.光栅狭缝 b.光栅 c.狭缝 d.棱镜25.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a.200nm400
8、nm b.400nm800nm 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26.得的荧光光谱 a.形状和荧光强度都相同 b.形状和荧光强度都不同c.形状相同,荧光强度不同 d.荧光强度相同,形状不同27.根据iupac规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为 a.产生1%吸收所需被测元素的浓度b.产生1%吸收所需被测元素的质量c.一定条件下,被测物含量或浓度改变一个单位所引起测量信号的变化d.在给定置信水平内,可以从试样中定性检出被测物质的量小浓度或最小值28.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中微量k时,用纯kcl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分析结果偏高,原因是 a.电离干扰 b.物理干扰 c.化学
9、干扰 d.背景干扰2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哪种?其主要操作参数是什么? a.氙弧灯,内充气体的压力 b.氙弧灯,灯电流c.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的压力 d.空心阴极灯,灯电流 30.在原子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a.阶跃荧光 b.直跃荧光 c.敏化荧光 d.共振荧光31.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1mg/l,已有一条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g/l标准曲线,若选用10cm的比色皿,水样应该如何处理?(a190 l/gcm) a.取5ml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b.取10ml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c.取50ml蒸发浓缩到少于50m
10、l,转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d.取100ml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转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32.测铁工作曲线时,要使工作曲线通过原点,参比溶液应选 a.试剂空白 b.纯水 c.溶剂 d.水样33.可以提高荧光法测定灵敏度的新技术有 a.激发荧光法 b.荧光猝灭法c.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d.荧光寿命34.多普勒变宽产生的原因是 a.被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与基态原子相互碰撞b.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c被测元素的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d.外部电场的影响3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可消除 a.电离干扰 b.物理干扰 c.化学干扰 d.光谱干扰36.原子吸收
11、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a.空心阴极灯之后 b.原子化器之后 c.原子化器之前 d.空心阴极灯之前37.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理论中,以谱线峰值吸收测量替代积分吸收测量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a.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一样,而半峰宽要小得多b.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和半峰宽均为一样c.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一样,而半峰宽要较大d.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只要中心频率一样,半峰宽大小都没影响38.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a.氙灯 b.金属蒸气灯 c.空心阴极
12、灯 d.激光光源39.用于测量荧光辐射的检测器是 a.光电池 b.热导池 c.热电偶 d.光电倍增管40.某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a,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b,则此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k为 a. b. c. d.41.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c.光度计调零 d.将比色皿透光面置于光路中42.下列波长范围属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范围的是 a.0.76-1000m b.10-760nm c.10-3-10nm d.200-800nm43.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入射光的强度 b.透过溶液
13、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 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44.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显色过程中,按先后次序依次加入 a.邻二氮杂菲、naac、盐酸羟胺 b.盐酸羟胺、naac、邻二氮杂菲c.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naac d.naac、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45.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 a.棱镜 b.光电管 c.钨灯 d.比色皿46.已知邻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的吸光系数a190 lg1cm1 ,已有一组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ppb 工作溶液,测定吸光度时应选用( )比色皿。 a.0.5cm b.1cm c.3cm d.10cm47.荧光分析法比紫外-
14、可见分光光度法灵敏度更高的原因是 a.分子发射荧光的强度大于其吸收光的强度b.荧光的波长比吸收光的波长稍长c.提高检测器灵敏度可提高荧光法的灵敏度,而不能提高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d.荧光的单色性比吸收光好48.下列因素中会使荧光效率下降的因素是 a.激发光强度下降 b.溶剂极性变小 c.温度下降 d.溶剂中含有卤素离子4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时,po43-有干扰,消除的方法是加入 a.lacl3 b.nacl c.ch3coch3 d.chcl350.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方法 a.浓度直读 b.保留时间 c.工作曲线法 d.标准加入法5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在
15、被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移动方向不确定52.对吸收带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a.r 带 b.e 带 c.b 带 d.k 带53.下述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没有用参比液进行调零调满 b.比色皿外壁透光面上有指印c.缸差 d.比色皿中的溶液太少54.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 n*,*,*跃迁的化合物是 a.一氯甲烷 b.丙酮 c.1,3丁二醇 d.甲醇55.分光光度计控制波长纯度的元件是 a.棱镜狭缝 b.光栅 c.狭缝 d.棱镜56.用分光光度法测铁所用的比色皿的材料为 a.石英 b.塑料 c.硬质塑料 d.玻璃5
16、7.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拿比色皿时用手捏住比色皿的毛面,切勿触及透光面b.比色皿外壁的液体要用细而软的吸水纸吸干,不能用力擦拭,以保护透光面c.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按从稀到浓的顺序进行以减小误差d.被测液要倒满比色皿,以保证光路完全通过溶液58.下列因素,能使荧光强度变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形成氢键 c.共轭效应 d.重金属离子59.aas 测量的是 a.溶液中分子的吸收 b.蒸汽中分子的吸收 c.溶液中原子的吸收 d.蒸汽中原子的吸收6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 a.燃气助燃气 b.载气 c.燃气 d.助燃气二、判断题:1.不少显色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形成的
17、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在显色后一定时间内进行测定。 2.激发光的强度对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没有影响。 3.有机化合物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的波长不仅取决于其对应的能级跃迁类型,同时与溶剂的极性也有密切关系。 4.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原子化器的作用是把待测元素转变为气态激发态原子。 5.对于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的物质,可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6.内标物的结构、性能与待测物越接近,定量分析准确度越高。 7.使用选择性好的专用检测器不一定能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度。 8.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适用于作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物组分的定性鉴定、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测定未知组分的相对分子量。 9.对于高沸点
18、、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原则上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分析。 10.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强极性物质时,应选用活性低的吸附剂和极性强的展开剂。 1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物理干扰是非选择性的,对试样中各种元素的影响基本相同。 12.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纵向扩散对柱效能的影响较大。 13.分子能级跃迁的能力差愈大,其吸收光子的波长就愈长。 14.三线激发态的能量比单线激发态的能量稍高。 15.增强光源的发射强度可以提高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却不能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 1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都是利用物质对辐射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因此,两者的吸收机理
19、完全相同。 17.色谱柱操作温度一般尽可能采用低温,如此操作是为了有效防止固定液流失。 18.开口毛细管色谱柱柱内没有填料,因此不存在涡流扩散。 19.能够吸收紫外-可见光的物质,一定都能发射荧光。 20.有色溶液的液层厚度越宽,其透光率越小。 2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一定要选择共振线作分析线。 22.气相色谱仪色谱柱的作用是分离样品各组分,同时保证检测灵敏度。 23.色谱图上的一个色谱峰只能代表一种组分。 24.在分配色谱法中,固定液的极性应与被测物质的极性相似。 25.任意一根长度相同的色谱柱的死时间(tm )都是相同的。 26.色谱峰的定性分析依据都与操作条件有关。 27.若被分离
20、物质极性小,应选择含水量多、活性小的吸附剂,极性大的流动相。 28.在吸附色谱法中,流动相的极性应与被分离物质的极性相似。 29.荧光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物质的结构。 30.光度分析法中参比溶液的作用是用来消除溶液中的共存组分和溶剂对光吸收所引入的误差。 31.有紫外可见吸收的物质一定有荧光,有荧光的物质一定有紫外可见吸收。 32.激发光的波长对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没有影响。 33.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无关,而与入射波长、溶剂性质和温度有关。 34.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可以用连续光源校正背景吸收,因为被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对连续光源不产生吸收。 35.如果两组份的分配系数(k)或分配比(k
21、)不相等,则两组份一定能在色谱柱中分离。 36.气相色谱仪只适合于气体样品的分离、分析。 三、简答题:1.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2.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中影响光吸收定律的仪器因素和溶液因素有哪些?3.举例说明生色团和助色团,并解释红移和紫移。4.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5.异丙叉丙酮有两种异构体:ch3-c(ch3)=ch-co-ch3及ch2=c(ch3)-ch2-co-ch3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为: (a)最大吸收波长在235nm处,emax=12000l. mol-1. cm-1;(b)220nm以后没有强吸收如何根据这两个光谱来判断上述异构体?试说明
22、理由。6.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7.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8.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上对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作比较。9.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有那些定性方法?10.背景吸收和基体效应都与试样的基体有关,试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11.高效液相色谱进样技术与气相色谱进样技术有和不同之处?1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四、综合题:1.说明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产生背景吸收的原因及影响,如何避免这一类影响?2.用热导池为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分析仅含乙醇、庚烷、
23、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试样。测得它们的峰面积分别为:5.00 cm2、9.00 cm2、4.00 cm2和7.00cm2, 它们的重量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4、0.70、0.78和0.79。求它们各自质量分数。3.对担体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别是什么?4.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补偿范围?5.试以塔板高度h做指标,讨论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提示:主要从速率理论(van deemer equation)来解释,同时考虑流速的影响,选择最佳载气流速。6.用原子吸收法测锑,用铅作内标.取5.00ml未知锑溶液,加入2.00ml4.13mg.ml-1的铅溶液并稀释至10.0ml,测得
24、asb/apb= 0.808。另取相同浓度的锑和铅溶液,asb/apb= 1.31, 计算未知液中锑的质量浓度。第9页共9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c 4b 5b 6b 7d 8b 9c 10a 11a 12b 13c 14d 15a 16d 17a 18a 19d 20b 31d 32d 33d 34a 35b 36c 37c 38a 39d 40d41a 42a 43a 44b 45b 46b 47a 48d 49d 50a61a 62b 63d 64b 65b 66d 67c 68d 69a 70b71c 72d 73c 74b 75a 76d 77d 78c 79d 80c二
25、、判断题:1 2x 3 4 5 6 7 8 9 10 11 12x 13x 14x 15 16 17x 18x 19x 20 21 22x 23x 24 25x 26x 27x 28 29 30 31 32x 33 34 35 36x 三、简答题:1.解:分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能级,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相应的能级跃迁同原子一样,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记录分子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程度与波长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吸收光谱。2.答:仪器因素:非单色光(2分)杂散光(仪器瑕疵、尘埃污染); (2分)溶液因素:溶液浓度(高浓度)(2分)体系不均匀(导致折射、反射、散射使吸光度变强或沉淀使吸光度减少)
26、(2分)化学因素(吸光物质相互作用)(2分)3.答:广义地说,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严格地说,那些不饱和吸收中心才是真正的生色团,如苯环等。助色团,带有非键电子对的基团(如-oh、-or、-nhr、-sh、-cl、-br、-i等),它们本身不能吸收大于200 nm的光,但是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会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max发生移动,并增加其吸收强度,红移和紫移,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max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紫移(蓝移)。4.解: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
27、如空心阴极灯。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5.解:(a)为a,b-不饱和酮,即第一种异构体,因为该分子中存在两个双键的pp共轭体系,吸收峰波长较长,而(b)在220nm以后无强吸收,说明分子中无k吸收带。故为第二种异构体。6.解:虽然原子吸收光谱中积分吸收与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但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如果采用连续光源,要测定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的积分吸收值就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单色器,目前
28、的技术条件尚达不到,因此只能借助锐线光源,利用峰值吸收来代替。而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是分子光谱,分子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具有较大的半宽度,使用普通的棱镜或光栅就可以达到要求。而且使用连续光源还可以进行光谱全扫描,可以用同一个光源对多种化合物进行测定。7.解:石墨炉原子化器是将一个石墨管固定在两个电极之间而制成的,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大电流通过石墨管,将石墨管加热至高温而使样品原子化。与火焰原子化相比,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试样几乎可以全部原子化,因而测定灵敏度高.对于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以及试样含量很低或试样量很少时非常适用。缺点:共存化合物的干扰大,由于取样量少,所以进样量及注入管内位置的变动会引
29、起误差,因而重现性较差。8.解:从工作原理上看,原子吸收是通过测定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来实现测定的,属于吸收光谱,而原子荧光则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的强度来实现测定的,属于发射光谱。在仪器设备上,二者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所有组件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荧光光谱仪则将光源与其它组件垂直排列,以消除激发光源发射的辐射对检测信号的影响。9.解:根据组分在色谱柱中保留值的不同进行定性。主要的定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根据色谱保留值进行定性;(2)利用相对保留值r21进行定性;(3)混合进样;(4)多柱法;(5)保留指数法;(6)联用
30、技术;(7)利用选择性检测器。10.解:基体效应是指试样在转移、蒸发过程中任何物理因素的变化对测定的干扰效应。背景吸收主要指基体元素和盐分的粒子对光的吸收或散射,而基体效应则主要是由于这些成分在火焰中蒸发或离解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而影响原子化效率,以及试液的黏度、表面张力、雾化效率等因素的影响。11.解: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承受高压,常常采用停流进样与高压定量进样阀进样的方式。12.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
31、。四、综合题:1.解:背景吸收是由于原子化器中的气态分子对光的吸收或高浓度盐的固体微粒对光的散射而引起的,它们属于一种宽频带吸收.而且这种影响一般随着波长的减短而增大,同时随着基体元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与火焰条件有关。( 5分)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火焰成分中oh,ch,co等对光的吸收主要影响信号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零点调节来消除,由于这种吸收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加,所以当测定吸收波长位于远紫外区的元素时,可以选用空气h2,ar-h2火焰。对于火焰中金属盐或氧化物、氢氧化物引起的吸收通常利用高温火焰就可消除。(5分)有时,对于背景的吸收也可利用以下方法进行校正:(1)邻近线校正法;
32、(2)用与试液组成相似的标液校正;(3)分离基体( 5分)2.解:据 wi = ( fi ai) / (fi ai) ( 5分)化合物 fi ai 质量分数乙醇 5.000.64 0.18庚烷 9.000.70 0.35苯 4.000.78 0.17乙酸乙酯 7.000.79 0.31 ( 5分)fi ai = 18.15( 5分)3.答:对担体的要求;(1)表面化学惰性,即表面没有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更不能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2)多孔性,即表面积大,使固定液与试样的接触面积较大.(3)热稳定性高,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易破碎.(4)对担体粒度的要求,要均匀、细小,从而有利于提高柱效。但粒度过小,会使柱压降低,对操作不利。一般选择40-60目,60-80目及80-100目等。( 7分)对固定液的要求:(1)挥发性小,在操作条件下有较低的蒸气压,以避免流失。(2)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同时在操作温度下为液体。(3)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否则,样品容易被载气带走而起不到分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化的反垄断监管趋势
- 2025年全球海洋酸化对珊瑚礁生态的影响
- 抚顺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5电梯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自动检测生产线项目调研分析报告
- 中国丁苯胶乳项目商业计划书
- 某著名咨询公司香雪制药市场调研报告
- 卡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劳动合同执行及管理规范
- 老旧小区屋面防水维修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鞋楦市场发展状况与未来竞争力优势分析研究报告
- 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班会课件
- 下肢离断伤护理查房
- 《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文件办理指南》
- 儿童急性发热的处理及合理用药
- DBJ04-T 303-2024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BIM基础知识讲座
- 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影像诊断
- 韩餐服务员培训
-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监理管理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