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
2、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 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守昆仑关。青至宾州,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 ,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元规 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选自梦溪笔谈(注)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侬智高:宋朝壮族首领。皇祐四年起兵反末,自称仁惠皇帝。燕;通“宴”,宴请。孙元规:时任湖南安抚使兼广南东路、广刺
3、西路安抚使。 1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聚室而谋曰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深孚众望 C次夜燕从军官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齐人三鼓 是夜三鼓 11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视其辙乱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可以一战 皆以美于徐公 C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118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曹刿的智谋和才能过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他能沉着、冷静、果断。 B(乙)文,狄青关心手下将官,在上元节为他
4、们举办宴会,这是他取胜的关键。 C(乙)文中,“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D(乙)两文中均要想战胜敌人,必须讲究谋略。这个道理在(甲)有体现。 119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 【答案】116B 117D 118B 119(1)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建议追击他们。 (2)(狄青)派人告诉孙元规,让他暂时主管宴席,主持酒政。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二)(甲)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5、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之首。周之季世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
6、。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祸难,诚许楚王城,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乃自刎以死国,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然巴土不可分。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 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季世:末代。弭:平息,消除89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 万钟于我何加焉弗敢加也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忠之属也C 忧叹夙夜筹谋 夙夜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许楚王城诚9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91 请用“/”给下
7、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也 得 可 不 城 之 谢 往 头 吾 将 死 宁92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 93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 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 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D曹刿的“肉食者邵”、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答案】89A 90(1)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
8、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2)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那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什么! 91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 92巴蔓子为了国家的安危能够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完整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使楚王敬佩。 93A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三)(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
9、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责,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有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鬼神。公卿大臣不能究其吏。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详悉,而付之于胥终年而不获。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 以待请属。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 决雍蔽)(选自唐宋八大家?x:官府中的衙差小吏。请属:请托,指打通关)(注释)胥( 系。85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又何间焉 B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 C )而前陈
10、者( 杂然醉翁亭记今也不然D )邹忌讽齐王纳谏行之非金钱无以 皆以美于徐公(86 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2)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 87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88(甲)(乙)两文中,统治阶级对待百姓诉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原文回答) 【答案】85B 86(1)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2)所以凡是先行贿赂的人(他的)请求早上提出,晚上就能实现(解决)。 87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88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背吏。 阅读下面的
11、文言文,完成小题 (四)(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引去。玮侦虏兵去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乙)曹玮知。其下忧之,言于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曰:“牛羊无用,徒縻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 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玮使人谓之曰: 决战。”“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于是
12、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则足痹不能立,远行之人,若小憩,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曹玮用兵(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知:主管。虏兵:敌军。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 的统称。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縻:束缚。少选:一会儿。63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里十 去 数 兵旗其 靡 (2)虏 )望(1 64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_ 之()(2) ()故逐一鼓作(1)气 _ (比其复来)4)(3玮又使人谕之() ()6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视其辙乱
13、,望其旗靡。(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266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曹刿和曹玮用兵有什么不同之阅读两段文字, 处。 【答案】63(1)望 其 旗 靡 (2)虏 兵 去 数 十 里 64 追击振作告诉,告知等到65(1)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2)(敌军)听说曹玮贪图牛羊的好处而军队不整齐,立即返回袭击曹玮军队。 66曹刿善于抓住战机,在彼竭我盈之时进攻,在辙乱旗靡之时追击。曹玮善于诱敌,故意做贪利的事诱敌折回,故意让敌军小憩,使其人气殆尽,一举歼敌。 古文阅读 (五)(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列曰:“肉食者部
14、,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总邪?民亦无总邪?王亦无总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 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5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_ 间:焉 (1)又何间_ 说:)使者不说 (259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
15、安,弗敢专也。 (2)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60曹刿认为“肉食者鄙”,从甲、乙两文来看,鲁庄公和赵威后是否“鄙”?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58 同“悦”,愉快参与59(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2)所以有舍弃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60示例:鲁庄公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赵威后能以民为本,将民生放在首位,可见他们都有不“鄙”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六)(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
16、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表,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引去。玮,尝出战小捷,虏兵(乙)曹玮知镇戎军日,缓驱而还,颇失部伍侦虏兵去巳远,乃驱所掠牛羊輜重“军。不若弃之,。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
17、 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蕃军远来必甚疲,人谓之曰:我不欲乘人之息,请休憩士马,”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决战。少选“”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歇定可相驰矣。谕之:“ 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比其复来,几 ”。吾以此取之。则足痹之人,若小憩,不能立,人气亦阑(注释)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虏兵:敌军。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m):束缚。少选:一会儿
18、。几:接近。痹:麻縻(痹。阑:残,尽。 26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A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B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尝出战小捷/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D遂弃牛羊而还/遂逐齐师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28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29两军对峙时,曹玮让人告诉敌军“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对方面色“欣然”,请你补写出当时虏方的心理活动。 30甲、乙两文中曹刿和曹玮在作战用兵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26A 27(1)大大小小
19、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以)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2(诚心去处理。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 28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29答案不唯一。示例:对方的心理活动:连赶了上百里路,确实疲乏了,这样正好。呵呵,这个曹玮,人称善于用兵,看来也是浪得虚名啊! 30善于观察敌情,把握战机(避敌锐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七)(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20、,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遵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曰:“不可!复欲伐赵。(乙)昭王既息民缮兵,武安君,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长平之事然赵自长平以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
21、,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以伐赵。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选自战国策中山策有删节) (注)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武安君:指秦国名将白起,因战功卓著,被封武安君。 3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 鄙:目光短浅 B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两次 C昭王既息民缮兵 兵:兵器 D秦军大克 克:胜,战胜 3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一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 B乃入见 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以伐赵 C长平之事 吾妻之美我者 D其国内实,其交外成 安陵君其许寡人
22、 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乙)文出自战国策,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甲)文略写长勺之战的过程是为了突出本文中心“论战”,这样可以使文章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C(甲)文中“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之”均与上文中的“肉食者郧”中的“鄙”字相照应。 D(甲)文中弱鲁战胜了强齐,(乙)文中强秦败给了弱赵,共同原因在于国君是否善于纳谏,能否取信于民并抓住有利时机。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陵 战 失 利 亡 五 校 王 欲 使 武 安
23、君 武 安 君 称 疾 不 行 。 【答案】34B 35B 36A 37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38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完成下列小题。 (八) 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24、必以情。”对曰:“忠 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 济。司马楚人未既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而后击之,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伤,不禽二毛子不重 ,不鼓不成列。” 亡国之馀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成列:指摆好阵势。既:尽,全
25、部。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陈:通“阵”,指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chn)(: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加点部分。 _ (1)衣食所安_ )弗敢加也(2_ )公将驰之(3_ (4)公伤股_ 公(5)国人皆咎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3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问题。 _,他认为“可以一)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1_。 战”的理由是_。)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24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 (2(1)养生的东西)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 )责
26、备、责怪多)驱车追赶(3(4()大腿52(1)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2(摆好阵势的敌人。 3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必以情)楚人未既济(及其未既济)(24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九)(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
27、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 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3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_)之((1)公将驰 _)( (2)望其旗靡_)( (3)三军可夺气_)( (4)朝气锐31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民弗从也/战则请从 B小信未孚/必以信 C公
28、问其故/望其旗靡,故逐之 D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3甲文第一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3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答案】30 倒下驱车追赶锐利、饱满士气31D 32(1)他们的士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变的(2)了齐军。用兵方法。 33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34要点:(第一问)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掌握士气,把握战机,军事上
29、要后发制人;(第二问)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满腔的热情;遇到困难时,要善于分析,并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十)(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为大理少卿。擢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乙)上上,赦令自首
30、,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以选人多诈冒资荫。”上怒曰:“卿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选人之多诈,故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也。”上曰:“卿能执法,联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上:指唐太宗。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賞。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忿:愤恨,痛恨。 9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间:参与 B肉食者鄙 鄙:鄙陋,目光短浅 C弗敢加也 加:虚报 D忠之
31、属也 忠:忠心 9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刿曰:“肉食者娜,未能远谋。”乃人见。 A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B乃重修岳阳楼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94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选文重点突出了战争过程,略写关于战争论述。 B(乙)面对齐军压境,庄公仓促迎战,乡人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恩惠的给予和祭神的诚实。 C文中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建议,严格依照法律对诈冒资阴者应予以杀之,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正直无畏、严于执法的人。 D(甲)(
32、乙)两文写曹刿与庄公、戴胄与太宗的对话都很详尽,其目的都是让决策者取信于民。 9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9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答案】92D 93B 94D 95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96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3、”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 曹刿论战 乙 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当其合战,必立矢石之间,所以齐劳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乐者,生也;所恶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挥,而士卒争先者,非轻死而乐伤也。夫将视兵若子,则兵事将若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故语日: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 石知感。 节选自臣轨 9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4、) A B弗敢加也目光短浅 随意增加 肉食者鄙DC 小大之狱 使人信服诉讼事件 小信未孚99下列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小大之狱 A B C当余之水陆草木之花古之善将者从师也D 长跪而谢之100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甲文选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相 传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所作。B乙文认为取得战斗胜利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全军团结一心,相亲相爱。 C甲乙两文都要求领导者争取民心民意,依靠人民,关爱人民,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才能得到支持。 D乙文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与“父子兄弟之军”打仗,因为他们像父子兄弟一样相亲相爱,团结一致
35、,与他们打仗必败无疑。 10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 【答案】98B 99B 100D 101吃肉的人(当权者)谋划这件事情,你又去参与什么呢? 102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 (十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36、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乙) ,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厚味,目不视靡曼越王苦会稽之耻,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焦唇干肺,色禁二。时出行
37、路,从车载食,以视孤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寡老弱之渍病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徼,此孤之大愿也。”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克吴师,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偾 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选自吕氏春秋)干肺:肺气枯竭,比喻力气用尽。尝。靡曼:指细理弱肌的美色女子。(注)甘:吃、:在此读yo,求、求取。偾(fn)袭:衣外加衣。渍病:传染病。徼(jio) 僵死。戮:侮辱。 )4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忠之属A也/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 耻/越王苦会稽
38、之B登轼而望之 来其心何以战/以C 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D虽不能察必以情 46对以下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A公曰: 翻译: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信任神灵。 理解:这句话表明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寄希望于神灵。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说: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又登上战车,曹刿下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翻译: ”可以了。“理解: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善于把握反攻的时机。 C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 翻译:饮食不要求珍奇,衣服不穿两层,不用二色作为装饰。 理解:从这些表
39、现可以看出越王为了雪会稽之耻,衣食非常俭朴。 47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庄公和越王取胜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 45 D 46 C 47 结合两则材料,政治上取信于民。(意思接近即可) 文言文阅读 (十三)(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 战) 而去,令以三日之粮。三
40、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乙)文公伐原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之。谍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信,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 (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撤。(谍)刺探军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 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10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又何间焉 公令疏军而去之 110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必以分人 军吏以告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2文意
41、理解。 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_”和鲁庄公的“_”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_,乙文写的是_。 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_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_”一句。 【答案】 (意对即可)离开,离去。2)参与(1( 109110 B 111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12 (1)远谋 鄙 (2)战前准
42、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 曹刿论战 (十四)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43、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昭王既息民缮兵,秦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昭王曰:“不可!长平之事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然赵自长平以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将以伐赵。陵战失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 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选自战国
44、策中山策有删节) 注: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武安君:指秦国名将白起,因战功卓著,被封武安君。长平之事: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发生的战事,最终秦国胜而赵国惨败。五校大夫王陵:五校大夫,官职。校,古时部队每八百人为一校,即主尉。五校为四千人。王陵,秦国大将。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公将鼓之 (2)秦军大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的意思。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以伐赵 3在曹刿论战一文中,弱鲁战胜了强齐,而在昭王既息民缮兵一文中,强秦却败给了弱赵。请你阅读上面两篇文章,思考影响这两场战争胜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答案】 击鼓,
45、打鼓;胜,战胜。 1 1)小信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神不会降幅给我们。 (2 )于是派五校大夫王陵率军去攻打赵国。(2 是否能把握战机;国君是否能听从正确的意见。3 5. (十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公曰:“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小对曰:“对曰: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战则请从。齐师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46、。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遂逐齐师。“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绩。公将驰之。刿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高,“莫敖必败。举趾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大夫其非众之“”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必济师。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 ”楚子使人追之,不及。知楚师之尽行也?,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 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皆免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 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狃(ni) 【注释】莫敖:即屈瑕。举趾:抬脚。 ):水名,汉水支流。 鄢(xn地名。徇():对众宣示。yn ) (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可以:可未能远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肉食者鄙 鄙:目光短浅,A. B. 以凭借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和弦的分类与功能乐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分析创业扶持政策的改变趋势试题及答案
- 土木工程师考试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 刑事证据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组织行为学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中国防潮自动涂布机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农业电商中的政策风险及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北建院笔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蕾丝纸巾套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乐理编曲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海上风电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商业综合体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书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课件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HSK4级-语序部分练习题
- 煤矿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课堂PPT)
- ISO15189体系性能验证报告模版-EP15
- 小升初自我介绍、幼升小学生个人简历、儿童简历word模板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记要
- 浅谈复绿地复绿措施与树种选择
- 必胜客人事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