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1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2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3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4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生平一、生平 苏轼(10371101)年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 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 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 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 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 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苏轼,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法以楷、 行为主。其楷书主要是以唐颜真卿为取法对象, 得浑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 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鲜明。其 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 朴多姿。苏轼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 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

2、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 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 书万卷始通神。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 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 也没法绕过苏字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 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 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 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 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 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 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 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

3、使东 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名,其艺术水平 也是相当高的。开篇之始,书写平缓,字体端正, 其后由于感情的变化而使作品的用笔、结字急剧 变化,字越写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促,最精彩 的是中段,感情象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抑制,最后 又复归平缓。苏轼写这件作品时,由于被贬职流 放,正是处于人生的低潮。“君门深九重,坟墓 在万里,也拟哭涂(途)穷,死灰吹不起!”读 其文句,感其心境,观者莫不为之动容,书为心 画,此言不虚也。 此帖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全 篇松紧欹侧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 各具姿态用笔重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结体既有 石压蛤蟆,也有树梢

4、挂蛇,如年中苇纸等字, 尖笔长竖,锐不可挡布局疏密有度,不时透出疏朗之 气息通观全帖,由缓起渐快的节奏,也有由大及小的 字体,复有由细变粗的笔姿,更有始淡终浓的墨趣以 行书起笔写洒脱奔放,笔墨与心境相起伏流转,如滔滔 江河之泻渲绁于纸卷之上确是苏轼兴到而书的神来之 笔,是诗文与书法结合的千古佳作之一!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 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 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 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 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 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 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 观的人生态度。 二、苏轼的思想 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一、苏轼最终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隐、进与退、一、苏轼最终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隐、进与退、 “ 循理与和乐循理与和乐 ” 为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为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 态度成为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态度成为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 惊。惊。 二、苏轼的浩博人格与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二、苏轼的浩博人格与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 迪意义的范式。迪意义的范式。 三、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