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冯倩倩_第1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冯倩倩_第2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冯倩倩_第3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冯倩倩_第4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冯倩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等17个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材分析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小学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二单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但是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故事。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

3、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语文备课大师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回声的录音,课堂放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环境优美和洪水咆哮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对小村庄的变迁有切身的体验。 四、 教学方法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很好理解。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反复读含义深刻的句子,配合图片,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同学踊跃发言,说的都很有道理,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

4、是本文的难点。针对这个难点,我在课前组织学生查资料,配合相应图片,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让他们在查资料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到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和平的道理。 五、 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第一节教学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理解青蛙妈妈的话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找一张图片,环境优美。【百度图片】/i?ct=&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5%B0%8F%E6%9D%91%E5%BA%84

5、%E7%8E%AF%E5%A2%83%E4%BC%98%E7%BE%8E&ie=utf-8&in=14621&cl=2&lm=-1&st=-1&pn=59&rn=1&di=2&ln=1998&fr=&fm=index&fmq=2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59&-1&di2&objURLhttp%3A%2F%2F%2FImages%2FArticles%2F%2F.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o7y

6、tfiwg_z%26e3B25e_z%26e3BvgAzdH3Fw6ptvsjfAzdH3Fda8a8adbAzdH3Fda8a8adb8band8m8a_z%26e3Bip4s&W640&H480&T10195&S110&TPjpg2、 播放图片,洪水咆哮。【百度图片】/i?ct=&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B4%AA%E6%B0%B4%E6%B3%9B%E6%BB%A5%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8950&cl=2&lm=-1&st=-1&pn=2&rn=1&

7、di=0&ln=1990&fr=&fm=result&fmq=03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0&objURLhttp%3A%2F%2F%2F57%2F84%2F6095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7rtwg_z%26e3Bi715g2_z%26e3Bv54AzdH3Fbca0AzdH3F8_z%26e3Bip4s&W800&H534&T8798&S236&TPjpg3、这么美的小村庄怎么变成了这个样

8、子?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和我一起走进小村庄的故事,找出小村庄变化的原因。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山谷、森林、郁(y)郁葱葱、湛(zhn)蓝、甜润、盖房、裸(lu)露、扩(ku)大、一栋(dng)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工具、家具、锋利、喘气儿、黎明、洪水、清澈(ch)、造犁(l)、咆(po)哮(xio)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口包咆牛利犁木东栋比一比:广扩 有郁 甚湛 果裸三、检查预习1、提问:课文主

9、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百度搜索】课文录音/zjszjzh/#鍦烘櫙_1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3、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4、完整地齐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协调。“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3各自抄写一遍。五、作业:抄写

10、生字、词。教学后记:学生易把同音字搞错“扩”与“阔”,“犁”与“黎”。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 检查生字2、 分段朗读课文二、引导探究,理解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2学习第三自然段。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3学习第四、五自然

11、段。“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五、作业设计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六、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

12、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百度视频】如何使用百度(演示视频)/programs/view/hI4Z8fvSKms/六、 教学反思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形象地告诉了学生,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网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在了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上。但是他们作为三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和朗读上。我的教案中设计了两个合作的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和小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主要体现合作的是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在这节课中我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还是有很多:1、让学生把方法写出来比较耗时,可以改成口头交流,比较省时,效果也应该会不错。还有个别学生组词时有错误。2、反馈花了大量的时间,是否可以寻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