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35KV环网电缆故障快速查找与处理_第1页
地铁35KV环网电缆故障快速查找与处理_第2页
地铁35KV环网电缆故障快速查找与处理_第3页
地铁35KV环网电缆故障快速查找与处理_第4页
地铁35KV环网电缆故障快速查找与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铁35KV环网电缆故障快速查找与处理1.35KV高压电缆的供电现状地铁35KV供电系统是地铁供电系统中的重要一部分,其供 电方式是:主变电所 35KV出线开关柜通过环网电缆向各供电分 区的第一级车站变电所提供两路独立的电源, 车站变电所将 35KV 电源转化为400V及DC1500V向车站机电负荷及接触网供电, 同时经过开关分配,再通过 35KV电缆向该供电分区的其它变电 所进行供电。 为保证地铁供电的可靠性, 在两个主变电所之间还 设有联络电缆, 这种供电方式称为环网供电。 当一个主变电所因 故退出供电时, 可由环网电缆将另一个主变电所的电源引入, 确 保整条线路的正常运营。 如一号线的新

2、街口和张府园间、 二号线 的新街口和大行宫间、 南延线南京南站和花神庙间均敷设有联络 电缆,从中可以看出35KV电缆的重要性,它在整个系统中起着 输送、联络及桥梁的重要作用。35KV电缆敷设时,由于受制造长度的限制, 中间使用若干电缆中间接头进行连接。 电缆中间接 头在施工建设期间, 现场条件比较差, 电缆和接头在工厂制造时 环境和工艺要求都很高,而施工现场温度、湿度、灰尘都不好控 制。另外电缆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工艺施工或工艺规定没有 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会加快电缆接头的老化。以上这些原 因,使得电缆中间接头成为环网电缆的最薄弱环节, 亦即在 35KV 高压电缆故障中, 电缆中间接头故障

3、占了绝大多数。 一号线从开通运营至今已有六七年, 已发生多次电缆接头击穿的故障, 造成 电缆回路开关跳闸停电,供电可靠性大大降低。如08年 4月 6日,皋珠 2#线电缆中间接头故障,造成地铁大厦、珠江路站及 新街口站只有一路电源供电, 一旦另一路停电或故障, 后果可想 而知。因此,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电缆接头的故障,尽快恢复 供电是我们必须要攻克的难题。电缆中间接头故障发生后的抢修处理主要分为电缆故障点 的查找及电缆头的更换两部分, 其中电缆头的更换可参照电缆头 厂家的制作工艺进行, 时间是可控的。 而电缆接头故障点的确定 则与电缆的长度、 电缆的敷设方式等有关, 因此故障点的查找所 需时间有

4、很大的偶然性。 由于地铁供电系统设计时, 为了提高保 护装置的灵敏度及限制故障接地电流,35KV采用的是小电阻(阻值 19.8 欧姆)接地系统。当一相电缆头击穿接地后,该相电缆 中电流通过小电阻再回到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这样接地电流 匸U/R=35000/ V3*19.81000A。35KV电缆的主保护是差动保护, 其整定值一般设为 150A 左右,即当电缆回路的接地电流达到 150A 时,电缆回路两侧开关瞬时跳闸,将故障线路切除。由于 差动保护灵敏及无延时的特点, 当电缆击穿后, 故障点并不明显, 几公里长的线路上仅有一个很小的点, 如图 2 所示,这就给人工 查找故障点带来了很大难度。 因

5、此, 必须使用电缆查找专用设备 再辅以人工巡线及其它试验方法才能缩短电缆故障的查找时间, 亦即缩短了整个故障的处理时间。2. 电缆故障的查找方法 电缆差动保护装置可靠、灵敏,误动作的机率很小,所以电 缆回路差动保护跳闸后即可认定该回路发生了故障。 故一般不采 取人工试送电的方法恢复供电, 而是改变运行方式, 开通相应变 电所的母联开关供电。 前期, 我们采用电缆故障仪测距及人工巡 线的方法查找故障点, 但由于电缆击穿后的现象不尽相同, 故障 点有的呈高阻状态有的呈低阻状态, 会造成抢修人员对故障波形 判断上的差异,另由于电缆故障仪自身的误差、现场干扰等,往 往测出来的故障点离真正的故障点较远,

6、 反而延误了人工巡线查 找,即使偶尔故障点测距较准确, 但由于故障点太小不明显及电 缆敷设等原因, 巡线人员仍不易发现。 所以前期的电缆故障处理 中,查找故障点需要一整夜甚至更多的时间,费时费工。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尝试用电缆故障仪初步测距, 同时增加了采用高压脉冲放电法由现场巡线人员听放电声响的 方法来进行定位,每次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故障点,如 09 年11月7日20:55,安德门至小行区间35KV1#线电缆故障跳闸, 我们在采用常规查找方法的同时, 利用高压脉冲放电法查找, 0: 20 分进入轨行区,在 1: 35 分找到故障点; 10 年 2 月 17 日 21: 43,得胜

7、1#线电缆故障跳闸,利用同样方法, 0: 10 分进入轨行 区, 0: 35 分即找到了故障点。地铁35KV电缆采用电缆支架在轨行区明敷或电缆沟敷设, 所以高压脉冲放电法试验时, 试验电压经过芯线只会对电缆支架或电缆自身的屏蔽层放电, 不会对区间里巡道等作业人员造成伤 害,安全、可靠。以下介绍脉冲放电的基本原理及步骤:工作原理如图1,图1中:B1、B2为试验变压器及控制箱。 电源电压经B 1调压器调压,试验变压器B 2升压,电阻在此作 限流作用,硅堆D整流后向电容器C充电, 当电容充电到一定电 压值时, 使放电间隙击穿放电, 试验电压便经过放电间隙向电缆 放电。 由于电缆故障点处绝缘必然较低,

8、 故在电缆故障点处产生 击穿放电,我们循放电声检查就准确地查出了电缆的故障点。元件的选择及制作:试验变压器:选用3或5kVA的小型油浸试验变,最高电 压 50KV。限流电阻R: 0. 5MQ水电阻,现场也可以就地取材,临 时自制,找一节50CM长的青树枝或相近长度的潮湿布条代替水 电阻,其作用是限流,不至于使 B1、B2过负荷跳闸,同时也是 为了使放电间隙不断地产生间断放电。硅堆D: 0. 03A或两根0. 015A并联使用,反向耐压视 电力电缆电压等级而定。我们利用的是试验变压器B 2自带的。 电力电容C:选用电容量 2卩f即可,电压等级为 4万伏。放电间隙:通用型,放电极选用 6X70mm

9、的套丝铜 质螺标, 放电极的中间至接线的那一头套满丝, 便于接线和间隙 大小的调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按图1接线,L点接故障电缆的芯线,电缆屏蔽层要可靠接地。电阻R1及放电间隙必须悬空或放置于绝缘台上。确认接线正确,方可送电。(2电容上所加电压值不得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值, 以防止电容爆裂, 放电间隙 以3mm左右可调,但不可太小,亦不可过大。太小时,放电电 压较低,故障点放电声较小不易发现,过大了,放电声增大,但 放电周期延长同样不利于现场判断。在变电所电缆插拔头处试验时应由二人进行, 一人操作, 一 人监护; 线路上同样必须有两人以上, 并及时与所内的试验人 员联系,发现放电点后,立即

10、通知所内人员停止试验,同时做好 接地措施后,方可接近故障点。采用上述方法查找电缆故障点步骤总结为:( 1)根据保护 装置的记录找到故障所处的相别。 ( 2)拆除该相的电缆插拔头, 用绝缘表进行校验确认。( 3)电缆故障仪测距进行初步定位。(4)高压脉冲放电法试验,巡线人员循声响找出故障点。3.电缆故障点处理中流程的改进本文前面提到, 电缆头的更换参照电缆头厂家的制作工艺进 行,时间是可控的。但由于电缆敷设时,在电缆接头处并无预留 长度,电缆中间接头击穿后,将故障部位切断,必须用一段电缆 进行连接,这样必须重新制作两组电缆接头,恢复工作量较大。 自 2009 年 5.28 网络化运营后, 列车回

11、库时间推迟, 一号线夜间 轨行区作业时间不超过 3 个小时, 扣除故障点查找的时间, 用于 电缆头更换的时间仅有 1-2 小时。前期,环网电缆故障跳闸后, 我们当天夜间时间用于查找故障点, 第二天白天准备材料, 夜间 进行电缆头的更换。 考虑到电缆故障后, 多个车站只有一路电源, 为保证运营的可靠供电, 我们采用了上述的故障查找方法, 为当 日恢复供电挤出了宝贵时间。 在电缆头制作方面, 我们经过分析 并模拟制作, 决定将电缆头制作的工序进行分解, 将新增加的一 段电缆先进行外护套、主绝缘及半导体层的剥削及打磨, (因为 这些工序占了电缆头制作的大部分时间),能提前做的工作量, 我们在运营结束

12、前先行在维修工班做完, 在运营结束进入轨行区 后,仅需对原电缆的两端进行开剥,便可将电缆两端对接,再进 行绕包等工序即可很快完成, 节省了现场制作电缆头近一半的时 间。这样在当日运营结束前发生的故障, 第二天运营前便可全部 处理结束。经过对电缆故障查找及电缆头制作流程改进后, 现在我们的 抢修步骤是:( 1)根据故障回路差动保护模块动作记录确定故 障回路相别,并解开该相的插拔式电缆终端头 (为缩短抢修时间, 一般只拆开电缆的一端,另一端可以不拆);( 2)对该电缆进 行绝缘测试及故障点测距,初步判断故障点位置,同时,将高压 脉冲法试验的相关设备连接好,提报轨行区作业计划。(3)在做 1、2 步

13、的同时,安排人员准备抢修材料及电缆剥削工具、临 时照明等:电缆中间接头 2 组,同规格电缆 5-8 米,并先将该电 缆两端主绝缘及其他部分开剥好, 剥好后用塑料保鲜膜包好, 防 止灰尘进入。此项工序可节约现场时间 50分钟左右。 (4)夜间请点后, 分三批人员进入故障电缆所在区间, 其中两批人员负责 人工巡线, 分别从电缆敷设区间的两端车站进入区间。 抢修负责 人带领另一批人员( 4 人以上,抢修主要力量)带好抢修材料工 具,从距“故障点”最近的车站进入区间。(5)抢修负责人通知变电所的试验人员开始加电压做脉冲放电试验, 区间人员根据 电缆走向观察声响。 一般在加压试验时, 放电间隙的放电周期

14、和 声响与区间故障点是一致的, 且由于高压放电声响频率较高, 具 有很强的指向性, 所以只要故障电缆有放电发生, 在 200 米左右 均能听见,即使电缆在沟内敷设,也能发现。一旦找到故障点即 可通知所内试验人员停止加压。 (6)现场确认该处为故障点后, 将该处电缆接头切除。 因电缆支架上敷设有多路电缆, 切割时必 须用仪器鉴别确无电压方可,以防触电。切割时要测量好长度, 切割长度不得长于新接入的电缆长度, 否则连接不上, 造成前功 尽弃、抢修失败;亦不可过短,否则电缆连接后比原来长,不易 敷设到支架上。一般故障电缆的切割长度比新电缆短30-50CM为宜。电缆切割后,需在现场分别对两端进行绝缘测试,检查是否 正常,其目的是防止有两处以上的故障点。 确认回路无第二处故 障点后, 通知另两组区间巡视人员撤离轨行区, 赶至变电所协同 所内试验人员准备电缆抢修后的电气试验及插拔头恢复工作。 (7)电缆故障点切割后,分两组开始按中间接头制作工艺施工 与原电缆对接,全部工序完成后,将电缆放回支架 。此时变电 所试验人员可以对已处理过的电缆进行绝缘测试, 测试合格后进 行耐压试验。区间抢修人员、 工具、材料全部撤离轨行区后销点。 (8)耐压试验合格后,恢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