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测试题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测试题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测试题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测试题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测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测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口技(15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

2、“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C.名其一处/有仙则名 D.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 3.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3分)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二、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7题(2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

4、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陶渊明独爱菊 无独有偶 D. 鲜为人知 屡见不鲜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6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简要回答问题。(4分)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5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6、。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7.下面对甲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三记承天寺夜游(13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7、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翻译下列句子:(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 _ _ _ 3. 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 ,它与“ _ _”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_的心境。(4分)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

8、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四、与朱元思书(17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选出下列加

9、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A、蝉则千转不穷(尽) B、负势竞上(凭依)C、横柯上蔽(隐蔽) D、好鸟相鸣(美丽)2.翻译下列句子:(6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5分)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富阳至桐庐之间山水景色的特点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文中描写富春江,重点描写水深水色,突出江水之清澈见底。 C作者用山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写出了山峰的高峻雄奇。D文章结尾四句,描

10、写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景色幽深的景象。 五、作文(50分)请以“初三,想说爱你不容易”为题写作,字数不少于250字,文体不限。. 300字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 C2、(6分)(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3分)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3.(3分)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 (意对即可)4、B二、1D解析宜:应当。 2B3、(1)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2)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4、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5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6C 解析说”侧重于议论。7、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三、1.A2.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