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设计_第1页
乙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设计_第2页
乙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设计_第3页
乙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设计_第4页
乙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分离乙醇-水混合液的浮阀精馏塔二、原始数据及条件生产能力:年处理乙醇-水混合液8万吨(开工率300天/年)原 料:乙醇含量为35%(质量百分比)的常温液体分离要求:塔顶乙醇含量不低于93.5%(质量分数) 塔顶乙醇含量不高于0.11%(质量分数)塔操作条件:平均操作压力:1atm进料热状况:饱和液体进料回流比:自选单板压降:5s,故降液管可用。3.降液管底隙高度(1)精馏段取降液管底隙的流速 m/s,则 m(2)提馏段取降液管底隙的流速 m/s,则 m因为不小于20mm,故满足要求。六、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1.塔板分布本设计塔经d=2m,采用分块式塔板,

2、以便通过人孔装拆塔板。2. 浮阀数目与排列(1)精馏段取阀孔动能因子,则孔速为 m/s(33)每层塔板上浮阀数目为 个 (34)取边缘区宽度 m,破沫区宽度 m计算塔板上的鼓泡区面积,即 (35)其中 m (36) m (37)所以 m2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个横排的孔心距t=75mm则排间距: m=99mm (38)考虑到塔的直径较大,必须采用分块式塔板,二各分块的支撑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排间距不宜采用99mm,而应小些。故取mm=0.065m,按t=75mm,mm,以等腰三角形叉排作图,排的浮阀数300个。按n=300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子: m/s,阀

3、孔动能因子变化不大,仍在9-13范围内,塔板开孔率= (39)(1)提馏段取阀孔动能因子,则 m/s (40)每层塔板上浮阀数目为个 (41)按t=75mm,估算排间距:m=113mm (42)取mm,以等腰三角形叉排作图,排的浮阀数254个。按n=254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子: m/s,阀孔动能因子变化不大,仍在9-13范围内,塔板开孔率= (43)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一、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降可根据计算 (44)1.精馏段 干板阻力 m/s (45)因故 (46) 板上气液层阻力取, (47) 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此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与气体流经塔板的压降相当的高度为 (48)

4、 (49)2.提留段 干板阻力 m/s (50)因,故 (51) 板上充气液层阻力。取, (52) 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此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与气体流经塔板的压降相当的高度为: (53) 二、淹塔为防止发生淹塔现象,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高度 (54)1、精馏段 单层气体通过塔板压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 (55) 板上液层高度:,则,(56)取,已选定, 则可见,所以符合防止淹塔的要求2、提留段 单板压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 (57) 板上液层高度:,则(58)取,则 (59)可见,所以符合防止淹塔的要求三、液沫夹带1、精馏段泛点率= (60)

5、泛点率= (61)板上液体流经长度: 板上液流面积: 查物性系数 k=1.0,泛点负荷系数图泛点率=泛点率=对于大塔,为了避免过量物沫夹带,应控制泛点率不超过80%,由以上计算可知,无沫夹带能够满足的要求。提留段取物性系数k=1.0,泛点负荷系数图泛点率=泛点率=由计算可知符合要求。四、塔板负荷性能图1、物沫夹带线泛点率= (62)据此可作出负荷性能图中的物沫夹带线,按泛点率80%计算 精馏段整理得: (63)由上可知物沫夹带线为直线,则在操作范围内任取两个值,算出 提留段整理得: (64)2、液泛线 (65)由此确定液泛线,忽略式中的,(66)而 (67) 精馏段0.52=2.67 提留段0

6、.251=5.34整理得: (68)3、液相负荷上限液体的最大流量应保证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不低于35s液体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70)以q=5s作为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的下限,则 m3/s (71)4、漏液线对于型重阀,依作为规定气体最小负荷的标准,则(72) 精馏段 m3/s 提留段 m3/s5、液相负荷下限取堰上液层高度作为液相负荷下限条件作出液相负荷下限线,该线为与气相流量无关的竖直线。,取e=1.0 (73)则 m3/s由以上15作出塔板负荷性能图。可以看出 在任务规定的气液负荷下的操作点p(设计点)处在适宜操作区内的位置; 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完全由物沫夹带控制操作下限由漏液控制; 按固

7、定的液气比,由图可查出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 m3/s,气相负荷下限m3/s所以精馏段操做弹性=,提馏段操做弹性=浮阀塔工艺设计计算结果项目符号单位计算数据备注精馏段提留段塔经dm22板间距m0.450.45塔板类型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分块式塔板空塔气速m/s1.321.36堰长m1.31.3堰高m0.05370.0516板上液层高度m0.070.07降液管底隙高m0.030.0358浮阀数n300254等腰三角形叉排阀孔气速m/s11.0413.43浮阀动能因子12.112.44临界阀孔气速m/s9.511.42孔心距tm0.0750.075同一横排孔心距排间距m0.0650.08相邻横排中心距离单

8、板压降pa670.85666.03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s20.5517.04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m0.2520.251泛点率%61.4144.06气相负荷上限m/s4.924.84物沫夹带控制气相负荷下限m/s1.661.72漏液控制操作弹性2.962.81附件设计一、接管1、进料管进料管的结构类型很多,有直管进料管,弯管进料管,本设计采用直管进料管。管径计算:,取=1.6m/s,kg/m3 (74) m3/s 查表取2、回流管采用直管回流管,取 m/s (75) m3/s查表取3、塔釜出料管取m/s,直管出料,m3/s 查表取4、塔顶蒸汽出料管取直管出气,取出口管速 ,则查表取5、法兰由于常

9、压操作,所有法兰均采用标准管法兰,由不同的公称直径选用相应的法兰 进料管法兰: 回流管法兰: 塔釜出料管法兰: 塔顶蒸汽管法兰: 塔釜蒸汽进气法兰: 二、简体与封头1、简体 (76)壁厚选6mm,所用材质为2、封头封头分为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等几种,本设计采用椭圆形封头,由公称直径,查得曲面高度,直边高度,内表面积,容积,选用封头, 三、除沫器当空塔气速较大,塔顶带液现象严重,以及工艺过程中不许出现气速夹带雾滴的情况下,设置除沫器,以减少液体夹带损失,确保气体纯度,保证后续设备的正常操作。常用除沫器有折流式除沫器,丝网除沫器以及程流除沫器。本设计采用丝网除沫器,其具有比表面积大,重量轻、空隙大

10、及使用方便等优点。设计全速,选取,系数=0.107 (77)m/s除沫器直径选取不锈钢除沫器:类型:标准型,规格:10-100,材料:不锈钢丝网()四、裙座塔底常用裙座的结构性能好,连接处产生的局部阻力小,所以它是塔设备的主要支座形式,为了制作方便,一般采用圆筒形。由于群座内径800mm,故群座壁厚取16mm。基础环内经: 基础环外经: 圆整:=1800mm,=2400mm.基础环厚度,考虑到腐蚀余量,腐蚀余量取18mm,考虑到再沸器,群座高度取2.5m,地角螺栓直径取m30.五、吊柱对于较高的室外无框架的整体塔,在塔顶设置吊柱,对于补充和更换填料、安装和拆卸内件,既经济又方便的一项措施,一般

11、取15m以上的塔物设吊柱,本设计中高度大,因此设吊柱。因设计塔径d=2000mm,可选用吊柱600kg,s=1000mm,l=3500mm,h=1000mm,材料为。六、人孔人孔是安装和检修人员进出塔的惟一通道,人空的设置应便于人进入任一层塔板,由于设置人孔处塔间距离大,且人孔设备过多会使制造时塔体的弯曲度难以达到要求,一般每隔10-20块塔板才设一个人孔,本塔总共37块板,需设置3个人孔,每个孔直径为450mm,在设置人孔处,板间距为600mm,裙座上应开设2个人孔,直径450mm,人孔慎入塔内部应与他内壁修平,其边缘需倒装和磨圆,人孔法兰的密封形状及垫片用材,一般与塔的接管法兰相同,本设计

12、也是如此。塔总体高度的设计一、塔的顶部空间高度是指塔顶第一层塔盘到塔顶封头的直线距离,取除沫器到第一板的间距为600mm,顶部空间高度为1200mm二、塔的底部空间高度是指塔底最末一层塔盘到塔底封头的直线距离,釜液停留时间取5s。 (78) (79)塔立体高度 (80) (81)塔附属设备设计一、确定冷凝器和再沸器的热负荷, (82) (83)上两式中的,分别为塔顶塔底混合物的汽化潜热,为塔底混合物流率,物质时的气化潜热kj/mol时的气化潜热kj/mol乙醇4021939113.430.8490.00043水43193.9440725.20.1510.99957 kj/h kj/h kj/h

13、kj/h二、冷凝器的选择有机物蒸汽冷凝器的设计选用的总体传热系数一般范围为5001500kcal/(h)本设计取 k=700 kcal/(h)=2926j/(h) 出料液温度:78.237(饱和气)78.273(饱和液)冷却水温度:2035逆流操作:=58.273,=43.237传热面积: (84)再沸器的选择选用120饱和水蒸汽加热,传热系数取k=2926 j/(h)料液温度:99.898100,热流体温度120120逆流操作:=20,=20.102传热面积: (85)设计体会对于设计过程我们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得到数据,公式最后汇总,通过给出的任务进行计算,使我们的自学能力,汇总能力都得到了提

14、高。对于最后部分塔附属高度的计算还不甚了解,很不熟练,有待提高。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不仅增强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更促进了对化工原理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使我的设计更加完善。在良好的互动环境下我们大家都很努力认真,不仅是为了取得成绩,更是为了能在知识上,在能力上都有所提高。特别使对一些参考文献的使用,和对图表的查询都有了实质性的操作。动手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使我们大家都很高兴。虽然我们做设计的时间较以前的学哥学姐时间短,但我们相信我们的收获不比他们少。当然我知道自己的设计也许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知道这是我努力的结果。我感谢能有这次让我努力并增长知识的机会,

15、缺点和不足一定会尽力改正。也真心地希望还有这样可以促进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机会。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从浮阀塔设计方案到浮阀塔设计的基本过程的设计方法、步骤、思路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它相当于实际浮阀塔设计工作的模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先针对浮阀塔的特点收集、调查有关资料,然后进入草案阶段,其间与指导教师进行几次方案的讨论、修改、再讨论,逐步了解了设计浮阀塔的基本顺序,最后定案。设计方案确定后,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初步详细设计,并计算物料守衡,塔高等;最后进行塔附件设计。2、此次课程设计基本能按照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同学之间相互联系,讨论,整体设计基

16、本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理论的数据计算不难,困难就在于实际选材,附件选择等实际问题。这些方面都应在以后的学习中得以加强与改进。以上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以及对课程设计完成情况的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能扬长避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参考书目教材: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 窦梅 周明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9年4月第21次印刷2.化工原理王志魁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2002年2月第9次印刷主要参考文献:1.化工原理(新版)上、下册 姚玉英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化工原理上、下册 蒋维钧主编 清

17、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月第二版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 任晓光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王国胜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2月5.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 贺匡国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年8月6.化学工程手册.北京:化学业出版社,19917.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教材 匡国柱,史启才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主要符号说明f:原料液流量(kmol/h) :原料组成(摩尔分数):进料温度()d:塔顶产品流量(kmol/h) :塔顶组成(摩尔分数):塔顶温度()w:塔底残液流量(kmol/h) :塔底组成(摩尔分数):塔底温度():密度(kg

18、/m):平均摩尔质量(kg/kmol):表面张力(n/m2):粘度(mpas)r:回流比:相对挥发度:塔板效率:浮阀数:理论板数(块):实际板数(块):流速(m/s):阀孔气速(m/s):临界阀孔气速(m/s):液体质量流量(kg/s):气体质量流量(kg/s):液体体积流量(m/s):气体体积流量(m/s):堰长(m):降液管底隙高(m):堰高(m):堰上液高度(m):板上液层高度(m):板间距(m):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m):降液管宽度(m):降液管横截面积(m2):塔截面积(m2):阀孔动能因子:边缘区宽度(m):破沫区宽度(m):孔心距(m):排间距(m):单板压降(pa):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s)q:热量(kj/h)r:汽化潜热(kj/kg)h:全塔高度(m)d:塔径(m)下标说明:l:液相 v:气相1:精馏段 2:提留段结束语本次课程设计经过两周的时间得以完成,主要包括目录、绪论、设计方案、浮阀塔的工艺计算等内容,主要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查找统计文献、数据的整合计算、文字的筛选以及上机调试等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课程设计的基础框架,最后由本人加以总结整合,提出了相关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在课程设计各章节均有所体现。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取得了很多收获。首先,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