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漳州五中中考物理实验复习专题归纳 【基本测量类仪器的读数】1. 图1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所测纪念硬币的直径是_。2. 图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3. 图3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乙)的读数是_。4. 图4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N。图3甲 乙0 cm 1 2 3 4图2图1图45. 如图5所示,小李用天平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g。6. 如图6所示,石块的体积为_ml。7. 如图7所示,电能表的读数为_。图88. 图8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_; 图7图5图69. 如图9所示,测量时电流表的量程是_,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10. 如图10
2、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11.如图11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12.如图12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_。1100100010图12图11图10【测量物理量实验】一、 密度的测量1.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1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是 g;若烧杯的质量是20g,则液体的质量是 g。(3)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下
3、表所示。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 组,你判断的依据是: 你认为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是: 。(4)同学们进行该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是: 。 该种液体的密度是 。组别甲乙丙丁液体的质量m / g8.016.219.831.8液体的体积V / cm310.020.030.040.0图12.测量固体的质量:小理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图2)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a)所示,此时他应 。(选填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
4、螺母 C减少砝码的质量 D增加砝码的质量图2(a)图2 图2(b)图2(c)图2(d)(2)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b)所示,壶盖的质量为 g;(3)如图2(c)所示,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2(d )所示,壶盖的体积为 3,壶盖的密度为 g/3。该茶壶的密度为/m3。(4)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 二、 机械效率的测量1.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记录数据:(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读数。(2)第1次实验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为_。(3)分析表中数据可
5、知:第2次实验是用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图做的。(4)由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由第1、3次实验数据: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物理量实验次数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 m机械效率h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6)那么,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2.下图
6、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改变物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接触面粗糙程度物块重G/N物块上升的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物块移动的距离L/m机械效率1较粗糙(木块-木板)2.00.251.20.8052%2同上2.00.351.40.8063%3同上5.00.353.50.8063%4较光滑(铁块-木板)5.00.353.10.80该同学运用控制变量
7、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 、 的关系。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 小强看到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工人要将油桶搬运上汽车,常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小强想:为什么不直接将油桶抬上车呢?难道这样做可以省力吗?。小强提出了一个探究的问题: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你认为小强探究搬运同一物体时沿斜面推力的 大小与斜面长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的变量 有 。(2)小强选用了一把弹簧秤、一块8N的长方体重物、五块长度不同的由同种材料做成的光滑木板,按如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实验时控制斜面高度为 0.2m不变。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物重G/N斜面高h/m弹簧称示数F/N斜
8、面长L/m180.24.00.4280.22.00.8380.21.61.0480.21.01.6580.20.82.0分析实验数据,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3)下列四个图中,你认为哪个图能正确表示F与L的关系? 。三、 伏安法测电阻1. 小明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约为10),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6v,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滑动变阻器标有“20 lA”字样。(1)图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 ;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
9、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3)实验过程中,小刘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于是立刻举手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其实小刘同学的做法欠妥,因为灯泡不亮除了灯泡坏了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_。(4)排除故障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为3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移动(选填“左”、“右”),当电压表示数为_V时,使小灯泡正常发光。(4)若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为完成实验,请你使用原有器材重新设计一个串联电路,(5)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上面的虚线框内。根据你的设计重新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
10、为 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小灯泡的电阻是 。四、 伏安法测电功率1. 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 的。(3)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端(选填“A”或“B”)。(4)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的示数为零,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5)换好灯泡,闭合开关发现小灯不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小灯不亮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
11、是 (写出一种即可)。(6)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变阻器滑片P移至某处时,电压表示数如图甲,则电压表示数为 V,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变阻器滑片P向 端(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甲乙图21乙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V)电流表示数(A)小灯泡电功率(W)小灯泡的电阻( )12.00.260.527.6922.532.80.320.8968.75(7)分析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8)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 。(9)分析引起实验中小灯泡电阻变化的原因是: 。【探究物
12、理规律实验】一、 科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二、 科学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 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 15.2 30.9
13、 48.6 74.68190/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入射角达到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2.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在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A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开始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
14、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A B C D E 空气水油(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 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三、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 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A。小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的关系。(2)小红应选择_(选填“镜子”或“玻璃板” )原因是
15、_(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4)小鹭想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若蜡烛A与玻璃板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光屏应安放在玻璃板右侧,与玻璃板相距_ cm。(5)若蜡烛A以0.2 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_ m/s,且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AB(5)细心的小鹭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0 10 30 cm40 20 玻璃板蜡烛A
16、 B四、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 “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写出一点即可)表一(焦距f =15 cm)表二物距u1/cm像距v1/cm像放大或缩小物距u2/cm像距v2/cm像放大或缩小2060放大3060放大2538放大3547放大3030等大4040等大3526缩小4536缩小4024缩小5034缩小表三: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817.531029.0(2)他们先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实验,并
17、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格中。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A.表二所对应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cm。B.当物体成_的实像时,物体与所成的实像之间的距离最短。C.小林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1,请仿照概括出另一结论(结论2)填在横线上。结论1:对同一个凸透镜,在成放大实像的情况下,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结论2: 。(3)他们又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三。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4)此时小林拿了一个凸透镜放在原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某位置
18、时,恰好成实像。要用光屏承接此像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5)接着小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原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某位置时,恰好成实像。要用光屏承接此像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五、 科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下图中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 。木块因木纹不同,侧面比正面粗糙。小伟选择四种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压力,对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进行了12次测定,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接触面次数压力/N摩擦力/N接触面次数压力/N摩擦力/N情况一木块正面与木板面11.70.3情况三木块正面与玻璃面71.70.
19、423.70.883.71.335.71.295.71.8情况二木块侧面与木板面41.70.6情况四木块侧面与玻璃面101.70.453.71.5113.71.065.72.5125.71.6(1)表中数据说明: 在接触面情况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 接触面情况一、二中,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 ;接触面情况二、四中,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 接触面情况一、三中,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接触面情况三、四中,当压力为1.7N时,两种情况的摩擦力均为0.4N,但随着压力的增(a) (b)大,出现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 。木块正面木
20、块侧面 木板(或玻璃)(2)请你合理猜想实验中出现的“木块在较光滑表面上滑动摩擦力反而更大”的原因。猜想依据: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能在下面吊一个重物,如图(a)。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变大。猜想依据:取两个小吸盘,按图(b)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后不容易拉开。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变大。序号实验条件摩擦力/N木块的放置表面情况压力/N1平放木板表面40.82平放木板表面61.23平放木板表面81.64侧放木板表面81.65竖放木板表面81.66平放木板上铺棉布41.27平放木板上铺毛巾42.02.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
21、压力的大小有关B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C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利用对应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右:fabO(1)本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的,要使水平拉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木块必须保持_状态;(2)由序号1、2、3的实验,可验证猜想_(填字母)。要验证猜想C,应选择序号是_的三组实验;(3)根据表格数据判断,图23中a图线表示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随_变化的关系。b图线表示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随_变化的关系。六、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1. 如图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图17(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
22、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七、 科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1.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
23、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为了探究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你会把小卡片 。可以观察到 。(5)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 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八、 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 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A;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B;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C。根据小明的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
24、 (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 (3)由图A和B可得结论: (4)由图B和C可得结论: 九、 科学探究:液体压强1. 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 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 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
25、(3) 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2.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2)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比较、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4)比较A、D、E三个图,可以看出:。十、 科学探究:空气
26、的力量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人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图A(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和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1)把细玻璃管插人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A所示;(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B所示)(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
27、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A中画出细玻图B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实验拓展】(1)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 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2)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A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十一、 科学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图A为了验证上述猜想,
28、李明做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 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34. (5分)翔翔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N。 (2)根据B、C两实验,他就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对吗?_,理由是_
29、。图(3)翔翔做完C图实验后,继续缓慢往盐水中加 (选填“水”或“盐”)可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0 N ,此时盐水的密度为 。十二、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杠杆上每格等距:(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_旋一些(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 (2)实验中,用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 保持左侧第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
30、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十三、 科学探究:机械能的相关知识1.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 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1)将A、B两球(mAm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 ,且两球的速度跟 无关。(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C、C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 球将木块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A(a)Ahala(b)AAhblb(c)BBhclc2. 小鹭想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利用一段弹
31、簧、光滑轨道、物块A和B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用物块将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释放,物块沿轨道向左滑行,最高可冲到光滑斜面虚框处。(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同一滑块_, 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2)比较图(a)、(b)两个实验可以初步得出,弹簧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_。(3)若物块冲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弹性形变的大小lalb=lc,则物块达到最高处所具有的重力势能Ea、Eb、Ec的大小关系是_。3.在学习了机械能的知识后,小青同学在家做了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
32、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1)小石块从a 运动到 b的过程中,是将 转化为 。(2)小石块在 点具有最大的动能;在 点具有最大的重力势能;在 点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十四、 科学探究:冰的熔化规律1.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图甲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它的熔点是_;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
33、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将_。将试管放回烧杯后,时间t/min温度t/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热量。图乙图甲十五、 科学探究:水的沸腾规律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丽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89999(1)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_;(只写一种)(2)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3) 从记录的数据看
34、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应更正为 。(4)请根据描点法,在坐标纸上描绘水的沸腾图像。(4)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从水的沸腾图象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6)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小海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由该图象可知:(1)水的沸点是 C,这是因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2)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室温)应在 左右。(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_ .(4)请具体描述水的自
35、然冷却过程温度变化规律 十六、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 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中,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1)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答:_。(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比较1、2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比较1、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比较2、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6、_。液体名称实验次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度t2-t1/通电时间t/min水1100203818421002056368煤油310020299141002056364图甲图乙010151854510时间/min温度/302. 如图甲是用水冷却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1)图中表示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 线应是_(填“”或“”)(2)若水的质量是1.5kg,在这个过程中冷水吸收的热量是_J。(3)若牛奶的质量是500g,其比热容与水相同,则牛奶放出的热量是_J。(4)由(2)和(3)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_其原因是:_。(5)分析牛
37、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你有什么发现_其原因是:_。3.小明做“比较牛奶和豆浆的吸热本领”的实验,他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牛奶和豆浆,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插人试管内,然后放入如图所示的容器中。(1)把80左右的热水倒入容器里,使牛奶和豆浆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经过相同的时间,记录它们的温度值。在以上实验中,控制牛奶和豆浆的初温相同、 相同、 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 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判断谁的吸热本领大。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2)在实验中,吸热本领大的是温度变化 (填“大”或“小”)的那只温度计。十七、 科学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1.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38、:(1)请在右边的虚线框中画出图甲对应的电路图,并标出灯泡L1、L2元件符号;(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V;(3)某同学在测量了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 。图乙十八、 科学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1.小明据所示电路图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_,由于不知两灯泡的电流,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应用_法选择。(2)按电路图连好实物后,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只闭合S2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同时闭合S1、S2时,电流表的示
39、数如图丙所示。甲乙丙 根据上面电流表的读数,可知I甲= A、I乙= A 、I丙= A,最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这样的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应采用 法,目的是 。十九、 科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RSRPVA1.小华用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次序12345R/1020304050I/A0.60.30.20.12(1)实验过程中,小华每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后,通过调节 ,始终保持_示数不变。(2)上表是小华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小华做第4次实验时,将电阻箱R的阻值从30 调为4
40、0 后,就直接记录电流表示数。这个示数可能是( )。A0.2 A B0.17 A C0.15 A D0.13 A(4)小华对表格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在坐标系中画出一条正比例函数图线。该坐标系是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_为横坐标建立的。2. 小芳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3 V恒定,电阻R一定)。甲乙丙 (1)根据电路图甲,将乙图中实物电路补充完整。(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选填“断开”或“闭合”)。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_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如下表数据。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0.51
41、.01.52.02.5电流I/A0.100.200.300.40当导体两端电压为2.5 V时,电流表示数如丙图所示,读数是_A由实验可以得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_比。(4)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二十、 科学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 “研究导体的电阻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某同学记录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室温 20 0C) 实验序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流值1锰铜丝0.5 m0.5 m m21.6 A2铁丝0.5 m0.5 m m20.8 A3镍铬合金丝0.5 m0.5 m m20.3 A4镍铬合金丝1.0 m0.5 m m20.15 A
42、5镍铬合金丝0.5 m1.0 m m20.6 A(1) 此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 由实验1、2、3 可得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 有关。(3) 由实验 可得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4) 由实验 3、5 可得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 有关。二十一、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1. 为了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军依据电流的热效应设计了图甲的装置,他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且通过瓶塞上的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连接。(1)在实验中电流做功多少是通过观察气球 来 体现的,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
43、”。(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做功与 有关。(3)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烧瓶与甲图中的相同)。比较甲、乙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好的装置是 ,理由是: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的电阻丝,瓶中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1)实验中电流做功的多少可观察煤油 变化的大小来判断,为比较电流通过两电阻做功的多少,两瓶煤油的质量应 。(2)“水比较容易获得,为什么不用水代替煤油?”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煤油密度较小C煤油比热容较小 (3)两瓶中电阻 联使得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甲瓶中的电阻丝较长,电阻较 ,电压较高。 (4)实验中,甲瓶煤油温度升高较多,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电流做功越 。二十二、 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1.小明学会了测小灯泡的功率后,在老师的启发下,进一步思考:电流一定时,小灯泡功率跟电阻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选用分别标有“1.5V 0.25A”、“2.5V 0.3A”和“3.8V 0.3A”字样的小灯泡L1、L2、L3,测出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公司金融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据采集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诺丁汉大学《园林树木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项目管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理工大学《生产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程学院《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塑料挤吹中空成型机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月子中心装修设计方案
- MT-T 1208-2023 煤矿在用产品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摩擦式提升机系统
- 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计算题-(直接打印版)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数字孪生+智慧楼宇解决方案-
- 大学生家族史范文3000字
-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小古文100篇074-《鹿照水》
- 2023年云南烟草专卖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 《养老护理员》-课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