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文本20像山那样思考学习目标体会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内容索引预读先学 品读研析 多读厚积预读先学语言知识强化一、音正形准1 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1)单音字嗥叫(hdo)砰砰(peng)蠕动(ru )驯服(xun)湍急(tudn)无动于衷(zhong)迸发(beng)蜿蜒(wdn yan)饿殍(阿。)残羹剩饭(geng)雌鹿(ci )艾蒿(hao)毛骨悚然(song)嬉戏(xT )疲惫(bh )嘶鸣(si )搅动(jiao)对对答案吧(2)多音字数见不鲜(shub) 数-数典忘祖(shu ) 不计其数(shu )对对答案吧題2 给下列形似字组词峭(峭壁)(1
2、)-谓(讥谓)鞘(剑鞘)蠕(蠕动)-濡(相濡以床)嚅(嗫嚅)对对答案吧二、词语积累1 理解运用(1)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2)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 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3) 残羹剩饭:吃后剩下的菜汤和饭食。嗥叫:号叫(多指豺狼等)。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颜色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V ” 错误的打“ X ”)(1)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森林里几声野兽的嘶鸣令人毛骨悚然。(V )(2) 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下去怎能指望他的成 绩会提高呢?( X )答案 “无动于衷”不是指“没有兴趣”2 辨词填空内涵内
3、含内涵: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 念的内容;(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内在的涵养。内含:指内中包含(事物、道理等)。 社会学家指出,“七夕”与西方情人节不同,商家应在人文宜璽上更 深地挖掘它。 消费的主体是人,人有七情六欲,有思想意识,会生老病死,需衣食住行, 且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消费心理所血1的奥秘你可知道?踪迹行迹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行迹:行动的踪迹。 一男子在土地公庙偷香油钱,得手400元,不过离开时行迹 诡异, 被巡逻警察拦下,当场人赃并获。 随着人流逛庙会,我们发现除了接连不断的食品和游艺摊位,像捏面 人、剪纸等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已经难觅
4、陛亘,老北京的传统特色正在 慢慢消失。对对答案吧三、名言警句1 课文名句(1)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 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 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3)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2课外名句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A匕ill(1)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 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2)只有那些跪在泥土里寻找春天的人,他们才会注意到尊茁,而且知 道它们存在的数量多么
5、惊人。(3) 我喜欢一棵年轻的北美白杨,因为有一天,它会老去。(4) 鱼不大,大的是收获。充实的不是鱼篓,而是我的记忆。II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 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它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 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 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二、背景展示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为丰富的物质生 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 了严重的污染,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地向大自
6、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 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得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 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破坏 了生态平衡,使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三、文学常识随笔随笔是一种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的散文文体。随笔的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 洒自如。当然,放开笔头不等于乱跑野马。作者在写作随笔时,应如 实道来,避免矫揉造作与人为的拔高,注意联系实际,促进人们心灵 的交流。因此,优秀的随笔,可亲可信,与读者如拉家常。随笔虽然属于散文的一种,但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写人、 叙事并不那么细致、形象,多是粗线条的叙写和概括交代
7、,同时也没 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强求创造某种意境;在布局谋篇上也不 像一般散文那么讲究。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作者自己的感受和 认识,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要用第一人称。唯其如此,读随笔时, 才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 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 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 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作者就是在这似乎是信 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得之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 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品读研析课堂导语“狼狈为奸”
8、“狼心狗肺” “声名狼藉” “狼吞虎咽” “鬼哭 狼嚎” “狼狈不堪”,似乎与狼有关的成语都含有贬义,那么,旷 野中的一声狼嗥,究竟能引发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今天,我们就 一起走进美国环保主义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散文作品像山 那样思考。、狼的嗥叫及其意义(13段)那样思考二、作者认识的由来与转变(47段)只狼死去(46段)-发现一只老狼和六只小狼(第4段) 老狼死去,小狼负伤(第5段)_老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予启示(第6段)众多狼死去鹿径增多灌木和树苗被吃 )鹿因数目太多而死去(第7段)一狼的嗥叫(第1段)狼嗥叫的含义(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 山)(第2段)一狼嗥证明狼的存在(第3
9、段)答案像山那样T思考三、作者更深层次的- 思考(810段)狼的嗥叫保护生态平衡-狼与鹿的生物链被破坏(第8段)牧场过度放牧遭到破坏(第9段)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第10段)II深读一重点探究1. 文章开篇就写了一声狼嗥,作者是如何形容这声狼嗥的?对于这声嗥 叫,留意的东西有哪些?它们分别有哪些反应?与山比较的话,它们的 反应有何特征?阅读46段,回答问题:2. 作者对狼的看法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是如何转变的?因为什么而转变?答案(1)转变过程:先前作者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狼肆意 猎杀;后来看到一只垂死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的心有所触动;接着 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退化
10、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故而作者意识到人类要 保护环境。(2)转变契机:垂死的老狼眼中的绿光。作者在老狼的眼光中所受到的心灵的触动,是一种思想的觉醒;因残酷厮杀鲜活的生命而产生的良心上的愧 疚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阅读79段,回答问题:3. 自然界一旦失去了狼会怎样呢?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考?作者是站 在什么样的立场来思考这一问题的?那山对这一问题又是如何思考的? 山的立场是什么?阅读第10段,回答问题:4. 文章开头形容狼嗥是“深沉的、骄傲的”,是“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文章末尾说“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与开头相呼应,那么狼嗥中究 竟
11、隐藏着怎样的内涵?5. 纵观全文,“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答案(1)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 来看,我们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2) 我们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3) 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否则,当危机发生时,我们也许 才能真正体会这声狼嗥的真正内涵。m延读一思维拓展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经济不 可避免地破坏环境,保护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对此你 如何看待?答案多读厚积读技法勤练笔借物明理本文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文章,讨论的是生态平衡的大问题。 但作者没有明言,而是改变角度围
12、绕一声狼嗥,讨论狼对鹿、对牛羊 的意义,狼对大山的意义,让狼和大山来回答环境保护问题,这就是 借物明理的写法。技巧点拨借物明理法是指从赞扬或评析某一事物入手,用以说明一个深刻道 理的写法。它的落脚点是“理”,即假借某事物来阐明一个道理,这种 方法可把精湛深刻的思想巧妙地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事物中, 因为这个事物具体,所以抽象的道理可使读者感知;因为这个事物浅显, 使得深刻的思想易为读者所了解。运用这种写法关键是要选准“物”,并显示物与理之间的联系。这 种联系或是相似的,或是相关的,或是因果的。对自然万物(包括植物、 动物、土地、河流等)而言,我们都可以通过某种联系,写出我们的感悟。 作
13、为物种,每一株小草、每一只爬虫来到这个世间,都有它的生命,也都 有它的价值。作为写作者,我们首先应该放下“万物之灵”的架子,以平 等的心态看待各种物类,发现它们的价值,进而能领略这个世界的丰饶。 同时,面对物类遭受威胁、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现实,作为写作者,我们 也有责任通过文章来表达我们的忧虑和期待,珍重物种,便是珍重我们人 类自身。只有从这个高度去认识问题,我们笔下的文章才显得聪慧、大气。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两点:表现自然物种,应尊重其自身特点, 发现其固有的美,避免空发议论;抒发感情,既要基于物种,又要不止 于物种,还应联系人类的生存,思考人与物的关系,使文章具有深度。迁移运用请选取自然
14、界中的一种事物,运用借物明理的方法写一段文字,不少 于200字。答案II读素材善积累、课本素材【点击文本】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 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 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运用示例】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像山那样思考中告诉我们, 我们和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人与 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看 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 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 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这几句
15、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狼接二 连三地被消灭后出现的严重后果,揭示了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的恶果, 说明了人类破坏自然必将被自然惩罚的道理。二课外素材持有奥运证件的小鸟夫妇2016年8月22日上午,场富有浓郁巴西风情和桑巴特色的闭幕式表演结束后,历时16天的里约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里约奥运会上,运动员有证件,教练员有证件,记者有证件,那 你见过小鸟有证件的吗?这个可以有,就在拉戈阿体育场。拉戈阿体育场是赛艇、皮划艇比赛场地,如果你漫步到下水码头的旁 边,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处用铁栏杆围起来的区域。更为神奇的是,栏杆 上还挂着一个奥运证件,上书“Want Want夫人和先生”。原来,这里栖息 着一对小鸟夫妇
16、。组委会还专门在栏杆上挂了个绿色的警示牌“请勿闯入 此区域”。据了解,这对小鸟名为凤头距翅麦鸡,雌鸟正处于产卵期。组委会既 为它们独辟了一块领地,又为它们办证,真是充满了暖暖的人文关怀。【选材感言】 为小鸟办证,为即将产卵的鸟儿专门开辟场所,这是对生 物的一种尊重,也是在现代文明发展下,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新举措。m读美文.会赏析哲学家的小木屋毛萍直心仪海德格尔的小木屋!1922年,在弗莱堡大学任讲师和胡塞尔助教的海德格尔在托特瑙 山购得一小块地,请人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十分简 陋的小木屋。从那时起,“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 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锋高地”(萨弗兰斯基
17、语)。每当有空闲时, 海德格尔就到他的小木屋去思考和工作,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就是在这 个小木屋里写就的。不曾有机会亲眼见见这个神奇的小木屋,但看过这个小木屋的照片, 诗人王家新描述:“小木屋的背后,是苍翠古老、随着山势起伏的黑森 林边缘;小屋左侧的山坡,是冬季的滑雪胜地;小屋以下及对面晴朗的 远方,整个狭长幽深的谷底和点缀着三五农家乡舍的开阔山坡,则在一 种磅礴的精神大气中呈现。”如此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居所,焉 能不催生哲学之思” ?哲学是孤独和宁静的学问。喧哗热闹可以讨论“在场的东西”,譬 如关于经济、关于社会问题。但若要思考“不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 上帝、关于灵魂、关于宇宙的本源,则
18、必须要“走你的孤独之路”,栖 身于与宇宙、上帝、灵魂浑然一体的氛围里。现今要找一个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栖身之地谈何容易!哲 学家们早已告别坐冷板凳的时代,进入一个空前喧嚣鼓噪的世界。他们 满世界飞来飞去,做报告、跑课题、评奖项、发文章、出专著个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宁静的人“不复与本源为邻”(荷尔德林 语),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思想!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实,文也如境。 境不幽、不静,其文也就难免流俗。故有人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 废书”!“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我已然成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如同现 象学家胡塞尔那样能够长达数十年甘于寂寞、远离名利,在一种宁静退隐 状态下一再献身于哲学问题的境界和精
19、神。胡塞尔曾有近十年的时间“几 乎什么也没有发表”,他把自己独立于所有的外在的东西,积聚全部的思 想能量,去冲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这要是发生在 今天,一定不可思议。在量化考评风行的今天,一个教授如果十年没有成 果问世,那他就只有下岗。胡塞尔有一句话,令我读后久不能平静:“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 弃永恒。”时代的诱惑太多了!而永恒能值几个钱?当我们困惑于时代的花里胡哨而忘记了永恒时,当我们厌倦了 周围的嘈杂算计而急欲抽身离去时,我们太需要一个“哲学家的小木 屋”来安顿我们漂泊迷惘的灵魂!这个小木屋一定要建在乡野,最好是像海德格尔那样建在苍翠 古老的森林边缘。支撑屋子的木头和板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屋子里 简朴宁静,质朴的书桌旁陈放着一排排自己喜爱的书。小木屋的外面 流淌着潺潺清泉,泉边开着不知名的野花。顺着清泉,一条小径通向 森林的深处【读后启悟】 本文是围绕“哲学家的小木屋”组织材料,“哲学家的小 木屋”在文中起着贯穿线索的作用,并且暗示了哲学的重要特征:哲学是 孤独、宁静的学问。本文在喧嚣跳动的时代背景之上,为我们树立起一种 境界与精神甘守寂寞,远离名利,宁静自守;为在花哨嘈杂的时代环 境中困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服务协议细则
- 公文写作的重要性与2025年试题及答案
- 通信行业智能化通信设备维护与升级方案
- 车位租赁共享协议
- 行政管理学考试思维导图及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知识更新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学思维模式的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长期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年挖掘机租赁合同
- RULES OF ORIGIN 原产地规则
- 国内旅游出团通知书(新版)
- LETTEROFINTENTION意向书范本
- 国内各航空公司差异化服务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别差异
- 2022年重庆市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近年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 沸腾炉的设计
- 太仓德资企业
- 电网有限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 简易离职申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