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养蚕实用技术规范_第1页
栽桑养蚕实用技术规范_第2页
栽桑养蚕实用技术规范_第3页
栽桑养蚕实用技术规范_第4页
栽桑养蚕实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栽桑养蚕实用技术规范普洱市思茅区科技局 赵云昌 周桂琴第一部分栽桑第一章桑树栽植第一节桑园规划及栽植方法一、桑园规划栽桑前,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长远打算。目前,我区采用的是快速高产的速成桑园,密度大、树型矮、根系浅,桑树生长快,长势旺,对肥水要求高。所以,在选择地块上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适当集中,便于采摘的土地。尽量不要选择贫瘠的山地,以免产出低,经济效益差。二、土地的整理在秋季或初冬进入深耕,深度2530公分,栽植前耙平地面,做到墒平土细。三、栽植密度与形式(一)适宜栽植的密度范围15001700株/亩。(二)栽植形式:宽行密株,即行间宽、株间密的配置方式,一般行距1.1

2、1.2米,株距0.350.40米。如栽植过密,通风透光性差、叶质差、病虫害严重等。四、栽植时期与深度(一)长江、黄河流域以冬季栽桑为宜,华北、东北地区以春季栽桑为宜,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干旱、山区、丘陵以夏秋季栽桑为宜。(二)栽植深度:栽植深度是根茎青黄交界处上面埋入土中710厘米:干旱、缺水地区要求栽植稍深一些。五、栽植方法与步骤栽桑的好坏,对栽后的桑苗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栽的好,苗成活率高、成活快、生长发育好;否则,成活慢,生长发育不良,不利达到快速高产。(一)深挖栽植沟、施足底肥栽植沟一般沟深、沟宽各为40厘米,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栽植时先放表土后放心土,挖好栽植沟后,每

3、亩施农家肥100担以上,底肥上盖610厘米的表土,避免肥料与桑根直接接触,以免肥料蒸热发酵烧伤根苗。(二)苗木的选择和处理不同品种分别栽植,过长根苗剪短,枯萎,损伤苗根剪去。苗木大小品种分类、分区栽植,干萎桑苗应埋入潮沙中,待恢复水分后栽植。栽植前根系应进行消毒,可用20%的石灰浆浸泡半小时或用0.51%的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沾泥浆栽植。(三)定植定植时做到苗正根伸、土细、踏实、深浅一致。(四)栽后管理桑苗栽植后,按照树形养成高低,剪去苗梢,防止间作或套种。疏通排灌沟,以便及时灌水排水。此外要做好查苗补缺工作。第二节嫁接一、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嫁接技术;(2)亲和力;(3)接穗质量;(4

4、)砧木质量;(5)嫁接的时期;(6)嫁接后的管理。二、穗条的采集和贮藏穗条采集和贮藏的目的,控制穗条发芽,延长嫁接时间。(一)穗条的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芽饱满,枝条充实,无病虫害,粗细适中的一年生枝条。(二)穗条数量,一般锯桩芽接和贴皮芽接每亩需穗条60公斤左右。(三)采集时期:小寒后10天左右进行。(四)贮藏方法,沙贮法:将穗条剪去顶稍,10公斤左右一捆。先垫一层潮沙高为2030公分,把捆好的穗条立竖起在沙中。要求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五)嫁接时期,大寒前后10天进行。三、嫁接方法根据桑树是早生、实生桑,介绍一种锯桩芽接。(一)砧木处理,将桑树(砧木)周围的土掏至青黄交界34厘米

5、,选皮层光滑处锯断地上部分,再用刀将砧木皮层由上向下切开皮层长约2.53厘米,深达木质部,再用刀剥开皮层,幼树接13芽,粗大的可接35芽。(二)削芽片第一刀从选接芽削去叶痕突起部分和枝条表皮。第二刀在芽基下方0.71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第三刀在牙尖上方(0.3厘米)处平切,用力推至第二刀切口,牙片擦木不带木质,切片呈现31厘米。(三)插牙片随削随插,将牙片移至刀尖,削面对砧木的皮层插入木质部和皮层缝隙间,要插完削面,只微露牙尖或与锯面平行。(四)包扎包扎用的塑料薄膜要偏厚,剪成1.52厘米宽的长条,由下向上从切开皮层的下部包到芽的顶端,再用一块大的薄膜(最好是地膜)盖住,包扎严密。四、嫁

6、接后的管理1、培土:包扎结束后,将露出的根用细土围起即可,土不能高于剪断面。2、划膜桑芽萌发展开时,将顶不出盖膜的芽逐一划开,宜在傍晚进行,除去砧芽。扎带一般在枝条生长到2030厘米时划开,壅土与墒平形。注:少数蚕农在嫁接时用的薄膜过厚,芽顶不出盖膜,不急时划破膜,造成接芽“烧死”,给蚕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施肥新稍长到30厘米时可分批施入农家肥,随枝条的长高可配合施用无机肥料,掌握由淡到浓、由少到多的原则。4、病虫害的防治第三节树形养成一、桑树树形养成形式桑树树形养成可分为自然形和剪伐形两大类。在生产实践中主要以剪伐形为主。桑树的修剪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修剪目的是养成一定的树形,养成健

7、壮的骨干结构,使主枝干配置合理。第二阶段的修剪目的是维护和改善树形,保证桑树持续高产、稳产。二、树形养成的目的1、树形整齐,便于管理。2、减少花椹,养分集中。3、增加产量,提高叶质。4、促进生长,保持树势。5、减少病虫害。三、剪伐形式伐条形式有春伐、夏伐和轮伐:1、春伐:在小寒后10天或大寒前10天进行,宜在晴天伐条,在枝条基部剪伐,让潜伏芽萌发生长。2、夏伐:小寒后10天或大寒前10天进行封稍(离地面6080厘米),春蚕饲养进入4龄期边采叶边伐条,做到叶光条倒。3、轮伐:是当年进行春伐的桑园,次年改为夏伐。根据气候及桑园管理特点,主要以春伐为主。四、低杆有拳式树形养成法树形养成的方法是:第一

8、年,桑树定植后,离地面1520厘米剪去苗干(一般留23芽),即为主干,发芽后培育23条新稍生长,当年养成粗壮枝干。第二年,春伐前定型的水平线剪伐(1520厘米)。养成枝干,以后每年在枝条基部剪伐,养成有一层枝干的有拳式低干桑。此种树形养成投产较快,产量高,管理方便,是近年最广泛的树形养成形式。第二章桑园管理高产稳产的桑树,必须有良好的肥培管理条件和栽植方法。如果不及时合理的耕耘、除草、灌溉排水、桑树护理。桑园产量不但不会增产,反而还会减产。目前,多数蚕农都存在“重栽、重养不重管的现象”,导致了亩产桑园效益不高,蚕茧产量较低。因此,必须要注意桑园管理,确保桑园的高产稳产。第一节土壤管理一、桑园的

9、土壤管理(一)桑园耕耘的作用桑园耕耘的作用:可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空气和水分状况,增强桑树的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转化和释放各种营养元素。促进新根的生长,并具有抗旱,消除杂草和减少病虫害等作用。(二)耕耘时期和方法一年可耕23次,分冬耕、春耕、夏耕。冬耕:桑树落叶后至大寒前与施冬肥结合进行,一般深度20厘米左右,行间宜深,桑树附近宜浅。以不伤粗根为宜。春耕:在桑树发芽前进行,春耕在冬耕的基础上将土块打碎、抓平,具有除草和保墒作用。春耕宜浅,一般在710厘米。夏耕(夏锄):主要是铲除杂草,通过夏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可抑制病虫的繁殖,深度为5

10、7厘米。二、桑园除草(一)除草时期根据气候特点:温度高、湿度大,杂草生长旺盛,危害比较严重,要在春、夏、秋三个时期多次进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二)除草方法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两种。化学除草,常用的化学剂有克芜踪、草甘磷、茅草枯,以上三种属于茎叶处理除草剂,应在杂草生长旺盛时使用。在养蚕期间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三、桑树灌溉及排水(一)灌溉时期桑园灌溉时期,主要应根据桑树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气候特点来确定。一般选择在春季桑树发芽时期和夏伐后的再发芽期进行灌溉。如土壤水分不足,就会延迟发芽,降低发芽率和抑制芽叶生长,影响产量。(二)桑园排水桑园地处低洼,地下水位过高,或多雨季节,会造成桑园积水,

11、抑制根系呼吸和发育,从而影响桑树生长和产量。因此,要注意挖好排水沟,防止积水。第二节桑树管理桑树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伐条、疏芽、整树等。一、新栽桑、定植嫁接苗:定杆为1520厘米,随栽随剪;时间:立春前710天完成。二、疏芽:是对45年以上的桑树,生长过多的芽疏去一部分,留58个枝条为佳。疏芽原则,“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外围多留、分布均匀”,一般分两次进行,当新稍长到7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疏芽,通常留5-8个芽头,留芽数是需要数的2倍;第二次结合春蚕(或夏蚕)大蚕期用叶疏去三眼叶,弱枝和密枝,每株留46枝。三、修枝要求:主、支干层次分明,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分布均匀,修去病虫枝及枯桩。四、整枝

12、修剪:因为桑树病虫害多潜伏在枯桩、死拳、枯枝上越冬,如不进行修整,病虫害增多,树势衰弱,具体方法是:1、整枝一般在落叶后到次年早春发芽前进行;2、从枝条基部剪去拳上或支干上生长细弱、过密、下垂枝;3、用手据或桑剪修去枯枝、病虫枝、枯桩、修剪时不要撕破树皮,切口要平滑;4、修下的病虫枝、枯枝、枯桩要集中烧毁。5、桑园冬季管理和防治病虫害:桑园修枝结束后,除对桑园进行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虫以外,为更好地巩固防病效果,应对所有桑树进行刷白处理(用石灰粉加漂白粉1%兑成石灰浆,再加1%的食盐对桑树进行刷白)。五、桑园施肥肥料是桑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桑园每年伐条和多次采叶,要从土壤中带走大量营养元素。

13、因此,必须及时追施肥料,提高土壤肥力,达到桑园高产稳产。冬肥是基础,夏肥是重点,春、秋肥是补肥。(一)施肥时期和施肥量1、春肥:春肥有促进春季萌芽和枝叶生长作用,又称“催芽肥”,以速效肥为主。根据我区春季干旱这一特点,可结合春季灌水施入化肥,一般在新稍长到1520厘米时施肥。每亩施尿素2030公斤(可配合施用磷、钾肥),也可施入人畜粪尿等有机肥。2、夏肥:夏肥是关键,对叶的增产作用很大,占全年施肥量一半左右,因为这时进入高温多湿季节,雨量充足,枝叶生长旺盛,每亩施肥3040公斤尿素,灵活掌握,要做到少施勤施。3、秋肥:可在正秋蚕上蔟后,施入复合肥每亩4060公斤。4、冬肥:冬肥是基础肥,对来年

14、春叶增产,有极重要的作用,一般施用迟效肥为主,桑树落叶后,结合冬耕施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每亩施100120担农家肥。(二)施肥方法1、穴施:在株间或行间开穴施肥,新植桑或两年桑,株与株之间离树干30厘米处开穴,三年桑离树干5060厘米处开穴,速效肥一般以穴施为主。2、条施:在3年桑2行之间的中间挖宽20厘米、深5厘米左右的沟将化肥施入,再盖上土。3、撒施:对于成年桑,在多雨季节将肥料撒在桑园表面,结合耕耘翻入土中,达到根系充分吸收的目的,可节省劳力。(三)桑园绿肥桑园间作绿肥(如苕子等),通过翻挖,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四)根外施肥可根据桑叶长势、叶色、季节喷施适量的氮、磷

15、、钾肥。第三章桑树病虫害的防治第一节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病害的发生,是寄主植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因受病原物的寄生而引起,并进一步发展致使病害流行和漫延,造成产量和质量下降。病害由病原物寄主植物环境人为因素四个方面造成。一、桑疫病(细菌性病害)俗称烂头病、黑枯型细菌病、缩叶型细菌病。(一)症状:黑枯型,叶片呈现退绿、转黄的不规则多角形病斑,新稍发生烂头症,并向枝条中下部蔓延。在枝条表面形成粗细不等稍隆起的点线状黑褐色病斑。缩叶型桑疫病发生在嫩叶或嫩稍上,侧叶散生油渍状园形病斑,病斑逐步扩大为黄褐色。周围稍退绿变黄,随嫩叶长大,病斑坏死穿孔、叶片缩皱,进而脱落,常在叶背的叶脉上形成病斑,初呈黄褐

16、色,最后变黑,使叶片不能展开。叶面反向卷曲。(二)传播途径:由风、雨、枝叶接触及昆虫传播。(三)防治措施1、培育无病苗木,不要用病枝作接穗和砧木。2、杜绝病源:在发病初期,对少量病叶、病稍及时剪除并带出桑园烧毁。冬季修剪时应剪除病枝。剪除病稍和病枝均应在病斑以下35寸处剪除,剪断面以不见黑线病斑为准。3、减少伤口、加强桑园防虫工作。夏秋季防止粗暴采叶。4、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先摘除病叶、剪除病稍,然后喷药防治。(1)一喷壶水加上40片土霉素,1亩80120片,进行喷施,45天再喷施,连续二次。(2)100单位农用链霉素,每亩用200单位农用链霉素喷施。35天连续喷施二次。二、桑白粉病(真菌病

17、害)(一)症状:主要发生于桑叶背面,霉斑表面呈粉状,并逐渐增多,由黄色转橙红后变褐色。最后变成黑色。(二)防治方法1、加强肥培管理:合理采叶。施足夏肥,配施钾肥,注意合理密植,加强修剪,促进桑园通风透光,减少发病。2、消灭越冬病原,在落叶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3、药物防治:用波美4-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原,发病初期全面喷施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液,发病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一次,连续2次。三、桑褐斑病(真菌病害)(一)症状:以嫩叶发生较多,病斑最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的小斑点,病斑周围叶色稍变黄,随病情发展,形成近似圆形的茶褐色病斑,最后呈黑褐色。(二

18、)病因: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繁殖,湿度是主要因素,雨水多,发病期长,发病较重,地下水位高,排水不及时,桑园间杂草多,栽植过密,偏施氮肥,缺肥等均容易引起发病。一般常在夏季流行,早春多雨年份发病更重。(三)防治方法1、消灭越冬病原:随时收集或在落叶前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早春结合治虫,普遍喷用一次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杀灭附着在枝干、落叶上的越冬病原。发病严重的桑园,在晚秋蚕结束后,可喷l-2次07的波尔多液;2、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栽植过密,注意通风透光,防止土壤多湿,增施有机肥。3、药物防治:发现桑园内有桑褐斑病出现,立即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并加入1的洗衣粉加20

19、-40片氯霉素,或喷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5-20天一次,连续两次。同时要注意合理排灌、施肥,降低桑园湿度和水位,增强桑树抗病能力,以达到减少发病的目的。第二节常见的虫害及防治方法一、红蜘蛛(一)危害症状:早春以越冬成虫,危害正在展开的桑叶、吸食汁液,被害处出现许多斑点,呈白色半透明状,逐渐变黄色至黄褐色,并在相应处出现色斑,严重时叶红褐枯焦,不能喂蚕,远观如火烧状。(二)防治方法1、冬季清洁桑园,消灭越冬成虫。2、2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叶背面及正面。3、敌敌畏、乐果乳剂10001500倍喷雾。4、克螨特1500-2000倍液喷雾。二、桑蓟马以成虫在

20、枯枝落叶、树皮裂缝、杂草中越冬。第二年春叶开放时开始活动,一遇惊动即翅尾而逃,在叶背为害。(一)危害症状叶的背面形成很多褐色小凹,被害桑叶因失水而提前硬化,远看成灾,桑叶分2层,下层叶硬化,中上层叶干瘪卷缩呈锈褐色,顶端一层为刚抽出的绿色嫩叶,夏秋虫密度大时,使成片的桑叶全部卷缩成锈色,叶质下降。(二)防治方法1、清洁桑园:把枯枝落叶、杂草、虫枝集中清理烧毁,消灭潜藏越冬成虫。2、药物防治:40乐果1500倍液,50马拉松1500倍液,80敌敌畏2000倍液喷雾。三、桑白蚧(一)危害症状密植、管理差,地下水位高,低洼积水的桑园,可造成桑树养分不足,生长缓慢。幼虫、成虫群集主干、枝干上,以口针刺

21、入皮层吸食树液,由于繁殖能力强,常包白蚧盖满树干,使桑树发育不良,枝稍萎蔫,叶片细小,甚至全树枯死。(二)防治方法1、改善栽培条件,注意合理密植,做好田间排水降湿工作。2、严格检疫,防止苗木、接穗调运时带虫传染。3、冬季清洁桑园,把枯枝落叶病虫枝集中烧毁。4、人工抹擦枝干,用竹刀刮除蚧壳及虫体,用20-30生石灰浆,涂刷树干。5、喷洒和涂刷8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或氧化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四、桑螟(一)危害症状危害在夏秋季,幼虫吐丝叠叶,虫藏其中,咀食叶肉,仅留叶表及上表皮,在杂草内、树干或桑园周围建筑物的缝隙中结薄茧越冬。被害叶常形成透明的灰白色薄膜,久之则破裂成孔,群众

22、称为“开天窗”。桑螟的排泄物污染叶片,影响桑叶叶质,从而容易导致蚕病发生。(二)防治方法1、杂草或堆草诱集越冬幼虫。2、修剪虫枝,结合冬季修枝除去病虫枝,使幼虫不能隐藏。3、捕杀幼虫:在夏秋各季,见桑树上有折叶或重叠叶,应及时捕杀幼虫或摘去虫叶,集中处理。4、80敌敌喂乳油1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五、桑天牛(一)危害症状成虫常在新枝条上咀食皮层,周围皮层有一段形成环状,影响养分输导,枝条即枯死,产卵时在新枝条基部咬一环形伤疤,幼虫蛀食枝干,甚至深入根部,被害桑株往往生长不良,全株枯死。(二)防治方法1、捕捉成虫:7-8月孵化盛期进行,防止成虫啃食树皮及产卵为害

23、。2、针刺虫卵:七月上旬为桑天牛成虫产卵盛期,在枝条基部10厘米左右发现产卵痕,将其虫卵刺死。3、针刺或钩杀幼虫:用铁丝在夏秋清晨露水未干时往最下部蛀孔附近用铁丝钩出幼虫杀死。4、药物防治用80敌敌畏乳剂200-500倍液,或用甲敌粉或巴丹粉拌废机油调成稀糊状塞入最下一个蛀孔内,塞满为止。六、黄叶甲(一)危害症状主要以成虫咀食新稍嫩叶,轻者将叶食成缺,重者将梢叶食光,仅留主脉。造成春叶产量下降,同时在梢端爬行飞舞和取食时排出大量粪便污染枝芽或下部成熟叶,严重影响桑叶质量。(二)防治方法。1、打落捕杀:于清早露水未干前撞桑枝,使叶甲受惊落下,用塑料薄膜铺在树下收集杀死。2、用40乐果乳剂1000

24、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树梢。喷药应在虫口盛发期,朝露未干时或阴天小雨后进行。黄叶甲繁殖早,危害时间长,要早进行防治。七、褐金龟子(一)危害症状以成虫食害桑树嫩叶,仅留主脉或大侧枝,嫩叶食光后,为害嫩梢,还排出粪便污染桑叶。幼虫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为害苗木根部造成幼苗枯死。(二)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方法:利用金龟子假死性,在黄昏成虫取食时,可在树下垫塑料薄膜,逐枝打落捕杀。2、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洒树梢。八、桑毛虫(一)危害症状初孵化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叶肉,叶面呈透明斑,三次脱皮后分散取食成大缺口,仅留叶脉,为害桑芽,由外向内剥食,造成冬芽全枯。

25、(二)防治方法l、清洁桑园扫清落叶,剪除虫害枝条,除去裂隙中的虫茧,消灭越冬幼虫。2、80敌敌畏乳剂500-1000倍液喷洒。九、桑灰象虫(一)危害症状桑灰象虫以成虫咬食桑树芽叶,为害桑叶时将整个芽食尽,使桑叶成小缺块,少数食成孔洞,并留有短浅状黑色粪便。(二)防治方法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7天喷一次,连喷2次。十、小地老虎(一)危害症状幼虫昼伏夜出,晚上10点前活动最盛,有强烈的趋化性,嗜好糖、醋、酒等,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趋光性。取食作物、杂草和桑树顶端,危害呈半透明斑或小孔,白天躲在表土26厘米深处栖息,夜出为害,常咬断桑苗,并将咬断幼苗拖到附近潜伏的土穴内,顶端外露,幼虫有假死性

26、和迁移性。(二)防治方法:1、除草能消灭虫卵及减少幼虫早期食物来源。2、诱杀幼虫(1)糖醋液配比:糖3份,醋1份,水10份,再按总量的01,加90敌百虫晶体,诱杀幼虫,盛发期每亩放诱盆3-6个,盆口低于地面,诱杀夜出幼虫。(2)用莴苣叶诱杀幼虫,在叶上喷80敌敌畏1000倍液。(3)堆青草诱杀:利用幼虫昼伏夜出习性每隔3-4米,放一堆青草,早上揭开检查,捕杀诱集幼虫。(4)毒饵:用炒香豆饼,菜籽饼粉每10千克拌入90晶体敌百虫01千克(用15-2公斤水熔化),混合均匀,傍晚在苗田内沟施或撒施诱杀幼虫。3、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苗叶,可杀死幼虫。第二部分养蚕第一章蚕的饲养和管理第一

27、节养蚕前的准备一、养蚕计划为实现蚕农增收,有计划地安排全年养蚕数量,根据桑园管理及桑树长势情况来确定养蚕张数,做到量桑养蚕,“以叶定种,种叶平衡”,既不能养得太多,导致大蚕期缺叶,严重影响产量和茧质;也不能养得太少,使桑叶过剩造成浪费。二、蚕房及蚕需物资的准备1、蚕房准备如果是新建蚕房,应选择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避免太阳东西方向光直照,不利于养蚕和通风换气。2、蚕房要求防鼠;要有地火笼和保温层、天窗;有对流窗;便于消毒;设贮桑室(要求:低温、保湿、无污染)。3、蚕需物资准备以养殖一张蚕为例:蚕簸饲养:需要蚕簸50个,大蚕网80-100个,防干纸8-10张,小蚕网8-10张,鸡毛2根,蚕筷2双,

28、干湿温度计2支,切桑刀1把,切桑板一块,给桑架2个,采桑箩2个,盖桑布12丈;蚕台饲养:蚕台13-15台,蚕台网26-30张,消毒池、铁锅和盆。消毒药品准备:漂白粉5公斤,大蚕防病一号2-3公斤(或防僵粉),小蚕防病一号05公斤,石灰25公斤,硫磺05-1公斤。三、桑园产叶量预测及张种用叶量蚕种出库前,依据桑园树龄、桑树长势、桑品种、管理水平、气候、养蚕季节等因素预测产量,一般一亩成龄春伐桑园可饲养春蚕0508张,夏蚕08-1张,秋蚕112张,晚秋秋蚕0608张。二是根据桑叶片克重量来计算产叶量。一般为650-750公斤/张,一龄2-3公斤/张;二龄4-6公斤张;三龄15-20公斤张;四龄10

29、0150公斤/张;五龄450-500公斤/张,其中蚕品种不同食桑量略有差异。四、养蚕前的消毒养蚕前对大蚕房和蚕具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包括墙壁,四周环境清除杂物,彻底消灭病源。消毒方法:一泡(即浸泡蚕具、蚕台)、二洗、三晒(太阳暴晒)、四消(药物消毒)、五浆刷、六烟薰(用硫磺)。第二节蚕的生活要素及生理特点一、蚕的生活要素1、桑叶:蚕是寡食性昆虫,主要以桑叶为主。2、温度:蚕是变温动物,而又缺乏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饲养过程中,应调节好温度,使之与蚕的生长发育相适应。3、湿度:湿度是保持桑叶新鲜,满足蚕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在饲养过程中,应调节好各个龄期中的所需湿度。4、

30、空气:蚕和其它动物一样,时刻离不开空气,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不良气体的产生和危害。5、光线:蚕具有趋光性和背光性,在饲养中,应避免光线直射,保持室内光线均匀,以免造成蚕座稀密不匀。二、蚕的生理特点1、小蚕单位体表面积及气门与体重的比例较大,腊质层薄,易散失热量和水分。2、小蚕生长发育迅速,单位时间内生长速度比大蚕快,叶质要求较高,加之趋光、趋密性强,扩座匀座要随时进行。3、单位个体呼吸强度大,所以每次给桑前要更换室内空气,保持空气新鲜。4、对有害气体和病源微生物抵抗力较大蚕弱,易中毒,易感染蚕病。5、对桑叶感知能力弱,移动范围小,给桑叶要均匀。第三节小蚕的饲养一、小蚕共

31、育1、什么叫小蚕共育:小蚕共育是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由邻近或本社的养蚕户组织起来,集中饲养小蚕的一种方法。2、小蚕共育的好处:小蚕共育可以集中技术力量,精心饲养管理,贯彻规范化技术操作和措施,有利于普及科学养蚕知识,便于技术指导,节省劳动力,节省燃料,减少生产成本开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小蚕共育的数量一般一个共育户以810张为宜。3、小蚕共育的必备条件:(1)要有专用桑园5亩以上,桑品种、叶质优良(2)小蚕共育要有专用蚕房,完善的配套设施(地火龙、保温、保湿),使小蚕共育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蚕房修建应该是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通风透气。(3)小蚕共育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素质,具备一定的科

32、学技术管理、专业技术的规范操作和吸收新鲜事物的能力。(4)小蚕共育人员思想道德品质要高尚,有大公无私,能吃苦耐劳的精神,能按技术标准规定严格进行消毒防病,科学饲养,还有能力指导大面积养蚕的技术。二、补催青1、什么叫补催青:蚕种经催青后转青的蚕卵、叫转青卵,转青卵送到各饲养室后,仍需要按照催青标准的温、湿度继续保护,这一过程叫做补催青。2、补催青的方法:(1)蚕种进小蚕共育室的前一天将室温升至75f蚕种进入共育室后慢慢将温升至78f为止,干湿差12f,并保持全天黑暗,避光保护。(2)蚕种进共育室后,先把蚕簸打湿,以不滴水为度,先用一个蚕簸,上面放一张防干纸,把蚕卵均匀地分布在蚕座内,用鸡毛赶平,

33、每张蚕种01m2的面积,蚕卵上面再放一张防干纸。然后,再用另一个喷湿的蚕簸覆盖,或用黑布覆盖包好置于黑暗处,在补催青过程中,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不良气体中毒。收蚁前一天晚上,将温升至78-80f,干湿差051f左右,补催青的关键在于掌握好温湿度。三、收蚁及注意事项(一)收蚁1、收蚁前的准备:收蚁用具是把严格消毒后的蚕簸、蚕筷、鸡毛、防干纸、棉纸、切桑刀、板、采桑箩准备好。2、什么叫收蚁:收蚁是把孵化出的蚁蚕集中起来,称重后移至蚕簸中给桑饲养的全过程。3、收蚁用叶:一般早上采叶,以叶色黄中带绿,手触柔软自上而下的第三位叶,同时还要参照桑树品种来确定用叶标准。4、收蚁时间:春、晚秋蚕收蚁时间早上6

34、:006:30分;夏、正秋蚕早上5:005:30分感光。5、感光与蚕种的距离:1oow的灯泡与蚕种斜视距离15m,60w的灯泡斜视距离1m。6、收蚁方法:常规收蚁方法有:桑引法、网收法。桑引法;将感光的蚁蚕,用切成的细条叶或小方块叶,直接撒在蚁蚕上面,待蚁蚕爬上桑叶时,将桑叶上的蚁蚕移至另外的蚕簸内。网收法:在散卵上面,加两个小蚕网,将桑叶切成细条叶撒在上面,15-20分钟后,蚁蚕爬到桑叶上后,将上面的蚕网移至另一个簸箕内定座,蚁体消毒后,给桑。(二)收蚁注意事项1、收蚁操作必须轻巧灵活,不伤蚁蚕,及时扩座给桑。2、收蚁后尚未孵化完的蚕种,继续做好补催青的工作,次日早上再收,力求一批蚕种两次收

35、完。3、一般每半张蚕种为一簸。4、收蚁后,对蚕座蚕体应及时消毒,消毒时间10-15分钟。保证消毒时间和消毒效果。5、给桑时间与切叶方法:把采回的桑叶切成05-lcm左右的小方块型桑叶,第一次给桑应在蚁体消毒后10-15分钟。6、给桑量:第一次给桑量7-8成,第二至三次给桑逐渐增多;看蚕给桑,桑叶一定要新鲜,朝夕采叶,良桑饱食,保持蚕座干燥,给桑前将防干纸提前半小时揭开,给桑要均匀,蚕和桑叶不成堆,扩座要均匀及时。7、蚕座要求:一般给桑厚度,一龄蚕1-15层,二龄2-25层,三龄25-3层,少食期和减食期要偏少,盛食期要吃饱。四、温、湿度的标准及调节温湿度的调节:蚁蚕喜欢高温多湿,一般一龄蚕80

36、-82f,二龄蚕7880f,三龄蚕7779f。小蚕温、湿度的标准注;1、在防干过程中,眠中不防干。2、夏蚕、正秋因温度高、湿度大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防干形式。(1)低温多湿的调节:应升温排湿,蚕座内撒焦糠石灰、小蚕用4:1,使蚕座干燥。(2)低温干燥的调节:应升温补湿,可在室内洒1的漂白粉石灰水或在火缸上放置水盆挂湿布等方法。(3)高温多湿的调节:可采取降温排湿,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地面可撒漂白粉石灰粉,蚕座多用干燥材料,如焦糠石灰,高温多湿对蚕的危害性最大,要做好消毒防病工作。(4)高温干燥的调节:可采取降温补湿,搭遮阴栅,地面可洒漂白粉、石灰水,打开门窗,或进行补湿添食。五、采

37、叶与贮藏(1)桑叶的选择:小蚕用叶需要叶质柔软,水份、糖份含量偏多,蛋白质营养丰富适当的桑叶,不采泥沙叶、病虫叶、污染叶、带毒叶等不良叶。(2)桑叶的贮藏:小蚕期间用叶不多,可将采用的桑叶放在打湿的蚕簸里,堆成畦形,上面用打湿的黑布和薄膜盖好,也可采用缸贮法,把桑叶轻松放在四周,口盖湿布或薄膜。小蚕用叶标准(3)给桑方法:一撒、二匀、三补缺,首先将切好的小方块叶或条形叶从蚕座的四周撒向中间,然后对没有喂到的地方进行补喂,撒好后用羽毛把桑叶赶平。对过密的蚕要进行及时匀座。(4)小蚕对光线、空气的要求:小蚕具有趋光性和背光性,在饲养中,光线要求均匀偏暗。蚕和其它动物一样,一刻不能缺少空气,因此,每

38、次给桑前,要求揭开防干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10-15分钟。六、扩座与除沙1、扩座的方法;有条叶扩座法,加网分簸扩座法和自动扩座法。扩座时动作要轻,防止触伤蚕体,并保持蚕座平整,在扩座时也要结合匀座,确保蚕座上的蚕分布均匀。2、除沙:蚕座中蚕吃剩的残桑、叶茎、蚕粪及消毒用材料焦糖、石灰、蚕脱的皮等混合物叫蚕沙。将蚕簸内的蚕沙除去叫除沙。一般要求:一龄不除沙;二龄起除一次;三龄起除一次,盛食期除一次,眠前除一次。除沙前用小蚕防病一号或防僵粉对蚕座、蚕体进行消毒,消毒时间1015分钟,待蚕全部爬上来后,移至另一蚕簸内饲养,将蚕沙除去。七、小蚕饲养注意事项1、做好温、湿度的调节,保持平衡不能忽高忽低

39、。2、给桑一定要均匀,要求做到整体蚕座一个样,蚕和桑叶不成堆。3、桑叶老嫩要一致,小蚕用叶要求较严格,一定要按各龄蚕用叶标准采叶,采老嫩适宜的桑叶。4、蚕座:一定要均匀,要求稀密适当,过密容易使小蚕发育不整齐,出现过多的迟眠蚕。八、眠期处理及保护1、小蚕眠期处理:小蚕眠期处理技术性较强,由于这一时期蚕体力消耗特别多,对外界不良环境、气体、有害物的抵抗力较弱,如处理不当,会使蚕体弱多病,更应该注意,眠期处理要求做到:眠前吃饱、鲜桑饱食、适时加网提青,眠中要管好,适时饷食。(1)适时加眠网:小蚕在温、湿度标准范围内,眠性较快,一般在盛食期后,见有少数胸部膨大透明的将眠蚕时,即可加网,二龄蚕有少数蚕

40、体由青转白后,皮肤紧张发亮,行动呆滞,即可加眠网,三龄眠性较慢,一般可在蚕簸内发现有5-10的将眠蚕时,可加眠网。(2)适时止桑:止桑用的焦糠和其它材料,石灰(4:1),如蚕发育整齐,达到95以上的眠蚕时,可消毒止桑,如发育不齐,眠蚕达到80时就要止桑提青,止桑后,约半小时后加网提青。分批饲养,使早眠蚕和迟眠蚕都能达到鲜桑饱食就眠,及时淘汰弱小蚕。2、眠中保护:眠中保护要保持安静,防止强风直吹和剧烈抖动,空气要新鲜,光线要求均匀偏暗,温、湿要求下降1-2f,眠中的湿度,前期要求稍干,见起蚕时,湿度可稍大,以防半脱皮和不脱皮。3、眠起处理:蚕有强烈的食欲要求时,头部左右摇摆,这时应及时饷食。饷食

41、用桑要求新鲜并适熟偏嫩,给桑量适当控制,不宜偏多;饷食操作要轻柔。4、蚕体蚕座消毒:饷食前应做好蚕体、蚕座消毒,为保证消毒时间和消毒效果,时间是关键,至少保持10-15分钟。小蚕每次给桑前都要对蚕进行扩座、匀座、更换室内空气,揭开防干纸,给桑要均匀,及时分簸,一般在盛食期进行。随时查看小蚕食桑状况,其次是每次给桑前还应该对桑叶进行试喂,是否带毒,一经发现及时调换。小蚕眠期经过时间九、几种蚕的识别1、起蚕皮肤缩皱,体色呈灰褐色,头部比例大。2、青蚕皮肤青白,体色青白发亮爬行、食桑。3、将眠蚕胸部膨大,体躯缩短,尾脚被浮丝固定,如果减食期的蚕,皮肤紧张发亮。4、眠蚕躯体缩短,皮肤紧张,体色发亮,头

42、胸昂起,不食不动,头胸之间出现深褐色三角形。十、小蚕期的消毒防病1、小蚕期的消毒防病用药有鲜石灰、小蚕防病一号、漂白粉、防僵粉。2、小蚕用药量:小蚕用漂白粉防僵粉含有效氯为2,聚甲醛防僵粉含甲醛1,3、消毒方法:将防僵粉用布袋装好,均匀地撒在蚕体上,以一层薄霜为宜,一般在早上喂前消毒和加网除沙前进行,发现蚕病,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和消毒量。特别注意:小蚕防病一号消毒后,不能喂湿叶,以免中毒。第四节大蚕饲养一、大蚕的生理特点大蚕是摄取营养增长蚕体和生成丝蛋白的时期,食桑量大,相对食下水份多,大蚕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小,皮肤腊质层厚,气门对躯体的比率小,应避免高温、多湿环境,大蚕期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蚕

43、茧产量的高低和茧质的优劣,是决定蚕茧丰收的关键时期。所以,应根据大蚕的生理特点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二、大蚕饲养(一)扩座与除沙为使蚕充分饱食,大蚕期应及时扩大蚕座面积,并注意匀座。蚕座过密,易造成食桑不良,发育不整齐,还会造成蚕相互抓伤,产生创伤感染,增加真菌病的传染机率,大蚕期的扩座一般是结合除沙一道进行,扩座采用网分法和桑叶自动扩座法和匀座法,一箔分为两簸。蚕座内密度应做到蚕不打堆,蚕不背蚕、重叠,蚕与蚕之间有转身的余地,四龄蚕一般为一张蚕16-24簸,5龄蚕45-55簸,蚕台育四龄一张为5-6台,五龄为12-15台,由于大蚕期食桑量较大,蚕沙多。必须勤除沙。四龄起除一次,盛食期除二次,眠

44、前一次,五龄每天除一次,夏秋季为避免中午高温,宜在早、晚进行。蚕网必须勤晒和勤消毒。(二)眠前处理一是良桑饱食,适时止桑,当有40-50左右的将眠蚕时,应适当撒一层2-3cm切碎的桑叶,达到平时给桑量的5060%,让蚕饱食就眠,发育整齐,当有90-95时止桑就眠,加网提青,为保持蚕发育整齐,可采取青上提青,保持同一批蚕的整体性和一致性眠起、眠入。(三)眠中保护蚕在眠中要求保持蚕室、蚕座干燥,防止强风直吹和剧烈抖动。光线要求偏暗,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下降2-3f,防止高温多湿和低温多湿、闷热。过分干燥、温度过高、强风直吹、强光直射、煤气中毒则影响蚕蜕皮,发生半蜕皮或不脱皮蚕现象,此情况多发生于

45、夏、秋季。(四)眠起处理当起蚕达到90-95%,具有食欲时给桑,给桑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及时饷食,由于起蚕的围食膜和口器尚未完善,加上蜕皮后皮肤较嫩,容易感染蚕病,对有害气体物和物质抵抗力较弱,饷食前应通风换气,对蚕座、蚕体进行消毒防病,时间15-20分钟,开始给桑。第一次给桑用叶宜偏嫩,给桑量约为8成饱,第二次给足桑叶。(五)大蚕温、湿度的调节(1)高温多湿的调节:经常打开门窗,促使空气对流,通风排湿,蚕座多用干燥材料,高温多湿对蚕的危害性最大,要结合彻底消毒。(2)低温多湿的调节:应升火补温,蚕座内撒防僵粉、大蚕防病一号、吸湿材料(如锯末粉、稻草节)。(3)高温干燥的调节:可采取降温补湿,

46、搭棚遮阴,室内挂湿布,地面多洒漂白粉水、石灰水进行补湿。桑叶补湿添食,蚕体消毒。(4)低温干燥的调节:应升温补湿,在地火笼上面多洒漂白粉、石灰水消毒补湿,或用热水泼洒蚕室,也可在火炉、火盆上放置水盆,升温补湿,还可以结合添食药物进行防病补湿。大蚕温、湿度标准(六)采叶与贮桑大蚕采叶,除饷食用叶外,实行从下到上的采叶方法,以防下部叶老化造成损失,夏秋蚕用叶在采摘时一定要保护膨芽,晚秋用叶必须注意留尖保条。由于大蚕期用桑量较大,必须注意桑叶的贮藏,一般采用畦贮法和堆贮法。采回桑叶后,先将桑叶抖松,堆成畦形,不能堆积过高、过密,贮藏时间过长,容易发热,必须按时翻动,在春季空气湿度小,夏秋季高温干燥时

47、,可以喷水,保持桑叶新鲜。(七)大蚕期的消毒防病彻底消毒,杜绝病源和传染途径,注意蚕前彻底消毒,坚持蚕中继续消,对蚕座、蚕体天天消,搞好蚕后立即消和综合消毒,把蚕病控制在最低范围。在整个养蚕消毒用药量上大多达不到标准和规范操作蚕座蚕体消毒还必须与病蚕隔离,才能提高预防效果,及时提青、隔离,淘汰病弱蚕、不眠蚕、迟眠蚕,减少蚕体相互传染,保证每批蚕的健康发育。蚕座、蚕体消毒处理,每天早上或晚上给桑前,蚕座、蚕体都应该消毒一次,更换蚕室内空气,给桑要均匀。做好消毒防病,关键是做好蚕室、蚕座、蚕体的消毒,树立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原则。在养蚕过程中,蚕的自身体质很重要,无论是眠前、眠起都不要让蚕过分饥

48、饿,提高蚕的抗病能力,切实做好眠中保护,起蚕处理,特别是4-5龄蚕一定要做好分批提青,或青上提青,分批饲养,要处理好青蚕、眠蚕、起蚕,淘汰不眠蚕、迟眠蚕、弱小蚕。精心饲养,预防蚕病是关键,确保蚕的群体无病源,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消毒防病是唯一手段和措施。大蚕期的消毒防病用药有鲜石灰粉、漂白粉、大蚕房病一号、防僵粉。消毒方法与小蚕消毒方法一致。第五节科学饲养、精心管理、实现蚕农增收一、科学饲养,精心管理特别是小蚕期间1-2龄期的扩座、匀座,温、湿度的调节,精心饲养、鲜桑饱食,营养均衡,分批提青或青上提青,真正做到操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饲养合理化。增强蚕体抗病能力。一是合理布局,大、小蚕分段饲

49、养和管理;二是选用抗虫、抗病能力强,营养丰富的优良桑品种;三是选用饲养抗病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宜本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多丝量、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蚕品种;四是做好补催青工作,做好各个龄期的眠期处理,眠中保护,调节好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做好消毒防病工作,为饲养管理创造一个适合蚕良好生长的环境条件,为了更好地夺取蚕茧高产、稳产、优质,春季、晚秋蚕饲养一定要做好升温补湿工作,夏、正秋季蚕要做好降温排湿工作。其次,每季养蚕售茧后,都应对蚕房、蚕具立即进行消毒,对桑园进行有计划的施肥、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二、发现蚕病及时正确诊断、正确处理根据气候、季节,温、湿度及以往发病规律提前预测蚕病发生,

50、采取相应的防治办法,综合消毒,对迟眠蚕、不眠蚕、弱小蚕、行动迟缓蚕、伏叶蚕、钻沙蚕、爬边蚕进行细心观察,单独饲养或淘汰,还要细心观察蚕食桑状况的快慢、体色、体斑特征是否正常来确定蚕的健康,最后每次给桑前都应该对蚕进行试喂,桑叶是否带毒、安全。避免中毒所带来的巨大损失。第二章上簇及采茧、售茧第一节上簇前准备上簇是养蚕劳动力最集中的时候,工作非常繁忙。因此,在上簇前应根据饲养蚕种数量,有计划的做好簇室、簇具等一切准备工作。(一)簇室准备簇室选择地势高、房屋干燥,便于补温、排湿、通风、换气、光线明暗均匀的房屋为宜。(二)蚕簇的种类:方格簇、塑料折簇。方格簇:使用方格簇,节约簇室,通风良好,上茧率高,

51、解舒好,茧色好,可减少柴印、双宫、黄斑等次下茧。并且茧形大、均匀、茧层厚薄均匀,多横营茧,方格簇能多次使用,消毒容易,经济效益高,180片/张。塑料折簇:50个/张,用塑料折簇,易营双宫茧、柴印茧、黄斑茧,上茧率低,根据实际情况,不做推广使用。第二节上簇的方法(一)适时上簇:发育正常的蚕茧,到5龄末期,食欲减退,体躯缩短,胸部透明,身体发软,并排出绿色软粪,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这是蚕熟的特征,称为适熟蚕,应及时上簇。此后,体躯更加透明,肥短,行动呆滞,称为过熟蚕。(二)上簇密度:熟蚕上簇,要掌握适当密度。上簇头数多少,对茧质的好坏影响很大。如上簇过密,营茧位置少,湿度过大,双宫、柴印、黄斑等

52、次下茧都会增多,茧质下降,影响上茧率。(三)上簇方法1、方格簇自动上簇(1)方格簇的准备与捆扎:每张蚕种需方格簇180-200片左右。用竹片2片,长130cm,要直,竹片宽度与方格簇边宽一样,能提高方格簇的使用寿命。捆扎方法:把两小片方格簇捆扎到一起,用细铁丝,在方格簇两端各留2cm处进行捆扎,竹片两端各留5cm,便于穿挂和上、下翻动簇具,上簇前,用太阳对方格簇进行暴晒,也可以用老桑叶切碎加水搓成汁过滤或用白酒加水对方格簇进行喷雾,三种办法任选一种,目的是排除异味,便于熟蚕尽快入孔吐丝结茧。(2)每张蚕种需用樟脑丸(俗称卫生球或臭蛋)一袋20粒左右,捣烂加水与细石灰粉调成糊状,用刷子涂抹于竹片

53、上端和蚕台四周,即可预防熟蚕向上或四周乱爬。(3)方格簇熟蚕入孔技术要求较高,要求熟蚕适时偏老整齐,当有5-10的熟蚕时,将两层蚕台合并为一层,并除去上一层的蚕沙,留一层不除,当蚕台内有85-90的熟蚕时,稍后在蚕座内加少量的干净稻草或麦杆草覆盖蚕体,便于吸湿,然后再在上面覆盖一张蚕台网,即可在蚕台上放好方格簇让蚕自动上簇,蚕台与蚕台之间不低于1015cm,方格簇与方格簇之间不低于locm(一拳头),当熟蚕入孔率达85-95时或12小时以后(可上、下翻动一次)捡去上面的浮蚕或青蚕,另行上簇,同时,应注意蚕室内的光线,保持均匀偏暗,调节好温、湿度,温度由高到低(7679f),干湿差23f,三天以后保持7375f,早、晚打开门窗,排湿、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三天以后可除去蚕台和蚕沙、病死蚕、烂茧。2、方格簇旋转架上簇:首先把簇片捆好固定。把熟蚕集中起来,放入捆好的方格簇片上。将旋转簇架立起,每块簇片大约放熟蚕0506公斤。1015分钟待熟蚕分散后,将放有熟蚕的旋转架平放挂起,让其自动旋转。3、塑料折簇上簇法(1)人工拾取法:有5熟蚕时,用手拾取集中起来,将蚕簸或蚕台内放一层蚕沙及稻草。拾取的熟蚕放在蚕沙、稻草上,盖上一张大蚕网,再放上两根桑条或小竹,最后把折簇放上。当蚕营茧24小时后,着去浮蚕,除去蚕沙和稻草,茧簇端在蚕架上。(2)自动上簇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