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一部传输专业测试题目资料_第1页
无线一部传输专业测试题目资料_第2页
无线一部传输专业测试题目资料_第3页
无线一部传输专业测试题目资料_第4页
无线一部传输专业测试题目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试题引用设计规范为 GB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1. 单选题( 黑体内容为正确答案 ,1 分/ 题)1. 根据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3-2006),本规范适用于城市( )地下通信管道及通道工程的设计。( 1.0.2 )A. 新建B. 扩建C. 改建D. 扩容2. 在终期管孔容量较大的宽阔道路上,当规划红线之间距离等于或者大于 40米 时,应在道路( )修建通信管道或通道。( 2.0.6 )A. 左侧B. 右侧C. 两侧D. 一侧3. 通信管道和通道与已有建筑物平行间距不应小于( )m。( 3.0.3 )A. 1B. 1.5C. 2D. 2.54. 通

2、信管道和通道与规划建筑红线平行间距不小于( )m。( 3.0.3 )A. 1B. 1.5C. 2D. 2.55. 通信管道与铁路或有轨电车道之间的交越角度不宜小于( )度。( 3.0.5 )A. 30B. 45C. 75D. 606. 在人行道下埋设水泥管 、塑料管路面至管道顶部最小深度不小于 ( )m。(6.0.1 )A. 0.5B. 0.7C. 0.8D. 1.07. 管道段长应按人孔位置而定 。高等级公路上的通信管道 ,段长最大不得超过( ) m。( 7.0.1 )A. 120B. 150C. 200D. 2508. 水泥管道弯管道曲率半径不小于( )m。( 7.0.3 )A. 25B.

3、 32C. 36)倍D. 409. 水泥管道管群组合宜组成矩形体,高度宜大于其宽度,但不宜超过( ( 4.0.2 )A. 1B. 1.5C. 2D. 2.510. 土质为岩石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回填( )mm细纱或细土。( 8.0.3.4 )A. 50B. 100C. 150D. 20011. 多孔塑料管的承接口处及插口内应均匀涂刷专用胶合粘剂,最小粘度不得小 于() Mpa s。( 8.0.3.10 )A. 200B. 300C. 400D. 50012. 进线室在建筑中的位置应便于光 (电)缆进局(站),应设置()路进线(11.0.2 )A. 一B. 二C. 三D. 四13. 一般情况下,

4、管群上方() mm处宜加警告标识( 8.0.3 )A. 200B. 250C. 300D. 40014. 铺设过路钢管管道应采用顶管和()方式。( 8.0.4 )A. 开挖B. 非开挖C. 过涵洞D. 修槽道15. 栅格塑料管群应间隔() m左右用专用带绑一次,蜂窝管应采用专用支架排 列固定。( 8.0.3 )A. 3B. 5C. 10D. 2016. 塑料管道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米。( 7.0.3 )A. 10B. 15C. 20D. 3617. 水泥管、塑料管与铁路交越轨道底部与管道顶部埋深不小于 ()米。(6.0.1 )A. 0.8B. 1C. 1.2D. 1.518. 土质较好的地区,

5、挖好沟槽后应夯实沟底,回填 ()mm细砂或细土。(8.0.3 )A. 10B. 20C. 30D. 5019. 进局站管道应根据终局站容量一次建设,管孔大于( )孔,可做通道,由地 下光电缆进线室接出。( 4.0.4 )A. 24B. 36C. 40D. 4820. 进线室的净高和面积应满足容量和( )的要求。( 11.0.2 )A. 线路接续B. 施工操作C. 工艺D. 日常维护21. 当管道在排水管下穿越时 ,交叉净距不小于 0.4 米,通信管道应做包封处理, 包封长度自排水管两侧各()米。( 3.0.3 )A. 1B. 1.5C. 2D. 2.522. 关于管材的选用,在郊区和野外长途光

6、缆管道建设应选用()。( 5.0.5 )A. 水泥管块B. 塑料管道C. 钢管D. 硅芯管塑料管23. 在终期管孔容量较大的宽阔道路上,当规划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米时,应在道路的两侧修建管道或通道。( 2.0.6 )A. 30B. 40C. 45D. 5024. 通信管道、通道与 35KV以上的电力电缆的最小水平净距为()米。( 3.0.3 )A. 0.5B. 1C. 1.5D. 225. 通信管道、通道与 35KV以下的电力电缆的最小水平净距为()米。( 3.0.3 )A. 0.5B. 1C. 1.5D. 226. 通信管道、通道与热力管的最小水平净距为()米。( 3.0.3 )

7、A. 0.5B. 1C. 1.5D. 227. 通信管道、通道与热力管的交叉净距不小于()米。 (3.0.3)A. 0.15B. 0.2C. 0.25D. 0.528. 塑料管道在车行道下埋深不应低于()米。( 6.0.1 )A. 0.7B. 0.8C. 1D. 1.229. 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米。(6.0.2 )A. 0.3B. 0.4C. 0.5D. 0.630. 进入人孔处的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不应小于()米。( 6.0.2 )A. 0.3B. 0.4C. 0.5D. 0.631. 管道铺设应有一定的坡度,管道坡度不得小于()。( 6.0.4 )A. 1

8、.5 B. 2C. 2.5 D. 332. 管道铺设应有一定的坡度,管道坡度应为()。( 6.0.4 )A. 1.5 2B. 2 2.5 C. 2.5 3D. 3 433. 在直线路由上 , 塑料管道段长不得超过()米。( 7.0.1 )A. 120B. 150C. 200D. 25034. 光(电)缆通道的宽度宜为()米。( 10.0.2 )A. 1.4 1.6B. 1.5 1.7C. 1.6 1.8D. 1.8 235. 光(电)缆通道的净高不应小于()米。( 10.0.2 )A. 1.2B. 1.5C. 1.8D. 236. 光(电)缆通道的埋深不应小于()米。( 10.0.2 )A.

9、0.3B. 0.5C. 0.8D. 137. 铺设塑料管道时,当土质为岩石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回填()mm细砂或细土。( 8.0.3 )A. 50B. 100C. 150D. 20038. 单一方向标准孔(孔径 90mm)不多于 6孔、孔径为 28mm或 32mm的多孔管不 多于 12 孔容量时,宜选用()。 (9.0.3 )A. 手孔B. 小号人孔C. 中号人孔D. 大号人孔39. 单一方向标准孔(孔径 90mm)不多于 12孔、孔径为 28mm或 32mm的多孔管 不多于 24 孔容量时,宜选用()。( 9.0.3 )A. 手孔B. 小号人孔C. 中号人孔D. 大号人孔40. 单一方向标准

10、孔(孔径 90mm)不多于 24孔、孔径为 28mm或 32mm的多孔管 不多于 36 孔容量时,宜选用()。( 9.0.3 )A. 手孔B. 小号人孔C. 中号人孔D. 大号人孔41. 单一方向标准孔(孔径 90mm)不多于 48孔、孔径为 28mm或 32mm的多孔管 不多于 72 孔容量时,宜选用()。( 9.0.3 )A. 手孔B. 小号人孔C. 中号人孔D. 大号人孔2. 多选题( 黑体内容为正确答案, 1.5/ 题 )1. 通信管道总体规划应包括( )等规划和建设方案,除考虑使用外,还应考虑 形成管道网络、实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0.3 )A. 主干管道B. 支线管道C. 驻

11、地网管道D. 核心网管道E. 骨干层管道2. 通信用塑料管材主要有两种:( )(5.0.3)A. 聚氯乙烯B. 高密度聚乙烯C. PVC-UD. HDPE3. 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选择在()。 (9.0.2)A. 快车道B. 慢车道C. 人行道D. 绿化地带4. 高等级公路上通信管道建筑位置选择依次是:( )A.中央隔离带 B.路肩 C. 边坡 D. 路侧隔离栅以内。( 3.0.2 )A. BCDAB. CDBAC. ABCDD. ABDC5. 通信管道与通道规划应以 ( ) 为依据。( 2.0.1 )A. 通信建设总体规划B. 城市发展计划C. 道路建设D. 运营商需求量6. 城市的

12、( )等建筑应同步建设通信管道或留有通信管道的位置。必要时,应 进行管道的特殊设计。( 2.0.5 )A. 办公楼B. 桥梁C. 隧道D. 高等级公路7. 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应远离()地带。( 3.0.1 )A. 电蚀B. 化学腐蚀C. 煤气管道D. 自来水管道E. 供热管道8. 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应避免建在已有规划而尚未成型 ,或()的地带上。( 3.0.1 )A. 电蚀B. 化学腐蚀C. 翻浆D. 流砂E. 虽以成型但土壤未沉实9. 铺设通信管道时,管群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8.0.1 )A. 管群宜组成矩形,其高度不宜小于宽度,但高度不宜超过宽度一倍。B. 管群宜组成矩形,其宽度不

13、宜小于高度,但宽度不宜超过高度一倍。C. 横向排列的管群宜为偶数D. 纵向排列的管群宜为偶数9.0.8 )10. 人(手)孔盖应有()等措施,井盖上应有明显的用途及产权标志A. 防盗B. 防滑C. 防跌落D. 防位移E. 防噪声11. 人(手)孔位置应设置在()处。( 9.0.2 )A. 光(电)缆分支点B. 引上光(电)缆汇接点C. 坡度较大的管道拐弯处D. 道路交叉路口E. 拟建地下引入线路的建筑物旁12. 光(电)缆通道建筑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10.0.4 )A. 排水B. 照明C. 通风D. 防止漏水13. 水泥管块的规格有()种。( 5.0.2 )A. 三孔管块B. 四孔管块C

14、. 五孔管块D. 六孔管块14. 通信管道通常用的管材有()。 (5.0.1 )A. 水泥管孔B. 硬质聚乙烯塑料管C. 半硬质聚乙烯塑料管D. 钢管3. 判断题( 黑体内容为正确答案 ,0.5/ 题 )1. 对于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楼外预埋的通信管道应与建筑物的建设同步进行, 并应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连接。 正确 (2.0.4 )2. 通信管道建设规划必须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正确(2.0.1 )3. 在终期管孔容量较大的宽阔道路上,当规划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 米时,应在道路的两侧修建管道或通道。 错误(2.0.6 )4. 通信管道与通道宜选择地下、地上障碍物较少的街道。 正确 (3.

15、0.1 )5. 通信管道应与杆路在两侧。 错误 (3.0.2 )6. 弯管道中心夹角宜尽量大。 正确(7.0.3 )7. 通信管道穿越铁路和较宽的道路时 ,应在其两侧设置人 (手)孔。正确( 9.0.2 )8. 通信管道铺设时,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 (即 S型弯曲)或弯曲部分的中 心夹角小于 90的弯管道(即 U型弯)。 正确 (7.0.3 )9. 单一方向标准孔(孔径 90mm)不多于 24孔、孔径为 28mm或 32mm的多孔管不 多于 36 孔容量时,宜选用小号人孔。 错误 ( 9.0.3 )10. 单一方向标准孔(孔径 90mm)不多于 48孔、孔径为 28mm或 32mm的多孔管

16、 不多于 72 孔容量时,宜选用大号人孔。 正确(9.0.4 )11.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段,人(孔)建筑应做防水处理。 正确(9.0.5 )12. 光缆进线室内不宜有突出的梁和柱。 正确(11.0.3 )13. 进局(站)管道穿越房屋承重墙时,必须与房屋结构分离,管道上不得承受 承重墙的压力。 正确 (11.0.3 )14. 进线室应具有防火性能。采用防火铁门,门向内开,宽度不小于1000mm。错误 (11.0.3 )15. 在同一路由上,应避免多次开挖,管道应按近期容量一次建成 错误(4.0.3 )16. 在高寒地区主要采用的通信塑料管为聚氯乙烯( PVC-U)。错误( 4.0.3 )17

17、. 塑料管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承插式粘接,承插弹性密封圈连接和机械压接管件 连接。 正确(8.0.3.10 )18. 人(手)孔的荷载和强度,其设计应符合行业相关标准及规定。 错误(9.0.1 )19. 进线室在建筑物中的建筑方式,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地下建筑方式,以利于 通风、防止渗漏水和排水。 错误 (11.0.2 )20. 若有暖气管道通过进线室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应影响光(电)缆布置和 布放。进线室可以作为通往其他地下室的走道。 错误 ( 11.0.3 )21. 进线室外应设置防有害气体和通风措施,排风量应按每小时不小于五次容积 计算。 正确(11.0.3 )22. 人手孔位置应与其他管线

18、保持距离,并与其他管井靠近。 错误(9.0.2 )23. 铺设过路钢管管道应采用顶管和非开挖方式,桥上铺设宜采用沟槽或桥上固 定。 正确(8.0.4 )24. 塑料管道接续各管道接口宜错开。 正确(8.0.3 )25. 钢管与铁路交越轨道底部与管道顶部埋深不小于 1.0 米。错误(6.0.1 )本试题引用设计规范为 YD 5148-2007架空光 (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填空题1. 杆路与 35kV以上电力线应 垂直交越,不能垂直交越 时,其最小交越角度不得 小于 45 度。 (2.1.4)2. 架空杆路应间隔一定的杆数设立 防风杆 和防凌杆 。( 2.3.1 )3. 新架挂光(电)缆与杆

19、上原有光(电)缆设施的间距应为 400mm。( 6.2.1)4. 拉线在电杆上的安装及与地瞄的连接可用 夹板法、卡固法或另缠法 。( 3.4.8 )5. 在 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上架设通信光缆应采用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DSS)” 。( 6.1.5 )6. 拉线的种类有 角杆拉线、顶头拉线、双方拉线、三方拉线及四方拉线 等。( 2.6.1 )7. 终端杆无法做顶头拉线时,也可在线路顺线侧做撑杆,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取0.6 。( 2.6.8 )8. 架空光(电)缆线路跨越公路缆路间净距 (线缆最低处至地面,下同)应不小于 5.5m ,跨越土路缆路间净应不于 4.5m,跨越铁路缆路间净距应不

20、小于 7.5m。9. 新建杆路与原有杆路的最小水平间距为 杆高的 4/3 ,这里的杆高是指 地面杆 高。(表 B.1 )判断题1. 顶头拉线程式可采用和吊线程式相同的钢绞线。 错误(3.4.4 )2. 规格为 25mm的挂钩可用于吊挂外径为 20mm的光(电)缆。 错误 (表 G.2)传输设备设计规范试题1. 本规范适用于 (D )本地传输网 SDH光缆传输工程设计,专用通信网同步数字传 输设备工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YD/T 5024-2005 1.0.1)A. 新建B. 扩建C. 改建D. 新建或扩建2.SDH的中文名称为: A (YD/T 5024-2005 2)A. 同步数字体系B.

21、 光传输设备C. 光终端复用器D. 光分插复用器3. STM-64 信号在网络节点处的传输速率为: B (YD/T 5024-2005 3.0.1)A. 155520 kbits/sB. 9953280 kbits/sC. 622080 kbits/sD. 139264 kbits/s4. 数字同步网采用的同步方式: A (YD123-1999 4.1)A. 主从同步B. 伪同步C. 相互同步D. 准同步5. 在 SDH定时路径中,一级基准层为: B (YD123-1999 7)A. DUC B.PRC C.SEC D.SSU6. 在SDH基本复用结构中,一个155M最多可映射 (B)个34M

22、信号:(YD/T 5024-2005 3.0.2)A. 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7. 在SDH基本复用结构中,容器 C-12的输入比特率为:B (YD/T 5024-2005 3.0.2)A1544kb/s B 2048kb/s C 34368kb/s8. MSTP最常用的封装协议是: D (YD/T5119-2005 3.2.2 3.2.8)A. PPP B.ML-PPP C.LAPS D.GFP9. 对于安全性、私有性要求较高的点对点、点到多点的以太网业务采用 ( C)方式 组网: (YD/T5119-2005 4.2.5)A.EVPL B.EPLn C.EPL D.EV

23、PLn10. DXC设备在本地传输网中主要用于 ( A )电路的调度: (YD/T5024-2005 5.2.7)A.2Mb/s B.155Mb/s C.622Mb/s D. 34Mb/s11光接口类型代码 I 表示( C)(YD/T 5024-2005 6.1.1)A局间通信 B 长距离局间通信 C 局内通信 D. 短距离局间通信12139.264MB/S经 C4映射进( C) (YD/T 5024-2005 3.0.2)AVC12 BVC3 C VC413在 SDH同步网定时基准传输链上 SDH设备时钟 (SETS)最多不超过( B)个 (YD123-1999 9.2)A80个 B60个

24、C40个 D.20 个14.G.812 时钟精度比 G.811时钟(A) (YD123-1999 7)A.低 B. 一样 C. 高15通信网的基本结构有 ( C ) (YD/T 5024-2005 5.2.1)A网形,星形,环形,总线形,树形。B星形,环形,线形,树形,总线形。C线形,星形,环形,树形,格形16. MSTP设备在实现业务封装时采用的 GFP是指: A (YD/T 5119-2005 2)A.通用成帧规程 B.高层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C.链路接入协议 -SDH D.多径点对点 协议17.2M复用成 AUG的步骤是 ( C ) (YD/T 5024-2005 3.0.2)A C-12

25、 VC-12 TU-12 TUG-2 VC-3 AU-4 AUGB C-12 VC-12 TU-12 VC2 TUG-2 TUG-3 AU-4 AUGC C-12 VC-12 TU-12 TUG-2 TUG-3 VC-4 AU-4 AUGD C-12 VC-12 TU-12 TUG-2 VC-3 TUG-3 AU-4 AUG18. 汇聚环一般采用环形结构,每个环的节点数量宜为 (D)个。 (YD/T 5024-20055.2.4)A.58 B.3 4 C.3 6 D.3 819. 下列不属于 MSTP以太网透传功能的是: C (YD/T 5119-2005 3.2.2 、3.2.3)A.传输链

26、路带宽可配置。B. 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可采用 GFP协议,或者 LAPS协议,或者 PPP协议。C. 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D. 数据帧应采用 VC通道的连续级联 / 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 完整性。20. 传输系统中继段设计方法推荐采用 ( A ) 设计法。 (YD/T 5024-2005 6.2.2)A.最坏值 B. 联合 C. 统计21. EMS管理网元数量不得少于 ( C) 个, NMS管理网元数量不得小于 (C) 。(YD/T 5080-2005 3.2.2 、3.3.2)A.50,1000 B.300 ,2000 C.100 ,1500 D.200 ,1500多选题1.

27、核心层组网应选用 ( A D ) 结构。 (YD/T 5024-2005 5.2.3)A.星形 B. 环形 C.线形 D.格形2本地传输网中 HRDS的长度为( A D)km (YD/T 5024-2005 12.1.2)A50 B420 C 6900 D.280 3. 对于 STM-16及以下速率的系统,中继段设计距 离应满足 (A C ) 的要求。 (YD/T 5024-2005 6.2.4)A.系统允许的衰减 B. 极化模色散 C. 色度色散 4.SDH网管系统主要由 (A C) 组成。 (YD/T 5080-2005 3.1.1) A.网络管理系统 B. 子网管理系统 C. 网元管理系

28、统 D. 本地维护终端5. 下列哪些功能是 NMS/SMS的性能管理功能: A D (YD/T 5080-2005 4.2.5)A. 性能数据相关分析和过滤处理。 B. 性能数据的收集和监视。C. 性能参数的管理和存储。 D. 性能数据汇集和分析。6. 传输机房的地线有哪几种: A B C(YD/T 5025-2005 11.4.6) A.工作地线 B. 保护地线 C. 防雷地线7. MSTP设备可提供哪些接口: A B C D (YD/T 5119-2005 3.3) A.SDH接口 B.ATM接口 C. 千兆以太网口 D.10/100Mb/s 以太网接口8. 传输汇聚节点设置的原则: A

29、B C D (YD/T 5024-2005 条文说明 4.0.4) A.位置适中,传输路由丰富,光缆线路网组织方便B. 宜设置在业务量集中的业务点C. 各汇聚节点所辖的传输节点数量应相差不大D. 应有良好的供电条件9. 机房设备列之间以及走到宽度,机面与墙之间的一般标准为 (A ) ,机背与墙之 间一般标准为 (C) (YD/T 5024-2005 11.1.2)A.0.8 1.0 B.0.7 0.8 C.0.6 0.8 D.1.0 1.210. 列柜的选用应满足的要求 :ABCD (YD/T 5024-2005 11.4.1 、11.4.1) A.容量及负荷应按整列进行配置;B. 应根据传输设备满配置耗电量的 1.52 倍来核算列柜每个二级熔丝的容量C. 带电更换列柜二级熔丝时应不影响列柜中其他电源系统的工作D. 直流列柜的输入电压范围是 -40V-57V判断题1.基准时钟通常选用 G.812 时钟。() (YD123-1999 7)2. 抖动对于不同速率的接口有相同的限值。 () (YD/T 5024-2005 12.3.1)3. 每个同步源同步的设备数量不应超过 20 个网元。() (YD/T 5024-20058.2.5)4. MSTP技术主要应用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