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_第1页
小学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_第2页
小学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_第3页
小学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写人为主的文章写人的记叙文是以人物描写为主, 通过对人物的肖像、 语言、 动作、 心理活动及细节的描写, 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 “人离事不活, 事离人不转” 。写人与词的主要区别在于文章的侧重 点不同: 词的文章着眼于记一件具体的事, 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 写人的文章着眼于 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 心理状态等, 即使写事也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思想品质服务的。 因而,同学们在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人物的外貌外貌又称肖像, 指人物容貌、 神情、姿态、服饰等。 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 作者通过描写外

2、貌来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阅读时, 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如少年闰土 一文中关于闰土的外貌描写就十分生动传神, 作者通过描写“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三个典型的外貌特征,刻画出 一个深受父母疼爱的海边农家孩子的形象。二、读懂人物的语言 “言为心声”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 阅读时分 析揣摩人物的语言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如:“凤辣子” 初见林黛玉里对王熙凤 的刻画,就是通过对语言的描写展现王熙凤“凤辣子”的性格特征的。譬如“我来迟了,不 曾迎接远客” ,这短短一句话就彰显出王熙凤先声夺人

3、、口齿伶俐的性格。接着作者又描写 王熙凤见到林黛玉时所说的话: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 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 一时 不忘。”为了奉承贾母, 投其所好, 王熙凤又花言巧语: “我一见了妹妹, 一心都在他身上了, 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这些语言描写把王熙凤阿谀奉承,见 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的形象充分展示出来。三、分析人物的动作老舍先生曾说过: “只有描写生动,人物才能站出来。 ”可见,动作描写凝聚着人物的鲜明个 性,也是个性化人物的重要标志。 因此,阅读写人类文章时, 要

4、多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上注目, 并品味琢磨其特别的地方。如: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中,作者用“站、围、蹦、 转、揪、推、拉、顶、板”等动作词语,使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的鲜明个性跃然纸 上。四、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人物心理指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 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鲜活、 生 动的人物形象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而突出其个性的。 心理活动刻画得好, 会把人物的特点 表现得更加深入细致,也会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如 穷人一文通过对桑娜矛盾心理 的细腻刻画, 表现了桑娜宁愿自己受苦, 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扶养长大的朴实、 善良的美 好品

5、质。五、准确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细节指那些对写人起特殊作用的细小情节,包括生活小事、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是使人物形象丰满和栩栩如生的重要手段。 读者对一个生动的细节进行分析品味, 会感到人 物思想品质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会对文章理解更深。六、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刻画人物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品格、个性才 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这个典型事例, 可以是一件, 也可是几件。 如:将相和 一文通过 “完 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出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 高贵品质。记事为

6、主的文章记事, 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的发生、发展、 结果全过程记下来, 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 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阅读这类文章,首先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经过、 结果这 “六要素”,这样就会很快感知文章的内容。 其次, 要理清事物发展的顺序 (时 间先后、地点变换等) ,掌握应该说的层次结构,然后抓住文章重点,结合语言文字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地说,解读记事类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文章中心一篇好的记叙文章, 中心思想一定是明确、 清晰的, 使人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的中要表达一 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要说明一个什么主要问题。 在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中, 常常是事中含理,

7、 不是为写事而写事, 而是往往通过写事表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此外, 记事文章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中往往夹杂议论和抒情, 议论起到揭示事件意义的作用, 而 抒情则是针对所叙事件抒发自己的感受。这些地方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在阅读此类 文章时,要加以留意,认真总结。二、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 记事,要写清楚原因、经过、结果,这样事情才算是完整。记事文章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 的,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顺叙。通常指按照事情发生的经过或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这是叙事最基本的方式。2、倒叙。通常指把事情的结局或者某一个最突出的片段先进行叙述,然后再写事情的起 因、经过等。这种叙事方法

8、可以使人感受到叙述的波澜或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通常指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对所要叙述的这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 而插入的叙述。 当这一部分结束后, 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插叙的方法可以使读者对事 件的缘由更加清楚、明白。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 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整体构思,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全 文。三、抓住叙事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叙事文章一般都有详有略, 凡是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地方, 作者都要选取典型的事例进行 详写。 阅读时, 我们要抓住这些作为叙述重点的详写部分,仔细分析,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 表达的看法、观点。四、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事物都是相

9、互联系的, 事情也是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中发生、 发展和结束的。 阅读文章 时,一旦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 就能够帮助你理清文章的脉络, 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和把握,从而对文章整体的阅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写景类文章写景是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在写景类文章中,作者常常通过对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景观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对生活的 热爱之情。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写景类文章呢?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写景一般分为游记(参观访问记) 、自然景象描写、周围环境描写三大类。阅读时先略读全 文,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这样在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

10、法。二、明确写景顺序 景物描写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阅读时要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 这样才能理清文章的层 次,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理解文章内容。写景类文章常见的描写顺序有以下几种:1、以空间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 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2、以时间为序。根据景物在不同时间里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作为文章的写作顺序。答题时 要注意标志性的词语,这些词语会帮助我们理清文章层次,划分文章结构。3、以位置的转换为序。就是以观察者视角的转换,或位置的转换为文章的写作顺序。答 题时仔细寻找作者的“游踪” ,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层次。4、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按

11、照景物的不同方面或景物的不同类别为序,分别进行描写。如 林海一文,作者按照“岭一林一花”的顺序来介绍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三、抓住景物特征 景物的一般特征有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由于景物不同,它们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也有 所不同。阅读时,就要抓住体现景物特征的语句,去体验和感悟。四、品味鉴赏文章1、品味鉴赏文章中的修辞 在写景文章中, 作者为了描述更加生动、 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多种修辞方法 如:(1)对比法。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景物,或者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写,形成反 差对比,目的是突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景色。 ( 2)拟人法。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把 所描述的对象直接当人来

12、叙述,赋予其动作、行为、语言,来反映景物的变化运动过程。在 阅读写景的文章时, 多品味鉴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让自己的感官进入文中的境界, 使文中 的景色形成立体感,这样才有激情,才能发现美。2、品味文章的语言 写景文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语言形象生动。 栩栩如生的景物、 浓郁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者对 语言的推敲而表现出来的。因此,阅读写景的文章在感受优美景色,领悟情感表达的同时, 要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并将精彩的词句积累起来,以便于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1、写景文章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 (1)寓情于景。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往往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而是把要表达的情感融 入字里行

13、间。(2)借景生情。作者在写景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2、写景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景文章大多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抒发感情。 作者通过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写法, 抒发他 们对大自然的赞美、 对祖国秀丽山河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写景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阅读时要品味一些关键性的句子, 与作者的情感 融为一体,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状物类文章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 颜色、 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一般分为状静物、 状动物、 状植物三类。 状物文章是作者对某一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 同时抒发作者的某种思 想感情。阅读此类文章时,首

14、先要弄清描写顺序。其次,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理解写作目的。状物的 文章, 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 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 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可以说, 在所有的文章样式中,状物类文章最能够展现语言的魅 力,也是最值得大家精读品味的选择对象, 它对于丰富读者的人文视野, 提高读者的语言表 达能力,陶冶读者的审美情操, 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进行阅读时, 更需要透过表面现象 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状物文章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抓住事物的特点是,体会作者情感 状物文章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描摹, 只有将事物的特征描绘得生动具体, 才能使读者在头 脑中对事物形成一个

15、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为作者抒发情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状物文章的写 作目的往往不在于对事物的描摹,而在于借助事物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或传达独特的感受。 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要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二、注意描写事物的手法,把握描述对象各部位之间的关系 注意体会文章是怎样抓住描述对象的外形特征来进行描摹的, 并注意文章对它们的静态和动 态描写。 任何物体, 无论是花草树木、 飞禽走兽, 还是无生命的静物, 无不有其自身的形态。 要准确地抓住描述对象的外形特征阅读时, 一般可从文章对物的形状、 大小、 颜色等方面的 描写入手。 此外,物体各部位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阅读时要从整体把握,不要把

16、各部位割裂 开来,断章取义。同时也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状物的先后顺序,写静物一般按形状、结构、用 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 进行描写。阅读时抓住了描写顺序,就能很好地理解文意,便于答题。三、揣摩文章的修辞手法,探究文章技法为了将物描写得更生动、 更形象, 作者常会运用比喻、 拟人、 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 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我们在阅读时应细细体味, 好好揣摩。 状物类文章常见的语言特色有: 简洁洗练、 准确精练、 生动形象、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朴实庄重等。 状物类文章常见的写作方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7、) 、象征(托物言志) 、对比衬托、烘托 渲染、直接或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联想、想象等。科普类文章科普文一般以通俗的形式介绍某种事物或现象,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科普文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表述具有条理性,语言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阅读科普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了解科普文的基本特点科普文和其他文章不同,它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所以具有如下特点:1、知识性、科学性。科普文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文中所写的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凭空想象、虚构;引用概念、数据、事实和使用的语言都很准确。2、形象性、趣味性。科普文常常综合运用各种手法

18、,如比喻、拟人、悬念、联想等,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目的的把枯燥的科学道理讲得让人容易理解、接受、 产生 兴趣。3、思想性、时代性。作者往往紧追时代信息,站在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最前沿,不仅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播给读者, 而且寓思想于知识之中, 重在以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和科 学方法教育人、感染人。二、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阅读科普文, 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基本特征, 才能清楚认识作者所介绍的事物。 事物 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功能等方面。此类文章的阅读及题目设计,主要考查 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解答涉及考查说明对象特征的题目时, 问号的答案一般在原 文

19、中能够直接找到,答题时要带着问题,再回到原文中去寻找。三、理清说明顺序 科普文都是以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的, 所以不同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 顺序也有所不同。常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 明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与写景的时间和空间顺序相似。 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 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四、掌握基本的说明方法科普文在介绍科普知识时, 常采用一些说明方法, 分析科普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有利于深 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2、 下定义。即

20、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3、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例如 太阳一文中写到: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里作者步行和坐飞机举例子,说明了太阳和地球之间距 离遥远。4、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达到通俗易 懂的目的。例如: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 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超声波比喻成波浪向 前推进,使得超声波这个陌生的概念生动形象。5、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 悉的事物和它比较,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例如奇异的激光 一文中作 者拿激光和太阳光作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