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制梁台座检算资料讲解_第1页
最全制梁台座检算资料讲解_第2页
最全制梁台座检算资料讲解_第3页
最全制梁台座检算资料讲解_第4页
最全制梁台座检算资料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梁厂台座受力检算资料一、制梁台座检算1、40m 后张箱梁制梁台座设计(1)40m 后张箱梁台座尺寸示意图1.0m3m.0(2)荷载计算 :计算参数:按 40m 边梁标准计算; 单片梁重 G=160T钢侧模板不对台座产生压力, G=0T钢底模 G=40m 1.0m 0.005m 7.85T/m 3=1.57T (钢底模厚度暂按照 5mm 计);钢内模暂按照 12T 计, G=12T ; 活载每片 40m 边梁总重 160T, 考虑混凝土灌注冲击、施工偶然荷载等影响, 冲击系数 1.015, 制梁基础承受动载P=(1601.015)10N/Kg+0 10N/Kg+ (1.57+12 )10N/K

2、g=1760KN 恒载:C25 混凝土结构V=0.3 1.040=12m 3G=V =12 25KN/m 3=300KN荷载组合 : N=P+G=1760+300=2060KN ; 基底应力检算 (按中心受压 )max= min =N/A=2060 103N(40 1m2)=52KPa所以,制台座处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 55KPa 。(3)张拉后台座端部地基应力验算 在梁体早期张拉结束,由于预施应力,梁体下部混凝土弹性压缩,引 起上拱度,梁体在台座处于简支状态,据经验,考虑简支状态下每端梁体 与底模接触长度为 3m 。每侧接触面积 S=31=3m 2max =min = N/S=2060 23=

3、343Kpa ,台座下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 求,故台座下设计为扩大基础。(4)端部 4 米范围内台座加宽箱梁端部 4 米范围内台座加宽示意图1.0m3m.0扩大基础.4m.02.0m混凝土基础顺梁方向每侧长出 0.5m, 则每侧接触面积 S=42=8m 2 max=min=N/S=2060 28=128.75Kpa ,按照 130KPa 。 即制梁台座端头处扩大基础尺寸为 4m 2m 0.3m,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 不小于 130KPa 。若扩大基础挖出后,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 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为保证基础受力整体性, 上部 0.3m 基础中间部分不加设钢筋, 两端 4 米部分与下部

4、扩大基础加设钢筋,由于承载力满足要求,只加设构造钢筋 即可,其台座钢筋结构见附图。2、35m 后张箱梁制梁台座设计(1)35m 后张箱梁台座尺寸示意图同 40m 后张箱梁台座尺寸示意图。(2)荷载计算 :计算参数:按 35m 边梁标准计算;单片梁重 G=128 T钢侧模板不对台座产生压力, G=0T钢底模 G=35m 1m0.005m 7.85T/m 3=1.37 T(钢底模厚度按 5mm 计);钢内模暂按照 10T 计, G=10 T; 活载每片 35m边梁总重 128 T,考虑混凝土灌注冲击、 施工偶然荷载等影响, 冲击系数 1.015, 制梁基础承受动载P=(1281.015)10N/K

5、g+010N/Kg+(1.37+10 )10N/Kg =1414 KN 恒载:C25 混凝土结构V=0.3 1.035=10.5 m3G=V =10.5 25KN/m3=262.5 KN 荷载组合 :N=P+G=1414+262.5=1676.5 KN,按 1680 KN 计;基底应力检算 (按中心受压 )max= min =N/A=1680 103N(35 1m2)=48KPa所以,制台座处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 50KPa 。3)张拉后台座端部地基应力验算 在梁体早期张拉结束,由于预施应力,梁体下部混凝土弹性压缩,引 起上拱度,梁体在台座处于简支状态,据梁厂经验,考虑简支状态下每端 梁体与底模

6、接触长度为 3m 。每侧接触面积 S=3 1=3m2max =min = N/S=1680 23=280 Kpa,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 。4)端部 4 米范围内台座加宽 混凝土基础顺梁方向每侧长出 0.5m, 则每侧接触面积 S=4 2=8 m2 max =min = N/S=1680 28=105 Kpa 即制梁台座端头处扩大基础尺寸为 4m 2m 0.4m,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 不小于 110KPa 。为保证基础受力整体性, 上部 0.3m 基础中间部分不加设钢筋, 两端 4 米部分与下部扩大基础加设钢筋,由于承载力满足要求,只加设构造钢筋 即可,其台座钢筋结构见附图。3、27m 后张箱梁

7、制梁台座设计(1)27m 后张箱梁台座尺寸示意图同 40m 后张箱梁台座尺寸示意图。(2)荷载计算 :计算参数:按 27m 边梁标准计算;单片梁重 G=100 T钢侧模板不对台座产生压力, G=0T钢底模 G=27m 1.0m 0.005m 7.85T/m 3=1.06 T(钢底模厚度暂按照 5mm 计);钢内模暂按照 8T 计, G=8T; 活载每片 27m边梁总重 100T,考虑混凝土灌注冲击、 施工偶然荷载等影响, 冲击系数 1.015, 制梁基础承受动载P=(1001.015)10N/Kg+010N/Kg+(1.06+10 )10N/Kg =1126 KN 恒载:C25 混凝土结构V=

8、0.3 1.027=8.1 m3G=V =8.1 25KN/m3=202.5 KN 荷载组合 :N=P+G=1126+202.5=1328.5 KN,按 1330 KN 计;基底应力检算 (按中心受压 )max= min =N/A=1330 103N(271m2)=49.25 KPa所以,制台座处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 50KPa 。3)张拉后台座端部地基应力验算在梁体早期张拉结束,由于预施应力,梁体下部混凝土弹性压缩,引 起上拱度,梁体在台座处于简支状态,据梁厂经验,考虑简支状态下每端 梁体与底模接触长度为 3m 。每侧接触面积 S=3 1=3m2max =min = N/S=1330 23=2

9、22Kpa ,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4)端部 3 米范围内台座加宽箱梁端部 3 米范围内台座加宽示意图1.0m3m.0扩大基础.4m.02.0m混凝土基础顺梁方向每侧长出 0.5m, 则每侧接触面积 S=3 2=6 m2 max =min = N/S=1330 26=111 Kpa 即制梁台座端头处扩大基础尺寸为 4m 2m 0.3m,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 不小于 120KPa 。为保证基础受力整体性, 上部 0.3m 基础中间部分不加设钢筋, 两端 3 米部分与下部扩大基础加设钢筋,由于承载力满足要求,只加设构造钢筋即可,其台座钢筋结构见附图二、存梁台座检算1、40 米箱梁双层存梁台座设计(

10、1)基础断面图相见附图。(2)活载:每片40m后张梁总重 158.6 T,考虑横移速度影响 ,冲击系数 1.015,每端 存梁基础承受动载P=(158.6 1.015) 10N/Kg=1610 KN(3)恒载(由于35m 边梁梁宽 2.85m,因此按每 3m为计算单元 ) C25 钢筋混凝土结构V=(20.5+0.4 1)3=4.2 m3G2 =r=4.2 25KN/m3=105 KN 荷载组合 :N=P+ Gi=1610+105=1715 KN(4)基底应力检算 (按中心受压 )max= min =N/A=1715 103N(32)=286KPa(5)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宽度 考虑到持力层粘土层

11、的状态可塑,且基础高度有限,所以,混凝土基 础底下换填厚 1.5m 碎石垫层,按0.20 米/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 0.95,承载力标准值达到 300Kpa 。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为:其中粘土重度 =20kN/ m3Pc= d=20 0.5=10kPa碎石垫层底面的附加压力值为:Pkz=b( -Pc)/(b+2 z tan )b=2m ;=max = min =286Kpa ;=30 。; Z=1.5m ;所以有: Pkz=2 (286-10)/ (2+2 1.5 tan30 。)=150Pa碎石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其中碎石重度 =21.5kN/ m3Pcz=

12、d=20 0.5+21.5 1.5=42KPa 碎石垫层底面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0= Pcz/ (0.5+1.5 )=42.25/2=21.1kN/ m3 碎石垫层底面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 fk+ b (b-3)+ d0(d+z-0.5) ,其中:fk(为地基设计承载力 )=200Kpa ;b 为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碎石材料取值 3.0;d 为基础深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碎石材料取值 4.4; 为基底粘土重度,取值 20 kN/ m3;b 为基础底面宽度,大于 3m 按实计,小于 3m 按 3m 计; 0为砂垫层底面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取值 21 kN/ m3; d 为基础埋深深度

13、0.5m , Z=1.5m ;0.5+1.5=2m ; 所以:f =190+0+4.4 211.5=200+138.6=328.6kPaPkz +Pcz=150+42=192 200 kPa所以,该基础设计承载力值不小于 200 kPa。(6)存梁台座边上配筋情况 由于混凝土基础不是处于悬空或者和软土地基直接接触,所以只要地 基承载力满足实际要求,碎石基础就不会下沉,混凝土基础就不会受弯破 坏。所以在地基承载力满足实际要求的情况下只要放些分布钢筋能满足要 求。其结构配筋见图。2、35 米箱梁双层存梁台座设计(1)基础断面图相见附图。(2)活载:每片 35m 后张梁总重 132.5T, 考虑横移

14、速度影响 ,冲击系数1.015, 每端存梁基础承受动载P=(132.5 1.015) 10N/Kg=1345 KN(3) 恒载(由于 35m 边梁梁宽 2.85m,因此按每 3m为计算单元 )C25 钢筋混凝土结构V=(20.5+0.4 1)3=4.2 m3G2 =r=4.2 25KN/m3=105 KN 荷载组合 :N=P+ Gi=1345+105=1450 KN(4) 基底应力检算 (按中心受压 )max= min =N/A=1450 103N(32)=242KPa(5)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宽度 考虑到持力层粘土层的状态可塑,且基础高度有限,所以,基础底下换填厚 1.0m 碎石垫层,按 0.

15、20 米/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 0.95 , 承载力标准值达到 250Kpa 。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为:其中粘土重度 =20kN/ m3Pc= d=20 0.4=8kPa 碎石垫层底面的附加压力值为:Pkz=b( -Pc)/(b+2 z tan )b=2m ;=max = min =237Kpa ;=30 。; Z=1m ;所以有: Pkz=2 (242-8)/ (2+2 1tan30 。 )=148kPa碎石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其中碎石重度 =21.5kN/ m3Pcz= d=20 0.5+21.5 1=31.5KPa 碎石垫层底面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0= P

16、cz/ (0.5+1)=31.5/1.5=21kN/ m3 碎石垫层底面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 fk+ b (b-3)+ d0(d+z-0.5) ,其中:fk(为地基设计承载力 )=180Kpa ;b 为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碎石材料取值 3.0;d 为基础深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碎石材料取值 4.4; 为基底粘土重度,取值 20 kN/ m3;b 为基础底面宽度,大于 3m 按实计,小于 3m 按 3m 计; 0为砂垫层底面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取值 21 kN/ m3; d 为基础埋深深度 0.5m , Z=1m ;0.5+1=1.5m ; 所以:f =160+0+4.4 211=16

17、0+83=252kPaPkz +Pcz=148+31.5=179.5 180 kPa 所以,该基础设计承载力值不小于 180 kPa。(6)存梁台座边上配筋情况 由于混凝土基础不是处于悬空或者和软土地基直接接触,所以只要地 基承载力满足实际要求,碎石基础就不会下沉,混凝土基础就不会受弯破 坏。所以在地基承载力满足实际要求的情况下只要放些分布钢筋能满足要 求。其结构配筋见图。3、27 米箱梁双层存梁台座设计(1)基础断面图见附图。(2)活载:每片 27m 后张梁总重 100T,考虑横移速度影响 ,冲击系数 1.015, 每端 存梁基础承受动载P=(100 1.015) 10N/Kg=1015 K

18、N(3)恒载(由于 35m 边梁梁宽 2.85m,因此按每 3m为计算单元 )C25 钢筋混凝土结构V=(20.5+0.4 1)3=4.2 m3G2 =r=4.2 25KN/m3=105 KN 荷载组合 :N=P+ Gi=1015+105=1120 KN(4)基底应力检算 (按中心受压 )max= min =N/A=1120 103N(32)=187KPa(5)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宽度 考虑到持力层粘土层的状态可塑,且基础高度有限,所以,基础底下 换填厚 0.5m 碎石垫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 0.95 ,承载力标准值 达到 200Kpa 。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为:其

19、中粘土重度 =20kN/ m3Pc= d=20 0.5=10kPa 碎石垫层底面的附加压力值为: Pkz=b( -Pc)/(b+2 z tan )b=2m ;=max = min =200Kpa ;=30 。; Z=0.5m ; 所以有: Pkz=2 (200-10)/ (2+2 0.5 tan30 。)=148kPa 碎石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其中碎石重度 =21.5kN/ m3Pcz= d=20 0.5+21.5 0.5=20.8KPa 碎石垫层底面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 0= Pcz/ (0.5+0.5 )=31.5/1=31.5kN/ m3 碎石垫层底面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 fk+

20、 b (b-3)+ d0(d+z-0.5) ,其中: fk(为地基设计承载力 )=100Kpa ; b 为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碎石材料取值 3.0; d 为基础深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碎石材料取值 4.4; 为基底粘土重度,取值 20 kN/ m3;b 为基础底面宽度,大于 3m 按实计,小于 3m 按 3m 计; 0为砂垫层底面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取值 21 kN/ m3; d 为基础埋深深度 0.5m , Z=0.5m ;0.5+0.5=1.0m ; 所以:f =100+0+4.4 211=100+93=193kPaPkz +Pcz=148+20.8=170 193 kPa10所以,该

21、基础设计承载力值不小于 100 kPa 。(6)存梁台座边上配筋情况由于混凝土基础不是处于悬空或者和软土地基直接接触,所以只要地 基承载力满足实际要求,碎石基础就不会下沉,混凝土基础就不会受弯破 坏。所以在地基承载力满足实际要求的情况下只要放些分布钢筋能满足要 求。其结构配筋见图。三、板梁台座检算1、 A、 C、D 型板梁基础检算(1)A、C、D 型板梁台座尺寸示意图1.9m.2m.0(2)荷载计算 :计算参数:按 D 型边梁标准计算; 单片梁重 G=57T钢侧模板不对台座产生压力, G=0T钢底模 G=11.55m 1.9m 0.005m 7.85T/m 3=0.86T(钢底模厚度暂按 照 5mm 计);钢内模暂按照 4T 计,G=4T ;活载每片 D 型边梁总重 57T, 考虑混凝土灌注冲击、施工偶然荷载等影响, 冲击系数 1.015, 制梁基础承受动载P=(571.015)10N/Kg+0 10N/Kg+ (0.86+4 )10N/Kg=627KN 恒载:C25 混凝土结构11V=0.2 1.911.55=4.4m 3G=V =4.4 25KN/m 3=110KN 荷载组合 :N=P+G=627+110=737KN ; 基底应力检算 (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