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文字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文字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文字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文字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字学练习题及答案【题型】一、文字学术语解释二、填空三、单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五、简答题六、解说题七、论断题八、识认古文字【各题型详细答案】一、文字学术语解释二、填空三、单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五、简答题六、解说题七、论断题八、识认古文字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 2小篆 3大篆 4古文 5合文6以形会意字 7借形变体字 8合音字 9异体字 10古今字二、填空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 ),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 ),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 ),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

2、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 )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 )文字。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 )文字、( )文字三类。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 )、( )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 )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

3、 )文字等类别。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 )个意义。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 ),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 )和( )完全相同。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 )而表音性( ),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 )削弱而( )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

4、存在于各个时期的( )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16汉字字形不仅所记词义有的要随汉语的发展演变而演变,所记语音有的也要随( )的演变而发生变化,随( )的不同而发生变化。17除了字形比较法和综合论证法之外,考释古文字通常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有( )和( )。18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 )个。19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 )个。20战国两汉时代,普遍流传( )造字的传说。21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国以前称为( )。三、单项选择题(从

5、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许慎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2许慎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3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4许慎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5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汉字应属于( )表意文字表词文字意音文字语素音节文字6周有光先生根据汉字所使用符号的表意、表音作用,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指出汉字是( )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形意文字7把“转注”说成是

6、“引申”,改许慎转注定义为“体不改造,引义相受,令长是也。”的是清人( )郭沫若 王国维 朱骏声 戴震8最早提出三书说的学者是( )唐兰陈梦家刘又辛裘锡圭9考定甲骨文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村为殷都故墟的学者是( )戴震 王国维 罗振玉 郭沫若10首部甲骨文字著录书是刘鹗的( )契文举例铁云藏龟殷虚书契前编卜辞通纂11考释甲骨文的第一部专著是孙诒让的( ) 殷虚书契考释 契文举例 甲骨文字研究 甲骨文字释林12第一位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来研究汉字并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学者是( )罗振玉 王国维 郭沫若 徐中舒13说文解字中的籀文是( )六国古文大篆小篆隶书14说文解字中的籀文是( )殷商

7、甲骨文西周金文大篆小篆15石鼓文是( )六国古文大篆小篆隶书16诅楚文是( )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大篆小篆17侯马盟书上的文字是( )六国古文大篆小篆隶书18战国、两汉时期流传的仓颉造字的传说透露出汉字的起源时代是( )黄帝时代 夏禹时代 商汤时代 周武王时代四、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铜 伐 及 秉2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及 孔 本 臭3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尘 歪 楞 耷4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鹿 果 劣 北5下列汉字属于六

8、书中会意字的是( )俘 果 雀 男6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字的是( )相 柏 从 视7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字的是( )釜 寶 瞧 暮8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字的是 桐 忠 寶 溢9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字的是( )休 佑 釜 到10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字的是( )辉 璧 岛 河11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至到 说悦 岳嶽 自鼻12下列各组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够夠 柄棅 昏婚 说悦13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景影 正征 村邨 反返14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止趾 益溢 明朙 杭航15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大太 景影 滑猾 没殁16下列各组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慙慚 後

9、后 堤隄 價价17下列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堤隄 寶宝 醜丑 溢益18下列各组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禮礼 婚昏 療疗 盤盘19下列各组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點点 磊磥 構构 然燃20下列各组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杯盃 说悦 淚泪 標标21六国古文包括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的( )甲骨文 陶文 金文 简帛文22大篆包括战国时代秦国的( )甲骨文 陶文 金文 简帛文23诅楚文上面的文字是( )战国文字 古文 大篆 石刻文字24石鼓文上面的文字是( )战国文字 秦国文字 大篆 古文25属于今文字的有( )隶书 篆书 草书 行书五、简答题1根据许慎的假借定义,简单述评一下许慎的假借

10、说原意。2简答商周甲骨文在形体结构上有何特点? 3说明汉字笔画的简省为什么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常用字形中间。4你认为仓颉作书的传说透露出了那些有关汉字起源的文化信息?5简单地叙述一下形声字声符的功能。6. 举例说明形声字形符表意有哪两种情况。六、解说题1试就甲骨文的“僕、劓、刖、剢、伐” 这几个古文字的形体解说商代的刑法制度。2试就甲骨文的“鬼、畏、異、冀” 这几个古文字的形体解说商代的傩俗。3试依据说文解字和商代甲骨文,解说汉字字形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4试就甲骨文“舞”,“磬”,“鼓”“龠”这几个古文字的形体解说其所表达的文化信息。5结合先秦习俗和说文解字对“孟”字的说解,解说“孟

11、”字的形体和本义及其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七、论断题1宋人王安石说“坡者土之皮,波者水之皮。”请指出其考释文字的方法,并结合汉字构形系统的实际和实际运用情况,判断其考释的正误。2有人据“隊”字的简化字形,把“队”的形义关系说解为“排队的时候,人们向左耳看齐。”请指出其考释方法,结合汉字构形系统的实际,判断其考释的正误并说明原因。3有人以为商代甲骨文中有“奇”字 ,并以为字形“是人骑马形的概括,省略图,由字形推断,应即骑字初文。”请指出其所用考释方法,并结合甲骨文“马”字字形和华夏民族骑马习俗的产生来判断其考释的正误。4有人释“册”字“概象古人所祭祀的列石之形,是示(社)土之外的另一种灵石。”“册声

12、与社近,殆亦社石之一种形式。其字形之所以作册,估计可能当时在石腰部有绳索彩帛之类缠束。本义是列石、灵石、社石、册石。”请指出其所用考释方法,并结合汉民族的习俗和汉语言文字的客观实际判断其考释的正误。5有人把“婚”字看作会意字,据字形释其本义为“女人昏了头”。请指出其考释方法,结合汉字构形系统的实际和实际运用情况,判断其考释的正误并说明原因。八、识认古文字(在题后用楷书字写出其相应的古文字)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36 37 38 39 40

13、(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民国以前称为“小学”。隋唐以后,“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了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清代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建议把它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其后,人们逐渐用“汉语文字学”或“文字学”来代替“小学”,专称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近人多改称之为“汉字学”。2小篆: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通用的秦国文字,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小篆的面貌,现还可以从一些秦代的刻石、有铭文的金属器物,以及说文解字和三体石经上看到。3大篆: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狭义的大篆则指春秋

14、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大篆通过说文解字和春秋时的金石器物流传至今,说文解字中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氢公鎛、秦公簋上金文是其典型代表。4古文: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5合文:或称合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刻或合写在一起,在行款上只占一个字的位置,形式上象一个字而实际上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例如:甲骨文中“祖乙”写作 、“祖丁”写作 、“四祖丁”写作 。6以形会意字:一种会意字,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的会意字。例如:“休(休)”和“杲(杲)”字。7借体变体字:指改造变易

15、现存字的形体结构而形成的与原字不是异体字关系的新字。它是通过改变笔画形态、增减笔画、倒书或反书字形、移换偏旁的位置等方式来形成的与原字读音、意义有不同的字。例如:“甩”、“乒”、“丛”、“幻”和“忡”等。8合音字:是一种由两个作表音构件的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其读音由用作构件的两个字反切而成,即取一字的声母取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例如:“”(名夜反)和“秽(禾岁反)。9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字。例如:“野”字和“壄”字,“块”字和“凷”字。10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

16、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例如:“要”字和“腰”字,“说”字和“悦”字。二、填空1段玉裁、于省吾 2王筠、朱骏声 3罗振玉、郭沫若 4孙海波、容庚 5意音、语素音节 6象意、形声 7象形、假借 8古文字、今文字 9殷商、战国 10一 11古字、今字 12读音、意义 13削弱、增强 14表意性、表音性 15常用字 16词义,时间、空间 17偏旁分析法、辞例归纳法 183500 197000 20仓颉 21小学三、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四、多项选择题1 2

17、3 4 5 6 7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20 21 22 23 24 25五、简答题1、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存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令字、长字就是这种字。许慎把本义为“发令”的“令”和本义为“久远”的“长”去表示县级行政长官作为假借的例字,这表明许慎所谓的假借字是指的字形不表示本义即造字时准备让它表示的意义的字,当一个字表示它的本义之外的某种意义时,它就被假借了。从许慎的定义和例字,可以看出假借字的特点:字

18、形结构不能表示出其字义。由于假借说的是一字表数义时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是文字学问题,就字而言,只有本义和假借义,没有什么引申义,所以许慎的假借说是科学的。2、形体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图象,但已经过了符号化的改造,在线条化和规范化方面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结构上六书皆备,而以象形、会意字为主。处在不定型文字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因素,字形多不够固定,异体字繁多。有相当数量的合文。笔画有直笔、圆笔、粗体、细体,但一般是瘦硬的细线,笔画多方折。行款比较自由,可直可横,可左可右,但一般直行书写,而提行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段落一般是由下向上排列,以先下后上为序。3、汉字字形的发展史表明,一个汉字书写时字形中笔

19、画是否要简省一部分,不单纯看字形结构是否繁复,而要看其社会使用频率。笔画的简省,它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常用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的。汉字字形的发展史表明,那些应用率低或根本不再使用的字,笔画再多,一般也无人去简化,例如:彝字,本义是杀戮人性而祭祀,现只作民族名;(从四个“龍”者)字,字汇补释为“多言,知易切。”使用频率低或已不使用的字,正因为其不常用,其字形的表义性和表音性就显得很重要,笔画稍有变动,都可能被误认为是另一个字,而失去交际的作用,因此它们一般都难于减省笔画,即使简省了也难于约定俗成。4、我们认为仓颉作书的传说透露出两条文化信息:汉字的起源时代是黄帝时代;在将原始记事符号收集

20、、整理、加工成文字系统的过程中,众史官也就是巫师集团,曾经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原始汉字是巫史创造的。5、形声字的声符,是给形声字标音的,即通过它独立成字时的语音与由它构成的形声字语音之间的音同或音近关系来标示形声字的读音。因为在造形声字时就存在有用不完全同音的字充当声符的情况,加上古今语音的演变和方言对文字读音的影响,即使在造形声字时是用完全同音的字充当声符的形声字,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地区,用当时的普通话或当地的方言读这个形声字,就未必跟它的声符读音相同了。这就意味着,进入了汉字系统的形声字,声符的标音功能有的能保留,有的会减弱,有的甚至已失去。例如:“忠、桐”的声符都保留着标音功能,声符字与

21、形声字今音相同;而“绿、悲、撞、域、偷、扔、配”的声符,有的不能准确标音,有的完全失去了标音功能,声符字与形声字今音不相同。有些形声字的声符还有表义示源功能。这类形声字中,声符是由源字直接转化成的,自然具有表义示源功能。例如:甲骨文“又”,象右手形,本义为右手,常借作“有”,金文加上形符“肉”成“有”字,“又”既标示读音,也有表义示源作用。6、表示形声字的本义。例如: 辉 、爸 、斧 、狗、鼻、站、到、罔。表示形声字字义的类属。例如: 从玉的形声字中,据说文解字,“璧“本义是瑞玉环,“瑗”本义是大孔璧,“璜”本义是半璧,“瑛”本义是玉光,“玲”本义是玉声,“理”本义是治玉,诸字字义不同,但跟玉

22、都有关,“玉”作为形符,表示出它们的字义类属。六、解说题1、甲骨文中有“僕”字,象身附尾饰、手捧粪箕的人形,在人形的头顶上有象古代施黥刑的工具的“辛”字,表明此人曾受黥刑,商代已有黥刑。甲骨文“劓”字,从刀从自,自象鼻形,此字义为割鼻,说明商代已有劓刑。甲骨文“剢”字,象用刀割男子生殖器形,是宫刑的专用字,表明商代已有宫刑。甲骨文“刖”字,象人用手(又)持锯断人的脚形,表明商代已有刖刑。甲骨文“伐”字,从人从戈,大戈的刃横砍在人的颈上,本义是杀人。古代的死刑主要是杀头,“伐”字形表明商代刑法有大辟,大辟即死刑。甲骨文字形表明,商代已有刑法存在,其种类已与后世的“五刑”相当。2、甲骨文“鬼”字,

23、象戴有面具的人形,以示非人面而似鬼。甲骨文“畏”字象鬼执杖之形,以示可畏。甲骨文“異”字象人举双手往头上戴面具之形,当为“戴”字初文,人头戴面具,故有奇异、怪异之义。甲骨文“冀”字作象戴有面具和角形头饰而作舞的人形,“冀”为古代中原的通称。上述甲骨文字形表明,商代的确有戴面具驱鬼的傩祭、傩仪,古代中原地区的确盛行过这一巫术活动。3、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指出古代以贝为货币,直到秦时才废贝推行铜钱。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的确是以贝壳来充当的。商代甲骨文也有不少从贝之字,如“贮、宝、买、得

24、”等,可见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和交换流通的手段了。4、甲骨文“舞”字,象人手操舞具跳舞形,本义即跳舞。甲骨文“磬”字,隶定为“殸”,象悬石以击。甲骨文“鼓”字,象手执鼓槌敲击建鼓(树立在地上的鼓,有别于“悬鼓”)之形。甲骨文“樂(乐)”字,从丝从木,以丝附木上来象琴瑟之类弦乐器,表示“五音八声总名”。甲骨文“龠”字,象口吹原始的排萧形,排萧为竹制口吹的乐器,古书上说其小者只有三孔,大者有六孔。上述甲骨文表明,商代已有舞蹈,人们是伴着音乐跳舞的,当时音乐很发达,已有了打击乐、弹奏乐和吹奏乐形式的音乐。5、先秦有食长子的习俗,东越和南楚在春秋时仍有此俗。说文解字:“孟,长也。”段玉裁注“长子

25、也。”说文解字“皿,盛食器也。”商代金文“孟”从子从皿,象用盛食器盛小孩形,春秋金文“孟”再加上“八”,“八”表示剖分,故该字形象以皿盛子,分割而食之形。从金文字形看,“孟”是盛在盛食器中的小孩,而古人训“孟”为“长”,为“长子”,称头胎所生之子为“孟子”、“首子”,排行以孟、仲、叔、季为序,每季的首月称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孟”字的形体和本义,实来源于古代存在过“食长子”(或称“食首子”)的习俗,这表明汉族人也曾和少数民族一样,在上古有过“食长子”的习俗。七、论断题1、王安石使用的考释方法是望形生义法,是把形声字当成以义会意字来解释,拼合偏旁意义来说其本义。“波”和“坡”本来都是以“皮”为声符的形声字。“坡”字所记词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