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液压实验台设计(机械CAD图纸)_第1页
综合液压实验台设计(机械CAD图纸)_第2页
综合液压实验台设计(机械CAD图纸)_第3页
综合液压实验台设计(机械CAD图纸)_第4页
综合液压实验台设计(机械CAD图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机械毕业设计论文cad图纸 qq 401339828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为了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室原来落后的液压实验台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成为较先进的综合型智能型实验台。本文在传统的液压实验台的基础上,结合了plc控制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实现了对该实验台的自动控制。并对原有实验台的控制面板以及整个控制台进行了设计。文章叙述了优化设计的总体设计方案以及研究手段。优化设计后的液压实验台在技术性能和功能上满足了开放实验的要求,具有快速、智能的特点,实现了在一台实验设备上可以进行多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的。 关键词 液压实验台 优化设计 自动控制本科机械毕业设计论文cad图纸

2、 qq 401339828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title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experimental table abstractto adapt the experimental equipments to the type of the opening teaching, the old hydraulic experimental table has been reconstructed to make into a type of intelligent and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bench. on the bas

3、ic of 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experimental table, using plc control technology and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the paper achieves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hydraulic experimental table. the control panel and the whole control bench of the old hydraulic experimental table have been designed. this p

4、aper introduces the overall design approach and study means. the reconstructed hydraulic experimental table is fit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pening teaching in technique and function, and it is fast and intelligent. the reconstruction integrates many integrated and designable experiments into one

5、 experimental bench.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bo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ticipate and practice in the multi-functioning task more actively.keywords hydraulic experimental table design of optimization automatic control 目 录1 引言 11.1 液压实验台简介11.2 液压实验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液压实验台的特点2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22 液

6、压实验台系统原理与cat系统总体设计方案32.1 液压实验台系统原理32.2 液压实验台cat系统总体设计方案42.3 液压实验台cat系统总体设计的性能指标要求 53 液压实验台控制系统硬件选择与设计73.1 液压实验台的基本组成73.2 液压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与基本回路的实现74 液压实验台电气控制与plc控制原理104.1 电器原理图的绘制104.2 plc控制原理134.3 plc程序设计的原则144.4 plc的控制电气图155 液压实验台的安装与调试165.1 液压实验台的安装165.2 液压实验台的调试16结束语 23致谢 24参考文献25附录a 液压实验台的配置 26附录 b

7、plc控制电气图附录 c 电气控制原理图附录 d 液压实验台控制面板加工示意图附录 e 液压实验台控制面板图1 引言1.1 液压实验台简介液压实验台是液压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生产的实验设备,类似早期的液压设备试验系统大部分按照“传感器+模拟二次仪表”的模式组成。在试验过程中,一般由模拟记录仪器在纸上记录试验曲线或由试验人员读取并记录试验数据,然后试验人员根据试验曲线和数据手工处理,得到设备的性能。教学实验台利用压力表测量液压系统中某一给定点的压力,表盘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对应某一压力值,由于小幅度波动的压力振摆和随时间而漂移的压力偏移值很难通过压力表指针反映出来,有限的刻度格数使读数依赖于实验

8、操作者的目测习惯,从而使测量精度得不到保证:原实验使用动态应变仪、光线示波器、感光纸记录阀从一种稳定工作状态到另一稳定工作状态的过渡过程曲线,操作过程复杂繁琐,对液压系统加载一卸荷时的被控压力随时间变化所反映的动态特性参数如动态超调,只能做出定性分析;实验台利用椭圆齿轮流量计测量流量,由于指针指示的刻度值是通过流量计的流体体积总量,因此实验时需利用秒表观测流量计指针每分钟走过的格数来计算此时的流量值,当流量较小时,如测量溢流阀的溢流量时,齿轮的转速很低,泄漏量较大,致使误差很大;为测量液压缸活塞杆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运动速度,实验时首先测出活塞杆的总行程,再利用秒表测量活塞杆走完这段行程所用时间

9、,两者相除得到活塞杆的运动速度,这种方法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液压缸活塞杆带负载工作时的速度特性。对于像阀门快开、快关这样的快速性试验,往往是通过人的经验来判断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显然用这种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带有严重的人为误差,效率低、精度差,而且试验过程操作繁琐、分析不方便。因此,对现有的教学实验台进行必须进行更新换代才能满足实际需求1。1.2 液压实验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液压技术、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测量测试技术、数字信息处理、可靠性技术的发展,新的液压实验台已朝着高速、高效、智能化、多功能化、多样化的液压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方向发展,早期按照“传感器+模拟二次仪表”的模式组成液压设备试

10、验系统己停产或停止使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液压cat系统广泛应用于新的液压实验台制造及应用。采用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值滤波法、中值滤波算法、自适应滤波算法、新型pid算法等。采用有vb6等应用软件开发液压cat实验软件2。由于原有设备的陈旧或故障面积太大,仅发现用mcs-51单片机技术对旧式液压实验台重新开发与利用,因此,很少发现采用液压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对旧式液压实验台重新开发与利用,对旧式液压实验台重新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1.3 液压实验台的特点3(1) 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外壳,可以观察到液压传动装置的内部构造和工作流程。(2) 防漏快插结构使得实验回路的组装简便、快捷,清洁、

11、干净。红色的液压油和银白色底版使得元件的内部结构鲜明直观。(3) 通过透明的油管和红色液压油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液压油在液压元件中的整个流动过程。(4) 独立的元件模块,方便的安装方式,可以随意的组合各实验模块,搭建各种不同的实验回路。(5) 液压元件的最大承受压力为1mpa,,额定工作压力为0.8mpa,是安全的低压实验系统。(6) 采用plc编程控制模块,实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lc)智能控制。使得机、电、液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控制方案。(7) 配有虚拟仿真软件。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4(1) 在了解液压实验台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液压实验台的功能要求,给出液压实验台的整体设计方案,及各部

12、分功能划分。(2) 根据用户的主要功能需求,对各功能的实现方法作了详细的研究。(3) 详细分析系统的输入输出,完成液压实验台的硬件的选取。此外,完成了液压实验台的电气控制图及plc控制电气图。(4) 对液压实验台的液压控制回路进行设计,可以使用户更加方便的了解实验台的运行状况,并且设计液压传动实验台控制面板及整体结构。2 液压实验台系统原理与cat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1 液压实验台系统原理 改进前的液压实验台系统(局部)原理如图2-1所示。图2-1 教学实验台(局部)液压系统原理图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验步骤分别测量不同压力接点处的压力,通过流量计的流量以及负载变化时液压缸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如测定定

13、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时,通过调节节流阀(3)的开口度,控制系统压力达到某一设定值,然后分别测量某一开口稳定后的流量,作为泵的不同负载时对应的输出流量;又如在测试先导式溢流阀(5)的启闭特性时,需按给定的压力值调节溢流阀(2)的调压手轮使系统逐渐升压,然后分别测出不同压力下被试溢流阀的溢流量。由于实验过程中几个压力接点处的压力、流量需要分别通过观察压力表和流量计所指格数读出,液压缸活塞杆的速度通过人工测量位移和时间后间接测取,获取实验数据的方法不够便捷直接,实验数据的随机误差较大,测量精度受限,特别是动态数据,如压力振摆和压力偏移、过渡过程中的动态超调、上升时间的测量存在一定困难5。2.2 液压实验

14、台cat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在实现液压实验台cat系统时,采用一台个人计算机作为主体构成整个数据采集测量系统:分别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取代原来的压力表和流量计:同时为实现液压缸活塞杆速度的测取,在活塞杆上加装位移传感器;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接口卡,用在数据采集接口卡上集装的模拟多路开关、程控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等器件采集数据;用数据采集接口卡与计算机接口来共同完成压力、流量、速度的数据处理和显示。其系统构成如图2-2、2-3所示。图2-2 液压实验台cat系统示意图(a)图2-3 液压实验台cat系统示意图(b)2.3 液压实验台cat系统总体设计的性能指标要求6 7液压实验台ca

15、t系统的总体精度确定为6,压力、流量、位移(速度)的单项测量精度为精度为5,由单人操作在15内完成单项数据的动态显示,能够在2分钟内完成单项实验,在6分钟内完成原有实验台的实验项目要求。(1) 传感器传感器把动态运行的液压系统中的各种待转换的物理量,如压力、流量、位移等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原液压实验台系统最大工作压力63f/cm2(6.3mpa),原来3个模拟式压力表的精度为50,系统设计中,选择3个压力传感器替代3个模拟式压力表,因此,确定选择的压力传感器量程为1ompa,精度为5。原液压实验台系统采用最大流量9l/min(l.5 x 10-4m3/s),通径为6的椭圆齿轮流量计,精度

16、为30,系统设计中,选择1个流量传感器替代原来的椭圆齿轮流量计,因此,确定选择的流量传感器为9l/min(l.5 x 10-4m3/s),精度为1。原液压实验台系统测量活塞杆速度的秒表等工具的精度均为50,因此,确定选择加装在活塞杆的位移传感器替代原来的工具,精度为l。(2) 模拟多路开关由于液压实验中分时测量压力、流量、速度,为简化电路、降低成本,采用了一个公共的a/d转换器,分时对各路模拟量进行刀d转换,模拟多路开关可以轮流切换各路模拟量与a/d转换器间的通道,使得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只允许一路模拟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实现分时转换。模拟多路开关至少可提供10个单端或5个双端单、双极性模

17、拟信号输入通道,必须满足液压cat系统设计的数据采集提供最大为2mhz/4=500khz的采样频率的要求。(3) 程控放大器程控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微弱的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以便充分利用a乃转换器的满量程分辨率。在液压实验台多路模拟通道数据采集测试系统中,各通道的模拟电压信号有较大差异,因此要求对各通道采用不同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即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以实时控制改变。程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随时可以由一组数码控制,这样,在多路开关改变其通道序号时,程控放大器也由相应的一组数码控制改变放大倍数,即为每个模拟通道提供最合适的放大倍数。在构成液压实验台cat系统时,由于各检测点所采用的传感器类型不同,输出的信号

18、电平也有较大的差异。如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毫伏级,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伏级,电压变化范围很宽。由于刀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规定为o1ov。因此,必须根据输入信号电平的大小,改变测量放大器的增益,使各输入通道均用最佳增益进行放大。要求输入量程可扩充为双极性时的士1ov,士5v,士1v,士0.5v,士0.05v,士0.0lv,士0.005v及单极性时的010v,01v,00.1v,00.01v,分别具有l,10,100,1000的放大倍数。(4) 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采样/保持器可以使在这段时间内a/d转换器输入端的模拟信号电压保持不变,以保证有较高的转换精度。设计

19、中的程控放大器转换时间为8s,因此要保证采样/保持器的孔径时间小于1.6s以保证转换精度。(5) a/d转换器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a/d转换器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器是影响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速率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整个系统的总体精度为5,设计中的a/d转换器分辨率选定不少于为12位,量程为-10+1ov,转换时间为8s,最高采样频率可达1oohkz,转换精度定为4就可以满足要求。(6) 微机及外部设备微机是液压实验台cat系统的核心。微机辅助测试与其它常规测试仪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对软件的依赖。微机在液压cat系统软件指令下负责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完

20、成压力、流量、速度信号从测取、处理到分析、显示的一系列工作。根据系统设计总体,采用的微机的主板要具有at总线接口,cpu为750m以上,硬盘为60g,内存为128m,采用普通彩色显示器,彩色打印机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3 液压实验台控制系统硬件选择与设计3.1 液压实验台的基本组成液压实验台是由实验台架、液压泵站、常用液压元件、电气控制单元等几部分组成8。(1) 实验台架 实验台架由实验安装面板(铝合金型材)、实验操作台等构成。安装面板为带“t”沟槽形式的铝合金型材结构,可以方便、随意地安装液压元件,搭接实验回路。(2) 液压泵站 系统额定工作压力:0.8mpa。(a) 电机泵装置(台)电机:交

21、流电机,功率0.75kw,转速01420r/min; 泵:p106 额定压力2.5mpa 额定流量:10l/min(b) 油箱:公称容积30l;附有液位、油温指示计,吸油、回油滤油器、安全阀等。(3) 常用液压元件(见相关硬件选取的表格)每个液压元件均配有安装底板,可方便、随意地将液压元件安放在实验面板(铝合金型材)上。油路搭接采用开闭式快换接头,拆接方便,不漏油。(4) 电气控制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采用日本三菱fxin-24mr,i/o口24点,继电器输出形式,电源电漏电脱扣器,接触器,直流24v电源,电磁阀输出控制口,连接线缆,插座,按钮,指示灯等。3.2 液压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与

22、基本回路的实现液压控制系统的硬件参见附录a该系统可以对十几种基本回路进行综合性能的实验。 利用所提供的系统配置可以分别组合成:调压卸荷蓄能分压自控背压节流调速差动同步顺序加载等典型回路的拆分与组合。元件间采用国际通行的高压树脂软管与卡套式快换接头连接,连接快速,密封效果好,拆分方便,组合灵活,非常适用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9 10。几种实验回路的演示实验如下:(1) 压力控制回路中单作用增压缸的增压回路图3-1 单作用增压缸的增压回路图示位置工作时,系统供油压力p1进入增压缸大活塞左腔,此时在小活塞右腔即可得到所需要的较高的压力p2。当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右位接入系统时,增压缸返回,辅助油箱中

23、的油液经单向阀补入小活塞右腔。因此该回路只能间断增压。(2) 速度控制回路中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图3-2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如图所示,节流阀串联在液压泵和液压缸之间。液压泵输出的油液一部分经过节流阀进入液压缸工作腔,推动活塞运动,多余的油液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有溢流是这种调速回路能够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由于溢流阀有溢流,泵的出口压力pp就是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并基本保持恒定。调节节流阀的通流面积,即可调节节流阀的流量,从而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3) 方向控制回路中溢流缓冲回路图3-3 溢流缓冲回路图所示的为溢流缓冲回路中的液压缸双向缓冲回路,缓冲用溢流阀1调节压力应该比主溢流阀2的调节压力高5%10%,

24、当出现液压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压力使溢流阀1打开,实现缓冲,缸的另一腔(低压腔)通过单向阀从油箱补油,以防止产生气穴现象。4 液压实验台电气控制与plc控制原理4.1 电器原理图的绘制原则为了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根据简单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而成。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应电器元件的大小。由于原理图结构简单,层次分明,适合研究、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等优点11。所以为了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所以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 原理图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2) 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各器元

25、件的标准图形符号,标注也要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文字符号。(3) 在原理图中,各个电器元件和部件控制线路中的位置,可根据便于读图的原则安排,不必按实际位置画,同一电器元件的各个部件可以不画在一处。(4) 原理图中,所有电器触点,都按没有通电和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5) 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一般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6) 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要用黑色圆点表示。4.1.1 电气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 尽量减少控制电源种类及控制电源的用量。(2) 尽量减少元件的品种、规格与数量,同一用途的器件尽可能选用相同品牌、型号的产品。(3) 在控

26、制线路正常工作时,除必须通电的电器外,尽量减少通电电器的数量,以利于节能,延长电器元件寿命和减少故障。(4) 合理使用电器触点。4.1.2 电器元件的选择与电气控制图的设计4.1.2.1 电器元件的选择表4.1电气元件的选择序号元件名称元件型号数量序号元件名称元件型号数量1交流接触器cj20-10 10a 220v221多股铜芯线bvr-1.0mm2200m2塑料外壳式断路器dz108-20 10a122多股铜芯线bvr-1.5mm2100m3塑料外壳式断路器dz108-20 3a123冷压端头hsv 1-4s500粒4单极断路器dz47-63 c5124可编程按制器fx1n-40mr-001

27、15单极断路器dz47-63 c3225电压表85c1-v 0-50v16单极断路器dz47-63 c1726三档旋钮lay50-11x317二极管in4007 200v627两档旋钮lay50-11x218行程开关me8108628温控仪xmtd-200119快速插头插座xs12k2p二芯26套29四芯屏蔽线2464 0.76mm 30mil50m10快速插头插座xs12k2p四芯14套11信号灯10 24v2130导轨1000mm*35mm112自锁带灯按钮lay50-11dt/24 绿10 红11131开关电源hs-150-24v113挡板4块32缠绕管820m14普通按钮lay50-1

28、1红6绿61233缠绕管1640m15自锁带灯按钮lay50-11td/24 3绿334黑色记号笔116中间继电器hh54p dc24v735卡轨1m/根117电流表85c1-a 10adc136接线端子板jf5 25a818紧急停止按钮lay50-11z137接线端子板jf5 10a1019多股铜芯线bvr-0.5mm2100m38行线槽30mm*30mm220绝缘胶木板765mm*520*8mm139铜箔连接板100mm*50mm14.1.2.2 电气控制图的设计由于液压实验台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因此液压实验台需要一个变压器把电压从220v变到24v,其次由于要实现对液压实验台电力拖动系统

29、的启动、调速、反转和制动等运行性能的控制,同样也要实现对系统的保护作用,因此电气控制图如下:图4.2 电气控制回路图4.3 电气控制回路4.2 plc控制原理4.2.1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12(1) 根据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确定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的数量, 从而确定plc的i/o点数, 包括开关量i/o、 模拟量i/o以及特殊功能模块等; (2) 充分估计被控制对象和以后发展的需要, 所选plc的i/o点数应留有一定的余量;(3) 确定选用的plc机型; (4) 建立i/o地址分配表, 绘制plc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硬件接线图; (5) 根据控制要求绘制用户程序流程图; (6

30、) 编制用户程序, 并将用户程序装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 (7) 离线调试用户程序; (8) 进行现场联机调试用户程序; (9) 编制技术文件。4.2.2 可编程控制器的确定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1)按i/o点数和存储器容量分类13(a)小型plc:i/o点数在256点以下,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在2k步以下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为小型plc。(b)中型plc: i/o点数在256到2048之间,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在2k到8k步之间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为中型plc。(c)大型plc: i/o点数在2048点以上,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在8k步以上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为大型plc。(2) 按结构型式分类(a)整体

31、式plc,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型式。它是将电源、cpu、i/o模块及存储器等各个部分都集中在一个机壳内,通常称之为基本单元。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的特点。(b)模块式plc,它是将plc各组成部分按功能的不同作成独立的模块,如电源模块、cpu模块、i/o模块等,然后安装在同一块基板或框架上。这种结构配置灵活,装配方便,便于扩展和维修。一般大、中型plc常采用这种结构。(c)叠装式plc,这种结构将整体式结构紧凑和模块式结构配置灵活的特点结合起来,其中cpu、电源等单位也为各自独立模块,但安装不用基板,而用电缆进行连接,且各模块可以一层一层地叠加。(3)按功能分类14(a)低档机,具有

32、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移位以及自诊断、监控等基本功能,主要用于顺序控制、逻辑控制或少量模拟量的单位的单机控制系统。(b)中档机,除有低档机的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模拟量处理、数值运算、数值的比较与传送、远程i/o及联网通信等功能。(c)高档机,除有中档机的功能外,增设有带符号算术运算、矩阵运算、位逻辑运算及其他特殊功能运算。通过上面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我们可以确定液压实验台的选择如下:表4.4 可编程控制器的确定型号输入点数输出点数ac电源dc电源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fxon-48mrfxon-48mtfxon-48mrfxon-48mt24244.3 plc程序设计的原则

33、在控制系统中软件的设计非常重要,为了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编制的软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5。(1) 易维护:由于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控制系统结构日益复杂,设计人员很难在一段时间内就对整个系统理解无误,软件的设计和调试不可能一次就完成,很多的问题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这就要求编制的软件易于理解和修改。(2) 实时性:由于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是实时控制系统,所以对应用软件的执行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即能够在被控对象允许的时间间隔内对系统进行控制计算和处理。实时性是控制系统的普遍要求,要求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发生并及时给出处理结果。近年来随着硬件的集成度与速度的提高配合相应的软件实时性很容易满足要求。(

34、3) 可靠性: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可靠性一方面取决于硬件组成,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软件结构,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运行参数环境发生变化时软件能够可靠的运行并给出正确结果;第二是软件能够在工业环境极其恶劣环境下运行。4.4 plc的控制电气图在整个液压台设计中,需要检测的输入量有24个,输出量有16个。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子分配如图所示:图4.5 plc控制回路设计5 液压实验台的安装与调试5.1 液压实验台的安装液压实验台的安装是根据系统液压控制原理图和电气原理图,安装液压元件和plc 的各模块并且将plc的各个i/o 模块和各种传感器

35、等执行元件相连。其安装步骤如下:(1) 实验台架和控制面板的安装;(2) 电源的安装;(3) 液压泵站;(4) i/o 模板的安装;(5) 电源及机架的接地;(6) i/o 扩展电缆连接;(7) i/o 模块接线;(8) 现场布线。5.2 液压实验台的调试液压实验台调试分为线路检查和软件调试两部分。5.2.1 线路检查线路检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连接的正确性,另一个是线路连接的可靠性,即接线是否有效。检查线路是为了保证液压实验台的正确安全工作。只要耐心认真地按照设计图纸一一对应就行,重点检查的是接线的质量,因为任何一个线头都可能松动导致运行出错。特别是当几个线头接到一个端子上而这些线既有散线又有

36、实心线并且线的粗细不相同时对接线质量的检查就更为重要。检查出来没有接好的就地重接16。5.2.2 软件调试软件调试包括现场调试和plc程序输入调试。(1) 现场调试在接线工作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液压实验台的上电调试。首先对每个端口进行测试,避免因为单个端口的问题导致调试失败。现场设备情况如图:图5. 1 主工作台(2) plc程序输入调试plc程序调试,主要按照面板的设计进行逐个调试,如果出现故障,就按照信息传输的过程进行检查,先检查硬件接线,再检查软件。为了验证液压实验台软件是否能工作,于是通过下面两个实验来进行验证。实验一:液压缸左右移动实验(1) 实验回路 图5.2 液压缸左右移动工作示意

37、图(2) 硬件接线图图5.3 液压缸左右移动硬件接线图(3) 梯形图图5.4 液压缸左右移动梯形图指令表如下:ld m8002 set s0 stl s0 ld s0set s20stl s20out y1ld x2set s21stl s21out t1 k100set s22stl s22out y2ld x1set soend实验二:液压试验台行程开关自动控制实验此回路由行程开关控制顺序回路。 当电磁阀1通电缸i右行,碰到行程开关,plc输出信号给电磁阀2,电磁阀2通电,缸ii右行,碰到行程开关,plc输出信号,使电磁阀1断电,缸i左行,碰到行程开关,给出信号,电磁阀2断电,缸ii左行至

38、终点。(1) 实验油路图5.5 液压试验台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示意图(2) 硬件示意图图5.6 液压试验台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硬件示意图(3) 梯形图图5.7 液压试验台行程开关自动控制梯形图指令表如下:ld x0or x1ani x1out y1ld x2or x10or y2ani x1ani x11out y2ld x3or x7or y3ani x6ani x1out y3end经过实验一可知sb1与sb2决定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所以避免同时按下sb1与sb2导致x0、x1一个周期内同时为on从按钮上进行互锁。而实验二中,首先统计输入、输出信号,分配端口,可以选择fx1n32mp得到了如图所示

39、的硬件接线图。由于实验一与实验二都可以正常的进行工作,因此这个液压实验台能满足实验的需求。结 束 语本文根据对液压实验台工作原理的分析,从液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硬件元件的选择,电气控制设计,plc控制电气设计与实现,液压实验台的安装与调试等方面阐述了液压实验台的开发的过程。该液压实验台工作过程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学生做实验的要求。通过这几个月的设计,使我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了解;在指导老师帮助下,通过收集各种有关资料所解决的毕业设计问题,为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独自去面对各种挑战,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经验少。文中定有许多不妥甚至错误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和

40、教导,本人表示深深的谢意。致 谢在毕业设计即将完成之际,在这里由衷的向关心过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真诚的感谢!首先,特别感谢xxx老师,在做毕业设计过程中,xxx老师活跃的学术思维、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谦逊正直的为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对陆宝春教授和王荣林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并表示深深的感谢。此外,还要衷心感谢机械工程系的其他曾经给予我指导、问题解答的老师,以及与我朝夕相处、共同研讨解决设计中碰到疑难的同窗学友。最后,感谢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老师,希望他们能在评阅我的论文之后,指出不足,给出建议。参 考 文 献1 黄人豪,徐国俊液压阀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2. 2

41、谭尹耕液压试验设备与测试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3 陈立定,吴玉香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章宏甲,黄谊液压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薛祖德液压传动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6 何存兴液压元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7 姚海彬. 电工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8 邓星钟. 机电传动控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9 徐宝发. 电工学.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0 李寿刚液压传动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1 范永胜,王岷.电器控制与plc应用m.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2 陆宝春,张卫,路建萍.电气与pc控制技术m.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出版,2000.13 姜继海,等.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高级教育出版社,2000.14 fxis,fx1n,fx2n,fx2nc系列编程手册.15 fx系列特殊功能模块用户手册.光行天16 王积伟,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