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市场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市场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市场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市场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市场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报告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队名:517风云团队 队员:谭 超 2009051524张龙 2009051541 陈东 2009051501 林建昌 2009051518 李军剑 2009051514 朱凯2009051546 李麒 2009051515 王强 2009051528 成绩: 分- 31 -目录序言1正文1一、调查的目的1二、调查的时间1三、调查的对象2四、调查的项目2五、调查方法2六、调查资料的分析2(一)学生问卷基础资料分析21、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22、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的评价调查分析33、对大学生就业前景的看法调查分析44、大学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

2、调查分析55、对大学生专业与工作性质的关系的看法调查分析86、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调查分析97、大学生对待就业形势的态度调查分析118、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分析139、对大学生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调查分析1510、对大学生开放性试题的问卷调查16(二)企业问卷基础资料分析161、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分析162、企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173、对招聘中企业注重的因素的调查分析174、企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195、企业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态度调查分析206、企业对大学生证书数量看法的调查分析207、企业对专业和工作性质看法的调查分析218、企业认为除基础课程知道外还需其他指导的调

3、查分析239、企业对大学生需待提高方面的调查分析2410、企业问卷开放性试题调查分析26七、调查总体结论26八、调查总体建议27九、参考文献:29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市场调查报告序言: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剧了各个行业的竞争。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人才之中的佼佼者。但是,现在的形势却出人意料,往日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竟然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一区不复返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呢?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受内外因共同的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这次调查,正是从大学生就业前景入手,认准现状,找出事件的内

4、因和外因。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我们的见解,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文:一、调查的目的: 课程实践的需要,使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和形式能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使得大学生能够按照市场的要求,量身打造自己,使自己成为适应职场要求的合格人才。同时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同学们的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完善自我,为以后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整合课堂所学习专业理论与知识,在实习中强化专业知识和技巧的运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不断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本专业的定位与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危机意识二、调查的时间: 2011年

5、6月4日2011年6月10日三、调查的对象: 龙岩学院全体学生、社会企业人士、专家学者四、调查的项目:1、 大学生自己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2、 企业对应聘大学生的要求;3、 专家学者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见解。五、 调查方法:(一)现场问卷调查法 我们分为两组,对大学生和企业这两个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第一组的组员:谭超、张龙、陈东、王强。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的比例为98%。第二组的组员:朱凯、林建昌、李军剑、李麒。主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76份,有效问卷的比例为95%。(二)实地访谈法 对龙岩市资深管理学专家,著名教授刘加来进行访谈

6、,听他讲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和见解,提出对大学生的几点建议。六、 调查资料的分析(一)学生问卷基础资料分析:1、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大学生所属年级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大一2222.422.422.4大二3131.631.654.1大三3434.734.788.8大四1111.211.2100.0合计98100.0100.0这次在我们调查的学生当中,大一的占22.4%,大二的占31.6%,大三的占34.7%,大四的占11.2%。其中大二和大三是我们调查的主体,因为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将会很快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同时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大多数具有一些兼职或工作的经历,对大学生就业

7、前景的认识比较深刻。而大一的学生入校不久,很少具有兼职或工作的经历。大四的学生很多不在学校,所以这次在调查的比例中比例比较小。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尽量丰富自己的从职经历。2、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的评价调查分析:在调查中大学生自己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差的占16.3%,一般的占64.3%,好的占16.3%,极好的占3.1%。这些数据中,专业技能一般的占了绝大多数,差的和好的所占比例一样,而学的极好的则是一小部分。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很是糟糕,基础知识掌握的很不扎实,这样对以后毕业就业有很不好的影响,往往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牢牢掌握专

8、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尽量扩充自己的课外知识,学习掌握其他有用技能,为毕业后就业铺好道路,以至于学以致用。3、对大学生就业前景的看法调查分析:在调查中,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看法一片光明的占21.4%,一片黑暗的占16.3%,不大清楚的占25.5%,持观望态度的占36.7%。这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都不大看好,同时也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的形式不能很好的掌握,不能对以后毕业的就业规划作出良好的分析,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 因此,大学生应该经常关注时事政治,及时把握就业动态,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为自己订立一个奋斗的目标,这样将会使自己的就业前景明朗话。同时加强自

9、身的技能素养,保持积极的就业态度。4、大学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调查分析: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经济收入2323.523.523.5个人发展机会6162.262.285.7专业知识的应用22.02.087.8工作的稳定性1212.212.2100.0合计98100.0100.0经过调查,在大学生中,他们以经济收入为首要因素考虑的为23.5%,以个人发展机会为首要因素考虑的为62.5%,以专业知识的应用为首要因素考虑的为2%,以工作稳定为首要因素考虑的为12.2%,其中在以男女性别区分,工作稳定为首要因素考虑的大学生中,女生又占了90%以上。由图表可以发现,大学生关注

10、的是长远发展,他们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发展空间能够更加宽阔,晋升职位等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机遇,在短期看选择个人发展机会为首要因素的大学生在收入方面没有其他人多,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有长期的经济收入,选择这部分的大学生能够根据他们兴趣来寻求就业,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以经济收入为首要因素考虑的大学生,因为太追去物质化,所以希望得到更多的钱,在以后就业方面可能遇上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而以工作稳定为首要因素考虑的大学生,他们是务实性的同学,他们希望做好本分的工作,不到处为找工作奔波;而以专业知识的应用为首要因素考虑的大学生,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在学校做的学生工作太多

11、,从而导致他们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再就业方面害怕对口就业。条形图与饼形图如下:5、对大学生专业与工作性质的关系的看法调查分析:对专业与工作性质的关系的看法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11.01.01.0可以是与专业有一定关联性的工作4040.840.841.8专业与工作性质没什么关系,能力最重要5758.258.2100.0合计98100.0100.0经过调查,在大学生中找工作,他们以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比率为1.0%,大学生中,以可以是与专业有一定关联性的工作的比率40.8%,以专业与工作性质没什么关系,能力最重要的比率为58.2%。可以得出

12、结论,大学生想找到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在他们眼里是极其不重要的与以专业与工作性质没什么关系,能力最重要的,他们往往忽视了在大学期间对本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在今后找工作会面临很大的危险,鉴于这个调查得出的结论,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能够好好把本专业的知识掌握好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知识的掌握以便为以后的寻找工作添加更大的砝码;而以可以是与专业有一定关联性的工作的,这类大学生是从实际出发,因为目前社会不可能给大学生足够的对口专业的工作职位,这类大学生能够清楚的明白这个问题。 条形图与饼形图如下:6、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调查分析:选择比率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类型政府就业政策和就业机制有失偏颇大学生的个

13、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大学生毕业的专业不对口以及就业环境不好大学个人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不好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频率5572553041百分比56.173.556.130.641.8有效百分比56.173.556.130.641.8由表格数据对比可看出b选项的选择比重占73.5%为所有选项中最高的,不难看出我们大学生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出大众化的特点,很多高等院校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另外a c两个选项所占比重都为56.1%,由此可看出政府就业政策,就业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大学生不好的家庭

14、背景家庭环境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由于家庭环境比较差急于在刚刚毕业后就拿高薪水,因此把对薪酬、就业的区域、岗位的稳定性作为重点考虑因素,已经连续多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较少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再加上用人单位往往强调工作经验,注重实际技能,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这使大学生只能从最基层甚至从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专业干起。由于不能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导致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7、大学生对待就业形势的态度调查分析:先就业再择业5859.259.259.2先择业再就业2222.422.481.6自主创业1515.315.396.9

15、先待业再选择33.13.1100.0合计98100.0100.0由表格可看出a选项所占比重为59.2%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先择业再就业,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选择先待业再做打算,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基本都是先就业再择业。现在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要先生存后发展,只有先生存下来才有机会发展,大学生毕业后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没经验,缺乏能力,实践能力差,有些东西是只有自己去切身体会才可以学的到.所以要先就业后择业,积累你的原始资本,这是当代大学生对待就业形势的普遍看法。而相对也自主创业的比重只占15.3%也能侧面的映出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所以国家还是应该进一步扶持大学生自

16、主创业,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8、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分析:自主创业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有并实践2323.523.523.5有只是想想5758.258.281.6没有但和别人实践过77.17.188.8两者都没有1111.211.2100.0合计98100.0100.0尽管就业形势如此严峻,但当及大学生是否有过自主创业的想法时,仅27%的人付诸实践,或者是与同伴一起共同努力过,然而59%的人只是创业的想法而从来付诸过实践,把创业停留在想的层面。我们都知道国家和学校都极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于种种原因,我们只能想而从未实践,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

17、质不高,在创业的准备上以及创业的心态以及精神状态上,综合能力及应具备的其他素质都比较欠缺,这就造成创业不成或不敢尝试的主观原因;二是国家及其高校的资金帮扶,为主的创新支伏体制存在很大弊端,只注重资金的帮扶只是输血的过程必然缺少,创业学生自主创业的“造血”功能;在这种层面上,学校应鼓励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树立好自主创业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做好创业的各方面准备,让学生敢想,想得到切合实际,把实际贯彻在实践中,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9、对大学生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调查分析:试用期工资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1000以下33.13.13.1100020007273.573.576.

18、5200030001717.317.393.93000以上66.16.1100.0合计98100.0100.0在对广大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73.5%的学生把试用期的工资的期望值定10002000元之间,17.3%的人定在2000-3000之间,只有积极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实际情况前提下。可见,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在看创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实际前提下,对自己未来工作要求是相对比较合理的,尽管,社会中存在一种奇怪的声音_大学生与农民工;我们仍要明白,大学生所处的形势,在形势的压力下我们要明天自己应从哪些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使“天子骄子”的大学生真正与农民工区分开来,还有一种看法是,很多大

19、学生在众多前辈就业过程中“碰壁”的失败经验中清醒过来,决心放低姿态,在工作中逐步不断展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怎样,这也表明我们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前景信心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和较低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工作的紧张局面使大学生不断缩小自己的目标,这种现象也将不利于社会教育的健康稳健发展。10、对大学生开放性试题的问卷调查:在这次调查中,90%以上同学都积极配合调查,在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倾向于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能力的要求,都认为创新能力、交际能力、抗压能力、吃苦耐劳、执行能力在今后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二)企业问卷基础资料分析 1、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分析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调查由上图可知:在调查企业有

20、效问卷的76份中,有27份显示是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占据了35.5%。其次是17份显示是综合素质不高和14份的我国教育体制不健全,分别占据了22.4%和18.4%。只有7份是显示高等教育扩招和7份显示缺少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都是占据9.2%。至于显示其他选项的只有4份,占据了5.3%。综上表明,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认为大学生期望过高和我国教育体制不健全。针对企业重视的因素,我们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寻找问题,我们可以降低对工作的要求。在选择了工作后,我们应该努力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员工能扎实的工作。所以对大学生的建议是:降低就业要

21、求、尽职工作。2、企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针对企业注重大学生的素质问卷中显示:对于学习能力这块中76份中,有50家企业选择,占据65.8%;对于交际能力这块,有52家企业选择,占据68.4%;对于道德素质这块中,有37家企业选择,占据48.7%;对于心理素质这块,有27家企业选择,占据35.5%;对于创新能力这块中,有50家企业选择,占据65.8%;在组织广利能力这一块中,有24家企业选择,占据31.6%;在应变能力这块中,有3家企业选择,占据3.9%;在其他这块中,没有企业选。由上述的数据表明企业更加看重大学的素质有: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针对显得企业的要求,大学生自身应

22、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未来的世界里,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更加看重的,大学生在提高本次调查中企业所需的素质中,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其他素质。素质的提高,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中更加的顺畅。3、对招聘中企业注重的因素的调查分析选择比率企业看中大学生的素质类型学习能力交际能力道德素质心里素质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其他频率505237271524324百分比65.868.448.735.519.731.63.931.6有效百分比65.868.448.735.519.731.63.931.6由下图可以看出,在76份有效问卷中,有38位企业负责人认为在招聘中企业更注重大学生的社交应变能力,占了总

23、数的50%,其次是工作实践经验,占了总数的31.6,只有少数人选择专业技能和相关证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有上述数据可以得知,在竞争激烈职场中,大多数企业注重的是大学生的社交和应变能力,其次是工作和实践经验。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要有适当的工作经验。4、 企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中,由上图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负责人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偶尔有创新想法,在76份有效问卷中有46人选择该选项,占了总数的60.5%。还有少量的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创新意识,这部分人占总数的30.3%。上述数据表明了大多数企业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4、不强,所以大学生要想提升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要做到与时俱进,目光长远,时时创新,事事创新。5、企业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态度调查分析上图反映了当前企业对于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持否定态度,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认为大学生时间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这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校大学生们在这方面还需多多努力。但同时我们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到,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对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基本满意,所以,对于这类学生的好的经验我们应多加借鉴,以提高自身对于时间管理的能力,以适应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6、企业对大学生证书数量看法的调查

25、分析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大学生持有证书的看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认为大学生持有证书只需几种核心证书和证书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所占比例相当,这对于当前大学生们的启示在于持有几种核心证书是必要的,同时,具备企业要求具备的能力也是必须的,当前大学生们应从这两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考几门核心的证书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是大有益处的。7、企业对专业和工作性质看法的调查分析经过我们对学生的专业和企业所要招聘的学生工作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有10.5%的人认为,大学生一定要找与他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找工作,可以找一些不对口的工作,有一点关联性

26、即可。还有24.5%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的工作性质跟所学的专业,没有任何的联系。 我们观察到,认为工作性质和专业对口的人数,只占了十分之一,而大多数人,认为二者的联系不大甚至没有联系。究其原因,跟我国大学的学科设置有这直接关系。很多学科设置的不合理,一有热门专业,根本就不顾自身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强行上马,结果导致的是毕业生总体素质不高,达不到社会的要求。还有,就是对冷门专业无人问津,对热门专业蜂拥而至,导致热门专业人爆满,冷门专业没人报。这会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中国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多的失误。可能大学生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的就是未来是否能赚钱。把赚钱放在了第一位,把增长自身能力和

27、经验倒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导致整个社会风气日下,连饱读诗书的学生都掉进了钱眼里,社会舆论,大体也就不会太乐观。这些因素,表现在就业上。就体现出所学的,并没有的到应用。这会使社会上涌出一股读书无用论”的风潮。其实,这是和学校的不合的学科设置有直接关系的。8、企业认为除基础课程知道外还需其他指导的调查分析通过对学校除了提供基础的课程和就业指导外,还应提供哪方面的指导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提供素质拓展和实习经验的指导尤为重视,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的反而较小,大约占17.1%,还有人们认为其他的一些培训。 由此可见,企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加注重的实践的能力而不是理论的高低。随着社会

28、的发展和进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技能的单一人才。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瞬息万变,谁能更好的抓住商机,谁就能更好的立于不败之地。“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再也不能出现在当今的企业。所以,当今企业需要的是有着更好的素质,包括技能素质和道德素质,需要的是知识面广,有创新能力,有独立思维的新型人才。需要的是经验丰富而不是理论水平高的员工。经验是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升华而增长的。一个经验老道的员工,对企业来讲,比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更有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对素质拓展指导和实习经验指导颇为看重的原因。这也是企业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着想,更好的制定人才战略

29、的出发点了落脚点。9、企业对大学生需待提高方面的调查分析选择比率大学生那些方面有待提高类型专业知识和专业级能实际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承受压力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外语水平其他频率32395343361717126百分比42.151.369.756.647.422.422.415.87.9有效百分比42.151.369.756.647.422.422.415.87.9通过对大学生有待提高的方面进行分析,人们的意见,集中体现在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和学习能力上。这些意见,涵盖面广,体现了人们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人到集体,从外部活动到自身修养的多角度,立体式的看法和

30、建议。专业知识技能是讲的理论准备,实际操作能力,是对实践方面的建议,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从个人和集体角度,分别对大学生提出的看法,也是对外部交往活动的重视。学习能力,是对自身的发展而言,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自不必说,是进行工作的必备条件。突出的是,人们对团队精神和自身的学习能力的需要,变的愈发激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个人的不断完善,才能跟的上社会的步伐。但是,现在的经济,已经逐步走向了全球化,国与国之间不断合作交流,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之间,也是通过不断的配合才能完成各项工作,闭门造成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31、。团队协作,也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团队的协作和个人的学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和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这样传统的因素,共同构成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10、企业问卷开放性试题调查分析这次调查,由于各种原因,对此类问题都不愿回答。但通过对做了回答的问卷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企业对大学生提出的最多的建议,就是加强自身的综合修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七、调查总体结论 通过四天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了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就大学生自身和用人单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了造成当前形式的原因,得到的具体结论如下:(1) 大学生方面:1

32、、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不牢 很多人经历了高中近似地狱般的学习生活,高中和大学这种开放,自由,放松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学习劲头和努力程度都大打折扣了。这是普遍的现象。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也未必把自己核心课程的书读一遍,他们关注的不再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而是去忙一些无所谓的不必要的事情。缺少稳扎稳打,有目标的大学生活计划。很快过完了大学四年的生活,结果一无所获。对专业知识更是一脸茫然。2、实践能力不高 学生在学校做的当然都是理论上的研究,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的培训不够,到了企业之后,还需要很长时间培训才能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要,导致企业运行成本增加,造成了企业不愿意接受没有经验的

33、大学毕业生。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大学生自身。3、传统的就也观念根深蒂固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在向往“食有鱼,出有车”的生活,存在这严重的浮躁现象。一心想坐在办公室里,“准干部“思想严重。另外,在择业时,又高不成低不就,认为一些很”低下“的工作不适合他去做,丢面子。导致一部分人宁可待业在家,也不去做所谓的低下的职业。(二)企业方面1、过分看重文凭 不少企业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2、生源地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