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建筑施工裂缝_第1页
如何控制建筑施工裂缝_第2页
如何控制建筑施工裂缝_第3页
如何控制建筑施工裂缝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控制建筑施工裂缝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需要在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护下进行, 由 于种种不良因素对这两种不同系统的作用, 常常诱发施工期混凝 土结构质量事故。 目前, 在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 是建筑裂缝,并且近年来日趋增强,它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并 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 题。 混凝土工程裂缝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裂缝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变形作用,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 等多因素, 统称为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问题。 对于变形作用引起 混凝土裂缝研究还很不成熟, 国家缺乏相关规范及规程, 它涉及 结构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材料质

2、量、环境状态等诸多因 素,特别是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 使得混凝土裂缝控制的 技术难度大大增加。 一、混凝土裂缝分析 1 塑性裂缝: 1.1 裂缝现象:裂缝在结构表面出现,形状很不规则且长 短不一,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大多在混凝土浇筑初期 (一般在浇筑后 4 小时左右) ,当混凝土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悬 殊,或本身温度长时间过高(40C以上),而气候很干燥的情况 下出现。塑性裂缝又称龟裂,属于干缩裂缝,出现普遍。 1.2 产生原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 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 混凝土早期强度很低, 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使

3、用 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混凝土 水灰比过大,模板过于干燥。 1.3 预防措施: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 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振捣 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度。浇筑混凝土前,将基 层和模板浇水湿润, 混凝土浇筑后, 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 料覆盖,认真养护。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 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 土宜浇完一段, 养护一段。 此外,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 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表面喷氯偏乳液养护剂, 或覆盖湿草袋、 塑料 布等方法;当表面发现微细裂缝时,应

4、及时抹压,再覆盖养护 2 干缩裂缝: 2.1 裂缝现象:裂缝为表面性,宽度较细。其走向纵横交 错,没有规律。较薄的梁、板类构件(或桁架杆件),多沿短向 分布; 整体性结构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 平面裂缝多延伸到变 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 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 但侧 面也常出现,并随湿度和温度变化而逐渐发展。 2.2 产生原因: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 表面水分散失快, 体积收缩大, 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 收缩也小, 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 出现拉应力, 引起混 凝土表面开裂, 或者构件水分蒸发, 产生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 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混凝土

5、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 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混凝土经过度振捣, 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 多的砂浆层,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久为张拉等。 2.3 预防措施: 混凝土水泥用量、 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 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并注意对板面进行抹压, 可在混凝土初凝后、 终凝前进行二次抹 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减少收缩量。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 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可覆盖草帘、 草袋,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薄壁构件则应在 阴凉地方堆放并覆盖,避免发生过大湿度变化 3 温度裂缝: 3.1 裂缝现象: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

6、定规律性;梁板式 或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 裂缝多平行于短边; 大面积结构裂缝常 纵横交错。 深进的和贯穿的温度裂缝, 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 近于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沿全长没 有太大的变化。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 缝宽受温度变化影 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沿断面高度,裂缝大多呈上宽 下窗状, 但个别也有下宽上窄情况, 遇上下边缘区配筋较多的结 构,在时也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裂缝。 3.2 产生原因: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度较大。混凝土 结构,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后, 在硬化期间放出大量水 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当温 度产

7、生非均匀的降温时(如施工中注意不够,过早拆除模板;冬 季施工,过早除掉保温层,或受到寒潮袭击),将导致混凝土表 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 此时表面胺到内部混 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自约束而产 生压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而出现 裂缝(这种裂缝又称为内约束裂缝)。但这种温差仅在表面处较 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较浅的范围 出现,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深进的和贯穿的浊裂缝多由 于结构降温差较大, 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引起的。 当大体积混凝土 基础、墙体浇灌在坚硬地基(特别是岩石地基)或厚大的老混凝 土垫层上时, 没

8、有采取隔离层等放松约束的措施, 如果混凝土浇 灌时温度很高, 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混凝土冷却收缩, 全部或部分 地受到地基、 混凝土垫层或其他外部结构的约束, 将传统在混凝 土浇筑后 2-3 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 裂缝较深,有时是贯穿性的, 将破坏结构的整体性。 基础工程长期不回填, 受风吹日晒或寒潮 袭击作用; 框架结构的梁、 墙板、基础梁, 由于与刚度较大的柱、 基础连接, 或预制构件浇筑在台座伸缩缝处, 因温度变形受到约 束,降温时也常出现这类裂缝。采用蒸气养护的预制构件,混凝 土降温制度控制不严,降温过速,或养生窑坑急剧揭盖,使混凝 土表面剧烈降温, 而受到肋部或胎模的约束, 常导致构件表

9、面或 肋部出现裂缝 3.3 预防措施: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 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适量粉煤灰;或利用混凝 土的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量。选用良好级配 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 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 减 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或掺木钙、减水剂,以改善和易性, 减少水泥用量。 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必须在热天浇 筑时,可采用冰水或深井凉水拌制混凝土, 或设置简易遮阳装置, 并对骨料进行喷水预冷却, 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的温度。 分 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 30 厘米,以加快热量散发,并 使温度分布均匀, 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 大体积混凝土适当预留 一些孔道, 采取通冷水或冷气降温。 大型设备基础采取分块分层 间隔浇筑(间隔时间57天),分块厚度11.5m,以利水化 热散发和减少约束作用;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的 临时间断缝, 40 天后再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浇筑,以减少温度 收缩应力。 浇筑混凝土后, 表面应及时用草袋、 锯末、砂等覆盖, 并洒水养生。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使之缓慢降温。在寒冷 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拆模时,块 体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 20C,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 缝。基础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