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分析》习题集及答案第六章 试题答案_第1页
《油品分析》习题集及答案第六章 试题答案_第2页
《油品分析》习题集及答案第六章 试题答案_第3页
《油品分析》习题集及答案第六章 试题答案_第4页
《油品分析》习题集及答案第六章 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题答案(第六章 润滑油、润滑脂分析)1名词解释(1)润滑性 (2)油品添加剂 (3)单级油 (4)多级油(5)黏温特性 (6)黏度指数 (7)倾点 (8)边界泵送温度(9)酸值 (10)燃点 (11)苯胺点 (12)泡沫性 (13)剪切安定性 (14)润滑脂 (15)稠化剂 (16)皂基润滑脂 (17)滴点 (18)锥入度 (19)稠度 (20)不工作锥入度 (21)工作锥入度 (22)块锥入度 (23)分油量(1)答:润滑油在金属表面上保持一层紧密牢固油膜的能力,称为润滑性或油性。(2)答:只需加入少量就能改善和提高油品使用性能的物质,称为油品添加剂。(3)答:只有单一黏度等级的油品,称为

2、单级油。(4)答:一些油品既有高温黏度分级,又有低温黏度分级,故称为多级油。(5)答: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油品的黏温性或黏温特性。(6)答:黏度指数是衡量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一个相对比较值。(7)答:在试验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时,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8)答:边界泵送温度是指能将内燃机油连续、充分地供给发动机泵入口的最低温度。(9)答:滴定1g试样到终点,所需要的氢氧化钾质量,称为酸值(或称总酸值、中和值),以mgkoh/g表示。(10)答:将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点燃,且燃烧至少5时的最低温度,即为试样的燃点。(11)答:苯胺点是在试验条件下,等体积混合的石油烷烃与苯胺

3、相互溶解时的最低温度,用以表示链烷烃类饱和烃的含量。(12)答:泡沫性是指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及生成泡沫的稳定性能。(13)答:剪切安定性是指内燃机油抵抗剪切作用,保持黏度及与黏度有关性质不变的能力。 (14)答:润滑脂是由一种或多种稠化剂和一种(或多种)润滑液体形成的一种塑性润滑剂。(15)答:稠化剂是一些有稠化作用的固体物质,它是润滑脂的骨架,能把基础油吸附在骨架内使其失去流动能力而成为膏状(半固体)物质。(16)答:以高级脂肪酸金属皂(盐)为稠化剂的一类润滑脂被称为皂基润滑脂。(17)答:滴点是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时达到一定流动性的最低温度,以表示。(18)答:锥入度:锥入度是指在规定的

4、负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试验锥体刺入润滑脂试料的深度,以0.1mm为单位表示。(19)答:稠度是表示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变形程度和流动性能的指标。它是一个与润滑脂在所润滑的部位上的保持能力和密封性能,以及润滑脂的输送和加注方式有关的重要指标。(20)答:不工作锥入度是指试样在尽可能少搅动的情况下,从样品容器中转移至工作器脂杯中测定的锥入度称作不工作锥入度。生产中通过测定不工作锥入度检查产品的均一性。(21)答:工作锥入度是指试样在润滑脂工作器(又称捣脂器)中经过60次全程往复工作后,在规定温度下测定的锥入度。它用于检测润滑脂经机械作用后的触变性能。 (22)答:块锥入度是指试样在没有容器的情况下

5、,具有保持其形状的足够硬度时所测定的錐入度。(23)答:分油量指用规定的加压分油器在规定的温度和一定的荷重下,在指定的时间内从润滑脂内压出油的质量,以质量分数表示。 2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润滑油即为液体润滑剂。 ()(2)当柴油机油的100运动黏度变化率超过15%时,必须更换新油。 () (3)根据内燃机油灰分的大小,也可判断添加剂的相对含量。 ()(4)测定内燃机油开口闪点时,要将温度计旋转在垂直位置,使其球底离试验杯底不少于6mm。 ()(5)测定石油产品颜色时,如果试样的颜色居于3.0和3.5 两个标准玻璃比色板之间,则报告试样的色号为,小于3.5。 ()(6)测定

6、内燃机油酸值时,一律称量20.0g试样。 ()(7)gb/t 7631.81990的润滑脂分类方法适合于所有种类的润滑脂。 ()(8)钙基润滑脂是一种多用途、多效能的通用润滑脂。 ()(9)滴点是润滑脂耐温性指标,用它可以粗略估计其最高使用温度。 ()(10)润滑脂要在低于滴点1030的温度下使用。 ()(11)测定锥入度时的温度如果小于25,其测定结果会偏低。 ()(12)锥入度是反映润滑脂稠度的指标,据此可划分润滑脂稠度等级。 ()(13)锥入度计在测定时如果不垂直,则可能引起测定结果偏大。 ()(14)润滑脂基础油的黏度小,容易分油,其胶体稳定性差。 ()(15)润滑脂的游离酸含量和酸值

7、的定义相同。 ()(16)润滑脂的酸值发生变化不影响其润滑性能。 ()(17)润滑脂主要作用是润滑、密封和保护。 ()(18)润滑脂滴点测定时,润滑脂有气泡定会使滴点偏低。 ()(19)润滑脂蒸发性主要取决于基础油的性质和馏分组成,蒸发量越小越好。 ()3填空题(1)内燃机油是以适度精制的矿物油或合成油为基础油,加上适量添加剂调合而成的。(2)内燃机油黏度等级中,带“w”的油品,如5w、20 w等,表示冬用;不带“w”的油品,适用于夏季或非寒区。(3)内燃机油的命名,包括品种代号和黏度等级。例如,sc10w/30表示sc汽油机多级油,其高温黏度等级为10,低温黏度等级为30。(4)评定内燃机油

8、黏度的指标有运动黏度、低温动力黏度;评定黏温性的指标是黏度指数。(5)测定倾点时,将清洁的试样倒入试管至刻线处,按要求预热后,再按规定的条件冷却,同时每间隔3倾斜试管一次,检查试样的流动性,直到试管保持水平位置5s而试样无流动时,记录温度,再加3作为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即为试样的倾点。通常,同一油品的倾点高于凝点约23。(6)评价内燃机油 腐蚀 性的主要指标有酸值、硫含量。(7)按gb/t3871990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测定内燃机油硫含量时,所用空气必须经过洗气瓶净化,流速要保持在500ml/min。过快,容易将未燃烧的硫分带走;过慢,会导致燃烧不完全(供氧不足),均会导致

9、测定结果偏低。(8)测定内燃机油闪点时,在预期闪点前28时,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温度计上的温度每升高2就扫划一次。试验火焰须在通过温度计直径的直角线上划过试验杯的中心。动作要平稳、连续,扫划时以直线或沿半径至少为150mm的周围来进行。试验火焰的中心必须在试验杯上边缘面上2mm以内的平面上移动,先向一个方向扫划,下次再向相反的方向扫划。试验火焰每次越过试验杯所需时间约为1s。(9)内燃机油机械杂质测定中恒定滤纸质量时,先将定量滤纸放在敞盖的称量瓶中,在105110的烘箱中干燥不少于1h。然后盖上盖子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进行称量,称准至0.0002g。重复干燥30min,再称量,直至连

10、续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0004g。(10) 在用润滑油的爆裂试验中,是将一薄金属片或金属箔加热至l10以上,滴上一滴机油,如油爆裂则表明油中有水。此方法简便、灵敏。(11) 苯胺点测定时,当苯胺与试样的透明溶液开始呈现浑浊时,即是试管中的水银球或扁圆形连通管背后的金属丝(应预先使小灯泡发光)刚刚模糊不清的一瞬间,此时的温度,为试样的苯胺点。(12)润滑脂由基础油、稠化剂、稳定剂和添加剂等部分组成。(13)锂基润滑脂是以脂肪酸锂为稠化剂稠化中等黏度的润滑油,并添加抗氧剂等添加剂而制成。(14)润滑脂商品牌号通常用锥入度来划分,锥入度值越高,表明脂越软,稠度越小,越易变形和流动。(15)测定滴点

11、时升温速度应控制在1/min。升温速度过快时,测定的结果偏低。(16)测定润滑脂锥入度时,要求控制温度为250.5,规定负荷锥体质量为150g0.05g ,下落时间5s ,并将钝角形尖的锥体刺入润滑脂的深度作为润滑脂的锥入度,以1/10 mm表示。(17)根据测定要求不同,锥入度有不工作锥入度、工作锥入度、延长工作锥入度和块锥入度四种表达形式。(18)润滑脂分油量越大,胶体安定性越差,当分油量超过520时,则不能使用。4选择题(1)下列油品属于汽油机/柴油机通用油的是( b )。 asc bsd/cc cse dcd(2)黏度指数计算中,如果计算值是84.51,应修约为( c )。a84 b8

12、4.5 c 85 d84.6(3)通常,所用内燃机油的倾点应低于环境温度( a )。a810 b510 c 515 d15(4)评定内燃机油抗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是( d )。a沉淀物 b黏度指数 c 中和值 d残炭(5)内燃机油酸值增值大于2.0mgkoh/g时,必须更换新油( b )。a1.0mgkoh/g b2.0mgkoh/g c 5.0mgkoh/g d1.1mgkoh/g(6)使管式炉法硫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因素是( c )。a炉温过低 b助燃气流速过快c空气中染有硫 d正压送气供气时漏气(7)测定开口闪点的重复性要求是,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对同一个试样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列

13、数值( d )。a1 b3 c 5 d8(8)润滑脂代号标记中lxbegb00中00的含义是( d )。a润滑脂组别 b水污染 c极压性 d稠度号(9)俗称“黄油”的润滑脂是( b )。a钠基润滑脂 b钙基润滑脂c复合铝基润滑脂 d锂基润滑脂(10)润滑脂滴点测定接近读数时,应以11.5/min的速度加热油浴,使试管内温度和油浴温度的差值维持在( a )a12 b13 c14 d15(11)润滑脂生产过程中可以检查产品均一性的指标是(a)a不工作锥入度 b工作锥入度 c延长工作锥入度 d块锥入度(12)通过比较未工作锥入度和工作锥入度可以判断(b)。a化学安定性 b机械安定性 c稠度 d胶体安

14、定性(13)由烃基润滑脂中有机酸的含量,可以判断(c)。a. 皂的分解情况 b润滑脂的极限强度 c润滑油的氧化程度 d蒸发性5简答题(1)为什么多级油适用于较宽的地区范围,不受季节限制。答:多级油能同时满足高温黏度和低温黏度两个级别的要求,即在高温时能表现出足够大的黏度,在低温时又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因此其工作性能优于单级油,适用于较宽的地区范围,不受季节限制。(2)简述测定内燃机油边界泵送温度的意义。答:发动机启动后,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润滑系的油压达到正常,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各摩擦面得到有效的润滑,内燃机油在低温条件下通过油泵泵送至发动机各摩擦面的能力称为低温泵送性,因此边界泵送温度是冬用油

15、及多级油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也是按黏度分类的一个依据。(3)润滑油酸值为什么采用电位滴定法?答:一般酸碱性滴定一般用指示剂法就能完成测定,而测定润滑油时,因其黏度大,且常伴有颜色,指示剂变色不易观察,所以润滑油酸值需用电位滴定法测定。(4)简述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管式炉法)的方法概要。答:试样在空气流中燃烧,用过氧化氢和硫酸溶液将生成的亚硫酸酐(so2)吸收,生成的硫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5)简述测定内燃机油机械杂质的方法概要。答:称量一定量内燃机油试样,溶于所用的溶剂中,用已恒定质量的滤器过滤,被留在滤器上的杂质即为机械杂质。(6)简述测定内燃机油闪点时,要求控制升温速度的

16、具体要求。答:开始加热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1417/min,当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56时,减慢加热速度,使在闪点前约最后28时为56/min 。(7)简述管式炉法测定石油产品硫含量时,炉温必须达到多少度?为什么?答:管式炉法测定石油产品硫含量时,炉温必须达到900以上,否则油品中的多硫化物和磺酸盐不能完全分解、燃烧,从而影响含硫物质转化为硫的氧化物,使测定结果偏低。(8)gb/t49291985(1991)润滑脂滴点测定法是如何规定试验的升温速度的?答:该方法规定油浴开始加热时,按47/min的速度升温,直到油浴温度达到比预期滴点约低17的温度。然后,降低升温速度,使温度再升高2.5以前,试

17、管内温度与油浴的温差值在不高于2,继续以11.5/min的速度加热油浴,使试管内温度和油浴温度的差值维持在12之间。(9)测定润滑脂滴点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仪器规格和安装要符合要求。脂杯大小和下端孔口的直径直接影响到装样量的多少及脂流出的快慢,温度计位置、试管在液浴中插入的深度等对结果也会有一定影响。要严格控制加热速度。预期滴点前20时,升温速度控制在1/min。升温速度过快时,滴点结果偏低;反之升温速度过慢时,滴点偏高。润滑脂中不能有气泡。脂杯中若有12mm的气泡,对高熔点脂由于气泡膨胀,使结果偏低,而对低熔点的脂,因脂杯内样品相对减少,反而使滴点偏高。(10)在gb/t2691991润滑

18、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中,规定的测定条件是什么?答:该方法规定在250.5下、将规定负荷(150g0.05g)的锥体组合体(锥体和锥杆)下落5s,并将钝角形尖的锥体刺入润滑脂的深度作为润滑脂的锥入度,以1/10 mm表示。(11)测定润滑脂的锥入度要注意哪些问题?答:锥入度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调整,通过调节水平仪使锥杆处于垂直位置,释放时能自由落下,精确调节锥尖,使其位于润滑脂平面上时指示器读数指零;锥体组合体的总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测定时锥体组合体自由下落的时间应准确控制恰好为5s;试样内不应存有气泡;锥入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锥入度值增大,因此要准确控制试验温度为250.5,并在测定

19、过程中保持稳定;锥入度计的锥体和锥杆在试验前必须仔细清洗。(12)比较石油产品游离酸和游离碱测定法与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和碱测定法的异同。答:两种方法都是通过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或溶剂油将油品中的酸碱抽提出来后进行检查;都使用酸碱指示剂或酸度计指示酸碱含量或滴定终点的变化;水溶性酸和碱定性反映轻质燃料油如汽油中含有的水溶性酸和碱的状况,结果表示为“有”、“无”;石油产品游离酸和游离碱反映润滑脂类产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或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游离酸和游离碱的状况,这时一种定量指标,游离酸以换算为油酸的质量分数表示,游离碱以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表示。(13)润滑脂的蒸发量大小对润滑脂有什么影响?答:蒸发量

20、表示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基础油的蒸发导致润滑脂变干,进而引起许多性能变化的程度。蒸发量过多,润滑脂变干,稠度增加,严重者使润滑脂胶体破坏,丧失润滑功能。润滑脂中基础油蒸发不仅引起性能的劣化,而且冷凝的油雾还可能引起设备故障和影响正常观察。润滑脂的蒸发性主要取决于基础油的馏分组成和黏度。(14)润滑脂的安定性指标有那些?答:润滑脂的安定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胶体安定性 反映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中抑制分油的能力,常用分油量为胶体安定性的指标;化学安定性 反映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抵抗氧化的能力,化学安定性用sh/t0335-92测定;机械安定性 反映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可以用延长工作锥入度和滚筒安定性评定。(15)简述sht03291992润滑脂游离酸碱测定法测定过程。答:取适量润滑脂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溶剂油(或苯)-乙醇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