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_第1页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_第2页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_第3页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 大英博物馆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中设置有中国展厅, 收藏了 不少佛像、瓷器、兵马俑、青铜器、壁画等。据统计,大英博物 馆中的中国文物共有两万三千多件, 收藏于十个储藏厅中。 对其 中的文物翻译进行赏析,有助于理解文物的内涵、背景,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一、元青花缠枝莲鳜鱼纹菱花盘翻译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收藏了不少我国陶瓷的珍品, 比如元代后期尤 其是至正年间的一些青花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一件元青花缠 枝莲鳜鱼纹菱花盘,该盘为菱花口,总计十六瓣,板沿、圈足、 深腹,砂底无釉。这一盘子的颜色白中泛青,盘中画有一条在水 草间畅游的鳜鱼, 四周还漂浮着水浮莲与金鱼藻等

2、植物, 仿佛随 波飘动,栩栩如生。盘子内壁上画有青花缠枝莲,边沿上画有锦 地菱形纹, 属于较为典型的元代青花瓷。 大英博物馆对该件藏品 的英文介绍内容是:“ Porce lain dish painted with a fish among water plants. Yuan dynasty,14th century A.D. Overseas trade boomed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mong the imports from Iran was cobalt. Its us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1300s on th

3、e high-quality white porcelain from Jingdezhen had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ceramics throughout the world. ”? t胛奈?:“瓷盘,上绘一鱼在水草之间,制 作于公元十四世纪,元代。当时海外贸易发达,十四世纪早期景 德镇就将由伊朗引进的钻料运用于优质白瓷制造,并对全球制瓷 业造成了重大影响。” 我国元朝时期的青花瓷,具有体积大、胎骨厚、花样新奇多 变等特点,并且纹样和制瓷工艺科学融合在一起,经常出现莲瓣 图案或形状。从瓷器的砂底可看出,兀代青花瓷的胎质淘洗通常 略显粗糙,存在刷痕、砂眼等,并且

4、缩釉与底足的部分还经常出 现鸡心点、火石红。这类瓷器的釉料当中一般含铁量大,釉层较 厚,颜色白而泛青。上述菱花盘制作所采用的钻料,又称作苏泥 勃青,富含多种矿物质,属于玻璃类别的晶体矿物。在制作过程 当中,其钻料会经由高温烤制,产生浓艳的色泽,并且颜色深浅 不一,能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缠枝莲是将莲花作为主题,其 图案细腻而优美,极富艺术价值。元代青花瓷的缠枝莲,每一片 花瓣之间都留出了空白,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而莲叶为葫芦形, 是我国文化的典型元素。而“鱼”的形象,在我国代表着“年年 有余”,也是富贵、吉利的象征。所以,在翻译内容中,将这些 重要元素表达出来,能凸显中华元素的深厚文化底蕴。 二

5、、元青花折枝牡丹孔雀大罐翻译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有关我国文物的介绍翻译, 通常都较为简洁明 了。比如元青花折枝牡丹孔雀大罐,其具有圈足、直颈、素底、 圆肩等特点,罐体上画有青花孔雀,一雌一雄,中间还画上了缠 枝牡丹,其间穿插了竹子和芭蕉等,罐子颈部还画有波浪纹路。 其英文描述为:“ Guan jar , porcelain with under-glaze cobalt-blue decoration of a peacock and peahen.14th century AD. The jar is thick and heavy , which is typical of early la

6、rge pieces from Jingdezhen , before the strength of the ceramic material had been fully discovered.The decoration on this example is amongst the boldest to appear on 14th ce ntury wares. ”对应的中文为:“罐子,釉下彩青 花,饰有一雌一雄两只孔雀。制作于公元十四世纪,形态厚重, 属于景德镇早期大型瓷器,生产于发现制瓷原材料的强度以前。 其纹样表现出当时景德镇瓷器的粗放特点。 ”如果认真品读如上 文字,就会发现其

7、中似乎并未展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在中 国,牡丹属于百花之王,是繁荣、富贵的主要象征。孔雀则代表 了吉祥如意、天作之合。芭蕉意味着开枝散叶,竹子则象征高风 亮节, 波浪纹路则含有永生的意义。 但这一翻译没有将上述丰富 的文化元素充分表达出来, 因此很难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 精深。 三、玉琮翻译赏析 大英博物馆内收藏有新时期时代的委角玉琮, 这是我国良渚 文化中的主要礼器之一。 该礼器是较矮的委角形方柱体, 外方内 圆,上下皆属于圆状,切割非常平整,中间有对穿圆洞。礼器周 身经过了泥土的浸润,呈现出朦胧的白色,且装饰有神兽图案, 将四角线作为中心,分为四部分。其中人物的眼睛、眉毛等,都

8、是用细阴纹刻出的。关于该礼器,其英文表述为:“ A tube of sqaure cross -section pierced with a circular hole , later known as a cong. The corners of tong are decorated with faces , indicated by eyes and parallel bars suggesting hair and a nose. such as those found in the Neolithic Liangzhu burials at Fanshan in Yuhang county in the jiang province , Neolithic type c.2500 BC. ”与其相对的中文为:“管状物, 孔圆形方,后人称之为琮,四角均带有纹样,平行线代表头发、 鼻子,和眼睛一起组成人的脸孔, 和浙江省余杭县反山中发掘出 的新石器时代梁柱墓葬内的玉器极为相像。此器物属于良渚型, 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公元前 2500 年。”此译文缺乏对器物必要 历史背景的阐释, 难以体现文物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 任何语 言都需要扎根于实际的文化当中, 而文化应当也要以语言构造为 核心。在翻译时,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