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方剂对比_第1页
临床常用方剂对比_第2页
临床常用方剂对比_第3页
临床常用方剂对比_第4页
临床常用方剂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有帮助,欢迎支持临床常用方剂对比方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临床上根据不同症 状随症加减配伍可谓变化多端。但疾病 的证候群错综复杂,同病异症,异症同病之现象多有出现,医师用药就要细心分析 ,灵活辨证,对症下药方可收到良效。本文就中 医常用方剂的配伍运用作一对比浅 述,仅供同仁参考。1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两方均有柴胡、黄苓、半夏、生姜、大 枣,都有降逆止呕的作用。小柴胡 汤又配伍 了人参、炙甘草,有益气和中的作用,其和解 与补虚同用,治疗少阳病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或微 黄腻、脉弦等 症。而大柴胡汤又配合了大黄、枳实、芍药,又有导滞泄热、缓急止痛作用,其和

2、 解与攻下并用、主要作用为和解少阳、泻下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同病,适用于往 来寒热、胸闷、呕恶、大便秘结、胸腹胀满、下利不畅、口苦、苔黄、脉弦有力者2蒿苓清胆汤与温胆汤温胆汤组成药物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菇,具有化痰、降逆、和胃 作用,其清热而不寒,化痰而不燥,主治痰热扰胆、虚烦不眠之症。本方加青蒿、 滑石、青黛、黄苓即为蒿苓清胆汤,其清热除湿作用较温胆汤为强,为清胆泄热、 和胃化湿之剂;主治外感湿热之邪,邪留气分,热重于湿,热重寒轻的病证。主要 临床见症有:发热微恶风寒、头重、肢倦、胸痞呕恶、舌苔腻、脉濡数等。3四逆散与小柴胡汤两方都用柴胡清疏肝胆、和解表里。所不同者,小柴胡 汤

3、用黄苓,略为偏寒,故以 口苦、咽干为主症之一,而四逆散用芍 药、甘草,着重于里 缓急止痛,以里急腹痛 为主症之一。小柴胡汤又用人参、半夏,和胃止呕;四逆散用枳实,行气破结。4. 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黄连汤为半夏泻心汤去黄苓加桂枝而成,它与半夏泻心汤都是调和肠胃,治疗肠胃 功能失调、升降失常,寒热夹杂病症的方剂。不同点是黄连汤所治是上热下寒症状 较突出者,上热则见胸烦,下寒则见腹痛。故黄连汤增加黄连用量以清心胃之火, 除去黄苓,而加桂枝以温经散寒。在临床应用时,如腹痛较重,可将桂枝改为肉桂 ,则温里止痛的功效更强。5. 小柴胡汤与蒿苓清胆汤两方均可和解少阳,主治少阳症,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等。小

4、柴胡汤以柴胡、 黄苓为主,并配伍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以补中和胃降逆,主治少阳症兼 有正气不足者,并可治疗热入血室及疟疾。蒿苓清胆汤,以青蒿、黄苓为主,并配 伍燥湿化痰的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竹茹、碧玉散以清热化痰,而无补中益气 作用。主治少阳寒轻热重而兼有痰湿者。6. 四逆散、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三方均可调和肝脾、治疗肝脾不和之证。四逆散以柴胡为主,输转气机、透达郁热 ,配枳实以增强其输导泄热作用,配芍药、甘草以和营缓急止痛,主治“热厥”及胸 胁脘腹疼痛、泻利下重、脉弦等症,对于肝郁化火,阳气内郁不能外达而见手足厥 冷者,亦可应用。逍遥散由疏肝解郁的柴胡配伍健脾养血的白术、茯苓、当归、

5、芍药等组成,功能疏 肝解郁、健脾、养血,主治肝郁、脾虚、营血不足之症。症见:头痛、目眩、胁痛 、神疲乏力、食少、口燥、咽干,或见寒热往来,或有月经不调、两乳作胀,舌淡 红、脉弦而细。另有柴胡疏肝散一方,由四逆散衍化而来,由四逆散加陈皮、香附、川芎行气活血 药组成。其行气解郁、活血止痛作用较强,适用于肝郁气滞兼有血瘀的胸胁疼痛等 症。本方健脾养血的作用不及逍遥散,而芳香温燥之性较强,无养血柔肝、健脾补 中的作用,对于血虚肝郁脾虚的逍遥散症不宜应用,否则会使病情加重。7. 温经汤与生化汤两方均有当归、川芎、甘草、生姜,都有温经活血化瘀的作用。生化汤主治产后受 寒,瘀血内阻,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之症。

6、温经汤为治疗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月 经不调的主方,临床上还可以见到阴血不足的虚热症状,证情寒热错杂,虚实并见 ,所以方中除了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药外,又配伍了养血、益气、和胃之药,女口 人参、甘草,半夏等以助生化之源,配伍凉血滋阴养血之品,以清其虚热。生化汤重在化瘀生新而不在温补,温经汤重在温养而不在攻瘀。8. 竹叶石膏汤与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是以白虎汤与麦门冬汤两方为基础加减而成,也可以说是白虎汤去知母 加人参、麦冬、竹叶、半夏而成,两方均有清泄气分之热、生津止渴的作用。白虎 汤为大寒之剂,清热降火之力甚强;主治气分热盛之症,临床主要表现有大热、大 渴、大汗出、脉洪大有力(简称四大),邪盛而正不

7、虚;竹叶石膏汤为清养之剂, 寒凉之性较弱,而益气生津之力较强,并兼有降逆和胃作用;主治热病后期气分余 热未尽,气液已伤,肺胃之气上逆之症,以身热多汗口渴、呕逆、呛咳、少气乏力 、舌红苔少、脉虚数,气阴不足为主要症状,此时邪衰而正亦虚。9. 归脾汤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皆有养心安神作用,均治怔忡、失眠。其 组方均有人参、茯苓、远志、枣仁、 当归。归脾汤又配伍了黄芪、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龙眼肉、木香,为肝脾同 治,气血双补之剂,而侧重于益气健脾,主治脾虚气弱,统摄无权而致的各种血症 ,妇女月经不调、崩漏下血以及思 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而致的心悸、怔忡 健忘、失眠等症。而天王 补心丹则配伍了生地

8、、天冬、麦冬、丹参、玄参、五味子 、柏子仁、桔梗等药,侧重于滋阴养血,主治阴血亏少,心火亢盛,心肾不足的心 悸、怔忡、失眠、盗汗、梦遗、口舌生疱,舌 红苔少,脉细数等症。一个以益气健 脾为主,一个以养血补心为主,一个偏温,一个偏寒。10三仁汤与藿朴夏苓汤两方均以杏仁、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及其他一些 清利湿热药组成,都有宣畅 气机、化浊利湿作用,主治湿温病邪在气分而湿重热轻者,症见身热不渴,倦怠身 重,胸闷,苔白,脉濡。但三仁汤所配伍的清利湿热药为滑石、通草、竹叶,其 清热利湿作用较强,湿热程 度较重时使用,除见上面症状外还可见面色淡黄,午后发热,状若阴虚,胸闷不饥 等症。藿朴夏苓汤配伍的清

9、利湿热药为茯苓、猪苓、泽泻,其清利作用不及三仁 汤。但它 又配伍了芳香化 浊解表的藿香、豆鼓,其芳香化 浊力较强,并兼有解表作用,适用 于湿温初起,湿浊较盛者,临床见症以胸腹满闷较甚。临床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 分,一般先用藿朴夏苓汤,后用三仁汤。11.黄连解毒汤与泻心汤两方组成均有黄苓、黄连,都有泻火解毒燥湿之作用,主治实火热毒,湿热之证。 黄连解毒汤以黄连为主,配有黄柏、栀子,能清泄三焦之实火,主治三焦火盛,大 热躁狂,谵语不眠,吐衄发斑以及外科痈肿疔毒等症,常见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泻心汤以荡涤肠胃之大黄为主,与黄苓、黄连同用。主治心胃火 炽,迫血妄行所致 之吐衄、目赤、口疮、大便秘结等症。

10、两方亦均可用于湿热发黄之症。泻心汤用大 黄并不专于攻下,而有釜底抽薪,泄火解毒之作用,又能活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 瘀。12清胃散与玉女煎两方均能清胃火、治牙痛。清胃散以泻胃火之黄连为主,配以凉血之生地、丹皮及 清胃解毒的升麻组成。有清 胃凉血解毒作用,主治胃火上攻之牙痛。临床上以牙龈红肿溃烂出血,口气热臭,脉滑大而数等为辨证应用要点。玉女煎由清热降火之生石膏、知母及滋 阴之熟地、麦冬等药组成,有清胃滋阴之作 用,主治胃火有余,肾水不足之牙痛,临床以牙齿松动、头痛、牙痛、牙衄、烦热 口渴、舌红苔少而干,脉浮洪而滑大按之有 虚像者为宜。13芍药汤与白头翁汤两方均可清热解毒燥湿,主治湿热痢疾 芍药汤

11、用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木香、槟榔调气,当归、肉桂活血,大黄、黄苓、 黄连以导滞泄热、解毒燥湿。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导滞、调气活血、缓急止痛 的作用,对治湿热疾病照顾的比较周到。白头翁汤用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组成,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痢作用,而 无调气活血导滞、缓急止痛之作用,凉血解毒止痢作用 较好。同时还有一定的收涩 作用,适用于热毒深入血分之血痢,下痢赤多白少, 肠中湿热积滞不多,热毒下迫 ,里急后重者。而芍 药汤兼有行血调气导滞之功,适用于湿热泄泻,痢疾初期,湿 热积滞内阻,气血不调、下痢里急后重、腹痛者。14清蒿鳖甲汤与清骨散 两方均是清虚热之方剂,均有养阴清热之作用。 青蒿鳖甲

12、汤由养阴凉血之知母、生地、鳖甲、丹皮与清热透络之青蒿组成,其滋阴 作用较强,多用于温病后期、阴液已伤,邪留阴分之证,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 汗,舌红苔少,形瘦脉细者。而清骨散除用青蒿、知母、鳖甲养阴清热外,又配伍 了清虚热的银柴胡、地骨皮、胡 黄连、秦艽、芍药,其清虚热作用较强,主治虚劳 骨蒸,症见唇红颧赤、形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红数,为退骨蒸劳热之方剂。由此 可见:两方均有清热养阴作用,都能治阴虚发热之证,但一以养阴为主,一以清热 为主,一是治外感热病后期伤阴,邪热深伏阴分为主,一为治骨蒸劳热的专用方。15王氏清暑益气汤与竹叶石膏汤两方均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作用,主治感 伤暑热,气阴两伤之证

13、。但王氏清暑益 气汤清热祛暑、养阴生津药较多,其清热祛暑养阴作用较好,常用于感伤暑热,气 津两伤。症见体倦少气、汗多、口渴、身热心烦、脉虚者。而竹叶石膏汤中有半夏 ,兼有和胃降逆作用,多用于 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液两伤,而见呕逆虚烦之症。16犀角地黄汤与清营汤两方均以犀角、地黄为主,具有清营凉血解毒作用,治 热入营血之证,症见身热夜 甚、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舌绛而干等。犀角地黄汤又配伍丹皮、赤芍凉血化瘀,均由血分 药组成,以凉血解毒、止血散瘀 为主、主治热邪深入血分动血之证,见吐、衄、发斑等症者。清营汤中又配伍了金 银花、连翘、竹叶、黄连等清热解毒、透热转气之药,同时还配伍了麦冬、玄参以 清热

14、养阴解毒,其清热解毒作用较强,并有透营转气、气营两清作用。而清营汤凉 血止血散瘀之力 较差,主治热邪初入营分,尚未动血者,以身热夜甚、谵语不眠、 心烦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仃当归龙荟丸与龙胆泻肝汤两方中均有龙胆草、黄苓、栀子、当归,均有清泻肝火的作用。龙胆泻肝汤又配伍 了车前子、木通、泽泻、生地、甘草、柴胡,有舒肝利尿清热作用。当归龙荟丸配 伍了黄连、黄柏、大黄、龙荟、青黛、木通、麝香,有通便 泻热作用。清热泻火之 力以当归龙荟丸为强,它是以黄连解毒汤为基础,更加大黄、芦荟、青黛、木通、 麝香等药而成,以肝胆实火而致的眩晕、惊悸、抽搐、谵语发狂、便秘、溲赤等

15、为 主症,龙胆泻肝汤兼有利湿作用,虽其清泻肝胆之力不及当归龙荟丸,但能清利下 焦湿热,对肝胆湿热下注等证有较好的疗效。佃.黄苓汤与芍药汤两方均有共黄苓、芍药、甘草,都有清热治痢、和营止痛作用,用于治 疗热痢腹痛 。但芍药汤又有黄连、大黄、木香、槟榔、当归、肉桂,其清热去湿力较强,且有 行气活血导滞作用,方中芍药用量独大,有较好的缓急止痛作用,多用于治 疗湿热 痢疾,见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肛 门灼热等症。黄苓汤清热燥湿之力较逊, 无行气活血导滞作用,多用于湿热泻泄,腹痛、身热口苦之症。前者偏于治痢,后方偏于治泻,前者作用较强,主治证较重;后方作用较弱,主治证较轻。佃温胆汤、导痰汤、涤痰汤三

16、方中均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 药,都有健脾化痰的基本作用。 温胆汤又配 伍了枳实、竹茹,有清热化痰除烦作用,全方作用偏于 清化热痰,主治痰热扰胆虚 烦不眠。导痰汤又配伍了制南星、枳 实,有祛风化痰作用,主治风痰晕厥等症。以 上两方面再加化痰开窍的菖蒲,益气扶正的人参即为涤痰汤,有化瘀开窍作用,主 治中风痰迷之症。三方均能化痰,化痰之力以 涤痰汤最强,其次为导痰汤,再次为 温胆汤。20三仁汤与甘露消毒丹两方都有清热祛湿作用,均为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的方剂。但是三仁汤着重于 宣畅气机,芳香化湿,治湿温初起,湿遏热伏,湿重于热者。而甘露消毒丹以芳香 化浊的藿香、肉豆蔻,清热利湿的茵陈、滑石、木

17、通,清热解毒的黄苓、连翘和清 利咽喉的贝母、射干等组成,清热解毒之力较强,治湿热蕴结,湿热并重者。21五苓散与猪苓汤两方都有茯苓、猪苓、泽泻,均有利尿作用。但五苓散又有白 术、桂枝,兼有健脾 通阳作用,主治太阳经腑同病,膀胱气化失职,水湿内停之证,以温化水湿为主, 有无表证皆可使用。而猪苓 汤配伍了阿胶、滑石,利尿又兼 清热育阴作用,使利尿 而不伤阴,主治水热互结下焦,小便不利之症,以 清利为主。方中阿胶又有止血作 用,对小便不利又兼见尿血者较宜,为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方 剂之一。22.藿朴夏苓 汤与蕾香正 气散两方中均有藿香、厚朴、半夏、茯苓,都有芳香化 浊、解表和中作用。但藿香正气 散又有

18、紫苏、白芷、桔梗解表宣肺,而藿朴夏苓 汤仅配伍了豆豉以透表,所以前者 发散在表寒湿之邪力较强,后者透表之力 较弱。但藿朴夏苓 汤又配伍了白术、大腹 皮、陈皮,有行气健脾利湿作用。而藿香正气散配伍了杏仁、蔻仁、苡仁、猪苓、 泽泻,有宣畅三焦气机,利湿清热的作用。藿香正气散多用于治疗湿滞脾胃,外感风寒等,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脘憋闷, 恶心呕吐,泄泻,舌苔白腻,脉浮濡;藿朴夏苓 汤多用于治疗表邪不甚而中焦 湿浊 较重者,症见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苔白腻,脉濡。23.归脾汤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皆有养心安神作用,均治怔忡、失眠等。其 组方均有人参、茯苓、远志、枣仁 、当归。归脾汤又配伍了黄芪、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龙眼肉、木香益气健脾 ,气血双补,主治脾虚气弱,统摄无权而致的各种血证,妇女月经不调、崩漏下血 以及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而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而天王 补心 丹则配伍了生地、二冬、丹参、玄参、五味子、柏子仁、桔梗等 药,侧重于滋阴养 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