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摸索古诗词艺术形式规律_第1页
浅析摸索古诗词艺术形式规律_第2页
浅析摸索古诗词艺术形式规律_第3页
浅析摸索古诗词艺术形式规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浅析摸索古诗词艺术形式规律 自XX年上海高考“变脸”以来,诗词鉴赏便成为考查 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老师要把许多意会的 东西言传给学生,而学生要经过反复实践之后才能将其所得 连缀成文。对此,我认为有两点倾向必须避免:其一,神化 诗词,妄自拔高,使同学如坠云雾,不知从何入手;其二, “单打独斗”,以篇论篇,割裂诗词与作者生平际遇或诗词 之间的横向联系。 众所周知,任何文学样式都逃不出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这两样,诗词鉴赏当然也不例外。所谓思想内容就是指诗人 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思想、意趣、审美,赞成什么或批评 什么,揭露什么或颂扬什么。而所谓艺术形式,

2、就是指采用 怎样的表达方式来体现思想内容。此二者,思想内容决定艺 术形式,同时艺术形式也反过来制约思想内容,两者相辅相 成,不可分割。在数年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同学对思想 内容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但对艺术形式却有些手足无措, 其实在我看来,对艺术形式的品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妨 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叠字即两字相叠,用于诗词可谓俯拾即是,诗人利用它 的音韵美、节奏强来增强艺术感染力。最为著名的恐怕要推 李清照的声声慢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 7组叠字归三类:第一类“寻寻觅觅”是动作描写, 第二类“冷冷清清”是坏境描写,第三类属心理描写。贯串 读之,作者的形彖便可映入读者的眼帘

3、:在如此冷清的环境 之下,词人似乎在苦苦寻觅着什么,结果却一无所获,所以 心境凄惨、苦闷、彷徨。可谓合情合理,顺理成章,联想到 李氏所处国破、家亡之苦境,就不难体味其词末句“怎一个 愁字了得”的深刻悲恸了。 在一切表现艺术形式中,色彩的表现力是最强烈,最直 接的。因为图画给人的艺术享受是无穷的。而在中国,诗与 画往往是一对李生兄弟。不信你瞧骆宾王一首咏鹅 给人以多方面的艺术享受,这里选其后两句“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其中“白”的毛、“绿”的水、“红”的掌、“清” 的波,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白鹅戏水图,自然清新,栩栩 如生。 先看小诗一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

4、。”寥寥数笔,将郊外美景交代得干净利落, 情趣盎然,实巧用数字之功也! 被称为“半部文学史”的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处 写景妙笔:“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究竟好在 哪里,我认为就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落霞”是静物, 而“孤鹫”却正在飞动,两者一旦摆到了一起,效果就出来 To 一下子把“落霞”写活了,把“孤鹫”写灵了。 在这一艺术特色上,动词似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也合了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动词是一个句子的灵魂”。然 而下一点的论述也许又会让你大吃一惊,不信你且看 所以冠名为意外者,因其手法迥异于前。诗句之中不用 动词,却造出非凡意境。如名词铺排,是其一种。如元代马 致远的小令

5、天净沙秋思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曲借景 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多组名词的堆叠,画出了秋天苍凉迟 暮的自然景物,巧妙地传送出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情思。这 里9个名词、9种景物的并列组合,不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 效果,且在语言上也显得工整凝练,读来累累如贯珠。 要悟出这一特色,我们必须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 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唯有如此,才能体会这一手法的高妙 之处。 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中,我最欣赏其中这组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 珠小珠落玉盘。”读此比喻,我似乎首先听到了琵琶美妙变 幻的声音,体会其扣人心弦的

6、感情传递,从而更好地理解琵 琶女的心境与作者的愁思。同时眼前当然呈现着一位多愁善 感,“低眉信手续续弹”的女艺人和侧耳倾听、频频点头、 深表同情的作者,可谓有声有色。 XX年上海高考考过的赵师秀的约客诗亦有此艺术手 法。首句写观感,“家家雨”说明雨域之广。次句写听觉,“处 处蛙”说明蛙声之喧闹,“青草池塘”则是由蛙声而产生的 联想,最后这些感觉都为了揭示人物内心焦急、失望而服务 的,因为“有约不来过夜半”。古人是最重信义的,约客未 至,实令人担忧。 好的诗词曲不可能只借助一种表现手法,它必然是个综 合体,融合种种手法而自出新法,出类拔萃。所以希望大家 能够融会贯通,灵活机动,多侧面多角度地用好上面这些理 论。不然,生搬硬套,机械摹仿,势必弄巧成拙。请看XX 年上海高考语文卷中的诗词鉴赏题:望海楼米芾云间铁瓮近 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