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上交通艇采购合同 需方: 供方: 1. 定义 1.1“合同” 系指供需双方签署的、 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 协议,包括所有的附件、附录和构成合同的其它文件。合同 必须以审定文件为依据,不得背离审定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1.2 “合同价”系指采购价格。 1.3“货物”系指供方根据合同规定须向需方提供的一切 设备和其他材料、配件等产品。 1.4“服务” 系指根据合同规定供方须承担的与供货有关 的辅助服务, 如运输、 保险及其他的服务, 例如安装、 调试、 提供技术援助、培训和合同中规定供方应承担的其它义务。 1.5 “需方”即买方,系指具体与供方签订合同的单位。 1.6“供方” 即卖方,系指与需方签订
2、合同并提供货物及 服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厂商。 2. 采购设备 随船配件包括:40匹马力内嵌式国产柴油发动机 1台、 不锈钢吊环1个、缆桩3个、防撞护舷1套、缆绳1条、电 动抽水泵1个、浮动开关1个、不锈钢可移动式遮雨棚 1套、 救生衣6件,船头轮胎保护。 合同价款包括:船舶设计、制造、安装、检测调试、运 输、利润、税金、保修期内保修服务费以及建造水上交通艇 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和材料的费用。合同价款不包含需方使用 地卸船下水的费用。 3. 质量标准及保证 3.1质量标准 1 -3.1.1供方保证按本合同的规定提供优质的、全新的、 无损的产品,采用先进的工艺和优质材料制造,产品除 符合国家有关技
3、术标准外, 还应符合本合同的技术规格 及本合同产品样本所列之标准和具备相应的功能。 3.1.2船体质量保证期从产品交付需方使用之日算起为 十二个月,发动机组按厂家保修条例进行。保质期内,除人 为、使用时正常耗损引起的产品问题不属免费保修范围外, 其它的产品本身问题或使用时出现的非正常设备问题属免 费保修范围。若非供方质量原因,因需方使用不法造成产品 损坏,供方承诺只向需方收取材料成本费用及人工费。供方 应在收到需方维修通知 24-48小时内无偿进行维修、 更换零 部件直至整体设备;需方发出通知满48小时,并且供方已 收到通知而未做出处理的,需方自行组织维修,所产生的费 用全部由供方负担。 3.
4、1.3在产品运营使用后,供方应对由于产品本身内在 质量问题导致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及赔偿相应损失,不受质 量保证期限制。 4. 包装要求及技术资料 供方提供的产品要采用安全送达的措施,每船应附一份 详细的装箱单和工厂质量检验证书。供方要按技术规格要求 提供技术资料(技术说明、操作手册或其它资料等)。 5. 交货方式 由供方无条件将产品运抵需方指定地点: , 有关运杂费和保险费由供方负责(不含需方使用地卸船下 水)。 6. 交货期限 6.1 供方收到需方订单预付款 35 个工作日内完成建造水 上交通艇,并运达需方指定地点。 6.2 所有产品安全运抵指定地点的日期为交货日期。 6.3 所有产品安全运
5、抵指定地点后需方即现场验收,自 交货日期起 2 个工作日内需方提供所有产品完工验收结果给 供方;如逾期需方未回签确认验收结果事宜,即视为需方默 认所有产品验收合格,不得异议。 6.4 交货验收标准:以供需双方确认的本合同条款为标 准。 7. 结算方式 7.1 确定采购数量,签订合同后 5 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 款的 30% 作为合同预付款。 7.2 船只完工后在生产工厂验收合格后支付至合同价款 95% 后,供方安排运送船到交货地点。 7.3 合同价款的 5% 作为质量保证金, 至船体保修期 ( 年)到期,经需方复检产品运行正常、无质量问题的,在保 修期届满后一个月内无息退还保证金。 7.4 合同
6、价款按需方收货并经验收合格的船只数量,分 批次结算。每结算批次的首期付款前,供方必须提供本批次 所供货物的全额增值税专用发票。 8. 设备维护 8.1 供方销售给需方的设备实行终身维护。 质保期过后, 按成本价收取维修费用。 8.2 供方的维修人员必须持供方所发的上岗证进行维 修,如有主要部件需报废,则供方将检测报告送达需方,需 方认可后方可更换。 9. 专利权 9.1 供方应保证使用方在使用该产品或其任何一部分 时,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权、商标权和产品设计权 的指控。 9.2 供方不得将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标有中国石化标识的 产品出售给社会及一切非中国石化系统的单位和个人,也不 得将受国家
7、法律保护的中国石化专有技术转让或告知给非 中国石化系统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在中国石 化设备市场的准入资格,对中国石化企业造成的名誉和经济 损失由供方自行承担。 10. 转让 供方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让其应履行的合同义务。 11. 检验 如发现购买产品与合同不符,需方有权在产品运抵现场 30 日内,根据自己的检验结果或有关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向 供方提出索赔事宜。 12. 索赔 12.1 根据合同规定的数量、 质量等要求, 如果供方对需 方提出的索赔和差异负有责任,供方应按需方同意的下列一 种或几种方式解决索赔事宜。 12.1.1 供方同意退货, 并按合同规定的货款退还给需方, 同时承担由
8、此发生的一切损失和费用。 12.1.2 对产品出现质量不符、数量短缺的情况,供方应 提供符合所遭受损失数额的新产品,并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 费用(含需方由此所发生的费用)和风险。 12.2 若在需方发出索赔通知后 15 天内,供方未作答复, 视为供方默认索赔。 13. 违约责任 13.1 如果供方未能按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的时间按期 交货(不可抗力除外) ,在供方同意支付核定损失额的条件 下,买方将同意延长交货期。核定损失额的支付将由需方从 货款中扣除。但是,核定损失额的支付不得超过迟交部分合 同金额的 10% 。核定损失额比率为每迟交 1 天,按迟交货物 金额的 1% 。如果供方在 10 个日历
9、日内仍不能交货, 需方有 权因供方违约而解除本合同。 13.2 供方未按约定履行保修义务而给使用方造成损失 时,供方要按全部损失金额给予赔偿。 13.3 需方未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合同款项时, 每迟一天 即按违约金额的 1% 偿付违约金,违约金最高限额为合同总 金额或当批要货计划金额的 10 13.4 供需双方无论何方无故或虽有原因, 但未能取得另 一方同意而不履行合同时,违约方应赔偿另一方因此而产生 的全部损失。 13.5 违约金可在货款或履约保证金或质保金中直接扣 除。 13.6 由于供方降低配置、 以次充好、 偷工减料等行为或 导致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使需方信誉受损及造成经济 损失的,
10、需方有权终止合同,并由供方赔偿需方经济与信誉 损失。 14. 免责条款 14.1 如果供需双方中任何一方由于受战争、 火灾、水灾、 台风、地震以及其它经双方同意属于不可抗力事故的影响, 致使合同无法如期履行时,履行期限应适当予以延长。 14.2 受阻一方应在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尽快用电报或 传真通知对方,并于事故发生后 14 天内将有关当局出具的 证明文件用挂号信寄给对方审阅确认。一旦不可抗力事故的 影响持续 120 天以上, 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在合理的时间内 达成进一步履行合同的。 15. 争议解决 供需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在执行合同中发生的或 与本合同有关的争端。如果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任何一方均可向需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6. 通知 本合同任何一方给另一方的通知,均应以书面或传真的 形式发递,另一方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并发送到对方明确的地 址。 17.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均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8. 适用法律 本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进行解 释。 19. 合同生效及其它 19.1 本合同应在双方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全日制劳动合同范本亮点
- 2025年红外线汽车尾气分析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关于合同违约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的理由
- 2025bt置换合同示例
- 2025技术咨询合同格式
- 《化学品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金属制日用杂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休闲健身服务项目建议书
- 用友软件公司UHR考勤管理培训
- 2025年锌及锌合金材项目建议书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GB∕T 26077-2021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应变控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