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工业物流应用指南(20210110023353)_第1页
K工业物流应用指南(20210110023353)_第2页
K工业物流应用指南(20210110023353)_第3页
K工业物流应用指南(20210110023353)_第4页
K工业物流应用指南(2021011002335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K3工业物流应用指南 咨询实施部 目 录 第一章基础资料 3 第一节基础资料一公共资料 3 第二节基础资料一工业物流部分 12 第二章系统设置 13 第三章初始化 14 第四章业务流程 16 第一节采购业务流程 16 第二节销售业务流程 22 第三节仓存业务流程 25 第五章存货核算 28 第一节核算系统应用流程 28 第二节入库核算 28 第三节岀库核算 28 第四节金额调整 36 第六章特殊业务处理 38 第七章物流与总帐对帐 40 第八章生成凭证 41 第九章结帐 42 第十章Q 公斤系数=1000 重量组二:公斤和吨,公斤是默认单位,系数=1;吨系数=0.001 c 2) 规则二:两个

2、计量单位如果在不同的物料中换算关系不同,也要设 为多个组; 例: 物料 基本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螺丝 个 件 一件有1000个螺丝 电阻 个 件 一件有800个电阻 电容 个 件 一件有1500个电容 虽然螺丝、电阻、电容三个物料的基本计量单位都是“个”,常用计 量单位都是“件”,但是由于换算关系不同,就必须设三个计量单位组。 新增物料选折基本计量单位时会出现三个名称相同的默认计量单位: “个”,此时只能通过代码来区分,一定注意慎重选择。 三、仓库和仓位 1. 仓库类型 仓库类型有四种:实仓、待检仓、赠品仓、代管仓,其中:待检仓、 赠品仓、代管仓都属于虚仓。虚仓不是实际存在的仓库,而是对

3、在实仓中 存放的一部分物料进行单独管理的手段。不同的仓库类型应用于不同的事 务类型,参考下表: 仓库类型 含义 应用单据 成本核算 仓位管理 参与MRP+算 实仓 外购入库、生产领料 等库存单据 进行数量和 金额核算 支持 是 待管仓 入库物料不属于企业所有, 本企业只是受托代行看管 收/退料通知单 受托加工岀/入库单 只核算数量 不支持 是 待检仓 购进材料处于待检验状态, 在此状态中,物料尚未入库, 准备进行质量检验 仅应用于 采购检验申请单 只核算数量 不支持 否 赠品仓 在收货或发货时,除议定的 货物外,附带无偿收到或赠 予对方一定数量的货物 仅应用于 赠品岀/入库单 只核算数量 不支

4、持 是 虚仓的应用请参考 在进行初始化时,虚仓不能录入初始数据,可以在关闭初始化后,做 相应单据来处理。参考“初始化”。 2. 虚仓的物料如何转入实仓? 1)第一种方法:选单方式 待管仓-外购入库单、其他入库选收料通知单,更新待检仓库存 待检仓-外购入库单选采购检验申请单,更新待检仓库存. 赠品仓-其他入库选赠品入库单,更新赠品仓库存. 参考存储过程:p_UpdatePOStorage 和 p_UpdateStorage 2)第二种方法:先做虚仓出库,再做实仓的其他入库单 这种方法比较笨,但也是可行的,比如待管仓的物料:先做退料通知 单 待管仓减少库存,再做其他入库单(不选单) 实仓库存增加。

5、 3. 是否进行仓位管理 1)仓位管理应用背景 比如化工企业,其物料的存放有较严格的条件:温度、湿度等。在管 理上要求物料的不能混放,必须存放于不同的仓库或不同的仓位。 同一仓库中存放多种物料,如果按仓位管理,在发出物料时按仓位号 索引,快速找到物料的存放位置。 2)仓位的使用规则 仓位本身不属于核算项目,只是仓库核算项目的附属属性,因此不能 被其他会计科目等基础资料下挂,也不能按仓位进行存货核算。 仓位相当于仓库的明细,一个仓库可以设置一个对应的仓库组,一个 仓位组可以下设多个仓位,每个仓位组的所有仓位中可以有一个是默认仓 位,默认仓位纯为方便单据录入而设,可以更换。 仓库一旦启用仓位管理,

6、会增加日常操作的工作量:在录入所有的库 存单据时,录入每条分录时都必须指定仓位。 4. 是否MRF可用量 是生产管理控制属性,表明该仓库信息是否纳入 MRP勺计算。虚仓此 项不可选,但在MRP计算方案中可以选折“考虑赠品仓”与“考虑待管仓” 两个选项,因此赠品仓与待管仓是可以参与 MRP十算的。 待检仓完全是逻辑意义上勺仓库,用于采购检验业务,待检物料数量 已经包含在采购定单的未入库数量中,因此为避免重复计算,待检仓是不 能参与MRF计算的 四、客户 客户资料主要应用于应收款管理、信用管理、价格管理、销售管理。 重要的属性是:状态、是否进行信用管理、默认运输提前期。 1. 状态 确定该客户的应

7、用状态,包括使用、未使用、冻结三种选择,对于 未使用和冻结状态的客户系统控制不进行业务处理,但如果改变了状态, 之前的发生额可以显示在相关查询报表中。 2. 是否进行信用管理 才能在销售订单、销售发票等相关业务处理时起到管理作用。 3. 默认运输提前期(天) 五、部门 1. 部门属性 部门属性有两种:车间 / 非车间。这个属性对物流管理模块(包括成本管 理)没有影响,仅对生产管理模块有影响,即:仅当部门属性为“车间” 时才允许下挂工作中心。 2. 成本核算类型 成本核算类型有三种:基本生产车间 / 辅助生产车间 / 期间费用部门 该属性仅应用于成本管理系统,是判断企业发生的费用是否记入生产成本

8、 的依据,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车间发生费用要记入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部 门发生费用不记入生产成本。只有辅助生产部门才允许下设劳务。 例: 部 门 部门属性 成本核算类型 采购、销售、行政部门 非车间 期间费用部门 生产车间 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 供应水、电、汽车间;维修、运输部门 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3.核算科目代码 工业物流单据可以通过凭证凭证模板向总帐传递凭证,凭证模板的科 目来源是如果指定为“单据上部门的核算科目”,则在设置“基础资料一 部门”时,必须指定部门的核算科目代码,否则将来工业物流单据无法生 成凭证。 六、职员 1. 业务组 在定义“班组和职员的对应关系”时,系统自动反写职员的业务组

9、信 息。 2. 工种 如果要使用车间系统计算计时工资,则必须定义工种的单位小时工资, 同时也必须指定各个职员所属工种。 3. 开户银行及账号 需要银行代发工资企业的代发银行名称和银行账号(需唯一) 七、物料主文件 (一)基本资料标签页 1.物料属性 是物料的基本性质和产生状态。包括规划类、配置类、特征类、外购、 委外加工、虚拟件、自制物料。不同的属性在系统中应用范围不同 1)外购 指从供应商处购买的物料, 在 BOM 设置中, 不能作为父项存在。 已使 用的外购类物料可以修改为自制类或委外加工类。 2)自制 表明该物料是企业自己生产制造出的。只有“自制”和“配置类”的 物料才可以作为成本计算的

10、对象。同一种物料有部分是外购(或委外加 工),有部分是自制,那么其属性应设置为自制。 新增一物料,如果物料的属性为自制或配置类,那么系统会自动新增 一个品种法成本对象。如果强行在数据库中将物料属性由外购(或委委外 加工)更改为自制,那么造成该自制物料无对应的成本对象。这个问题可 以用一个SQL脚本来解决:补回丢失的成本对象.sql。 3)委外加工 指该物料需要委托其它单位进行生产加工。注意:本企业收到委外加 工完毕的物料,才能将其属性设置为委外加工。例:本企业购买A、B 物 料,将A B物提供给某企业加工,加工完毕,将物料C叫给本企业。贝V: 物料C的物料属性为委外加工,而 A、B的物料属性是

11、外购。 已使用的委外加工类物料可以修改为自制类物料。 4)虚拟件 在本企业不存在已组装好的,零部件拿到客户那里组装形成的产品。 比如家具生产行业中,销售的产品为床(销售定单),而实际发出的是拼 装成床的床头、床板、床垫等零部件,此时这个“床”就是一种虚拟件, 在企业仓库中不存在已组装好的 在 K3 中虚拟件的应用只体现在一个地方:销售出库单关联销售订单, 销售订单录入的是虚拟件,销售出库单出库的是虚拟件的子项。 虚拟件的应用存在一个问题,目前软件还无法解决:销售发票录入虚 拟件, 而销售出库单上是虚拟件的子项零部件,那么发票与出库单无法钩 稽。 5)规划类 规划类物料是产品类,不是具体的产品。

12、为预测方便而设的。 在 BOM 中,规划类的物料可以是父项, 也可以是子项, 但在 BOM 中, 该类物料只能挂在规划类物料下,作为其他规划类物料的子项,而不能作 为其他物料属性物料的子项进行定义。只有在产品预测单中可以录入对规 划类物料的预测,在 MRP十算过程中会自动按比例分解到具体的物料。 6) 配置类 / 特征类 配置类物料是一种自制件,表示该其子项可配置。它是指客户对外形 或某个部件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某部分结构由用户指定。如用户可以在 购买汽车时选择不同的颜色、发动机功率。 在设置BOM寸,在只有配置物料才能定义产品的配置属性。 另外,“配置类”的物料只能作为规划类物料的子项,而不

13、能作为其 他物料属性物料的子项进行定义。如果某物料被定义为“配置类”物料属 性,则将其强制进行业务批次管理。 配置类物料的BOM子项中不能再挂配置类物料。 特征类物料与配置类物料配合使用,表示可配置的项的特征,不是实 际的物料,在 BOM 中只能是配置类物料下级。特征类物料的下级才是真 正由用户选择的物料。如汽车的颜色作为特征件,颜色本身不是实际的物 料,表示颜色是可由用户选择的,其下级可能是黄色、黑色,这才是实际 的物料。 此外,特征类物料需要定义其下属特征件组及其用量、百分比关系; 并只能作为配置类物料的子项进行定义。此类物料不在任何单据上进行业 务处理。 例: 厂 外壳(特征件)白色外壳

14、计划百分比:30% Y 黑色外壳计划百分比:70% 座椅(特征件)真皮座椅 汽车(配置类) 布艺座椅 底盘 安全气囊(可选件) 录入销售订单时录入“汽车”,回车光标停到“客户 BOM处按F7可 对汽车的BOM4行配置,BOM勺单据头是汽车,单据体是“外壳”,光标 停到“外壳”行,按 F7,可选折“白色外壳”或“黑色外壳”。 进行MRP十算时,虚拟件不会产生需求,如果需求来源是产品预测, 按计划百分比产生30%色外壳和70%黑色外壳的需求。 配置类物料的产品预测单在 MRP十算时,配置类物料本身不会产生需 求。配置类物料的销售订单在 MRP十算时,配置类物料本身会产生需求。 2. 来源 如果是外

15、购物料,则是该物料默认供应商;如果是自制物料,则是该 物料默认生产部门。 确定了外购物料的来源后,系统将其应用于采购申请单的处理中:当 在该单据中录入物料时,系统将该物料所默认的供货来源自动带到单据的 相应字段中,并允许用户修改;在采购申请单与采购订单采用下推式关联 时,系统根据该供货来源归类, 然后自动生成不同供应商的多张采购订单。 MRP十算完毕,系统将物料对应的来源自动携带到计划订单的“计划采 购/ 生产日期”字段中。 3. 最低存量、安全库存 应用于足缺料分析、销售订单缺货预警中、MRP/MP计算。 4. 是否为设备、设备编码、是否为备件 配合设备管理模块的设置,给物料定义了以下几个属

16、性并做如下的约 定: 1)是否为设备 对于某些外购类的物料,当企业用于生产用途时就成为设备,需要进 入设备管理模块进行维护。系统规定只有外购类的物料才能成为设备。 2)设备编码 设备对应的编码。基础资料处的设备编码信息由设备档案系统反填, 不需用户维护。 3)是否为备件 系统规定外外购类、委外加工类和自制类的物料都可以设置为备件 (二)物流资料标签页 1. 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指该物料用于销售时以基本计量单位计算的标准销售单价, 单位为本位币货币。 销售单价的性质是根据销售系统选项中 销售订单单价默认为含税单 价 的选项决定的: 如果选中该选项,则该价格与销售订单单价都定义为 含税单价,否则都定

17、义为不含税单价。 如果用户不选择销售系统选项 启用价格管理 ,系统将直接使用该单 价作为该物料的默认销售价格直接带入到相应的销售系统业务单据中,同 时根据销售系统选项 “在销售订单保存时自动更新价格管理资料” 的选择, 随时使用销售订单上的最新修正价格更新该单价属性。 如果用户选择销 售系统选项“启用价格管理”,该字段只具有参考备注作用。 2. 业务批次管理 1)业务批次与核算批次 2)以下情况系统强制使用业务批次管理: 物料选用了“分批计价法”作为计价方法; 物料的属性为“配置类”; 物料使用保质期管理。 3. 是否进行保质期管理 如果物料未使用保质期管理, 那么在录入库存单据时不要录入保质

18、期, 否则会造成及时库存查询时候同一物料会出现两条记录 4. 计价方法 1)计价方法丢失的处理 帐套升级或物料由外部数据引入会造成物料的计价方法丢失,即: Ftrack字段值为NULL或零。Ftrack丢失会导致出库核算失败。如果错误 的记录比较少,那么可以咨询客户后一个一个改。如果错误的记录比较多 那么就要根据历史备份数据来更正。 处理步骤如下: a )恢复历史备份数据, 假如恢复后的历史备份数据的实体为AISOLD。 假如当前帐套的数据库实体为 AISNEW; b) 进入查询分析器,执行如下 SQL: UPDATE t1 SET t1.Ftrack=t2.Ftrack WHERE t1.F

19、Number=t2.FNumber 说明:帐套升级或者物料从一个帐套引入另外一个帐套,可能会造成 很多字段值丢失,比如: Ftrack 、 FunitID 、FunitGroupID 、FplanPrice 、FerpClsID 、Ftrack 、FleadTime 、 FfixLeadTime 、 FsecInv 、 FplanTrategy 、ForderTrategy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都可以用上述方法 来解决。 5. 计划单价 计划单价是指采用计划成本法计价时, 物料所规定的计划单价。 用 户根据实际情况录入。 6. 单价精度 单价精度, 确定物料在单据和报表中单价数据所显示的小数位

20、数长 度,用户根据需要设定。 7. 是否进行序列号管理 是否进行序列号管理是物料进行序列号管理的唯一确定依据, 即当 前物料是否实行序列号管理。 金蝶 K/3 系统电子制造行业版在企业管理进行序列号管理,并提 供完整的物料序列号信息。这种序列号管理是品质保证与良好的售后 服务实现的一种手段,通过序列号管理,可以对产品的所有入库与出 库进行有效控管,从而实现对每个需要追溯的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跟踪 服务。 物料是否进行序列号管理,并非强制所有物料都进行控制,用户 可根据对物料控制要求来决定是否进行序列号管理。 (三)标准数据 这些数据应用于成本管理系统。 (四)质量资料 1. 检验方式 检验方式是指

21、当前物料采用的检验方式,包括全检、抽检、免检等三 种选择。K3系统给物料检验提供了七种方式, 它们分别是:采购检验方式、 产品检验方式、委外加工检验方式、发货检验方式、退货检验方式、库存 检验方式、其他检验方式。 下面来具体说明这几种检验方式的应用场景: 1)采购检验方式: 外购类物料对采购检验方式的设置有效,即外购类物料的采购检验方 式不为免检,且系统参数 检验方式不为免检的允许不检验 未选中时 , 不 允许不检验而直接通过采购订单关联入库。生成采购检验单时,对应的检 验方式缺省为物料的采购检验方式。 如果为免检, 则不能生成采购检验单。 2)产品检验方式: 自制类物料和配置类物料对产品检验

22、方式的设置有效,即自制类、配 置类物料的产品检验方式不为免检,且系统参数 检验方式不为免检的允 许不检验 未选中时,自制件、配置件必须经过检验入库。生成检验单时 对应的检验方式缺省为物料的产品检验方式。如果为免检,则不能生成产 品检验单。 3)委外加工检验方式 委外加工类物料和配置类物料对委外加工检验方式的设置有效,即委 外加工类、配置类物料的委外加工检验方式不为免检,且系统参数 检验 方式不为免检的允许不检验 未选中时,委外加工件必须经过检验入库。 生成检验单时对应的检验方式缺省为物料的委外加工检验方式。如果为免 检,则不能生成产品检验单。 4)发货检验方式 发货检验方式不受物料属性的影响。

23、对于发货检验,发货检验方式的 设置有效,将生成发货检验单,即物料的发货检验方式不为免检,且系统 参数 检验方式不为免检的允许不检验 未选中时,物料必须经过检验才能 发货。生成发货检验单时对应的检验方式缺省为物料的发货检验方式。如 果为免检,则不能生成发货检验单。 ? 5)退货检验方式 退货检验方式不受物料属性的影响。对于退货检验,退货检验方式的 设置有效,将生成退货检验单,即物料的退货检验方式不为免检,且系统 参数 检验方式不为免检的允许不检验 未选中时,物料必须经过检验才能 退货。生成退货检验单时对应的检验方式缺省为物料的退货检验方式。如 果为免检,则不能生成退货检验单。 ? 6)其他检验方

24、式 其他检验方式不受物料属性的影响。对于其他检验,其他检验方式的 设置有效,将生成其他检验单,即物料的其他检验方式不为免检,且系统 参数 检验方式不为免检的允许不检验 未选中时,物料必须经过检验才能 进行其他处理。生成其他检验单时对应的检验方式缺省为物料的其他检验 方式。如果为免检,则不能生成其他检验单。 ? ? 7)库存检验方式 库存检验方式不受物料属性的影响。当库存检验方式不为免检时,库 存检验周期和库存周期检验预警提前期为必录信息。 八、 成本对象 1. 不能删除成本对象组 2. 分批法成本对象 只有物料计价方法为“分批计价法”且物料属性为“自制”类型的物 料才可以增加对应的分批法成本对

25、象。 批次成本对象只能指定一个自制物料。被定义为不同分批法成本对象 的同一产品的批次不能重复。 1)那些类型的企业使用使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3. 分类法成本对象 1)什么情况下使用分类法成本对象? 某一产品类包含多种产品,工艺相同,成本相近,但品种繁多。比如: 吸管、灯泡。 2)联/ 副产品、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例: 九、 劳务 只有辅助生产部门才能提供劳务,一个辅助生产部门只能提供一种劳 务。如果一个辅助生产部门能提供多种劳务,只能虚增部门。 K3要求本期完工的劳务在本期必须全部消耗掉,某些劳务可以做出入 库处理,比如:模具。这种情况应将劳务设置为自制物料,生产模具的部 门设置为基本生产部门。

26、 十、 要素费用 要素费用费用按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用于费用的归集。要素费用必 须设置默认对应的成本项目,否则成本计算会失败。 1. 成本项目与要素费用设置的注意事项: 系统预设的三个要素费用不能有任何改动,比如下设明细,更改代码 或名称,这些操作都对系统日后应用造成严重错误影响。 用户可以新增要素费用,新增的要素费用可以挂明细。可以新成本项 目,系统预设的成本项目和用户新增的成本项目都可以挂明细项目。 例:在直接材料成本项下设置三个明细项:主料、辅料、燃料及动力。 那么就需要设置物料资料中“默认成本项目”。 第二节 基 础资料工业物 流部分 一、Bom维护 1. BOM勺应用范围 BOM功能

27、整合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要使用BOMB必须单独购买此系 统。 很多客户的 K3 产品应用是“财务 +工业物流”,并没有上制造,同时 客户也觉得建立 BOM艮麻烦,因此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可不可以不建立 BOM BOM ”。答案是可以,只要不使用下述功能,就完全可以不建立 BOM 1)采购申请单和生产领料单的物料配套查询录入功能要用到 2)成本计算过程中,共耗材料费用分配如果按“定额材料”分配,此 时要用到BOM 3)标准成本计算一定要用到 BOM 4)配置类物料一定要用到 BOM配置类物料首先要设置一个标准 BOM 然后做销售订单时以标准 BOM为基础进行配置,产生客户 BOM 5)成本BO

28、M查询; 6)生产管理系统一定要用到 BOM 2. 子项类型(联/副产品、等级品、返换件的处理) 联/副产品、等级品、返换件作为 BOM勺子项,但不是父项的耗用,用 量代表与父项的数量比例关系。投产时只投产父项,父项完工入库时子项 伴随入库,其中返还件为红字领料。 联/副产品、等级品在成本中处理方式基本相同,与主产品一并设为分 类法成本对象,然后按“基本产品成本项目”输入分类法成本对象下 各产品的比例系数,在分页成本计算单中双击可以查看分类法成本对象下 面的明细项目成本。 例: X (原材料) “ B (联产品) A (主产品)C (副产品) D (等级品) E (返换件) 销售订单: A 1

29、00 个 生产任务单: A 100 个 生产投料单: X: 100;B: 100;C:100;D:100;E:100; 生产领料单两张: 兰字: X 100 红字: E 100 产品入库单: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成本对象: 分类法成本对象 CB001 3. 配置属性 例: 4. BOM合法性检查 5. 低位码维护 二、成本BOM查询 1. 非“即时计算” K3V90的老算法。 2. “即时计算” K3V10.0 新算法。 1)逐步综合结转 2)逐步分项结转 三、 价格资料 四、信用管理维护 五、折扣资料维护 六、供应商供货信息维护 七、客户BOM和批号对应表 第 二

30、章 系统设置 1. 会计期间 只有总帐和固定资产拥有自己的会计期间设置,其余模块包括物流的 会计期间的起始日期都调用总帐的会计期间起始日期设置。 2. 如何将自定义会计期间修改为自然年度会计期间? 3. 工业版参数设置设成数量式的,如何改为数量金额式? 处理方法: AND IF Exists(select * from t_SystemProfile WHERFECategory=IC Fkey=AuditChoice) UPDATE t_SystemProfile SET FValue=1 WHERE FCategory=IC AND Fkey=AuditChoice ELSE INSERT

31、 INTO t_SystemProfile(FCategory,FKey,FValue) Values(IC,AuditChoice,1) 4. 如何修改结帐模块? 5. 如何修改库存更新方式? SELECT fid,FIndex,FPropertyID,FCaption,FCategory,FKey,FValue From ICSystemProfile - Where FID=0 Order by fid,Findex 采购发票与入库单一对多自动核销 在实际业务处理中,存在多次入库一次开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希 望提供采购发票对应入库单一对多时提供自动钩稽的功能, 减轻工作量。 在本版

32、中,选中系统选项“与入库单相钩稽的采购发票审核时自动钩稽” 后,采购发票审核 / 反审核时可以实现发票及费用发票与所关联多张入库 单的自动钩稽 销售发票与出库单一对多自动核销 在实际业务处理中,同样存在多次出库一次开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 户希望提供销售发票对应出库单一对多时提供自动钩稽的功能,减轻工作 量。 在本版中,选中系统选项“与出库单相关联的销售发票审核时自动钩稽” 后,销售发票审核 / 反审核时可以实现发票与所关联多张出库单的自动钩 稽。 启用锁库功能 此功能对性能有一定影响。 从系统性能的提升角度出发,将部份功能修改为由选项设定是否启用, 当 这些选项不启用时,系统的性能会更好。

33、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决 定是使用 第三 章初始化 1. 初始化功能的“共享” 采购、销售、仓存、存货核算、计划、车间这六个模块“共享”相同 的“初始数据录入”功能。一旦关闭初始化,无论是在哪个模块关闭的, 其余模块也随之关闭初始化。 2. 计划、车间如何做初始化? 3. 启用期前的单据处理 共三类单据 启用期前的暂估入库单 ,启用期前的未核销销售出库单 ,启用期前 的未核销委外加工出库单 2)单据的特点: 单据的单据时间 启用期间 单据启用前必须审核 启用后不能修改 启用后不反应在报表和及时库存里面 3) 启用期前的暂估入库单 : 4. 启用期前的暂估入库处理 无论选折单到冲回还是月初冲

34、回,系统对启用期前的暂估入库单一律 采用单到冲回处理。 5. 不能录入虚仓和虚拟件的初始数据 如果物料的属性为: “特征类”、“规划类”、“虚拟件”,则此物料不是物理 上实际存在的物料,仓库中也不可能有结存,因此这三种属性的物料不允 许进行初始数据录入 在K3中,把“待检仓”、“代管仓”、“赠品仓”定义为“虚仓”(虚仓与实 仓的区别是: 虚仓只核算数量, 不核算金额; 实仓核算数量, 也核算金额。), 但是虚仓在物理上是实际存在的。如果虚仓在初始化期间有期初结存数 量,可以在关闭初始化后分别录入“收料通知单” 、“赠品入库单” ,将虚 仓的初始结存数量录入到系统中去。 6. 初始数据录入涉及到

35、的“批次” 批号,用于批次管理、分批认定法、保质期管理的物料。 顺序号,是系统自动分配的一个顺序号,用来区分各个批次的先后顺序。 保质期 如果物料未使用保质期管理,那么录入初始化数据时候一定不要录入生产 日期和保质期,否则在进行及时库存查询时该物料会出现一正一负两条数 据。 7. 计量单位 如果是按常用计量单位录入数量,系统自动换算出基本计量单位数量。 注意:计量单位一旦被使用,换算系数不允许修改,如果在数据库中强行 修改了计量单位的换算系数, ICInvInitial 表数据不会变动。也就是说, 如果将来反初始化再来看 ICInvInitial 表时,可能不再遵循此换算关系。 8. 反初始化

36、 工业物流反初始化 .sql 在工业物流反初始化前,必须先反审核计划价调价单。 第四章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的主要体现就是单据流,虽然K3提供了很复杂的选单功能, 但用户的需求千变万化,在为用户进行业务流程路程设计之前,必须已知 那些流程K3可以走通,那些不能。或者说实施顾问必须能够枚举出K3所 有可行的“应用路径”,目的是既在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要避幵 雷区和死胡同,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第一节采购业务流程 采购系统所有选单关系 配套查询 缺货查询 销售订单 12 1 ! 采购申请单 销售合同 米购订单 米购发票 委外入库单 退料通知 其他入库 生产领料单 采购检验单 .销售岀库单 外购入库

37、单 米购检验申请 收料通知单 赠品入库 说明: 、采购业务标准流程 1 r 采购订单 J 采购检验申请 1 1 r 采购检验单 一一一_ 采购申请单 采购发票 说明: 三、采购系统关键线路的关联反写 (一)Lin e-1采购订单采购检验申请 收料通知外购入库红字入库 (二)Line2采购订单-采购检验申请 收料通知-退料通知-红字入库 (三)Line3采购订单收料通知单其他入库红字其他入库 (四)Line4 *采购订单发票收料通知(采购检验申请)外购入库单 (五)Line5 *采购订单发票外购入库红字外购入库单 (六)Line6采购检验申请单入库红字入库 注:收料通知单与采购检验申请单基本类似

38、,所有反写一样。外购入库单关联检验申请单携带时,默 认携带采购检验申请单的合格数量-关联数量 (七)Line7收料通知单 采购检验申请单退料通知红字入库 (八)Line8收料通知单其他入库红字其他入库 四、采购系统单据之间的反写关系 * 采购申请单的更新和删除时对计划订单的反写 Update t1 Set tl.FHaveOrderQty 严*采购订申请单的更新和删除时对采购申请的反写 UPDATE t1 SET tl.FCommitQty二is null(t1.FCommitQty,0)+t2.FQty FStatus -收料通知单关联采购订单生成,反写订单的执行数量 FStatus 、 F

39、CommitQty - 退料通知单关联收料通知单生成,收料通知单关联订单生成,冲减 订单的执行数量 FStatus 、 FCommitQty /* 反写采购检验申请单 */ POInStockEntry FStatus 、 FCommitQty 采购检验申请反写采购订单 - 退料通知单 - 采购检验申请单 - 订单,冲减订单的执行数量 - 系统选项订单执行数量允许超过订单数量 - 外购入库 - 收料单 IF beAllowed1 - 外购入库单选收料通知单生成时,如果收料通知单是关联订单生 成,入库数量不允许超构订单数量 采购系统严格控制执行数量,不允许超过关联的收料通知单数量并且 收料通知单

40、的关联数量不能为负。 反写 POInStockEntry IF BSCBillInterID0- 外购入库 - 退料单 反写 POInStockEntry 。 FBCommitQty POInStock.FStatus IF FOrderInterID0 - 采购订单 POOrderEntry .FCommitQty - 红字入库单选原单 IF RSCBillInterID0 - 原外购入库单 ICStockBillEntry .FCommitQty - 收料通知单由订单生成 , 反写关联数量 UPDATE u1 SET u1.FCommitQty=(u1.FCommitQty+m1.FQty

41、), u1.FAuxCommitQty=(u1.FCommitQty+m1.FQty)/t2.FCoefficient FROM POOrderEntry u1 INNER JOIN - 收料通知单不是由订单生成 - 入库单由订单生成 IF FOrderInterID0 - 入库单由检验申请单生成 IF QCRBillInterID0 第二节 销售业务流程 销售系统所有选单关系 说明: 二、销售业务标准流程 (一)销售业务标准流程1 (二)销售业务标准流程2 采购检验单 销售发票 三、销售系统关键线路的关联反写 ()Lin el销售订单发货通知发货检验申请出库红字出库 (二)Line2销售订单

42、发货通知单退货通知红字出库 (三)Line3 *销售订单发票发货通知销售出库单 (四)Line4 *销售订单一销售发票一销售出库一红字销售出库单 (五)Line5销售订单退货检验申请单红字出库 (六)Line6销售订单发货通知单其他出库红字其他出库 注:此条线路岀库单不更新订单的岀库数量,同时红字其他岀库单不反写蓝字其他岀库单的数量,也 不反写订单的数量,但是销售订单执行情况表是反映了其他岀库的情况的。 (七)Line7发货通知单发货检验申请销售出库红字销售出库 (八)Line8发货通知单退货通知单红字销售出库 注:这条线路比较简单,不存在跨级的反写,也没有超过数量的控制。 第三节仓存业务流程

43、 (一)Linel发货通知单其他出库红字其他出库 注:此条路线反写最简单,红字不更新其他入库,也不反写收料通知单的关联数量。 (二)Line2生产任务单(委外)投料单领料单、报废单红字领料单(委 外出库) 注:如果投料单中存在返还件,则生成完蓝字领料单后,自动弹岀红字领料单处理返还件的入库,该 种红字领料单保存时同样反写投料单对应物料的选单数量,更新库存时更新增加领料数量,但不反写在制 品数量。 (三)Line3生产任务单(委外)产品入库(委外入库)红字产品入库 单(委外入库 注:如果投料单上存在等级品、联副产品,则任务单生成产品入库单时,会自动将这些类型的物料从 投料单带到产品入库单上,相关

44、反写也是写回投料单。另外,反写投料单在制品数量是按产品入库单上的 主产品+等级品的数量X投料单的普通物料用料的比例。 第 五章 存货核算 第一节 核算系统 应用流程 1. 不使用成本管理的情况下,K3的核算流程 1)外购入库核算、委外入库核算、其他入库核算; 2)自制入库核算 3)材料出库核算 4)产品出库核算 2. 使用成本管理的情况下,K3的核算流程 1)外购入库核算、委外入库核算、其他入库核算; 2)材料出库核算 3)成本计算 二、 更新无单价单据 在单价来源中增加“本期平均入库价”,由所有本期入库单的数量、 金额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求得的加权平均入库单价; 在单价来源中增加“本期平均出库

45、价”,由所有本期出库单的数量、 金额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求得的加权平均出库单价; 在单价来源中增加“本期平均入库价(蓝字)”,由所有本期蓝字入 库单的数量、金额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求得的加权平均入库单价; 在单价来源中增加“本期平均出库价(蓝字)”,该单价由所有本期 蓝字出库单的数量、金额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求得的加权平均出库单价; 在单价来源中增加“本期平均入库价(红字)”,该单价由所有本期 红字入库单的数量、金额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求得的加权平均入库单价; 在单价来源中增加“本期平均出库价(红字)”,该单价由所有本期 红字出库单的数量、金额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求得的加权平均出库单价; 第二节入库核算

46、 1. 外购入库核算 未做外购入库核算,发票金额与外购入库单金额不符。因此必须先进 行外购入库核算,再生成凭证。 2. 委外加工入库核算 3. 产品入库核算 第三节出库核算 (一)各种计价方法的基本算法 各种计价方法对负结存、红字出入库、调拨的处理在后面统一讲解。 这里先介绍各种计价方法的基本算法,以及各种计价方法在库存单据表和 余额表中数据的存放规则。 1. 加权平均法 1)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单价二(期初始结存金额+本期收入金额)/ (期初始结存数 量+本期收入数量) 2)例 物料:A 数量单位:个 计价方法:加权平均期间:2004.06期 金额单位:元 日 期 据 单 号 摘 要 收入 发

47、出 结存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数 量 单 价 金额 数 量 单 价 金额 期 初 7 5.7 1 40 06. 1 IN1 收 入 4 6.5 26 IN1 收 入 1 8.5 8.5 06. 2 OUT1 发 出 6 6.3 9 38.36 06. 7 IN2 收 入 2 7.5 15 06. 8 OUT2 发 出 2 6.3 9 12.79 期 末 6 6.3 9 38.35 加权平均单价 二(40 +26 + 8.5+ 15 ) / (7+4+1+2) =6.3929 2. 移动加权平均法 1)计算公式 出库单价二(以前结存金额+本批收入金额)/ (以前结存数量+本批收入数 量) 2

48、)例 物料:A 数量单位:个 计价方法:移动平均期间:2004.06期 金额单位:元 日 期 单据 号 摘 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数 量 单 价 金额 数 量 单 价 金额 期 7 5.7 40 初 1 06. IN1 收 4 6.5 26 1 入 IN1 收 1 8.5 8.5 入 06. OUT1 发 6 6.2 37.26 6 6.2 37.24 2 出 1 1 06. IN2 收 2 7.5 15 7 入 06. OUT2 发 2 6.5 13.06 8 出 3 期 6 6.5 39.18 末 3 其中: 0UT1 的发出单价二(40+26+8.5)/(7+4+

49、1)= 6.21 0UT2的发出单价 二(37.24+15)/(6+2)= 6.53 3. 先进先出法 发出时先发出期初余额,再发出本期收入序列(入库单)。某一批不 足发出时,继续发后面的批次,直到够发出为止。 对于计价为先进先出法的物料,其余额信息在在lc(l nv)Bal中是按批 次存放的。在Ic(Inv)Bal中,先进先出法的批次是用FbillInterlD字段 来标识的,发出期初结存的批次时,按FbillI nterlD由小到大的顺序发 出。(注:FbillInterlD与单据ID没有任何关系,IcBal表中的FentryID 已经作废,每次有新的批次余额写入IcBal时,用Selec

50、t Max(FBillI nterlD)+1 FROM IcBal获取新的批次号。) 本期的入库单构成了本期收入序列,软件必须知道本期每笔收入的先 后顺序,这个先后顺序是如何确定的呢?方法是对本期的收入序列按单据 的日期、单据内码、分录内码进行排序( ORDER BY ICStockBill. FDate,ICStockBill.FinterlD ,ICStockBillEntry.Fentryl D) IcBal才能 期初和期末结存在软件界面中只显示一个合计行,必须查 知道具体的结存批次。 例: 单 位:个 金额单位:元 日 期 单 据 号 Fbill Inter ID 单据 Q 分 录 I

51、D 摘 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期 8 5 4 20 初 期 9 2 10 20 初 06. IN1 25 1 收 4 6. 26 1 入 5 IN1 25 2 收 1 8. 8.5 入 5 06. OUT 26 1 发 6 5 30 2 1 出 06. IN2 24 1 收 2 7. 15 7 入 5 06. OUT 27 1 发 2 8.2 16. 8 2 出 5 5 期 末 10 3 6. 5 19. 5 期 末 11 1 8. 5 8.5 期 末 12 2 7. 5 15 上例中,期初结存是由两个批次构成的。本期有两

52、张入库单Ini和IN2 共三笔收入,其中IN1有两条分录。Ini和IN2构成了本期收入序列。 0UT1发出数量为6,软件先发出期初结存 FbilllnterlD=8的批次, FbilllnterlD=8 的批次数量只有5个,于是继续发出下一个批次,从 FbillInterlD=9的批次中发出1个,FbillInterlD=9的批次还剩余1个。 OUT1 的发出单位成本 二(5*4)+( 1*10) / 6 = 5。 0UT2发出数量为2,软件先发出期初结存 FbilllnterlD=9的批次,从 FbilllnterlD=9的批次剩余数量只有1个,于是继续发本期收入序列,本 期收入序列按单据的

53、日期、单据内码、分录内码进行排序,因此先发出日 期为6.01、单据ID=25、分录ID=1的批次,从该批次中发出1个。0UT2 的发出单位成本 二(1*10)+(1*6.5)/ 2 = 8.25。 OUT1和 0UT2发出完毕,本期收入序列有三个批次有剩余,它们是: 日期为6.01、单据ID=25、分录ID=1的批次,数量:3,单价:6.5 ; 日期为6.01、单据ID=25、分录ID=2的批次,数量:1,单价:7.5 ; 日期为6.08、单据ID=24、分录ID=1的批次,数量:2,单价:8.5 ; 在期末结帐时,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写入IcBal和IclnvBal作为本期期 末结存,同时结转到

54、下期,作为下期的期初始结存 4. 后进先出法 原理同先进先出法,余额表也是用FbilllnterlD字段标记批次。发出 时候先发出本期收入序列,再发出期初结存批次。 5. 分批认定法 在录入库存单据时,如果是分批认定法的物料就必须录入批号,系统 用IcStockBillEntry表的FbatchNo字段记录批号。先进先出/后进先出 法的批次是系统自动分配的,而分批认定法的批号是用户指定的。 Ic(Inv)Bal 表也用FbatchNo字段记录认定法的批号。 物料使用分批认定法,系统强制该物料启用业务批次管理。我们把分 批认定法的批次称为核算批次,把业务批次管理的批次称为管理批次。核 算批次与管

55、理批次是两回事,任何计价方法的物料都可以使用业务批次管 理,但是成本计算一概不考虑管理批次。 “业务批次”的批号也用 FbatchNo来标记。因此,对于分批认定法的 物料其核算批次与业务批次共用FbatchNo字段。 发出时,由于出库单也录入了批次,软件就从该批次发出,如果不足 以发出,不会合并其它批次(这一点与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法不同),系 统会找系统参数设置:负结存单据单价来源。如果仍找不到单价,在核算 报告中报错。 分批认定法每个批次是一个整体,在每个批次内进算法是移动加权平均。 例: 位:个 金额单位:元 日 期 单 据 号 批号 摘 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数

56、量 单 价 金 额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期 P00 5 8 40 初 1 期 P00 15 4 60 初 2 06. IN1 P00 收 2 15 30 1 1 入 06. OUT P00 发 6 10 60 2 1 1 出 06. OUT P00 发 10 4 40 2 2 2 出 期 P00 1 10 10 末 1 期 P00 5 4 20 末 2 期初始结存有二个批次:P001、P002 0UT1 的发出单价二(40+30) /(5+2)=10 因为P001期初有结存,本期有收入,所以要求出在0UT2发出时间点 P001的结存单价,0UT2就按此单价发出。 0UT2勺发出单价二4 6

57、. 计划成本法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始结存差异+本期收入差异)/ (期初结存计 划成本+本期收入计划成本) 其中:本期收入实际单价大于计划价,差异为正;收入实际单价小于 计划价,差异为负。 发出实际单价二计划价+计划价*材料成本差异率 例: 单 位:个 金额单位:元 日 期 单 据 号 摘 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差 异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差 异 数 量 单 价 金 额 差 异 期 5 10 50 -1 初 0 06. IN1 收 4 10 40 5 1 入 IN1 收 1 10 10 10 入 06. OUT 发 6 10 60 3 2 1 出 期 末 4 10

58、 40 2 存货成本差异率 二(-10+5+10) / (50+40+10) =0.05 发出成本负担的差异 二60*0.05 =3 结存差异二40*0.05 =2 发出实际单价 二10+ 10*0.05=10.5 在IcBal、IclnvBal中,FbegDiff和FendDiff代表期初和期末结存差 异,这两个字段是计划成本法物料专用的字段。在IcBal和IcInvBal中, FbegBal和FendBal是实际成本。 对于划成本法的物料,在软件任何报表中显示的单价都是计划价,显 示的金额都是计划价金额,只有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可以查询到材料成本 差异。 7. 总仓/分仓/分仓组核算 SEL

59、ECT * FROM t_SystemProfile WHERE FCategory=IC AND FKey二CalculateType 0 总仓核算 1 分仓核算 2 分仓组核算 不同的核算方式,对ICBAL、ICINVBAL数据保存方式不同。 总仓核算:t_stock.Fgroupid=0 ic(i nv)bal.fstockgroupid=0 分仓核算: t_stock.Fgroupid=t_Stock . FItemID ic(inv)bal.fstockgroupid= t_Stock . FItemID 分仓组核算: t_stock.Fgroupid=t_Stock . FItem

60、ID ic(inv)bal.fstockgroupid= t_Stock .FitemID 二、 所有计价方法都遵循的规则 1) 系统在出库核算时,禁止出库单价为负,若出现此种情况,用户应 调整期初成本或入库成本。 2) 已生成凭证的出库单在核算时不会刷新单价和金额,以物流与总帐 的一致。 本期的已审核的单据才参与存货核算。 三、 不足以发出的核算规则 当前计算出的单价 0 系统选项 当前单价 其他计价方法:计价方法 当前单价 系统选项 1)加权平均/计划成本法 例:加权平均 物料:A期间:2004.06期单 位:个 金额单位:元 日 期 单据 号 摘 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数 量 单 价 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