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 货币时间价值 复利终值:F= PX( 1 + i ) 复利现值:P= FX( 1 + i ) 普通年金终值: F = A 乂(1+-1 普通年金现值: P-a X 1-(1i)-n i 预付年金终值: F- AX( F/A, 预付年金现值: i , n)X( 1 + i )或一AX (F/A , i , n + 1) 1 P- AX( P/A, 递延年金现值: i , n)X( 1 + i )或一AX (P/A, i , n 1)+ 1 P- AX( P/A, 或 AX (P/A, 永续年金现值: i , n )X( P/F, i , m i , m+ n) ( P/A ,
2、 i , m)或 P- AX( F/A , i , n)x( P/F, i ,n) P-A/i 年偿债基金:A -(刁 年资本回收额: A PX 1 _(1 4i) n 插值法 利率的推算:i -i+ B_B (i2i1) B2 B1 利率的计算 有效年利率的推算:i =( 1 + r/m ) m 1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 (1+通货膨胀率) 一次性收付款的折现率: i =n F/p1 资产的收益与收益率 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 /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n 预期收益率E (R)=
3、 7 P R n 方差(Xi - E)2 Pi i 二 半n 标准差-7 (Xi -E)2 P i 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n 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E(Rp )=送W XE( R ) op2= W12 012+ W22 o22 + 2W1W2 Pa 02 0= COV ( Ri , Rm) / n = :i ,m X i m/ m = : i,mX 0 cm n 0=7 (Wi Bi) i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 +0 pX( Rm R) R= R +0X( Rm R) 证券资产组合的必耍收益率 成本性态分析 高低点法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
4、量-最低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最高点业务量 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最低点业务量 回归直线法 a=EX;Yi 总 XiXiYb= n送 XiYXiY n x2 八 Xi)2ZX2 _(VXJ2 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 第三章预算管理 业务预算的编制 生产预算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期末结存=期初结存(上期期末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直接材料预算 预计采购量=生产需用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 现金预算 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 可供
5、使用现金现金支岀=现金余缺 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 第五章筹资管理(下) 可转换债券: 转换比率=债券面值 井专换价格 资金需要量预测: 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X(1土预测期销售增减率)X(1预测期 资金周转速度增长率) 外部融资额=敏感性资产增加额-敏感性负债增加额-预计利润留存 预计利润留存=预测期销售收入X预测期销售净利率X(1 -预计股利支付率) 资金总额(Y)=不变资金(a) +变动资金(bX) 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率=年资金占用费/ (筹资总额一筹资费用)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计算(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一般模式:年利率X( 1所得税税
6、率)/ (1手续费率) 贴现模式:借款额X( 1手续费率)=年利息X( 1所得税税率)x( P/A, , n) +借款额X( P/F, Kb , n) 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率计算(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一般模式:年利息x( 1所得税税率)/ (债券筹资总额手续费) 贴现模式:筹资总额X (1手续费率)=年利息X (1所得税税率)X (P/A , n) +债券面值X ( P/F, Kb , n) 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率计算: 年末支付租金:设备价款残值X(P/F , Kb, n)=年租金X( P/A, Kb, n) 年初支付租金:设备价款残值X(P/F , K , n )=年租金X ( P/A , Kb
7、, n 1)+ 1 普通股资本成本率计算: 股利增长模型法: 氏=预计第一期股利/当前股价X( 1筹资费率)+股利增长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假定无风险报酬率为Rf,市场平均报酬率为 Rm,某股票贝塔系数为 B ,则普通股资 本成本率为:匕=R +B (R R) 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系数: DOQ EBIT/EBIT) / ( Q/Q = ( S V) / (S V- F) = ( EBIT + F) /EBIT 财务杠杆系数: DFL=Q EPS/EPS / ( EBIT/EBIT) = EBIT/ (EBIT I ) 总杠杆系数: DTL=( EPS/EPS / ( Q/Q = ( S- V
8、) / (S V F I ) = DOLX DFL 第六章投资管理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项目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收入X( 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x( 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X所得税税率 净现值 净现值(NPV =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年金净流量(ANCF 年金净流量=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现值指数(PVI) 现值指数=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 /原始投资额现值 内含报酬率 ,就是方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X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现值=0,计算岀年金现值系数对应的贴现率 i 案的内含报酬率。 回收期 静态回收期 未来每年现
9、金净流量相等时:静态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动态回收期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 (P/A , i , n)=原始投资额现值/每年现金净流量,计算得岀的现值系数中的n即为动态回收期。 证券投资管理 债券投资 债券价值=债券各年利息现值之和+债券到期日面值的现值 股票投资 股票的价值=未来第一期股利/ (折现率-增长率) 当增长率=0时,股票的价值=股利/折现率 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 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随机模型 H (最高控制线)=3R 2L 现金收支日常管理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 应收账款
10、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购货成本 应收账款的功能 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 应收账款的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X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 =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 =全年销售额/360 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 =(全年销售额X变动成本率)/360 X平均收现期X资本成本 =全年变动成本/360 X平均收现期X资本成本 存货管理 订货成本=固定的订货成本+存货年需
11、要量/每次进货量X每次订货变动成本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 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单位储存变动成本X每次进货量/2 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X每次订货成本=(d/Q)xk 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X单位储存成本=(Q/2 )XKc 年度最佳订货批次N= D/Q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D/Q)X K=( Q/2)XKc 经济订货量EOQ=( 2KD/&) 1/2 存货相关总成本= 2KDKc) 1/2 不含保险储备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X每日平均需用量 送货期=每批订货数/每日送货量 送货期耗用量=每批订货数/每日
12、送货量X每日耗用量 含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X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 流动负债管理 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 (1 -补偿性余额比例) 贴现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1名义利率)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 =折扣率/ (1折扣率)X 360/ (信用期一折扣期) 第八章 成本管理 量本利分析概述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X单价-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X边际贡献率 单位边际贡献 =单价-
13、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X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另外,还可以根据变动成本率计算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一固定成本 =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一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X边际贡献率一固定成本 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利润=销售量X单价-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量=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X单价=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 单价 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 /正常经营销售量X 100% =保本点销售额
14、/正常经营销售额X 100%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安全边际量X单价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X 100%=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X 100% 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 上述公式两端同时除以正常销售量,便得到: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息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X边际贡献率一保本销售额X边际贡献率 所以: 息税前利润=安全边际额X边际贡献率 若将上式两端同时除以销售收入,便得到: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E(某种产品
15、销售额一某种产品变动成本)/刀各种产品销售额X 100%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总额 联合保本量= 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X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数量 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或 目标利润销售额=目标利润销售量X单价 利润敏感性分析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的计算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E(价
16、格标准X用量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刀(材料价格标准X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标准)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 /标准总工时 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总差异 =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实际用量X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X标准价格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用量差异+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
17、用量)X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总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人工工时X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X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X(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总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X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变动
18、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工时X(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X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 其中,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两差异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工时X预算产量X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
19、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X工时标准X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X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 成本中心 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责任成本(实际产量下预算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 /实际产量预算责任成本X 100% 利润中心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
20、边际贡献(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可控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投资中心 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 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X最低投资报酬率) 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 销售预测分析 算术平均法:销售量预测值=(E第 加权平均法:销售量预测值=E(第 移动平均法: i期的实际销售量)/期数 i期的权数x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 Yn + 1=( Xn-( m 1) + Xn -( n 2)十+ Xn - 1 +Xn ) /g n + 1 = Yn + 1十(
21、Yn+ 1 Yn) 指数平滑法: Yn +1= aXn+( 1 a) Yn 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 销售定价管理 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成本利润率定价 成本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成本总额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X( 1 +成本利润率)/ ( 1适用税率) 销售利润率定价 销售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销售总额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 ( 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 保本点定价法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 1适用税率) =单位完全成本/ ( 1适用税率) 目标利润法 =(单位目标利润+单 单位产品价格=(目标利润总额+完全成本总额)/产品销量X( 1适用
22、税率) 位完全成本)/ (1适用税率) 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 1 +成本利润率)/ (1适用税率)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E .Q/Q (1/|E |) Ph q(1/E|) PoQo 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价格变动量 Po 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Q需求变动量 Q基期销售数量 Q预计销售数量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每股股利=低正常股利+股利支付率X每股收益 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财务分析的方法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值 /总体
23、数值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 100%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全部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全部利息费用 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销售收入净额*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X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
24、净额 存货周转率(次数) =销售成本一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 =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X存货平均余额销售成本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X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 式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式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如果企业各期资产总额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则: 平均资产总
25、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盈利能力分析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X 100% 其中: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X 100%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X 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X 100%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净利润*销售收入X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 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净利润*平均总资产X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资产净利率X权 益乘数 发展能力分析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上年销售收入X 100% 其中: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本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 /年初资产总额x 100% 其中:本年资产增长额=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X 100% 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上年营业利润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X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服务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药品管理法的试题带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牛奶市场分析预测及前景趋势报告
- 服装省级代理合同范本
- 森林抚育合同协议书
- 基于标签语义的图像显著性区域检测算法:原理、创新与应用
- 2026-2031全球及中国电子打火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双星编队控制策略与应用研究
- 基于机器视觉的轮毂型号自动识别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高精度零件测量关键技术及方法探索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5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理赔管理岗等岗位54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DB63 T1686-2018青海省生土砌体房屋技术导则地标
- 电杆安装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考试测试题(附答案)(共三套)
- 2025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8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2套试卷
- 高压氧治疗健康宣教
- 数字化财务转型与智能财务应用
- 2025年KET词汇表表格
- 微信表情包设计市场分析
-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