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社会上屡有声音批评中小学新诗教学不能与新诗发展 现状相配,教师讲解分析新诗的方法也屡遭质疑,而高考作 文对诗歌的排斥更让人感到新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 不公正的对待。虽然近年来,诗歌界人士开始参与中学诗歌 教材的编写,但是在教学中,新诗受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 中学生读新诗有什么好处?新诗教学与新诗发展之间有何 关系?在课堂上新诗教学究竟如何开展?新诗教学与高考 的关系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当代文学 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 教材中新诗内容有所拓展但还不够 记者:新诗从五四时期诞生到今天,将近 90 年了。其间 ¾&sh
2、y; 历了几个阶段,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也产生 了许多 ¾ 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您认为新 诗目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如何? 吴思敬: 新诗在语文教材中长期以来一直不受重视。多年 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很少选新诗。我们做过调查,从初中 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新诗不过七八首,而且范围有限,大多 以郭 Ä 若、闻一多的作品为主。闻一多当然是优 秀诗人,但选他的诗,主要还是因为毛泽东对他的评价。还 有艾青, 艾青成了右派以后, 就选不成了。 再有就是臧克家、 贺敬之、郭小川、李季。选鲁迅,主要选的是旧诗,有个别 的,比如野草 ,实际上是散文诗,但也属于新诗范畴
3、。 大概能选的就是这几位,而且选的篇目也很少。 长期以来,语文教材对新诗史上的众多流派,以及很重要、 很有影响、 受到读者喜爱的诗人是有些漠视的, 比如徐志摩、 戴望舒、冯至,另外还有朱湘、穆木天、何其芳、卞之琳等 诗人。“七月诗派”当中,除艾青之外选的也很少。“九叶 派”的诗人,如辛笛、穆旦、陈敬容、郑敏,基本没有选。 解放后的诗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选的范围比较 Õ 。以政治标准为第一,主要选择主旋律的。 而对一些比较个人化的诗、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或运用了现 代手法的诗,选择的比较少,这就比较单调了。 由于新诗在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始终过于 Õ
4、 狭,这就使学生对于中国诗歌的理解比较片面。如果跟中国 古典诗歌相比,新诗从来没有像旧体诗那样大的比例。选旧 体诗应该说没有问题,因为选的都是很优秀的旧体诗,包括 毛泽东、鲁迅的一些旧体诗。但是新诗的比例,相对来说还 是太少。这就使学生读的新诗太少,很难受到优秀新诗的熏 陶。学生对于新诗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对新诗把握世界的 独特方式缺乏相关理解,艺术趣味就会比较偏狭。 记者:新诗占的比例小、篇目选择视野狭 Õ , 对学生接触优秀新诗作品肯定是不利的。请问您怎么看待这 个问题?您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 Ô 因是什么? 吴思敬:如果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
5、,新诗缺位以及对新诗90 年的历史缺乏介绍, 我觉得是比较遗憾的。 新诗诞生以后, 教材中对重要诗人的推荐,对优秀诗歌作品的介绍,都是比 较薄弱的。出现这种情况的 Ô 因很多。我认为一 个很重要的 Ô 因就是,多年来我们把语文看做工 具,说它是基础课但也是工具课,而我们更多地是把语文放 在交流和读写的层面,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用得着的东西,我 们就去学。而写诗恐怕在任何一个时代也不会是大多数人的 事,说人人当诗人, 人人都去写诗, 这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 我们除了考虑语文教材的工具层面,更应该把它看成塑造人 文精神的重要手段,更应该强调它的人文精神。实
6、际上我们 对于新诗陶冶学生性情的功能,估计得太低了。在不同的历 史阶段,新诗始终是和这个社会的脉搏、和读者的心灵相通 的。古代诗歌肯定也有陶冶心灵的作用,古代诗歌中有很多伟大 的诗篇,在今天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古代诗歌毕竟离 我们太远了,它的表现方式和情感方式跟现代人不一样。新 诗表现的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所以相对来说它 跟学生比较容易贴近,那种健康的,体现心灵美、语言美及 多方面美的新诗,对学生心灵的启迪作用、感悟作用和熏陶 作用是别的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在中小学教材中适当增加新 诗内容。目前的教材中,散文,包括某些实用文体的比重较 大,有其必要性,但
7、大到什么程度,似可再斟酌。现在的问 题是,新诗的比例太少,不能反映新诗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也造成了学生对新诗的隔膜。诗歌界人士应介入教材编写 记者:一段时期以来,教材编写一直是独家垄断,现在情况 有所改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大学教授、学术界专家 开始关注并参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您作为新诗 界的专家,也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选修教材的编写。 您可否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吴思敬:长期以来,参与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主要是出版 社的编 ¼ 、教研机构的教研员、教育部门的相 关领导以及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人员相当稳定,而且基本 是终身制。这就导致教材编写者的知识结构
8、、思维定式会不 断地在教材中延伸。结果,变来变去,万变不离其宗。近年 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这次我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 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写工作,除了 吸取人教社历年来的编写 ¾ 验,还利用了北大 等高校的资源。其实,在教材编写这一环节,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都可 以介入,也就是说编写人员不要仅仅限于出版社编¼ 、中学语文教师或者教学研究机构人员,这 样可以取得一种互补。 我们编写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意在引 导学生走进诗的世界,感受在爱的琴弦上弹奏出的生命之 歌。所选篇目,在思想健康的前提下,以审美为主要尺度。
9、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师的讲授,特别朦胧、特别 艰涩的诗我们没有选。在选的时候有意发掘一些在新诗史上 很重要,但从未或很少被选进教材的诗人,如冯至、绿 Ô 、杜运燮、穆旦、陈敬容、蔡其矫、昌耀、痖 弦、洛夫等不同流派、不同色彩的诗人,包括新时期以来涌 现的青年诗人,如食指、梁小斌、 ½ 非等。 记者:您认为目前诗歌界和语文教学界的沟通情况如何?根 据您的了解,诗人们是否关心中学诗歌教学? 吴思敬:诗歌界跟语文教学界的沟通应当说不理想。为此, 我们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先后组织了两次有关新诗 和语文教学的研讨会。 一次是我们自己召集的, 一
10、次是和诗 选刊联合召集的。我们邀请了中学语文教师、诗人、诗歌 编 ¼ 跟我们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应当说,大家 都非常关心这个话题。诗人都希望自己的诗被选进中学教 材,并以选进中学教材为荣,因为选进中学教材,就有很多 读者来读,诗人的知名度也会提高。由于高考的影响,现在 的情况是,无论多么伟大的作家,如果你的作品没有选进中 学课本,你的知名度就不行。比如王蒙,以前很多中学生不 知道,但是一些二三流的作家,因为中学课本选了,中学生 就知道了。所以,实际上中学教材影响极大。 高考作文不应回避新诗 记者:您怎么看待高考作文对新诗的回避? 吴思敬:其实高考作文不许写诗这一条是没有必要的。比如 一个论说性的题目出来以后,很难写成诗。为什么不说“不 要写成小说、不要写成剧本”呢?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误 导,就是认为诗是和高考无关的。有人说这是因为新诗考查 难度大,而实际上这正是长期来不重视新诗教学所导致的。 由于老师与学生长期以来不读新诗或很少读新诗,对新诗的 文体特征及把握世界的方式缺乏了解,自然就会丧失对新诗 的感悟力与判断力。这一问题要通过加强新诗教学以及课外 阅读来逐步解决。在目前情况下,邀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