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_第1页
简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_第2页
简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_第3页
简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_第4页
简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 的推进,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 是由于不同地区间的地质情况、岩土结构存在较大差 异,由此也给建筑工程的建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必须提前做好建筑 区域岩土的详细勘察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处理 技术,降低建筑工程中的事故发生概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 地质情况;岩土结构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章编号: 1009-2374(2016) 11-010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

2、53 在硬质基岩中施工大直径桩基,传统施工工艺已 经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施工方 法,但是对于采用旋挖钻机在硬质基岩中进行超大直 径成孔这一新方法目前还没有可靠经验可循。如何在 硬质基岩中采用旋挖钻机高效入岩施工仍然是超大直 径桩基施工中的难题。 本文结合一个成功的工程实例, 详细介绍了旋挖钻机高效入岩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 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1 工程概述 深圳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地上 52 层,地下 4 层, 桩基础设计为旋挖灌注桩基础,塔楼部分为抗压桩, 其中3000mm的桩21根,单桩抗压承载力为 75000kN;2600mm的桩12根,单桩抗压承载力为 56000kN

3、;1600mm的桩10根,桩长为3565m不 等,桩端入中分化花岗岩1.5m。裙楼部分为抗压(抗 拔)桩,桩径分为 1200mm、1600mm 两种,桩长为 3047m不等,桩端入强风化花岗岩3m。旋挖灌注桩 共计 114根,总工期 180 天(含基坑内剩余 1.5 万 m3 土方开挖、桩基检测)。 1.1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主要为沿海滩涂,原始地形在 场地内起伏不大,地面时常为海水淹没。现场地已经 人工填海整平为陆地,地面较平整。 1.2 实际施工情况 该工程由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承包, 2013 年 11 月 3 日正式开工,共投入两台三一旋挖钻机 (SR360、SR420

4、-U)。采用钠基膨润土人造泥浆护壁, 以不同直径的截齿筒钻相互组合搭配钻进入岩。根据 施工统计,3.0m、岩层埋深32.5m,入中风化花岗 岩 2.3m 用时为 7.5h。 2 不同直径截齿筒钻组合入岩工艺特点 2.1 岩石破碎理论 传统岩石破碎理论将岩石随轴压增加而破坏的过 程分三个阶段:(1)研磨破碎阶段;(2)疲劳破碎阶 段;(3)跃进破碎阶段。自由面破碎理论认为当旋转 钻头附近存在自由面,钻头侵入时岩石会产生侧旁的 破碎,有利于提高钻头的入岩效率。图 2 是 Brych 设 计的自由面岩石破碎试验。钻头距自由面距离不同, 岩石破碎时所需轴压也不同。随着钻头距自由面距离 增加,岩石破碎所

5、需轴压逐渐增加,但当钻头距自由 面距离超过一定值后,岩石破碎所需轴压趋于稳定, 达到极值。 2.2 入岩施工难点及创新工艺思路 本工程的难点在于如何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中 (微) 风化中1.5m深的钻进。基于岩石破碎理论,提高旋挖 钻机入岩施工效率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 1 )结合 三一 SR420-U旋挖钻机先进的动静耦合加载技术以 及截齿筒钻组合施工实现岩石跃进破碎; (2)不同直 径截齿筒钻组合施工,前一次钻进为后续钻进提供孔 底自 由面。 2.3 多钻头组合施工方法的主要内容及施工步骤 本工程具体施工时,基岩以上地层选择普通捞砂 斗钻进。基岩部分交替采用截齿筒钻及普通捞砂斗相 互组合的

6、工艺钻进。成孔步骤如下:(1)用2.8m捞 砂斗取土至中风化岩面;(2)用3.0m截齿筒钻扩孔 至中风化岩面标高,然后用捞砂斗捞渣;(3)用0.8m 截齿筒钻在钻孔中心中风化岩面取芯;( 4)用大一级 别钻头逐级扩孔至设计桩径,直至桩底标高,截齿筒 钻钻进与捞砂斗捞渣交替进行。 3 对以不同直径截齿筒钻组合施工方法的分析 3.1 截齿筒钻破碎硬质基岩优势 截齿前端呈高抛物线型(俗称“子弹头” ),破碎 岩石时属于典型的球式压入破碎。本工程自制的筒钻 在前端焊接可以自转的截齿,截齿在钻头公转的同时 自转,岩石在截齿滑动条件下剪切破坏,同时截齿间 相互为对方提供自由面,加速了岩石剪切破碎速率。 对

7、于同一岩层,在相同的钻压及扭矩条件下,采用不 同的截齿前倾角度、内(外)倾角度及不同截齿布置 间距和布置方式的截齿筒钻,其钻进效率相差较大。 因此选用合适的截齿前倾、内(外)倾角度、截齿间 距、布置方式,可大大提高入岩效率。再结合三一 SR420-H旋挖钻机先进的动静耦合加载技术,即可实 现岩石跃进破碎。 3.2 不同直径截齿筒钻组合施工方法优势 ( 1)基于岩石破碎理论, 通过对截齿筒钻截齿布 置方式的优化,再结合旋挖钻机先进的动静耦合加载 技术,即可实现岩石跃进破坏,大大提高旋挖钻机入 岩效率;(2)采用不同直径截齿筒钻组合施工,逐级 钻进扩孔,前一级钻进为后续钻进提供充足的自由面。 4

8、结语 (1)超大直径旋挖灌注桩在基岩中钻进时, 可以 采用小直径截齿筒钻取芯、不同直径截齿筒钻逐级扩 孔成型、捞砂斗捞渣等过程成孔方法; ( 2)本工程实 践证明,旋挖钻机在硬质基岩中进行超大直径钻进, 采用不同直径截齿筒钻“逐级扩孔法”施工,再配以 旋挖钻机先进的加载功能,依次逐级扩孔法是一种高 效的入岩施工工艺;(3)合理地布置截齿筒钻钻头上 截齿前倾角度、内(外)倾角度及不同截齿布置间距 和布置方式,可显著提高截齿筒钻入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赖海辉,朱成忠,李夕兵,等 .机械岩石破碎 学 M.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1. 2 徐小荷,余静 .岩石破碎学 M. 北京:煤炭工 业出 版社, 1984. 3 BRYCH J.Rock Mechanics for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A.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nnual Underground Coal Gasif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